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木軌車
喝完酒,劉羿說:“既然迴來了,也給大家做件好事,明天上午,大家到縣學堂聽課,我給大家介紹一種新型運輸工具,叫木軌車。”
“好。”大家應答。
接下來就是喝酒了,無需贅述。吃完飯,劉羿也和其他官吏一道,在驛館安息,雖然徐紋老家的房子還在,但許久沒有人住,劉羿也不想去住了。
費嬌今晚也喝了些酒,皮膚微紅,顯得更加嬌豔,劉羿慢慢享受,很快身心合一,兩人都沉醉在無邊快樂之中。
……
說到軌道,大家自然會想到鐵軌,其實,我們先人的“鐵路”都是用木頭製成的。經過考古界發現,在2200多年前的秦朝時期便已經有了“軌道”,不過,那時的“軌道”就是用一些長的木材鋪設,比較原始。但不知什麽原因,這種木軌到了漢朝反而沒有了。
後來到公元16世紀,歐洲特別是德國的礦業(煤礦、金礦、鐵礦)都有了一定的發展,人們便開始大量使用木製軌道。那時的軌道車輪是木製的,但車軸是鐵的,在兩輪中間還設計有導向棒,引導車廂沿著軌道前行,防止車廂偏移,可以說設計已相當精巧。此後,這種木軌人力車和木軌馬車一直沿用了很多年,即使到後麵蒸汽機發明以後,木軌車也沒有完全退出曆史舞台。到1958年,華夏杞縣至蘭考“鐵路”依然用的是木軌,這一時期,四川、山東也修建過不少木軌。實際上,歐洲也保留著不少木軌,可見木軌車在工業發展史中的巨大貢獻。
劉羿現在要推廣的當然是木軌馬車了,而且是比較靠後的木軌馬車,不可能再去推廣秦朝的那種原始木軌車了。
第二天一大早,劉羿就開始畫圖,枕木、軌道、岔口以及車輪、車幫等等,畫了一二十張圖。
到了徐紋縣學堂,這裏已經坐滿了人。劉羿也不囉嗦,直接開講,從軌道講起,再講到車的製作,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花了一個多時辰。
劉羿說:“徐紋碼頭一帶,有鹽場、有熏魚廠、豆製品廠、磚廠,有許多貨物要拉到縣城,而縣城也有許多貨物要拉到碼頭裝船。所以,我們的第一條木軌路就是從碼頭到徐紋,以後再慢慢往前延伸,在海邊和平原地帶形成區域網,使我們的運輸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劉羿邊講邊觀察,發現一些年輕人聽得特別專注,也特別興奮,眼睛都發亮。劉羿指著其中一個人,問:“你叫什麽名字?”
“迴大人,下官鄭夏,現在是徐紋縣津曹掾。”
“願不願意來修路?”
“願意。”
“那好,擢升你為州衙將作院木軌車研究教授,負責組織修建這條木軌路,費用由合浦郡少府支付。”
“諾!多謝大人厚愛。”
“你是哪裏人?”
“大人,下官是徐州來的,徐州琅琊人,是人才引進掾史招來的。”
劉羿笑道:“嗬嗬,看來我們引進的人才真成才了。”
劉羿對徐紋縣縣令陳宏說:“大力支持。”
“放心吧,大人,這是造福徐紋百姓的事,縣衙定會大力支持。”
太守郭進說:“大人,這樣的木軌路我們許多地方都可以修。”
“是可以,尤其礦山特別需要。你們想想,普通馬車一次隻能拉幾百斤,木軌馬車一次可以拉幾千斤,這是什麽景象。不過需要試驗,所以等這條路修好以後,再大力推廣。”
“諾。我會關注這件事。”
“這件事當然值得你關注,做好了,我們的生產水平可以提高一大截,可以說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嗬嗬,子孫後代都能獲利,你這太守,說不定也可以名垂青史了。”
“是不是名垂青史我不管,提升生產水平是我的責任。”郭進對鄭夏說:“小子,用最快的速度給我建好,通車的時候我爭取過來,給你慶功。”
“諾,謝謝郡守大人,我加班加點,一定用最快的速度建好這條路。”
正說著,秦虎來報告,說有兩個女人來找,自稱是你的大伯娘和三伯娘。
劉羿皺皺眉頭:“讓她們去縣衙會議室等著。”
郭進問:“她們找你幹什麽?”
“嗬嗬,還能幹什麽,要好處唄。”
……
劉羿來到縣衙會議室,見大伯娘和三伯娘帶著6個年輕人坐在會議室。這些年輕人中,劉羿認識兩個,是三伯的兒子,比劉羿大一些,算是堂哥,也是徐紋有點小名氣的兩個紈絝子弟,其他4人,應該是兩個伯娘娘家的子弟。
劉羿進屋,大家都站起來,熱情招唿。
劉羿說:“不客氣,請坐。不知大伯娘、三伯娘找小侄有什麽事?”
大伯娘笑笑說:“家族的老房子遭了火災,但現在又修好了,想請賢侄迴去看看。”
“嗯,現在有點忙,忙完再去。我要去海邊工廠巡察,約好的,許多人在等著,如果有事請直說,如果沒急事,等我忙完再說。”
大伯娘一聽,有些不高興,沉思說:“好,你是大官,日理萬機,沒時間和我們這些閑人閑聊。那我就直說了,我們來這裏,是想問問,你這些堂哥、表哥你管不管?”
劉羿笑道:“他們都是大人了,還要人管?”
堂哥劉金一聽,騰地站了起來:“你別嬉皮笑臉,在外麵你是大官,可在家裏,你還是小弟,是大伯娘和我媽的晚輩……”
大伯娘壓壓手:“金兒冷靜,冷靜。其實我們也沒什麽大的要求,你不是州牧嗎?管的地方多,希望你隨便給他們一個官做,從家族的角度說,可以光宗耀祖,從為官的角度說,他們都是你的至親,可以幫你鎮守地方,對你也是一種幫襯。”
劉羿點頭,看著幾個堂兄、表兄:“你們想要什麽官啊?”
劉金說:“大官我們不要,我們也做不來。但我們幾個好歹也讀過書,也算是人才,就跟你要幾個縣令來當當總可以吧,這種小官對你來說也不為難,是不是?”
劉羿笑道:“不為難,確實不為難。可是,你們憑什麽當縣令呢?是有治理百姓的經驗,還是有造福百姓的才能?”
“我們什麽都沒有,但我們是你的親人,是你的兄長,這還不夠嗎?”
喝完酒,劉羿說:“既然迴來了,也給大家做件好事,明天上午,大家到縣學堂聽課,我給大家介紹一種新型運輸工具,叫木軌車。”
“好。”大家應答。
接下來就是喝酒了,無需贅述。吃完飯,劉羿也和其他官吏一道,在驛館安息,雖然徐紋老家的房子還在,但許久沒有人住,劉羿也不想去住了。
費嬌今晚也喝了些酒,皮膚微紅,顯得更加嬌豔,劉羿慢慢享受,很快身心合一,兩人都沉醉在無邊快樂之中。
……
說到軌道,大家自然會想到鐵軌,其實,我們先人的“鐵路”都是用木頭製成的。經過考古界發現,在2200多年前的秦朝時期便已經有了“軌道”,不過,那時的“軌道”就是用一些長的木材鋪設,比較原始。但不知什麽原因,這種木軌到了漢朝反而沒有了。
後來到公元16世紀,歐洲特別是德國的礦業(煤礦、金礦、鐵礦)都有了一定的發展,人們便開始大量使用木製軌道。那時的軌道車輪是木製的,但車軸是鐵的,在兩輪中間還設計有導向棒,引導車廂沿著軌道前行,防止車廂偏移,可以說設計已相當精巧。此後,這種木軌人力車和木軌馬車一直沿用了很多年,即使到後麵蒸汽機發明以後,木軌車也沒有完全退出曆史舞台。到1958年,華夏杞縣至蘭考“鐵路”依然用的是木軌,這一時期,四川、山東也修建過不少木軌。實際上,歐洲也保留著不少木軌,可見木軌車在工業發展史中的巨大貢獻。
劉羿現在要推廣的當然是木軌馬車了,而且是比較靠後的木軌馬車,不可能再去推廣秦朝的那種原始木軌車了。
第二天一大早,劉羿就開始畫圖,枕木、軌道、岔口以及車輪、車幫等等,畫了一二十張圖。
到了徐紋縣學堂,這裏已經坐滿了人。劉羿也不囉嗦,直接開講,從軌道講起,再講到車的製作,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花了一個多時辰。
劉羿說:“徐紋碼頭一帶,有鹽場、有熏魚廠、豆製品廠、磚廠,有許多貨物要拉到縣城,而縣城也有許多貨物要拉到碼頭裝船。所以,我們的第一條木軌路就是從碼頭到徐紋,以後再慢慢往前延伸,在海邊和平原地帶形成區域網,使我們的運輸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劉羿邊講邊觀察,發現一些年輕人聽得特別專注,也特別興奮,眼睛都發亮。劉羿指著其中一個人,問:“你叫什麽名字?”
“迴大人,下官鄭夏,現在是徐紋縣津曹掾。”
“願不願意來修路?”
“願意。”
“那好,擢升你為州衙將作院木軌車研究教授,負責組織修建這條木軌路,費用由合浦郡少府支付。”
“諾!多謝大人厚愛。”
“你是哪裏人?”
“大人,下官是徐州來的,徐州琅琊人,是人才引進掾史招來的。”
劉羿笑道:“嗬嗬,看來我們引進的人才真成才了。”
劉羿對徐紋縣縣令陳宏說:“大力支持。”
“放心吧,大人,這是造福徐紋百姓的事,縣衙定會大力支持。”
太守郭進說:“大人,這樣的木軌路我們許多地方都可以修。”
“是可以,尤其礦山特別需要。你們想想,普通馬車一次隻能拉幾百斤,木軌馬車一次可以拉幾千斤,這是什麽景象。不過需要試驗,所以等這條路修好以後,再大力推廣。”
“諾。我會關注這件事。”
“這件事當然值得你關注,做好了,我們的生產水平可以提高一大截,可以說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嗬嗬,子孫後代都能獲利,你這太守,說不定也可以名垂青史了。”
“是不是名垂青史我不管,提升生產水平是我的責任。”郭進對鄭夏說:“小子,用最快的速度給我建好,通車的時候我爭取過來,給你慶功。”
“諾,謝謝郡守大人,我加班加點,一定用最快的速度建好這條路。”
正說著,秦虎來報告,說有兩個女人來找,自稱是你的大伯娘和三伯娘。
劉羿皺皺眉頭:“讓她們去縣衙會議室等著。”
郭進問:“她們找你幹什麽?”
“嗬嗬,還能幹什麽,要好處唄。”
……
劉羿來到縣衙會議室,見大伯娘和三伯娘帶著6個年輕人坐在會議室。這些年輕人中,劉羿認識兩個,是三伯的兒子,比劉羿大一些,算是堂哥,也是徐紋有點小名氣的兩個紈絝子弟,其他4人,應該是兩個伯娘娘家的子弟。
劉羿進屋,大家都站起來,熱情招唿。
劉羿說:“不客氣,請坐。不知大伯娘、三伯娘找小侄有什麽事?”
大伯娘笑笑說:“家族的老房子遭了火災,但現在又修好了,想請賢侄迴去看看。”
“嗯,現在有點忙,忙完再去。我要去海邊工廠巡察,約好的,許多人在等著,如果有事請直說,如果沒急事,等我忙完再說。”
大伯娘一聽,有些不高興,沉思說:“好,你是大官,日理萬機,沒時間和我們這些閑人閑聊。那我就直說了,我們來這裏,是想問問,你這些堂哥、表哥你管不管?”
劉羿笑道:“他們都是大人了,還要人管?”
堂哥劉金一聽,騰地站了起來:“你別嬉皮笑臉,在外麵你是大官,可在家裏,你還是小弟,是大伯娘和我媽的晚輩……”
大伯娘壓壓手:“金兒冷靜,冷靜。其實我們也沒什麽大的要求,你不是州牧嗎?管的地方多,希望你隨便給他們一個官做,從家族的角度說,可以光宗耀祖,從為官的角度說,他們都是你的至親,可以幫你鎮守地方,對你也是一種幫襯。”
劉羿點頭,看著幾個堂兄、表兄:“你們想要什麽官啊?”
劉金說:“大官我們不要,我們也做不來。但我們幾個好歹也讀過書,也算是人才,就跟你要幾個縣令來當當總可以吧,這種小官對你來說也不為難,是不是?”
劉羿笑道:“不為難,確實不為難。可是,你們憑什麽當縣令呢?是有治理百姓的經驗,還是有造福百姓的才能?”
“我們什麽都沒有,但我們是你的親人,是你的兄長,這還不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