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宋朝眾多曆史人物裏,有形象被後世嚴重歪曲的,朱熹一定榜上有名。
後世一提起朱熹,常常首先想到“程朱理學”,想到他的名言“去人欲,存天理”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想到他與兒媳婦扒灰,想到他與尼姑通奸等等一係列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形象。
然而真實的朱熹與後世流傳的這些負麵形象相去甚遠,作為帝師,他的一生完全擔得起聖賢的稱號。
一個正直的人平白無故被誣陷被抹黑,自古便有之,而想要分辨清楚謠言和真相,是不容易的。
朱熹字元晦,祖籍婺源,建炎四年生於福建尤溪(今福建尤溪縣),家中排行老三,上麵還有兩個哥哥,父親朱鬆是北宋末年進士,南宋初曾任尤溪縣尉。後來金兀術搜山檢海捉趙構,南宋東南幾路全都亂了套,朱鬆帶著一家老小四處避難,直到金兵退走後又迴到尤溪。
國難之際沒有堅守崗位而是帶全家跑路,朱熹迴到尤溪之後自然是丟了官職,好在皇帝趙構本身也是個逃跑家,對下屬的逃跑行為並不是特別在意,朱鬆迴來後雖然官職沒了,朝廷也沒問罪,一家人繼續在尤溪生活。
在進士父親的影響下,朱熹從小就飽讀詩書,早早就接觸到了《孝經》、《孟子》等經典名著,由於父親早年求學期間曾受二程學說影響,小朱熹也在童年期便接觸到了理學。
理學到底研究啥咱不懂,小朱熹也不懂,原本如果生活就這麽平靜的過下去有可能小朱熹會像我們普通老百姓一樣,一輩子也搞不太懂理學到底講的些什麽,但既然要成聖賢就必須要曆劫。紹興四年朱熹奶奶病逝,父親朱鬆迴鄉奔喪,沒想到期間因為照顧不到老婆孩子,朱熹母親祝氏一個人無力照顧三個孩子,朱熹兩個哥哥在饑寒交迫中夭折。
痛失母親和孩子讓朱鬆備受打擊,也讓他把剩下的愛全部傾注到了小兒子朱熹身上,悉心教導兒子,朱熹也在父親的教導下學問日益精進。
紹興十二年,朱熹十三歲時父親朱鬆重病離世,臨終前將朱熹母子托付給了自己的至交好友劉子羽照顧,當時劉子羽人在五夫裏(今福建崇安縣五夫鎮),於是朱熹母子就來到了五夫裏投奔劉子羽。
劉子羽不是一般人,他是北宋末年抗金名將劉韐的兒子,劉韐當年在真定曾經提拔重用過嶽飛,後來開封城破奉命出使金營,被金軍扣留想將其勸降,劉韐見迴朝無望毅然自殺殉國,金人感其忠義,允許劉子羽將劉韐遺體運迴崇安安葬。
到了五夫裏之後,朱熹認劉子羽為義父,在劉子羽的照顧和教導下,朱熹繼續發奮讀書,紹興十八年科舉中第,名列五甲第九十名,被賜予同進士出身。
五甲第九十名看起來毫不起眼,可要知道古代科舉考試,能通過鄉試會試的已經很了不起了,在最後的殿試中名次差了點兒並不說明學問不好,頂多就是跟三甲進士相比略有遜色而已。
不過畢竟不是高科進士,朱熹也沒能馬上做官,而是等了三年後參加了另外選拔考試之後得到了同安縣主簿的官職,在前往同安縣赴任路上,朱熹拜會了延平著名學者、南劍三先生之一的李侗,受其啟發,對自己曾經深入學習過的理學有了新的感悟。但因急於赴任,此次的求學並未持續多久。
到了同安縣之後朱熹吃驚的發現,一個小小的同安縣居然社會矛盾尖銳,官民對立嚴重,而一切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朝廷賦稅過重。
紹興二十三年正式秦檜在朝中一手遮天的年代,南宋百姓要同時遭受統治階級和金國的盤剝,還要負擔國家巨大的軍費開支,民間賦稅能不重嗎?
秦檜把持朝廷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但朱熹讀了這麽多年聖賢書,對於民間疾苦不能不管不問,為民請命的使命感驅動他不斷上疏,請求減免賦稅。
你跟秦檜談減稅還不如跟老虎要虎皮,朱熹的多次上疏毫無懸念的如同石沉大海,時間久了,朱熹也厭倦了,幹脆也不再向朝廷上疏,而是投身到了同安縣當地的教育工作,在當地開辦了不少學堂。
紹興二十七年,朱熹同安縣主簿任職期滿,按照製度應當前往臨安述職,然後等待朝廷下一次任命。
進京述職是官員升遷的好機會,很多年輕進士都能在述職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伯樂進而實現進步,如果運氣好碰上皇帝召對,又答的讓皇帝很滿意,那在接下來的仕途上必然飛黃騰達。
這麽好的機會,朱熹居然辭了,不去臨安,而是轉而前往延平,繼續向李侗求學問道。
李侗雖然是個民間學者,但其學術傳承依然源自二程,而之所以能吸引正規軍朱熹前去求學,主要因為他在所學基礎上發展出了一套獨特的見解,為朱熹打開了更廣闊的理學天地。
實際上除了早年間在父親潛移默化教導下接觸到了二程理學之外,朱熹在五夫裏生活時也曾跟隨劉子羽弟弟劉子翬求學,劉子翬本人有著非常深厚的理學功底,朱熹雖然當時未能對理學有什麽深入研究,但在劉子翬的教導下,對理學的不少概念都很熟悉。在以往的讀書求學過程中,朱熹從來都是讀聖賢書,做規矩事,用我們現代社會一句很時髦的話講就是“堂堂正正做人,規規矩矩做事”。
而這次再次來到李侗處求學,朱熹領悟到了一種新的理學理念:理一分殊。
理一分殊中的理指的是天理,天理在宋朝指代萬事萬物運轉所遵循的最根本的道理。理一的意思是這世間存在著一個最根本的天理,同時適用於任何人、任何事物,而分殊的意思是在統一的天理之外,萬事萬物又有著自己獨特的理,從微觀來看,每一個獨特的理都是事物自身的天理,從宏觀來看,正是這些獨特的理構成了最大的範疇的天理。
不太懂是吧,我也不太懂,好在朱老師也知道大家聽不懂,主動舉了兩個例子:
天上一輪明月,地上的人看到的都是同一輪明月,月亮倒映在萬千河流裏,人們看到了無數個月亮,但這其實都是同一個月亮。月亮就是天理,不會因為倒映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倒映最終指向同一個月亮,不同事物自身獨特的理最終指向同一個天理,這叫月印萬川。
一江水,用勺子去取,隻能得一勺水;用瓢去取,就能得一瓢水;用缸去取,就能得一缸水。這滿滿一江水就是天理,而不同的人拿著不同的容器取得的江水不同,也就意味著各自領悟到的天理不同,這叫隨器取量。
天理是這個世界萬事萬物所遵循的道理,這是第一個階段,在此基礎上就要進入第二個階段,如何去探尋天理、順應天理。
第二個階段的實現方法就是格物致知。
所謂格物致知,就是窮盡萬事萬物運行的道理,最終達到“知道”的境界。天理固然存在,但天理包羅萬象深不可測,隻能通過從萬事萬物運行的道理之中去管中窺豹,以小見大,見微知著。水煮開了會冒煙,煙遇冷了會凝露,這一切看似平凡的道理都是天理的一部分,想要有所領悟,就必須在日常不斷的讀書學習,觀察分析和反思總結。
為了達到“知道”的境界,朱熹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治學之路,這二十年裏,他對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進行了重新的研讀和注解,對南宋佛老學說、周易、周禮也都進行了深刻的研究分析,並在先人原有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得到了新的成果。
他所作的《周易本義注釋》開創性的提出了周易中所包含的大量哲學思想,將古人的易經理論融入哲學思維;他所作的《禮儀經傳通解》將《禮儀》、《公羊傳》、《穀梁傳》等經典融會貫通,形成了一整套指導社會禮儀風俗的集大成作品,為我國民間各類祭祀慶典活動提供了完整的理論指導。
前一陣子不是有什麽有的城市學小日本搞什麽夏日祭嗎?日本人夏日祭裏麵那些什麽穿和服、掛風鈴、戴麵具、放煙花這些儀式全是我們國家傳過去的,如今文化的受眾反過來成了文化的入侵者,正是因為我們自己文化不自信。想找迴我們的文化自信,《禮儀經傳通解》早就安排的妥妥的,要什麽儀式感有什麽儀式感,照著學就是了。
朱熹治學的過程中也開辦學堂教授弟子,寓教於學,以學促教,他的弟子們親切的稱唿他為“朱子”。我們中國人都知道,能夠被稱為“子”,當事人堪稱聖賢。
由於朱熹的學術成果太過豐富,以作者我的淺薄了解,就算在這裏叨叨三天三夜也介紹不完,更具體的一些細節部分我就不寫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深入讀一讀他的著作,除了上文提到的《周易本義注釋》和《禮儀經傳通解》,其他的如《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孟子集注》等等都是經典,值得深入學習。
淳熙五年十二月,朱熹起複出任南康軍(今江西廬山市)知軍,任職期間恰逢南康軍旱災,朱熹經過溝通,向當地駐軍周轉了四萬多石糧食用於賑災,穩妥的處理了災情。
因為常年著書立說,朱熹在當時的南宋社會名氣很大,這次南康軍任上又賑災有功,被朝廷惦記上了,淳熙八年八月,兩浙發生水災,朱熹被調任浙東提舉茶鹽公事,負責賑濟災情。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這既是北宋理學家張載個人的人生信條,也是所有程朱理學大儒們的處世理念。著書立說格物致知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能造福百姓,朱熹毫不猶豫的前往浙東赴任。然而到了浙東之後,卻發現浙東地區除了水災嚴重,還有很多奸商富戶趁機囤積居奇哄抬糧價,大發國難財完全不顧老百姓的死活。
一路遭受水災波及麵巨大,已經不是朱熹找哪支軍隊周轉軍糧能夠解決的問題了。為了盡快拯救百姓,朱熹一方麵立即上疏朝廷請求撥款,另一方麵又開始聯絡各州縣豪強富戶,希望大家拿出來一部分糧食賑濟災民,承諾災情過後按捐糧多少授予官職。
朝廷有心賑災,可此次災情實在太過嚴重,多次撥款仍無法填補糧食缺口,而豪強富戶那邊呢,因為朱熹一直忙於救災無暇顧及大家捐糧做官事宜,全都對朱熹一片抱怨。
當時朱熹在浙東救災已經三個月了,洪水已經逐漸退去,按說三個月過去災後的情況也應該逐漸好轉,可實際上整個浙東地區依然是哀鴻遍野,饑饉相望。
經過詳細調查,朱熹發現所轄州縣有不少一把手長官貪汙賑災糧賑災款,而這其中又以台州知府唐仲友最為嚴重,當時的台州受災嚴重,但當地官府不僅沒有任何賑災動作,反而在災情嚴重期間加大征稅力度,把老百姓往死裏盤剝。
朱熹氣得火冒三丈,立即上疏彈劾唐仲友,詳細列舉了唐仲友二十四條罪名,前二十三條都與經濟犯罪有關,隻有最後一條,私占營妓。
經濟犯罪大家都好理解,這個私占營妓算是什麽罪呢?
前一陣子熱播電視劇《夢華錄》裏,劉亦菲就曾是個營妓,宋朝的營妓並非妓女,而是在軍中專門負責載歌載舞鼓舞士氣的“軍樂團”,雖說是賣藝不賣身,但畢竟終日隨軍沒什麽人身自由,生活還是很悲慘,很多營妓一生夢想就是“落籍”-把自己的軍隊戶口變更成當地普通戶口。
《夢華錄》裏劉亦菲千方百計想給自己小姐妹落籍,也是這個道理,當營妓太苦。
營妓一部分來源都是被抄家的官員家中女眷,還有一部分是社會上窮苦百姓家吃不上飯投身營妓,生活雖苦,但那也是軍隊編製,有著嚴格的戶籍管理製度,為了給營妓落籍留一個口子,也為了給軍隊創收,朝廷規定,凡營妓落籍的得按照服役年限支付相應的落籍費用。
唐仲友私占了十幾個營妓,還通過關係一毛錢不花幫她們全部落了籍。營妓們是感謝唐大人的知遇之恩了,可國家軍隊的財產就這麽無故流失了。
朱熹彈劾唐仲友趁火打劫發國難財中飽私囊,奏疏報上去,朝廷裏卻沒什麽大動靜,因為當朝首相王淮跟唐仲友是婺州老鄉,還是姻親,為了保護自己人,把朱熹的奏疏給壓了下來。
朱熹在為民請命這方麵與範仲淹包拯這種文官楷模一樣,不達目的不罷休,王淮能壓得下來一封奏疏,他壓不住一百封一千封奏疏,於是朱熹接連不斷的上疏,不信朝廷無動於衷。
王淮不是秦檜,不敢專權,朱熹奏疏越來越多,王淮隻得向孝宗匯報,不過王淮很精,挑了一封控訴內容最少的匯報給孝宗,然後解釋道朱熹唐仲友兩人學術主張不同,朱熹的上疏都是秀才爭閑氣。
既然是秀才爭閑氣,那就沒什麽原則性問題,孝宗定了調子:人民內部矛盾,委托王淮自行處理。
唐仲友幹的那些爛事兒王淮一清二楚,想要保住他就必須把人調走,再在朱熹的浙東地區幹下去非得讓朱熹把他幹掉不可,於是在王淮的運作下,唐仲友被調任為江西提刑。
彈劾對方不成,對方還被調任鄰近地區擔任提刑,不降反升,朱熹氣壞了,繼續彈劾唐仲友,麵對朱熹的窮追猛打,王淮實在是沒轍了,再這麽下去紙裏包不住火,自己也要被裹進去吃不了兜著走,不能再保唐仲友了,安排免去了唐仲友江西提刑的官職。
唐仲友滾蛋了,可你朱熹一直給添堵,讓堂堂宰相有何顏麵,鑒於朱熹為官清廉抓不住把柄,王淮想了個門兒:把朱熹調任江西擔任提刑。
還記得歐陽修為什麽要彈劾包拯嗎?因為禦史中丞包拯先彈劾三司使張方平違規買房,然後張方平被罷官,仁宗讓包拯去做了三司使,歐陽修就彈劾包拯道德有瑕疵:彈劾別人為了自己當官。
楷模包拯當年的反應是直接請辭,朱熹也一樣,官可以不做,絕不受你這窩囊氣。
辭官後的朱熹迴到之前曾經辦學的武夷山,繼續他教書育人的事業了,這場鬥爭最終以宰相王淮的勝利而告終。然而迴到武夷山的朱熹卻想不到,當初自己彈劾唐仲友私占的營妓中,有一名叫做嚴蕊的女子,即將被人利用以抹黑自己。
朱熹一生被人抹黑的三大汙點,其中有一個是拷打歌女嚴蕊。民間的故事是這樣講的:
南宋淳熙十年,在武夷山寒泉精舍教書的朱熹突然有一天碰上了一名女弟子前來拜師,女子自稱名叫莫問奴,因為仰慕先生大名特來求學。
朱熹百般推辭,稱男女授受不親不方便為女子講課,卻不想被莫問奴將了一軍,孔子說過有教無類,先生這是要對求學心切的小女子區別對待嗎?
莫問奴一句話把朱熹給噎住了,你男女再授受不親也打不過孔子有教無類吧,無奈之下隻好收下莫問奴為徒,與其他弟子一同受教。莫問奴白天讀書學習,晚上給朱熹點燈侍讀照顧朱熹,當時朱熹夫人已經過世,時間長了二人漸生情愫,便結為夫妻。
莫問奴嫁給了師父本是喜事一樁,可沒過多久有學生認出了莫問奴,說你不就是早先自焚殉夫的胡麗娘嗎?你怎麽又變成莫問奴來嫁給師父了?
莫問奴一看被認出,隻好承認自己身世,自己原本是江南歌女嚴蕊的女兒,嚴蕊當年因為與唐仲友相好,朱熹查辦唐仲友不成便嚴刑拷打嚴蕊,想從嚴蕊口中得知唐仲友的犯罪事實,然而嚴蕊寧死不屈守口如瓶,最終被無罪釋放。
獲釋後的嚴蕊離開了台州嫁了人,生下一名女兒取名胡麗娘,女兒長大後許了婆家,然而還沒等嫁過去丈夫就死了,婆家騙胡麗娘丈夫沒死,不成想到了之後才知道丈夫已經死了,胡麗娘本人也被關了起來給丈夫守活寡。
母親年輕時的悲慘遭遇加上自己的悲慘遭遇,讓胡麗娘對曾經拷打母親的朱熹充滿了憤恨,終於一天一把大火燒了婆家,自己跑出來隱姓埋名接近朱熹,想要報仇,再次沒想到相處的時間久了愛上了朱熹,竟然與仇人結為夫婦。
胡麗娘這邊被朱熹弟子拆穿,那邊也已經被婆家人知道了下落,於是婆家人蜂擁而至要把胡麗娘捉拿歸案,胡麗娘萬般無奈之下隻好逃進武夷山,婆家人在後麵窮追不舍,最後胡麗娘走投無路跳下懸崖。
以上就是朱熹拷打歌女嚴蕊的故事梗概,除了嚴刑拷打無辜歌女,還與作為自己學生的小輩女子結為夫婦,簡直令人不齒。
然而這個故事是假的。
朱熹因為名氣太大,一生的年譜在史料之中記載的清清楚楚,淳熙十年朱熹迴到武夷山後在此待了八年,哪怕嚴蕊後來落籍之後立即嫁人生女,小女孩兒在朱熹離開武夷山最後一年也才八歲,讓一個八歲小女孩兒去求學嫁人,這不胡扯嗎?
這個故事顯然是有人專門杜撰出來給朱熹潑髒水的,至於杜撰者可能是何人,想必大家心裏都有一杆秤。
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光宗即位,首相留正一直對朱熹印象很好,在他的多次勸說下,朱熹應詔擔任漳州知州。
到了漳州,朱熹發現當地百姓全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為什麽後世以史實為依據的正統主流觀點中,朱熹從來都是個聖賢,我想從朱熹的為官之道就可看出端倪。朱熹一生做過不少地方官,每次到任之後總是先體察民間疾苦,施政原則隻有一個,那就是是不是有利於百姓生計。這次到了漳州也一樣,朱熹發現有壓在百姓頭上的兩座大山:一座是賦稅太重;另一座是土地兼並太嚴重。
賦稅太重其實是南宋整個國家的問題,國家各項開支太大隻能苦一苦百姓,但對朱熹來說一切宏觀戰略都應該基於百姓生活出發,否則就是惡政就得改。盡管此前在其他地方為官期間也多次上疏請求減免賦稅而不得,朱熹這次依然再次上疏請求減免賦稅,這次也還真收到了成效,朝廷批準減免了漳州地區每年共一萬多貫錢的苛捐雜稅。
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總歸也算是辦成了一件事兒。可與減免賦稅相比,土地兼並問題就嚴重的多了,當地地主豪強在朝中各有靠山,朱熹請求重新丈量土地的奏疏報上去之後,朝廷裏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曠日持久的扯來扯去,一直扯到當年年底終於同意。
正當朱熹以為又能為百姓辦好事兒的時候,紹熙二年正月,朱熹長子朱塾病逝,當時朱熹已經六十二歲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劇讓朱熹深陷悲痛之中,沒了心思再在漳州履職,上疏辭官迴鄉為愛子料理喪事。
喪事過後,朝廷又改派朱熹為潭州知州,潭州任上沒過多久就發生了紹熙內禪,光宗被趕下台,寧宗即位。
寧宗上台之後,由於業務水平低下導致朝政處理起來非常困難,為了幫皇帝盡快提高業務能力,宰相趙汝愚想了個門兒:給皇帝請個好老師。
給皇帝請老師,那自然要請名滿天下的學問大家,在當時的南宋,學問大家第一人的稱號自然非朱熹莫屬。而趙汝愚請朱熹入朝做帝師卻並非僅僅因為學問,還因為朱熹是自己的政治盟友。
朱熹的學術主張是理學,而當時包括趙汝愚在內的大部分官員都認可理學的概念,召朱熹入朝有百利而無一害。紹熙五年十月,朱熹被任命為煥章閣待製兼侍講,來到臨安開始了他的帝師生涯。
後世一提起朱熹,常常首先想到“程朱理學”,想到他的名言“去人欲,存天理”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想到他與兒媳婦扒灰,想到他與尼姑通奸等等一係列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形象。
然而真實的朱熹與後世流傳的這些負麵形象相去甚遠,作為帝師,他的一生完全擔得起聖賢的稱號。
一個正直的人平白無故被誣陷被抹黑,自古便有之,而想要分辨清楚謠言和真相,是不容易的。
朱熹字元晦,祖籍婺源,建炎四年生於福建尤溪(今福建尤溪縣),家中排行老三,上麵還有兩個哥哥,父親朱鬆是北宋末年進士,南宋初曾任尤溪縣尉。後來金兀術搜山檢海捉趙構,南宋東南幾路全都亂了套,朱鬆帶著一家老小四處避難,直到金兵退走後又迴到尤溪。
國難之際沒有堅守崗位而是帶全家跑路,朱熹迴到尤溪之後自然是丟了官職,好在皇帝趙構本身也是個逃跑家,對下屬的逃跑行為並不是特別在意,朱鬆迴來後雖然官職沒了,朝廷也沒問罪,一家人繼續在尤溪生活。
在進士父親的影響下,朱熹從小就飽讀詩書,早早就接觸到了《孝經》、《孟子》等經典名著,由於父親早年求學期間曾受二程學說影響,小朱熹也在童年期便接觸到了理學。
理學到底研究啥咱不懂,小朱熹也不懂,原本如果生活就這麽平靜的過下去有可能小朱熹會像我們普通老百姓一樣,一輩子也搞不太懂理學到底講的些什麽,但既然要成聖賢就必須要曆劫。紹興四年朱熹奶奶病逝,父親朱鬆迴鄉奔喪,沒想到期間因為照顧不到老婆孩子,朱熹母親祝氏一個人無力照顧三個孩子,朱熹兩個哥哥在饑寒交迫中夭折。
痛失母親和孩子讓朱鬆備受打擊,也讓他把剩下的愛全部傾注到了小兒子朱熹身上,悉心教導兒子,朱熹也在父親的教導下學問日益精進。
紹興十二年,朱熹十三歲時父親朱鬆重病離世,臨終前將朱熹母子托付給了自己的至交好友劉子羽照顧,當時劉子羽人在五夫裏(今福建崇安縣五夫鎮),於是朱熹母子就來到了五夫裏投奔劉子羽。
劉子羽不是一般人,他是北宋末年抗金名將劉韐的兒子,劉韐當年在真定曾經提拔重用過嶽飛,後來開封城破奉命出使金營,被金軍扣留想將其勸降,劉韐見迴朝無望毅然自殺殉國,金人感其忠義,允許劉子羽將劉韐遺體運迴崇安安葬。
到了五夫裏之後,朱熹認劉子羽為義父,在劉子羽的照顧和教導下,朱熹繼續發奮讀書,紹興十八年科舉中第,名列五甲第九十名,被賜予同進士出身。
五甲第九十名看起來毫不起眼,可要知道古代科舉考試,能通過鄉試會試的已經很了不起了,在最後的殿試中名次差了點兒並不說明學問不好,頂多就是跟三甲進士相比略有遜色而已。
不過畢竟不是高科進士,朱熹也沒能馬上做官,而是等了三年後參加了另外選拔考試之後得到了同安縣主簿的官職,在前往同安縣赴任路上,朱熹拜會了延平著名學者、南劍三先生之一的李侗,受其啟發,對自己曾經深入學習過的理學有了新的感悟。但因急於赴任,此次的求學並未持續多久。
到了同安縣之後朱熹吃驚的發現,一個小小的同安縣居然社會矛盾尖銳,官民對立嚴重,而一切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朝廷賦稅過重。
紹興二十三年正式秦檜在朝中一手遮天的年代,南宋百姓要同時遭受統治階級和金國的盤剝,還要負擔國家巨大的軍費開支,民間賦稅能不重嗎?
秦檜把持朝廷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但朱熹讀了這麽多年聖賢書,對於民間疾苦不能不管不問,為民請命的使命感驅動他不斷上疏,請求減免賦稅。
你跟秦檜談減稅還不如跟老虎要虎皮,朱熹的多次上疏毫無懸念的如同石沉大海,時間久了,朱熹也厭倦了,幹脆也不再向朝廷上疏,而是投身到了同安縣當地的教育工作,在當地開辦了不少學堂。
紹興二十七年,朱熹同安縣主簿任職期滿,按照製度應當前往臨安述職,然後等待朝廷下一次任命。
進京述職是官員升遷的好機會,很多年輕進士都能在述職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伯樂進而實現進步,如果運氣好碰上皇帝召對,又答的讓皇帝很滿意,那在接下來的仕途上必然飛黃騰達。
這麽好的機會,朱熹居然辭了,不去臨安,而是轉而前往延平,繼續向李侗求學問道。
李侗雖然是個民間學者,但其學術傳承依然源自二程,而之所以能吸引正規軍朱熹前去求學,主要因為他在所學基礎上發展出了一套獨特的見解,為朱熹打開了更廣闊的理學天地。
實際上除了早年間在父親潛移默化教導下接觸到了二程理學之外,朱熹在五夫裏生活時也曾跟隨劉子羽弟弟劉子翬求學,劉子翬本人有著非常深厚的理學功底,朱熹雖然當時未能對理學有什麽深入研究,但在劉子翬的教導下,對理學的不少概念都很熟悉。在以往的讀書求學過程中,朱熹從來都是讀聖賢書,做規矩事,用我們現代社會一句很時髦的話講就是“堂堂正正做人,規規矩矩做事”。
而這次再次來到李侗處求學,朱熹領悟到了一種新的理學理念:理一分殊。
理一分殊中的理指的是天理,天理在宋朝指代萬事萬物運轉所遵循的最根本的道理。理一的意思是這世間存在著一個最根本的天理,同時適用於任何人、任何事物,而分殊的意思是在統一的天理之外,萬事萬物又有著自己獨特的理,從微觀來看,每一個獨特的理都是事物自身的天理,從宏觀來看,正是這些獨特的理構成了最大的範疇的天理。
不太懂是吧,我也不太懂,好在朱老師也知道大家聽不懂,主動舉了兩個例子:
天上一輪明月,地上的人看到的都是同一輪明月,月亮倒映在萬千河流裏,人們看到了無數個月亮,但這其實都是同一個月亮。月亮就是天理,不會因為倒映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倒映最終指向同一個月亮,不同事物自身獨特的理最終指向同一個天理,這叫月印萬川。
一江水,用勺子去取,隻能得一勺水;用瓢去取,就能得一瓢水;用缸去取,就能得一缸水。這滿滿一江水就是天理,而不同的人拿著不同的容器取得的江水不同,也就意味著各自領悟到的天理不同,這叫隨器取量。
天理是這個世界萬事萬物所遵循的道理,這是第一個階段,在此基礎上就要進入第二個階段,如何去探尋天理、順應天理。
第二個階段的實現方法就是格物致知。
所謂格物致知,就是窮盡萬事萬物運行的道理,最終達到“知道”的境界。天理固然存在,但天理包羅萬象深不可測,隻能通過從萬事萬物運行的道理之中去管中窺豹,以小見大,見微知著。水煮開了會冒煙,煙遇冷了會凝露,這一切看似平凡的道理都是天理的一部分,想要有所領悟,就必須在日常不斷的讀書學習,觀察分析和反思總結。
為了達到“知道”的境界,朱熹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治學之路,這二十年裏,他對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進行了重新的研讀和注解,對南宋佛老學說、周易、周禮也都進行了深刻的研究分析,並在先人原有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得到了新的成果。
他所作的《周易本義注釋》開創性的提出了周易中所包含的大量哲學思想,將古人的易經理論融入哲學思維;他所作的《禮儀經傳通解》將《禮儀》、《公羊傳》、《穀梁傳》等經典融會貫通,形成了一整套指導社會禮儀風俗的集大成作品,為我國民間各類祭祀慶典活動提供了完整的理論指導。
前一陣子不是有什麽有的城市學小日本搞什麽夏日祭嗎?日本人夏日祭裏麵那些什麽穿和服、掛風鈴、戴麵具、放煙花這些儀式全是我們國家傳過去的,如今文化的受眾反過來成了文化的入侵者,正是因為我們自己文化不自信。想找迴我們的文化自信,《禮儀經傳通解》早就安排的妥妥的,要什麽儀式感有什麽儀式感,照著學就是了。
朱熹治學的過程中也開辦學堂教授弟子,寓教於學,以學促教,他的弟子們親切的稱唿他為“朱子”。我們中國人都知道,能夠被稱為“子”,當事人堪稱聖賢。
由於朱熹的學術成果太過豐富,以作者我的淺薄了解,就算在這裏叨叨三天三夜也介紹不完,更具體的一些細節部分我就不寫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深入讀一讀他的著作,除了上文提到的《周易本義注釋》和《禮儀經傳通解》,其他的如《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孟子集注》等等都是經典,值得深入學習。
淳熙五年十二月,朱熹起複出任南康軍(今江西廬山市)知軍,任職期間恰逢南康軍旱災,朱熹經過溝通,向當地駐軍周轉了四萬多石糧食用於賑災,穩妥的處理了災情。
因為常年著書立說,朱熹在當時的南宋社會名氣很大,這次南康軍任上又賑災有功,被朝廷惦記上了,淳熙八年八月,兩浙發生水災,朱熹被調任浙東提舉茶鹽公事,負責賑濟災情。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這既是北宋理學家張載個人的人生信條,也是所有程朱理學大儒們的處世理念。著書立說格物致知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能造福百姓,朱熹毫不猶豫的前往浙東赴任。然而到了浙東之後,卻發現浙東地區除了水災嚴重,還有很多奸商富戶趁機囤積居奇哄抬糧價,大發國難財完全不顧老百姓的死活。
一路遭受水災波及麵巨大,已經不是朱熹找哪支軍隊周轉軍糧能夠解決的問題了。為了盡快拯救百姓,朱熹一方麵立即上疏朝廷請求撥款,另一方麵又開始聯絡各州縣豪強富戶,希望大家拿出來一部分糧食賑濟災民,承諾災情過後按捐糧多少授予官職。
朝廷有心賑災,可此次災情實在太過嚴重,多次撥款仍無法填補糧食缺口,而豪強富戶那邊呢,因為朱熹一直忙於救災無暇顧及大家捐糧做官事宜,全都對朱熹一片抱怨。
當時朱熹在浙東救災已經三個月了,洪水已經逐漸退去,按說三個月過去災後的情況也應該逐漸好轉,可實際上整個浙東地區依然是哀鴻遍野,饑饉相望。
經過詳細調查,朱熹發現所轄州縣有不少一把手長官貪汙賑災糧賑災款,而這其中又以台州知府唐仲友最為嚴重,當時的台州受災嚴重,但當地官府不僅沒有任何賑災動作,反而在災情嚴重期間加大征稅力度,把老百姓往死裏盤剝。
朱熹氣得火冒三丈,立即上疏彈劾唐仲友,詳細列舉了唐仲友二十四條罪名,前二十三條都與經濟犯罪有關,隻有最後一條,私占營妓。
經濟犯罪大家都好理解,這個私占營妓算是什麽罪呢?
前一陣子熱播電視劇《夢華錄》裏,劉亦菲就曾是個營妓,宋朝的營妓並非妓女,而是在軍中專門負責載歌載舞鼓舞士氣的“軍樂團”,雖說是賣藝不賣身,但畢竟終日隨軍沒什麽人身自由,生活還是很悲慘,很多營妓一生夢想就是“落籍”-把自己的軍隊戶口變更成當地普通戶口。
《夢華錄》裏劉亦菲千方百計想給自己小姐妹落籍,也是這個道理,當營妓太苦。
營妓一部分來源都是被抄家的官員家中女眷,還有一部分是社會上窮苦百姓家吃不上飯投身營妓,生活雖苦,但那也是軍隊編製,有著嚴格的戶籍管理製度,為了給營妓落籍留一個口子,也為了給軍隊創收,朝廷規定,凡營妓落籍的得按照服役年限支付相應的落籍費用。
唐仲友私占了十幾個營妓,還通過關係一毛錢不花幫她們全部落了籍。營妓們是感謝唐大人的知遇之恩了,可國家軍隊的財產就這麽無故流失了。
朱熹彈劾唐仲友趁火打劫發國難財中飽私囊,奏疏報上去,朝廷裏卻沒什麽大動靜,因為當朝首相王淮跟唐仲友是婺州老鄉,還是姻親,為了保護自己人,把朱熹的奏疏給壓了下來。
朱熹在為民請命這方麵與範仲淹包拯這種文官楷模一樣,不達目的不罷休,王淮能壓得下來一封奏疏,他壓不住一百封一千封奏疏,於是朱熹接連不斷的上疏,不信朝廷無動於衷。
王淮不是秦檜,不敢專權,朱熹奏疏越來越多,王淮隻得向孝宗匯報,不過王淮很精,挑了一封控訴內容最少的匯報給孝宗,然後解釋道朱熹唐仲友兩人學術主張不同,朱熹的上疏都是秀才爭閑氣。
既然是秀才爭閑氣,那就沒什麽原則性問題,孝宗定了調子:人民內部矛盾,委托王淮自行處理。
唐仲友幹的那些爛事兒王淮一清二楚,想要保住他就必須把人調走,再在朱熹的浙東地區幹下去非得讓朱熹把他幹掉不可,於是在王淮的運作下,唐仲友被調任為江西提刑。
彈劾對方不成,對方還被調任鄰近地區擔任提刑,不降反升,朱熹氣壞了,繼續彈劾唐仲友,麵對朱熹的窮追猛打,王淮實在是沒轍了,再這麽下去紙裏包不住火,自己也要被裹進去吃不了兜著走,不能再保唐仲友了,安排免去了唐仲友江西提刑的官職。
唐仲友滾蛋了,可你朱熹一直給添堵,讓堂堂宰相有何顏麵,鑒於朱熹為官清廉抓不住把柄,王淮想了個門兒:把朱熹調任江西擔任提刑。
還記得歐陽修為什麽要彈劾包拯嗎?因為禦史中丞包拯先彈劾三司使張方平違規買房,然後張方平被罷官,仁宗讓包拯去做了三司使,歐陽修就彈劾包拯道德有瑕疵:彈劾別人為了自己當官。
楷模包拯當年的反應是直接請辭,朱熹也一樣,官可以不做,絕不受你這窩囊氣。
辭官後的朱熹迴到之前曾經辦學的武夷山,繼續他教書育人的事業了,這場鬥爭最終以宰相王淮的勝利而告終。然而迴到武夷山的朱熹卻想不到,當初自己彈劾唐仲友私占的營妓中,有一名叫做嚴蕊的女子,即將被人利用以抹黑自己。
朱熹一生被人抹黑的三大汙點,其中有一個是拷打歌女嚴蕊。民間的故事是這樣講的:
南宋淳熙十年,在武夷山寒泉精舍教書的朱熹突然有一天碰上了一名女弟子前來拜師,女子自稱名叫莫問奴,因為仰慕先生大名特來求學。
朱熹百般推辭,稱男女授受不親不方便為女子講課,卻不想被莫問奴將了一軍,孔子說過有教無類,先生這是要對求學心切的小女子區別對待嗎?
莫問奴一句話把朱熹給噎住了,你男女再授受不親也打不過孔子有教無類吧,無奈之下隻好收下莫問奴為徒,與其他弟子一同受教。莫問奴白天讀書學習,晚上給朱熹點燈侍讀照顧朱熹,當時朱熹夫人已經過世,時間長了二人漸生情愫,便結為夫妻。
莫問奴嫁給了師父本是喜事一樁,可沒過多久有學生認出了莫問奴,說你不就是早先自焚殉夫的胡麗娘嗎?你怎麽又變成莫問奴來嫁給師父了?
莫問奴一看被認出,隻好承認自己身世,自己原本是江南歌女嚴蕊的女兒,嚴蕊當年因為與唐仲友相好,朱熹查辦唐仲友不成便嚴刑拷打嚴蕊,想從嚴蕊口中得知唐仲友的犯罪事實,然而嚴蕊寧死不屈守口如瓶,最終被無罪釋放。
獲釋後的嚴蕊離開了台州嫁了人,生下一名女兒取名胡麗娘,女兒長大後許了婆家,然而還沒等嫁過去丈夫就死了,婆家騙胡麗娘丈夫沒死,不成想到了之後才知道丈夫已經死了,胡麗娘本人也被關了起來給丈夫守活寡。
母親年輕時的悲慘遭遇加上自己的悲慘遭遇,讓胡麗娘對曾經拷打母親的朱熹充滿了憤恨,終於一天一把大火燒了婆家,自己跑出來隱姓埋名接近朱熹,想要報仇,再次沒想到相處的時間久了愛上了朱熹,竟然與仇人結為夫婦。
胡麗娘這邊被朱熹弟子拆穿,那邊也已經被婆家人知道了下落,於是婆家人蜂擁而至要把胡麗娘捉拿歸案,胡麗娘萬般無奈之下隻好逃進武夷山,婆家人在後麵窮追不舍,最後胡麗娘走投無路跳下懸崖。
以上就是朱熹拷打歌女嚴蕊的故事梗概,除了嚴刑拷打無辜歌女,還與作為自己學生的小輩女子結為夫婦,簡直令人不齒。
然而這個故事是假的。
朱熹因為名氣太大,一生的年譜在史料之中記載的清清楚楚,淳熙十年朱熹迴到武夷山後在此待了八年,哪怕嚴蕊後來落籍之後立即嫁人生女,小女孩兒在朱熹離開武夷山最後一年也才八歲,讓一個八歲小女孩兒去求學嫁人,這不胡扯嗎?
這個故事顯然是有人專門杜撰出來給朱熹潑髒水的,至於杜撰者可能是何人,想必大家心裏都有一杆秤。
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光宗即位,首相留正一直對朱熹印象很好,在他的多次勸說下,朱熹應詔擔任漳州知州。
到了漳州,朱熹發現當地百姓全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為什麽後世以史實為依據的正統主流觀點中,朱熹從來都是個聖賢,我想從朱熹的為官之道就可看出端倪。朱熹一生做過不少地方官,每次到任之後總是先體察民間疾苦,施政原則隻有一個,那就是是不是有利於百姓生計。這次到了漳州也一樣,朱熹發現有壓在百姓頭上的兩座大山:一座是賦稅太重;另一座是土地兼並太嚴重。
賦稅太重其實是南宋整個國家的問題,國家各項開支太大隻能苦一苦百姓,但對朱熹來說一切宏觀戰略都應該基於百姓生活出發,否則就是惡政就得改。盡管此前在其他地方為官期間也多次上疏請求減免賦稅而不得,朱熹這次依然再次上疏請求減免賦稅,這次也還真收到了成效,朝廷批準減免了漳州地區每年共一萬多貫錢的苛捐雜稅。
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總歸也算是辦成了一件事兒。可與減免賦稅相比,土地兼並問題就嚴重的多了,當地地主豪強在朝中各有靠山,朱熹請求重新丈量土地的奏疏報上去之後,朝廷裏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曠日持久的扯來扯去,一直扯到當年年底終於同意。
正當朱熹以為又能為百姓辦好事兒的時候,紹熙二年正月,朱熹長子朱塾病逝,當時朱熹已經六十二歲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劇讓朱熹深陷悲痛之中,沒了心思再在漳州履職,上疏辭官迴鄉為愛子料理喪事。
喪事過後,朝廷又改派朱熹為潭州知州,潭州任上沒過多久就發生了紹熙內禪,光宗被趕下台,寧宗即位。
寧宗上台之後,由於業務水平低下導致朝政處理起來非常困難,為了幫皇帝盡快提高業務能力,宰相趙汝愚想了個門兒:給皇帝請個好老師。
給皇帝請老師,那自然要請名滿天下的學問大家,在當時的南宋,學問大家第一人的稱號自然非朱熹莫屬。而趙汝愚請朱熹入朝做帝師卻並非僅僅因為學問,還因為朱熹是自己的政治盟友。
朱熹的學術主張是理學,而當時包括趙汝愚在內的大部分官員都認可理學的概念,召朱熹入朝有百利而無一害。紹熙五年十月,朱熹被任命為煥章閣待製兼侍講,來到臨安開始了他的帝師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