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忙著中興大清的鹹豐皇帝,壓根沒把太平軍當迴事!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 作者:張石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傳來了大湟江口失敗的消息之後,清軍內部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巡撫周天爵極為不滿地開口道:
“向提督,你率領將近兩萬大軍圍剿這區區流寇,竟然都沒能成功!”
向榮反唇相譏:
“我早就已經說過了,圍剿這支流寇必須要徐徐圖之,是你自己催著我出戰,才導致大清兵馬受到損失。”
“況且我也並沒有被洪秀全叛軍擊潰,他僅僅是取得了一點微不足道的成功罷了。”
兩人爭執不下,讓在場的欽差李星沅大為頭疼,又開始和稀泥。
“好了好了,都別吵了。”
“既然這洪秀全一時半刻間難以戰勝,咱們不妨就先對朝廷進行報功。”
“接下來,向大人你負責圍困這支叛軍,絕對不能讓他們跑了。”
李星沅本身就是年老體衰之人,前來接替林則徐的位置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所以他是真的不想內訌,更不想讓清廷知道自己作戰不力。
紫禁城。
杜興國興衝衝地來到了鹹豐皇帝的麵前。
“皇上,穆彰阿等人的所有罪證都已經確鑿。”
鹹豐皇帝露出笑容,點頭道:
“那還等什麽,立刻罷黜穆彰阿!”
很快,鹹豐皇帝正式頒布聖旨。
以“保位貪榮,妨賢病國”的罪名,將穆彰阿革去職務,永不敘用。
消息傳出之後,整個京城乃至全天下無不拍手稱快。
“好,實在是太好了。”
“這個該死的貪官,終於被除掉了!”
更有人痛哭流涕,跪在地上。
“大清終於有救了,好日子終於要來了!”
如此種種,足見穆彰阿究竟是有多麽的不得人心。
但也有一批人,心中非常慌張。
其中就包括了如今的禮部侍郎曾國藩。
“恩師他竟然……”
曾國藩坐在書房中,心亂如麻。
一直以來,穆彰阿都是曾國藩在朝廷之中的最大靠山。
曾國藩能一步步升遷到禮部侍郎的位置,自然是因為才能出眾,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大清上億人口,才能出眾者如過江之鯽,憑什麽是曾國藩?
答案很簡單,因為穆彰阿欣賞曾國藩!
沒有穆彰阿的大力支持,曾國藩也不可能會出現“十年七升官”的輝煌事跡。
眼下穆彰阿被徹底批倒批臭,曾國藩又怎麽可能不心慌?
對這一刻的曾國藩而言,前途充滿了未知。
似乎有一個無形的深淵就在前方,隨時都可能將曾國藩給徹底吞噬掉!
紫禁城中,鹹豐皇帝又接到了來自欽差李星沅、廣西巡撫周天爵等人的“捷報”。
“……在大湟江口擊殺和俘虜賊軍上千人,賊軍如今已經被大清兵馬四處包圍無法動彈,預計旬月之內便可再有捷報送呈禦前。”
看完這些奏折之後,鹹豐皇帝也是鬆了一口氣,露出了愉悅的表情。
“這些愚民,竟然被西洋人蠱惑,真真是死有餘辜!”
對鹹豐來說,記憶中最深刻的恥辱絕對就是鴉片戰爭。
連帶著,對英國、法國等洋人也沒有絲毫的好感。
太平軍是以“拜上帝教”這個來自西方的基督教分支而出現的,鹹豐自然對此深惡痛絕,巴不得太平軍趕緊死!
稍微收斂了一下情緒,鹹豐在奏折上批示。
“凡信此邪教者,首惡族誅,從犯全部流放邊疆!”
他絕對不能允許任何來自西洋的思想,在大清的土地中發揚光大!
頓了頓,鹹豐皇帝又對著杜興國道:
“杜師傅,你對近來大清內部想要學習西洋夷人的風潮怎麽看?”
在鴉片戰爭失敗之後,大清內部就分成了兩個派別。
一派認為,大清的失敗隻不過是偶然現象,華夏文明的底蘊無比深厚,隻需要按照華夏老祖宗們傳下來的知識繼續發展,就能中興大清,再創輝煌,向英國等西洋夷人複仇。
而另外一派則通過戰爭意識到,英國等諸多西洋國家的確掌握了大清眼下根本就沒有的技術,大清應該向西洋國家學習先進技術,這樣才能實現振興國家的夢想。
在這些支持學習西洋的大臣中,有一個人是非常讓人意外的。
林則徐。
林則徐在廣東地區和英國堅決的鬥爭過程中,敏銳地察覺到了大清的不足。
被清廷重新啟用後,林則徐親自主持並組織翻譯班子,翻譯外國書刊,把外國人講述中國的言論翻譯成《華事夷言》,作為當時中國官吏的“參考消息”。
為了解外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情報,林則徐還將英商主辦的《廣州周報》譯成《澳門新聞報》。
而林則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又組織翻譯了英國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編為《四洲誌》。
這本書記述了包括英國、法國、俄羅斯、美國等世界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的地理和曆史,是近代中國第一部相對完整、比較係統的世界地理誌書。
在林則徐的啟發下,魏源根據《四洲誌》又寫出了《海圖國誌》。
這兩本書,後來成為了“洋務運動”和倭國“明治維新”的指導書籍。
這就是林則徐。
既忠誠,又有能力,而且也不盲目偏執。
他能誓死抗擊英國為首的列強入侵,也能認識到大清本身的不足,放下身段努力學習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
但很可惜的是,直到林則徐病故於赴任廣西欽差的路上,他學習西方技術的建議,在大清內部依然並不是主流。
因為真正能影響到鹹豐皇帝決策的杜興國,不同意!
作為正統的儒家士人,杜興國不假思索地給出了答案。
“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華夏五千年,無數輝煌文明,何須學習什麽萬裏之外的夷人,真是笑話!”
“請陛下放心,您接下來隻要廣開言路,自然就能找到讓大清中興的最佳方式。”
鹹豐皇帝放心了,露出笑容。
“很好,那就下聖旨,讓大清的臣民們暢所欲言吧!”
鹹豐皇帝的接下來的心思,都撲在了接納諫言,中興大清的身上。
至於遙遠的廣西,那支在鹹豐皇帝看來注定要被剿滅的小小拜上帝教太平軍。
根本就無足輕重!
在傳來了大湟江口失敗的消息之後,清軍內部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巡撫周天爵極為不滿地開口道:
“向提督,你率領將近兩萬大軍圍剿這區區流寇,竟然都沒能成功!”
向榮反唇相譏:
“我早就已經說過了,圍剿這支流寇必須要徐徐圖之,是你自己催著我出戰,才導致大清兵馬受到損失。”
“況且我也並沒有被洪秀全叛軍擊潰,他僅僅是取得了一點微不足道的成功罷了。”
兩人爭執不下,讓在場的欽差李星沅大為頭疼,又開始和稀泥。
“好了好了,都別吵了。”
“既然這洪秀全一時半刻間難以戰勝,咱們不妨就先對朝廷進行報功。”
“接下來,向大人你負責圍困這支叛軍,絕對不能讓他們跑了。”
李星沅本身就是年老體衰之人,前來接替林則徐的位置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所以他是真的不想內訌,更不想讓清廷知道自己作戰不力。
紫禁城。
杜興國興衝衝地來到了鹹豐皇帝的麵前。
“皇上,穆彰阿等人的所有罪證都已經確鑿。”
鹹豐皇帝露出笑容,點頭道:
“那還等什麽,立刻罷黜穆彰阿!”
很快,鹹豐皇帝正式頒布聖旨。
以“保位貪榮,妨賢病國”的罪名,將穆彰阿革去職務,永不敘用。
消息傳出之後,整個京城乃至全天下無不拍手稱快。
“好,實在是太好了。”
“這個該死的貪官,終於被除掉了!”
更有人痛哭流涕,跪在地上。
“大清終於有救了,好日子終於要來了!”
如此種種,足見穆彰阿究竟是有多麽的不得人心。
但也有一批人,心中非常慌張。
其中就包括了如今的禮部侍郎曾國藩。
“恩師他竟然……”
曾國藩坐在書房中,心亂如麻。
一直以來,穆彰阿都是曾國藩在朝廷之中的最大靠山。
曾國藩能一步步升遷到禮部侍郎的位置,自然是因為才能出眾,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大清上億人口,才能出眾者如過江之鯽,憑什麽是曾國藩?
答案很簡單,因為穆彰阿欣賞曾國藩!
沒有穆彰阿的大力支持,曾國藩也不可能會出現“十年七升官”的輝煌事跡。
眼下穆彰阿被徹底批倒批臭,曾國藩又怎麽可能不心慌?
對這一刻的曾國藩而言,前途充滿了未知。
似乎有一個無形的深淵就在前方,隨時都可能將曾國藩給徹底吞噬掉!
紫禁城中,鹹豐皇帝又接到了來自欽差李星沅、廣西巡撫周天爵等人的“捷報”。
“……在大湟江口擊殺和俘虜賊軍上千人,賊軍如今已經被大清兵馬四處包圍無法動彈,預計旬月之內便可再有捷報送呈禦前。”
看完這些奏折之後,鹹豐皇帝也是鬆了一口氣,露出了愉悅的表情。
“這些愚民,竟然被西洋人蠱惑,真真是死有餘辜!”
對鹹豐來說,記憶中最深刻的恥辱絕對就是鴉片戰爭。
連帶著,對英國、法國等洋人也沒有絲毫的好感。
太平軍是以“拜上帝教”這個來自西方的基督教分支而出現的,鹹豐自然對此深惡痛絕,巴不得太平軍趕緊死!
稍微收斂了一下情緒,鹹豐在奏折上批示。
“凡信此邪教者,首惡族誅,從犯全部流放邊疆!”
他絕對不能允許任何來自西洋的思想,在大清的土地中發揚光大!
頓了頓,鹹豐皇帝又對著杜興國道:
“杜師傅,你對近來大清內部想要學習西洋夷人的風潮怎麽看?”
在鴉片戰爭失敗之後,大清內部就分成了兩個派別。
一派認為,大清的失敗隻不過是偶然現象,華夏文明的底蘊無比深厚,隻需要按照華夏老祖宗們傳下來的知識繼續發展,就能中興大清,再創輝煌,向英國等西洋夷人複仇。
而另外一派則通過戰爭意識到,英國等諸多西洋國家的確掌握了大清眼下根本就沒有的技術,大清應該向西洋國家學習先進技術,這樣才能實現振興國家的夢想。
在這些支持學習西洋的大臣中,有一個人是非常讓人意外的。
林則徐。
林則徐在廣東地區和英國堅決的鬥爭過程中,敏銳地察覺到了大清的不足。
被清廷重新啟用後,林則徐親自主持並組織翻譯班子,翻譯外國書刊,把外國人講述中國的言論翻譯成《華事夷言》,作為當時中國官吏的“參考消息”。
為了解外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情報,林則徐還將英商主辦的《廣州周報》譯成《澳門新聞報》。
而林則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又組織翻譯了英國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編為《四洲誌》。
這本書記述了包括英國、法國、俄羅斯、美國等世界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的地理和曆史,是近代中國第一部相對完整、比較係統的世界地理誌書。
在林則徐的啟發下,魏源根據《四洲誌》又寫出了《海圖國誌》。
這兩本書,後來成為了“洋務運動”和倭國“明治維新”的指導書籍。
這就是林則徐。
既忠誠,又有能力,而且也不盲目偏執。
他能誓死抗擊英國為首的列強入侵,也能認識到大清本身的不足,放下身段努力學習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
但很可惜的是,直到林則徐病故於赴任廣西欽差的路上,他學習西方技術的建議,在大清內部依然並不是主流。
因為真正能影響到鹹豐皇帝決策的杜興國,不同意!
作為正統的儒家士人,杜興國不假思索地給出了答案。
“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華夏五千年,無數輝煌文明,何須學習什麽萬裏之外的夷人,真是笑話!”
“請陛下放心,您接下來隻要廣開言路,自然就能找到讓大清中興的最佳方式。”
鹹豐皇帝放心了,露出笑容。
“很好,那就下聖旨,讓大清的臣民們暢所欲言吧!”
鹹豐皇帝的接下來的心思,都撲在了接納諫言,中興大清的身上。
至於遙遠的廣西,那支在鹹豐皇帝看來注定要被剿滅的小小拜上帝教太平軍。
根本就無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