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靈山島常洵有閑就去各處視察,那是為了檢查已取得的成績及布局後麵發展。如他在瓷產業研製項目就指示骨瓷、瓷磚、瓷地磚、瓷內外牆磚可以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了。


    之所以這樣決定乃是他的五層磚+混凝土大廈這些都需要,比如二三四五層室內雖用了好木頭做護牆板與地板,底層與露台還是瓷地磚與牆磚好,外牆也一樣,廚房肯定用瓷磚好。


    不僅如此與骨瓷一樣,瓷磚與瓷內外牆磚肯定為西方人所愛,可以作為一大出口產業。為什麽如此說乃是西方人城堡石頭建築,他們用的岩石牆外麵太粗糙又色彩斑雜,才喜歡用色彩美麗的岩石包砌。


    這方麵常洵也在準備著生產先大理石板,進而生產花崗岩石板。為何如此安排乃是花崗石太硬,這時西方人沒這能耐隻能用大理石。


    可用摜了不一定會一下接受花崗岩的色彩,畢竟兩者風格完全不同。大理石如雲霧飄浮的自然山水,有的真可以當作寫意山水畫看。


    可是這樣的大理石少有,華夏人將之挑挑揀揀大塊製作屏風、掛屏,甚至是鑲嵌在牆上成為中堂欣賞。小塊的就鑲在椅背榻架上,與畫作一樣欣賞。


    可是大理石割成小塊砌在外牆形成有整體風格不容易,不似花崗石那麽統一色彩還耐風化。不過這時切割岩石不容易,傳統工藝可以做到,卻是成材率極低工夫極大,銷售價也不是普通貴族用得起的。


    常洵雖知道後世加工工藝,可以幾十倍降低成本,可是仍然不能與外牆磚競爭的。還有他不可能將好處都給西方人,成本下降幾十倍銷售價下降到此時三四成足可以打敗一切競爭者了,不夠再下降不遲。


    還有真石頭內外牆砌磚滿足西方大中貴族,瓷內外牆磚可以滿足西方小貴族與一些商人需要,所以常洵將這一些產品也當作出口大項,而且這產品還可以幫西方人壓船艙。


    看了瓷產業方麵研製項目,讓他們設計出各自的生產線,先拿五層大廈作試驗進行小批量生產與應用試驗,常洵又去了玻璃研製項目。


    這玻璃項目乃是他這時最大的金母雞了,火油燈與風燈、桅燈沒有它就不成,老花鏡、望遠鏡、香水瓶、高檔杯子、玻璃暖棚、玻璃窗、玻璃瓶、玻璃器皿已經生產出產品不少也掙了不少錢。


    而且是這方麵才剛開始,大部分產品數量還在以千計以萬計,可是大明如此多人產量應該以百萬千萬計才對,所以這空間有多大真是萬裏長征才起步。


    還有它的用途也不僅這點,其它生產不了的不說,可是有一樣產品絕對可以讓常洵好幾十年內年收入幾十萬兩的。這產品就是玻璃鏡子,這東西西方人也僅威尼斯剛生產出來。常洵無技術用硝化銀他們也一樣,所以雙方在一個水平線上。


    如此威尼斯人可以用這掙大錢常洵一樣可以外,常洵這裏生產平板玻璃因為有了他提供的浮式流平技術,那玻璃生產成本低又可以直接生產鏡子。而威尼斯人隻能先磨平玻璃,從而生產效率低成本高不少,完全可以以價格優勢出口。


    還有常洵畢竟知道硝化銀這名詞,暫時隻能用汞錫劑生產鏡子,下一代產品必然會早問世。加上大明本身所需數以千萬計鏡子的需求,玻璃及衍生產品對常洵的重要性不用多說。


    在靈山島軍工生產與研製最重要,瓷產業研製方麵重要,玻璃產業研製方麵重要,紡織業也一樣重要。棉紗紡機整套設備研製出來後常洵隻看到報告,這時可以在島上紡織機械研製生產廠區可以看到整套紡紗機械了。


    整套紡紗機械從棉花脫耔開始,不過這一步傳統紡紗也一樣不可缺少。所以隻有梳棉與製作成棉條才是新工藝設備中增加出來的,還有就是已經發展到二十紗錠的人力或驢力紡紗機,及一百錠牛力紡紗機。


    隻是牛力不及驢子可靠,隻是一下搞到太多驢子也不容易。但就算是用人力現在加上梳棉與製作棉條,工效可以提高十倍以上。


    不過在大員紡紗工收入為這大明婦女三倍左右,實際上人工費與之相比隻是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之間,這已經有顛覆性提高。


    何況這時技術使用水力或蒸汽機動力在機械設備上不存在大問題,生產效率可以進一步提高,人人多一件衣服的目標隻剩下棉花產量了。


    常洵再檢查自己這裏紡紗機生產的棉紗與普通人手搖紡紗比較一下,大概可以提高六七支左右。所謂支乃是同樣一厘米可以排多少根棉紗,數值大棉紗就細,織成的布細密。


    後世普通的也在六十支以上,這時普通人手工棉紗隻有二十支左右,棉紗還粗細不均勻所以織出的布很粗糙。相比之下新式紡紗機械因為將棉花梳順,從棉條抽出時均勻紗也均勻,織布質量提高不少棉花用量反而減少一些。


    不過這方麵可以提高幅度不大,常洵讓人篩選與尋找長絨細棉花種子目前為止成效還不大。不過這方麵遲早會成功,到那時棉紗達到四五十支也不成問題,不讓英倫人用棉紡織工業滿世界賺錢。


    不過英倫人棉紡主要在南亞殖民地,本土靠毛紡。毛紡方麵常洵也讓人研究,原材料有兔毛、棉羊毛、山羊絨。到這時粗細毛線能夠生產出來可是銷路還不好,主要是打毛衣技術不會,針織機研製還遠未成功。


    粗細羊毛紗也是研製成功了,粗羊毛紗乃棉羊毛紡織成的,紡織成粗呢雖說很好可是窮人寧肯穿棉襖,富人還是選皮毛讓人接受一方麵要引進細絨棉羊,另一方麵還要讓人習慣。


    不過以後大明軍人冬季軍服隻要允許可以用呢料,呢料挺拔有軍人氣質也禦寒。工業企業也可以用作製服,甚至是官員也一樣可以製作製服。


    當然朱元璋那套傳承於元的''''衣冠禽獸''''補子常洵會予廢除了,同時那那長袍也會改成中長式。隻是時機還不成熟,時機成熟他會推動自己手下中長官服的。當然官員呢料必須細呢了,所以細絨棉羊必須引進,毛紡技術此時還要努力提高。


    毛紡如此山羊絨卻不大合適製作外衣料,這時針織技術不行織成絨布為冬衣內襯開始受到歡迎,不過那屬於奢侈品,產品、市場都才開始。


    除了這些常洵還關注拉絲設備進展,隨著水泥應用那鋼筋混凝土還缺鋼筋。此時建造的五層樓房及在建橋梁都是人工在鍛打鋼筋,如此代價之大讓常洵覺得吃驚。


    後世鋼筋也就是比普通大米貴一點,這時鋼材就是十多倍大米,再鐵匠鍛打幾乎再加價好幾成。不過鋼材價格自己生產可以降低到大米三倍左右,這鋼筋靠鐵匠鍛打也不成。


    一方麵質量不均勻,還有代價太大。那怎麽辦?辦法就是將鋼材加熱或不加熱,在一個個圓形模具裏拉一次,每一次模具直徑小一點,多次拉拔就達到需要的粗細了。


    如果不夠就多拔幾次,隻是多拔會變硬需要加熱再拔。後世鋼筋、電線都是這樣拔出來的,隻是道理如此要做到不容易,可這時水泥有了鋼筋拔絲機常洵肯定催著研製出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新福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翔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翔的羊並收藏大明新福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