楊明天點頭表示同意他的猜想,卻沒有對此作何評述。
片刻以後,他倒把寫了字的白紙從包裏拿出來,打開手機閃光燈對著看了半晌,說道:“欸,你瞧瞧,這字形風格跟牌位上的應該是一樣的。”
“好像是這樣的,不過迴去再說吧,”林柏象征性地點點頭。“這車晃得將要散架,而且天都黑了,你竟然能看下去東西,坐這車我連手機都不想玩。”
楊明天把紙收了起來,拿出他的平板電腦又開始寫報告。
車上除了他們兩人以外沒有其他乘客,司機則在鄉間昏暗又不規整的道路上狂飆,顯然是著急下班。
林柏倒覺得他不是著急下班,而是要送乘客們和突然出現的路人快快去見閻王爺。
想到這呀,他忍不住就要破口大罵起來。可是一轉眼,卻看見楊明天極其淡定地按著鍵盤。
“大哥,要不迴去再弄吧。”林柏說,“瞧你這鏡片厚度好像不是很薄。”
“我得抓緊每一分鍾時間做事。”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奇怪啊,應該往死裏卷該得是我而不該是你。”
“上學的時候就忙習慣了,上了年紀也停不下來。一路疾馳,就跟這輛車似的。”楊明天笑了一下,繼續專注手上的活兒。
這比喻,真是……這輛車目前還沒撞到什麽人,楊明天的精神先把林柏給創飛了。
當路燈變多,田野減少,進入市裏,林柏總算放下提著的心。
下車以後,他們在街邊隨便買了點烤苞米糊弄了一下晚餐,就迴旅館去了。
進入工作間,打開錄像,預示今晚是個不眠夜。
“楊大哥,我真的很好奇你保持清醒的秘訣,我恐怕是撐不下去。”
“等你有這麽多事的時候也能做到的。”楊明天迴答,“好了別說話了,快去調視頻。”
今天拍攝下來的錄像相較於昨日的整體畫麵要暗上不少,因此林柏稍稍調整了一下明度。
畫麵中白霧出現與消散時的規律與昨日看到的相一致,進一步證實了猜想。隻不過兩個例證素材實在太少,明後兩天他們必須繼續拍攝。
林柏想想自己,再想想楊明天,這麽卷得他哪好意思早早躺下。林柏調整視頻,楊明天做記錄,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三個小時。
“你一直說你總是在幫倒忙。”楊明天說道,“你看,事實情況沒那麽壞……”
“如果在梅生的話可能效率更高。”林柏沒接他的話頭。
“……你可以迴去睡覺了。”楊明天繼續說。
“你不會通宵吧。”
“別擔心,我寫完報告就休息。”
餘下兩日過得大差不差。
周六他們是在白天祭祀“林老爺”,他們把相機放在祠堂外麵,從而得知路人經過是看不見裏麵情況的。
這一迴林柏旁敲側擊“林老爺”是否知道他們在偷拍他,後者表示他看得見祠堂周圍的一切物質與結構,甚至能看出來林柏今天早上吃了什麽。
林柏又疑惑對方為何容許他的行為,“林老爺”則說他無所謂。然而,在問及林家的伊始時,後者卻將鉛筆折成兩段,消散而去。
周日,他們將相機放在最初的角度。林柏想要再向“林老爺”問問題,對方卻完全沒有迴應。楊明天戲說,他觸到老祖宗的黴頭了。
至於對白霧的研究,這兩天他們又把視線轉移到鉛筆自己寫字的現象上。他們注意到,鉛筆移動時,周圍的白霧大致保持原本的排列情況。反推就會得出結論,這團看起來像“霧”一樣的物質與鉛筆寫字之間的關係不大。
該現象會讓零號項目組的成員興奮不已,雖然“白霧”與傳說中光怪陸離的描摹相差甚遠,但這足以交差。給他們一個大驚喜,今年是爆肝年。
3月31日晚間,林柏與楊明天待在許昌平的倉房中,他們討論著如何查看確定時期的曆史影像。
“上次進入記憶幻景顯然是為了找到邪異,以巫女畫像為引物,即可進入確切的時間段。”
“但是,我們現在想從上次結束的地點繼續前進。”楊明天說道。“如果再這麽做,豈不重蹈覆轍?”
“娃子,你有帶《玄君經》嗎?換一個物品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啊這……”林柏搖了搖頭,他可不能把《玄君經》的去向告訴許老伯,他不得氣壞了。“對了,或許我們可以換個地方,要不我們就在祠堂裏施展異術,在林老爺的庇佑下進行?”
“這怎麽可以呢?”許昌平有些不能接受,“那裏的風水不適合施展異術……”
“我看可以。”楊明天站起身來,“許伯,你放心吧,畢竟不是你進去是我們進去。”
“行行行,”許昌平擺了擺手,“這兩天你們挺讓我大開眼界的。”
他們拿上施法要用的材料前往林家宗祠。祠堂的地麵是磚石鋪成的,顯然不能把釘子直接插在上麵。因此許昌平來時又拿了一個木板,就在上麵布置起來。
釘子、紅繩、蠟燭、替身泥人,這一切都與過去無比相像,但又有所不同。這一迴林柏不是獨自觀覽記憶影像,有人與其同行。
他不再緊張焦躁,當子時降臨,楊明天與他一起為泥人注入生命、注入靈魂。
就在這時,林柏忽然想起“靈魂不能脫離肉體而獨立”的觀點,那該如何解釋他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呢?
那個泥人,恐怕不僅僅是替身,它更像是一個望遠鏡,讓施法者迴望過去,但他們的本體真相依舊存留於現世。
他們能看見過去,過去能對未來造成影響,但未來的人無法改變過去。
“這種感覺真是奇怪。”林柏聽見雙重楊明天的聲音。
林柏迴頭一看,他們依舊站在祠堂裏,外麵天也是暗的,隻不過那些布置與許昌平的身影極其模糊。
“是呀,上迴我也是這種體會。”林柏說道,“就像是兩個眼球看著完全相反的兩個方位。所以說,我們該把本體的眼睛給閉上,省得幹擾視線。”
“我試試看。”
即使林柏不是初次做這個事情,他自己也覺得不太舒服。
“難怪許伯說不能經常使用這種法術,肯定會對大腦造成損傷。我現在覺得倒不是那些顏色的刺激影響了你的視神經,而是這個行為本身。”楊明天邊說邊試著活動身體。
“未必如此,”林柏用替身深唿吸幾下,在祠堂中來迴踱步,“隻要不停暗示自己這是正常的,或者索性專注自己的目的。忘卻本我,用替身說話,用替身行走……”
楊明天點了點頭,很快他也適應下來。
天很冷,宗祠的條件比家裏頭要差太多。許昌平在現實守護著兩人的軀殼,以免他們著涼生病。
在記憶幻景中,兩人檢查祠堂的陳設。
“這裏竟與現實裏的宗祠無比相像,”楊明天說道,“除了這些黃菊……”
林柏順著望去,在祠堂靠近窗欞的好幾個木頭架子上擺滿了花,它們開放鮮豔,暗示當下的季節。
楊明天不禁伸手去摸,卻撲了個空。
“這些都是影像而已,看得見卻摸不著,那時的人也看不見我們。”
片刻以後,他倒把寫了字的白紙從包裏拿出來,打開手機閃光燈對著看了半晌,說道:“欸,你瞧瞧,這字形風格跟牌位上的應該是一樣的。”
“好像是這樣的,不過迴去再說吧,”林柏象征性地點點頭。“這車晃得將要散架,而且天都黑了,你竟然能看下去東西,坐這車我連手機都不想玩。”
楊明天把紙收了起來,拿出他的平板電腦又開始寫報告。
車上除了他們兩人以外沒有其他乘客,司機則在鄉間昏暗又不規整的道路上狂飆,顯然是著急下班。
林柏倒覺得他不是著急下班,而是要送乘客們和突然出現的路人快快去見閻王爺。
想到這呀,他忍不住就要破口大罵起來。可是一轉眼,卻看見楊明天極其淡定地按著鍵盤。
“大哥,要不迴去再弄吧。”林柏說,“瞧你這鏡片厚度好像不是很薄。”
“我得抓緊每一分鍾時間做事。”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奇怪啊,應該往死裏卷該得是我而不該是你。”
“上學的時候就忙習慣了,上了年紀也停不下來。一路疾馳,就跟這輛車似的。”楊明天笑了一下,繼續專注手上的活兒。
這比喻,真是……這輛車目前還沒撞到什麽人,楊明天的精神先把林柏給創飛了。
當路燈變多,田野減少,進入市裏,林柏總算放下提著的心。
下車以後,他們在街邊隨便買了點烤苞米糊弄了一下晚餐,就迴旅館去了。
進入工作間,打開錄像,預示今晚是個不眠夜。
“楊大哥,我真的很好奇你保持清醒的秘訣,我恐怕是撐不下去。”
“等你有這麽多事的時候也能做到的。”楊明天迴答,“好了別說話了,快去調視頻。”
今天拍攝下來的錄像相較於昨日的整體畫麵要暗上不少,因此林柏稍稍調整了一下明度。
畫麵中白霧出現與消散時的規律與昨日看到的相一致,進一步證實了猜想。隻不過兩個例證素材實在太少,明後兩天他們必須繼續拍攝。
林柏想想自己,再想想楊明天,這麽卷得他哪好意思早早躺下。林柏調整視頻,楊明天做記錄,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三個小時。
“你一直說你總是在幫倒忙。”楊明天說道,“你看,事實情況沒那麽壞……”
“如果在梅生的話可能效率更高。”林柏沒接他的話頭。
“……你可以迴去睡覺了。”楊明天繼續說。
“你不會通宵吧。”
“別擔心,我寫完報告就休息。”
餘下兩日過得大差不差。
周六他們是在白天祭祀“林老爺”,他們把相機放在祠堂外麵,從而得知路人經過是看不見裏麵情況的。
這一迴林柏旁敲側擊“林老爺”是否知道他們在偷拍他,後者表示他看得見祠堂周圍的一切物質與結構,甚至能看出來林柏今天早上吃了什麽。
林柏又疑惑對方為何容許他的行為,“林老爺”則說他無所謂。然而,在問及林家的伊始時,後者卻將鉛筆折成兩段,消散而去。
周日,他們將相機放在最初的角度。林柏想要再向“林老爺”問問題,對方卻完全沒有迴應。楊明天戲說,他觸到老祖宗的黴頭了。
至於對白霧的研究,這兩天他們又把視線轉移到鉛筆自己寫字的現象上。他們注意到,鉛筆移動時,周圍的白霧大致保持原本的排列情況。反推就會得出結論,這團看起來像“霧”一樣的物質與鉛筆寫字之間的關係不大。
該現象會讓零號項目組的成員興奮不已,雖然“白霧”與傳說中光怪陸離的描摹相差甚遠,但這足以交差。給他們一個大驚喜,今年是爆肝年。
3月31日晚間,林柏與楊明天待在許昌平的倉房中,他們討論著如何查看確定時期的曆史影像。
“上次進入記憶幻景顯然是為了找到邪異,以巫女畫像為引物,即可進入確切的時間段。”
“但是,我們現在想從上次結束的地點繼續前進。”楊明天說道。“如果再這麽做,豈不重蹈覆轍?”
“娃子,你有帶《玄君經》嗎?換一個物品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啊這……”林柏搖了搖頭,他可不能把《玄君經》的去向告訴許老伯,他不得氣壞了。“對了,或許我們可以換個地方,要不我們就在祠堂裏施展異術,在林老爺的庇佑下進行?”
“這怎麽可以呢?”許昌平有些不能接受,“那裏的風水不適合施展異術……”
“我看可以。”楊明天站起身來,“許伯,你放心吧,畢竟不是你進去是我們進去。”
“行行行,”許昌平擺了擺手,“這兩天你們挺讓我大開眼界的。”
他們拿上施法要用的材料前往林家宗祠。祠堂的地麵是磚石鋪成的,顯然不能把釘子直接插在上麵。因此許昌平來時又拿了一個木板,就在上麵布置起來。
釘子、紅繩、蠟燭、替身泥人,這一切都與過去無比相像,但又有所不同。這一迴林柏不是獨自觀覽記憶影像,有人與其同行。
他不再緊張焦躁,當子時降臨,楊明天與他一起為泥人注入生命、注入靈魂。
就在這時,林柏忽然想起“靈魂不能脫離肉體而獨立”的觀點,那該如何解釋他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呢?
那個泥人,恐怕不僅僅是替身,它更像是一個望遠鏡,讓施法者迴望過去,但他們的本體真相依舊存留於現世。
他們能看見過去,過去能對未來造成影響,但未來的人無法改變過去。
“這種感覺真是奇怪。”林柏聽見雙重楊明天的聲音。
林柏迴頭一看,他們依舊站在祠堂裏,外麵天也是暗的,隻不過那些布置與許昌平的身影極其模糊。
“是呀,上迴我也是這種體會。”林柏說道,“就像是兩個眼球看著完全相反的兩個方位。所以說,我們該把本體的眼睛給閉上,省得幹擾視線。”
“我試試看。”
即使林柏不是初次做這個事情,他自己也覺得不太舒服。
“難怪許伯說不能經常使用這種法術,肯定會對大腦造成損傷。我現在覺得倒不是那些顏色的刺激影響了你的視神經,而是這個行為本身。”楊明天邊說邊試著活動身體。
“未必如此,”林柏用替身深唿吸幾下,在祠堂中來迴踱步,“隻要不停暗示自己這是正常的,或者索性專注自己的目的。忘卻本我,用替身說話,用替身行走……”
楊明天點了點頭,很快他也適應下來。
天很冷,宗祠的條件比家裏頭要差太多。許昌平在現實守護著兩人的軀殼,以免他們著涼生病。
在記憶幻景中,兩人檢查祠堂的陳設。
“這裏竟與現實裏的宗祠無比相像,”楊明天說道,“除了這些黃菊……”
林柏順著望去,在祠堂靠近窗欞的好幾個木頭架子上擺滿了花,它們開放鮮豔,暗示當下的季節。
楊明天不禁伸手去摸,卻撲了個空。
“這些都是影像而已,看得見卻摸不著,那時的人也看不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