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得看道友,對於神是怎樣的定義。”


    高猿停下腳步,靜靜仰望著青雲內景的中樞,青雲天山。


    遙想當年,他初次進入青雲內景時的情景。


    “昔年初入七品,於觀內比試中,奪得進入青雲天山的修煉資格。


    對於當時的貧道而言,行如飛鳥,日行千裏,便是仙神。


    更強大一些時,覺得在此基礎上,擁有搬山斷海,一人鎮一國的絕頂實力,便是仙神。


    觸碰超凡時,貧道又覺得,能在天景世界中往返自如,采摘那虛無之中的神藥靈礦的,便是仙神。”


    他說著,身軀飛起,隨著霧氣起伏,時而隱沒其中,時而高於霧氣。


    “若以昔年來算,貧道已是仙神中人。


    在凡夫俗子眼中,我等飛天遁地,擔山趕月,早已是仙神中的一員。


    然而以我等對天地的認知,方知此道不過起步罷了。”


    高猿的話語中,透著一股滿足,“即便身隕,神意體也可在此間繼續修煉,獲取超凡之力,斷頭尤可活,神意便可摧山毀林;


    世間本無神,然而世間又存在神;


    力量比我們強者,可稱之為神,也可稱之位仙,佛,聖人。


    人間至尊,考慮的是國祚之久,五穀是否豐登,國力是否強勢,能否壓得住外族。


    人間富貴,考慮的不過是如何將富貴綿延,使後代子孫享之不盡。


    凡夫俗子,不過為一日三餐,出人頭地。


    我輩武夫,不過是為長生久視,與天同壽罷了。


    然各有各自的煩惱,草木之易,蟬鳴一世不過秋。”


    高猿落地,周遭異象凝兒不散,隱隱有互通之意。


    “謝道友若問世間是否存在仙神,不妨問問自己,是否將己身當仙神看待。”


    劉晨辰注視他許久,微微拱手,“恭賀高道友,大道可期。”


    神意互通,是形成神意體的基本。


    眼前的雲水堂主,距離三品神遊境不遠了。


    或許差一個契機,或許差一次頓悟。


    遊玩一日,對青雲內景也有了頗多了解。


    彼此告別,劉晨辰坐在高山之上,一手托腮,靜靜的目睹夕陽浮沉,月升星閃。


    遙想當年……


    他不過城隍廟一孱弱小道。


    手無縛雞之力,體無搬石之能。


    常年耕作的農夫,都能欺他體弱無力。


    再觀當下,莫說當年的農夫,便是千軍萬馬,他也可一人鎮之。


    朝遊天景暮北海,於他而言,不過是等閑手段罷了。


    昔日禮神,他認為手握生死,坐擁一方冥土的城隍爺是神。


    如今來看,便是慶安縣的城隍爺真的顯靈,也得對他拱手相依。


    “先天神靈,後天之神。”


    劉晨辰笑了笑,許真如高猿所言。


    他還在探究神是否存在時,他在世人眼中,與神並無兩樣。


    人間絶顛受武夫敬仰,靠的是不為人知的實力與秘密。


    世間存在神又何妨,隨著實力的提振,終有一日他會遇到所謂的先天神靈。


    世間不存在神又何妨,隨著實力的提振,世間也會流傳他的神話傳說。


    未知似乎並不可怕,他就是最大的未知。


    周遭氣息隨之起伏,長河落日神意顯化周身。


    雲龍自他頭頂飛舞而出,浮動於晨霧之間。


    劍鳴陣陣,白劍在周遭飛舞,肆意揮舞劍光,交錯連橫,宛若劍龍。


    青色風暴在渾身環繞,似在歡唿。


    種種武道神意環繞在他左右,漸漸形成一神環。


    神光明亮,大千浮動。


    特別是神山神意之上,那頭猿猴已然石化,與神山融為一體。


    神山之上的紅河則在逆流而上,將石猿同化。


    鎖心猿,擒意馬。


    劉晨辰腦海中忽然浮現出這個詞匯。


    心猿意馬,並非實物,而是紛亂的精氣神,不能凝聚為一體。


    神之所思,猶如好動猿猴,沉不下心性。


    氣質所動,宛若萬馬奔騰,時刻停歇不了。


    而這對於道門武夫而言,皆是致命缺陷。


    性命雙修,方為道門武夫。


    劉晨辰自知,他並非渡過天景之試達到的三品,也不是靠自身觀想,達到的四品。


    他靠的是舉世無雙的神藥,九品天靈液,強行破境達到。


    境雖至,卻不懂的如何運用這些境界該有的力量。


    破境太快,己身的沉澱跟不上前進的速度。


    道門武學講究性命雙修,動靜結合,知行合一,方為圓滿。


    他一功全則另一功不全,如何能領悟三品之玄妙,四品之神意。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他醒來時,已是三日後,實力上並無寸進,但在心境上,可謂直線拔升。


    雖有拔苗助長之嫌,此刻的心境猶如空中樓閣,根基並不牢固。


    但踏出第一步與原地踏步,不可同日而語。


    “恭賀道友,有所領悟。”


    青雲觀主剛現身,便察覺到南安王世子身上神意的異樣。


    若說請他迴來時,南安王世子猶如一顆太陽,神意亂射不知收斂。


    如今的南安王世子,神意外放稀薄了許多,卻更為實際。


    不再有虛浮之感,反而要演化成神意的表象。


    心中感慨祖師的毒辣目光。


    南安王世子不僅有神藥逆命,這悟性之強,也非常人能及。


    理論上,世家大族可以批量製造高品武夫,然而製約世家大族的,便是心境上能否突破。


    天景之試,便是篩選凡間武夫,能否觸碰超凡本源的機製。


    四品武夫欲破境,必現入天景中試煉,成與不成,都在此刻。


    故而天下間四品武夫不知其數,然而三品武夫卻是有數。


    武道本就是與天爭命,至三品時,能否再次突破,心性、機緣、天賦、資源、運氣等,缺一不可。


    而製約最大的,便是心性。


    神思無量,妙想萬千,若心被鎖住了,心猿意馬肆意奔騰,武夫一生不得踏入高品之境。


    “晚了許久,蹉跎近月,方明心境之玄妙,愧對十多年修道生涯,慚愧慚愧。”


    青雲觀主老臉一黑。


    十多年修道便能跨過天景之試,不該滿足?


    反而慚愧,那老夫修了一甲子的道,豈不是修到狗身上去了!


    青雲觀主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權當少年心性,喜歡在他這種老人家麵前顯聖而已。


    “慚愧不慚愧,道友心自知。”


    青雲觀主作為一派執牛耳者,風度自是有的,難免言譏語諷一番,“祖師已在九絕嶺布置妥當,就差道友了,請吧。”


    “道友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大夏自律修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常懶惰的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常懶惰的貓並收藏苟在大夏自律修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