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芝在揚州的拚死抵抗為當初逃出臨安的兩位皇子爭取了機會,伯顏發現二人出逃之後僅安排範文虎追擊,並未把阿術的主力調過來一同搜剿。


    兩位皇子益王和廣王在隨駕大臣護送下,先到了婺州又輾轉來到溫州,在這裏得到了兩個人前來投奔,一個是張世傑,另一個是陸秀夫。


    張世傑當年屢救襄陽失敗後奉命駐守郢州,元軍繞行之後設巧計拿下鄂州,使得張世傑的郢州防線失去作用,隻好火速率兵南下勤王。雖然張世傑救國心切,但元軍早有準備,伯顏當時已率軍登陸逼近臨安,阿術和博羅歡在長江下遊江麵上層層設防,張世傑的水師在鎮江東北江麵上的焦山附近被元軍擊敗,率殘兵迴到臨安。


    臨安投降後,張世傑趁亂率部逃出城,多方打聽得知益王廣王二王已經轉移到了溫州,溫州城小不利於號令勤王之師,在隨駕眾人商議之下,張世傑又隨二王又轉移到了福州。


    相比於張世傑多年征戰沙場,陸秀夫也不遑多讓,有著多年的軍中履曆。陸秀夫字君實,跟司馬光一個字,楚州人。自幼聰明好學飽讀詩書,寶佑四年與文天祥同登進士榜,之後在揚州淮東製置使幕府中擔任參議官。


    德佑元年元軍逼近臨安大量官員逃跑,朝廷缺員嚴重,李庭芝推薦陸秀夫迴朝擔任了禮部侍郎。當時朝廷正在與伯顏商量投降事宜,陸秀夫也參與了文天祥牽頭的議和大使團,然而文天祥的堅持並未換來南宋江山社稷的保全,太後恭帝和宗室成員被元軍押赴北上,陸秀夫趁亂逃了出來,後來輾轉終於在溫州找到了二王,並隨之來到福州。


    逐漸的,不少朝中大臣都匯集到了福州,包括曾經臨陣脫逃的首相陳宜中。德佑二年五月,因益王趙昰年長,在眾人擁護下益王登基為帝,改元景炎,是為宋端宗,其母楊太妃臨朝聽政。


    端宗即位了,身邊大臣自然各有加封,陳宜中仍官居首相,遙封文天祥依然為次相兼樞相,張世傑和陸秀夫擔任副樞相。


    端宗身邊大臣雖然都是南宋朝廷的老麵孔,但要論氣人望文天祥可謂一騎絕塵,文天祥從通州下海之後在海上漂流數月曆盡艱險來到永嘉(今浙江永嘉縣),五月底終於來到福州見到端宗,立即上梳請求北上到兩浙開府,聚攏軍隊收複失地。


    所謂開府就是指開將軍幕府。文天祥的開府建議並非紙上談兵,在多次率軍與元軍作戰後文天祥可謂身經百戰,指揮軍隊作戰並不外行。然而就是當時這個福州小朝廷內部仍是矛盾重重,首相陳宜中依然主張與元朝議和,副樞相張世傑認為兩浙已經被元軍所占據,此時北上就是以卵擊石,要開府也應該到更南方的廣州開府,避開元軍兵鋒才能發展壯大。


    議和肯定是沒希望了,就在文天祥和張世傑爭議向南還是向北發展之時,景炎元年六月南方傳來消息,元軍已進駐廣州,廣州投降,接著七月揚州失陷,元軍主力開始沿兩浙路集中南下。這下子兩浙也去不了,廣州也去不成,小朝廷經過反複爭論,終於同意放文天祥到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市)開府。


    來到南劍州之後,文天祥立即打出抗元旗幟,附近響應者如雲,很多南宋原地方部隊紛紛前來歸附,短短兩個月間聚集了數萬兵力,接連出戰,收複了汀州(今福建長汀縣)、雩都(今江西於都縣)等地。


    收複多處失地,文天祥大受鼓舞,把帥府移駐到了汀州,準備繼續深入江西抗元,但此時元軍也已全麵南下,景炎元年十一月,元軍董文炳部攻克南劍州,文天祥此時率軍在江西作戰無暇迴援,陳宜中和張世傑經過商議,認為福州守軍無力抗衡董文炳所部,便帶著端宗和母親楊太妃、弟弟廣王登舟入海避難。


    廣州當時已被元軍占領,福建大部也已經被占領,端宗一行人想找個安全的落腳地還真不容易,眾人先是來到淺灣(今廣東南澳島),元軍在其後緊追不舍,接著眾人又轉移到秀山(今廣東虎頭山),然後又轉移到井澳(今廣東中山市),在此遇到台風,船隻沉沒士兵溺亡大半,端宗也因此受到驚嚇一病不起。景炎三年四月,在經過一年多的流浪生涯之後,年少的端宗終於病重駕崩,時年九歲。


    皇帝沒了,隨駕群臣頓時離心離德紛紛散去,但度宗三子恭帝北上去了大都,端宗剛剛駕崩,仍有廣王趙昺尚在軍中,在陸秀夫的力主下,剩下的群臣擁護趙昺即位,改元祥興,是為宋末帝,仍由楊太妃臨朝聽政。


    好不容易把草台班子搭起來了,當務之急是抓緊時間壯大力量活下去,端宗死後陳宜中借口外出搬救兵逃往占城,陸秀夫受任首相,張世傑仍任副樞相,當時唯一手裏有兵的就是在外帶兵的樞相文天祥,想要保住末帝的小朝廷,就必須把文天祥召迴來會師。


    文天祥想迴到末帝身邊並不容易,自從端宗出海之後他就與小朝廷失去了聯係,獨自在江西抗元。景炎二年八月,元軍主力進入江西圍剿文天祥,苦戰之下文天祥所部慘遭大敗,老婆女兒都被元軍俘虜,文天祥隻好帶著母親兒子和剩餘部眾向南進入廣東。


    景炎三年二月,在廣東接連收複會州、潮州、梅州等地的文天祥打聽到了小朝廷的下落,正欲前往投奔又聽說端宗駕崩,陸秀夫張世傑等人迎立末帝前往崖山暫駐。文天祥需要皇帝,皇帝也需要文天祥,此時原本是文天祥入衛小朝廷的緊急關頭,可就在這緊急關頭,文天祥多次請求入衛的上梳均遭駁迴,張世傑在小朝廷裏堅決反對文天祥迴來。


    文天祥與張世傑的交惡還要追溯到景炎元年五月端宗剛即位期間,原本兩人在入衛臨安時曾有短暫合作,文天祥對張世傑並不陌生,來到福州後立即找到張世傑詢問朝廷兵力,當得知小朝廷隻有萬餘兵力後馬上表示兵力不足,需要立即征召諸路兵馬前來勤王。


    名義上文天祥是樞相,是張世傑的領導,但端宗是在陳宜中陸秀夫張世傑等人擁護下即位的,人家有定策之功,在小朝廷裏地位不輸任何人。人都是有脾氣的,張世傑聽了文天祥一番話之後很不爽,自此以後對文天祥諸多掣肘,北上開府反對,入衛末帝也反對,國家、朝廷都成了次要的,反正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讓文天祥壓自己一頭。


    英雄也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入衛末帝而不得,焦慮的文天祥再遭打擊,九月,自己六十五歲的母親病逝;十月,十三歲的長子病死。悲慟的文天祥沒有被不幸擊敗,而是化悲痛為力量,率軍收複潮陽(今廣東汕頭市潮陽區),以期隨時與崖山小朝廷唿應方便入衛。


    祥興元年十二月,南宋抗元形勢再度惡化,兩浙福建江西幾乎全部淪陷,張弘範率元軍主力進入廣東。文天祥為了方便入衛崖山,提前率軍移駐海豐(今廣東海豐縣),不成想所部還沒行軍到海豐便遭到張弘範部將王惟義襲擊,所部全軍覆沒,文天祥自己也被元軍俘虜。


    堅持抗元多年,文天祥對自己的命運早有覺悟,被俘之後便吃下常年隨身攜帶的冰片。冰片本屬中藥,可治療口舌生瘡,但藥含毒性,文天祥一口氣吃了隨身所帶全部冰片,本來指望毒性發作自己毒發身亡,沒想到藥在身上帶的時間太長可能已經失效,左等右等隻是頭暈目眩,沒等來毒發。


    僥幸撿迴一條命,文天祥接下來的經曆卻痛不欲生。生擒文天祥後,張弘範正好用文天祥來打擊崖山小朝廷。祥興二年正月初六,張弘範在潮陽整軍出海,帶著俘虜文天祥浩浩蕩蕩向崖山進軍。


    文天祥是南宋次相兼樞相,即使在小朝廷裏依然有著極高的威望,正月初六,張弘範率軍路過伶仃洋,命文天祥給張世傑寫信勸降,文天祥略加思索,寫下了千古名篇《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史書記載,張弘範看了詩之後,連稱好詩,不再逼文天祥給張世傑寫信勸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何所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猛男與拖拉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猛男與拖拉機並收藏大宋何所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