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陳導見陳導
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 作者:喜歡橙子的菠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45章 陳導見陳導
由於沒有票房壓力,陳錦年在上海站的宣傳變得十分悠閑。
再加上《周處》沒有安排專門買票的路演場次,所以他完全不需要卡時間點,逛到哪裏算哪,不像是工作的,倒像是來上海旅遊的。
等忙到晚上,陳錦年帶著劇組迴酒店準備吃晚餐的時候,意外的接到了來自娜紮的電話,要邀請他參加晚宴。
來到見麵地點,陳錦年服務員的引導下進到包廂,驚訝的發現裏麵已經坐了一桌的客人。
“我還以為你是單獨請我吃大餐呢,原來是喊我來蹭飯啊。”
他笑著跟在場的眾人招了招手。
裏麵有他以前在電視上見過的,比如唐人的一哥胡歌,“我牙疼”的陳瑤,以及為藝術現身的郝蕾,但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他不認識,隻能從麵相上大致分辨出來哪些是演員,哪些是幕後。
娜紮看到陳錦年就想起自己暈機的事情,餘怒未消並沒有起身搭理他,不過坐在胡歌身邊的一位阿姨率先站起來,熱情的上前與他握手。
“陳導你好,久仰你的大名隻是一直沒有機會合作,今日相見,發現陳導比熒幕上還要英俊三分啊。”
“額……,姐,你好。”
陳錦年對麵前這位保養得當的阿姨沒有半點印象,隻能隱約的推斷出對方年輕時應該很漂亮,或許是位演員。
除此之外,他是一無所知。
一直沉默的娜紮,見他真的不認識,隻能無奈的開口幫忙解釋:“這位是我老板,唐人影視的總裁蔡依儂。”
陳錦年眉毛微微揚起。
進門時,他還以為是場明星間私下的聚會,等知道蔡依儂的身份後,陳錦年立刻明白這是場商務應酬。
畢竟沒人會在私下聚會時,故意給自己找別扭,特意邀請老板參加。
“原來是蔡老板啊,抱歉抱歉,我是真沒想到縱橫影視圈的多年的金牌製作人,竟然這麽年輕,這麽漂亮。”
陳錦年的吹捧讓蔡依儂的笑容更加燦爛,連精心保養的肌膚都顯出本來麵目,魚尾紋和法令紋清晰可見。
罪過罪過,他的這句話起碼讓對方上萬塊的項目打了水漂。
和陳錦年關注的重點不一樣,娜紮則是嫌棄的撇撇嘴,暗罵一聲馬屁精,真是不要臉。
蔡依林拉著陳錦年手,幫著給在場的眾人挨個介紹了一遍。
胡歌和其他演員不比多少,陳錦年大概是清楚了,唯一讓他感到詫異的,是坐在主位的那位小小老頭,竟然是陳柯辛。
陳柯辛的名字,放在影視圈裏算是大名鼎鼎,哪怕是放在一眾知名的香港演員中,陳柯辛的名字也是數得著的,被他帶出來的影帝影後,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不過陳錦年對那些榮譽並不感興趣,他最感興趣的其實是《投名狀》的真實的製作動機。
虧本的生意沒人幹,掉頭的買賣搶著做。
《投名狀》是否真的詞如其名,是獻上的投名狀,亦或者隻是一部單純的、發生重大投資失誤的影視項目。
經過短暫的寒暄,陳錦年的座位被安排在了娜紮的旁邊。
要是從北方來講,將客人安排在下首是特別無禮的行為,稍微講點禮節的都不會幹出這種事。
但畢竟是在對方的地盤上,他的年齡又是所有人中最小的,所以陳錦年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悅,麵帶微笑的的坐了下來。
“你身為唐人一姐,做這裏不太合適吧。”
陳錦年講這句話的時候嘴唇幾乎沒動,除了離他最近的娜紮,都沒發現他在講話。
娜紮一手護住頭發,一手拿著湯匙小口的喝粥。
“清淨”
“清不清淨我不知道,我隻知道,我和中影的領導吃飯,他們都不敢讓我坐在這裏。”
陳錦年笑著說完,又掃了眼蔡依儂和陳柯辛兩人的狀態。
雖然他是中途到場的,但依舊能非常明顯的感覺到,蔡依儂在有意的維係和陳柯辛關係。
“宴會的由頭是什麽,有興趣給我講講嗎?”
聽到陳錦年的詢問,娜紮將嘴裏的米粥咽下,拿起餐巾擦了擦嘴,想要拿捏一下對方,出出上午受的氣。
結果沒等她裝完腔調,蔡依儂便熱情的開口。
“我記得陳導是北京人吧。”
“蔡老板客氣了,喊我名字就可以了。”
“好,那我就喊你錦年吧,你在北京,應該還沒有嚐過我們正宗的本幫菜,嚐嚐看,合不合你的口味。”
“嗯,還不錯。”陳錦年隨意夾了一筷子,客套的說道。
好不好吃的問題,以他粗糙的味蕾來說很難分辨,不過這分量是真的少,滿桌子的菜肴,盤子的麵積要占80%,並且就這樣,盤子還故意做的又大又淺,真正菜品隻有正中心的一點點。
陳錦年生怕自己夾多了,其他人沒得吃。
“我剛才聽蔡老板講你是來上海宣傳電影的,票房怎麽樣,我認識不少在衛視工作的朋友,可以幫忙引薦一下。”
陳柯辛聲音不大,但身為老一輩的影視人,普通話還是很標準的,聽起來並不吃力。
“謝謝,票房還算過得去,目前大概有3.5億的樣子,還是挺順利的。”
陳錦年禮貌婉拒了對方的好意。
他隻是和對方都姓陳而已,又不是真的有親戚關係,沒必要接對方遞過來的橄欖枝。
蔡依儂見他不想在這話題上深聊,便提起酒杯,“那我們祝錦年的電影票房大賣,拿下國慶檔票房冠軍。”
“謝謝。”
陳錦年端起酒杯,禮貌的迴敬。
酒過三巡,在酒精的作用下,眾人的話也漸漸多起來。
他也從娜紮嘴裏,知曉蔡依儂是通過胡歌關係和陳柯辛搭上線的。
胡歌和陳柯辛合作的一部《你好之華》要在下月初上映,同時兩人還有一部體育題材的傳記片於下周開機。
蔡依儂正是借這個機會,邀請到劇組的主創,攢出了今晚的飯局。
“哥,你要進組拍戲嗎,那你的攀登者怎麽辦。”
胡歌放下酒杯,一句國粹脫口而出,“臥槽,你竟然知道我還有戲。”
“吳景去劇組找他聊過攀登者製作的事情,還邀請他去擔任華夏電影那部獻禮片的導演,但是他沒有答應。”
娜紮指了指陳錦年。
拒絕獻禮片的導演職位,隻要是腦子正常的人,都幹不出這種事。
她現在都不知道對方是怎麽想的。
“獻禮片的你可別再提了,那也叫電影,隻是想讓我去幫忙賣票。”
“陳導能去你不能去。”
“我比陳導還清高,不行嗎?而且我又沒有兒子要捧,為什麽要接這活。”
聽著陳錦年和娜紮在拌嘴,其他人看看陳柯辛,又看看陳錦年。
話裏的陳導到底是誰啊?怎麽這麽多陳導?
由於沒有票房壓力,陳錦年在上海站的宣傳變得十分悠閑。
再加上《周處》沒有安排專門買票的路演場次,所以他完全不需要卡時間點,逛到哪裏算哪,不像是工作的,倒像是來上海旅遊的。
等忙到晚上,陳錦年帶著劇組迴酒店準備吃晚餐的時候,意外的接到了來自娜紮的電話,要邀請他參加晚宴。
來到見麵地點,陳錦年服務員的引導下進到包廂,驚訝的發現裏麵已經坐了一桌的客人。
“我還以為你是單獨請我吃大餐呢,原來是喊我來蹭飯啊。”
他笑著跟在場的眾人招了招手。
裏麵有他以前在電視上見過的,比如唐人的一哥胡歌,“我牙疼”的陳瑤,以及為藝術現身的郝蕾,但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他不認識,隻能從麵相上大致分辨出來哪些是演員,哪些是幕後。
娜紮看到陳錦年就想起自己暈機的事情,餘怒未消並沒有起身搭理他,不過坐在胡歌身邊的一位阿姨率先站起來,熱情的上前與他握手。
“陳導你好,久仰你的大名隻是一直沒有機會合作,今日相見,發現陳導比熒幕上還要英俊三分啊。”
“額……,姐,你好。”
陳錦年對麵前這位保養得當的阿姨沒有半點印象,隻能隱約的推斷出對方年輕時應該很漂亮,或許是位演員。
除此之外,他是一無所知。
一直沉默的娜紮,見他真的不認識,隻能無奈的開口幫忙解釋:“這位是我老板,唐人影視的總裁蔡依儂。”
陳錦年眉毛微微揚起。
進門時,他還以為是場明星間私下的聚會,等知道蔡依儂的身份後,陳錦年立刻明白這是場商務應酬。
畢竟沒人會在私下聚會時,故意給自己找別扭,特意邀請老板參加。
“原來是蔡老板啊,抱歉抱歉,我是真沒想到縱橫影視圈的多年的金牌製作人,竟然這麽年輕,這麽漂亮。”
陳錦年的吹捧讓蔡依儂的笑容更加燦爛,連精心保養的肌膚都顯出本來麵目,魚尾紋和法令紋清晰可見。
罪過罪過,他的這句話起碼讓對方上萬塊的項目打了水漂。
和陳錦年關注的重點不一樣,娜紮則是嫌棄的撇撇嘴,暗罵一聲馬屁精,真是不要臉。
蔡依林拉著陳錦年手,幫著給在場的眾人挨個介紹了一遍。
胡歌和其他演員不比多少,陳錦年大概是清楚了,唯一讓他感到詫異的,是坐在主位的那位小小老頭,竟然是陳柯辛。
陳柯辛的名字,放在影視圈裏算是大名鼎鼎,哪怕是放在一眾知名的香港演員中,陳柯辛的名字也是數得著的,被他帶出來的影帝影後,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不過陳錦年對那些榮譽並不感興趣,他最感興趣的其實是《投名狀》的真實的製作動機。
虧本的生意沒人幹,掉頭的買賣搶著做。
《投名狀》是否真的詞如其名,是獻上的投名狀,亦或者隻是一部單純的、發生重大投資失誤的影視項目。
經過短暫的寒暄,陳錦年的座位被安排在了娜紮的旁邊。
要是從北方來講,將客人安排在下首是特別無禮的行為,稍微講點禮節的都不會幹出這種事。
但畢竟是在對方的地盤上,他的年齡又是所有人中最小的,所以陳錦年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悅,麵帶微笑的的坐了下來。
“你身為唐人一姐,做這裏不太合適吧。”
陳錦年講這句話的時候嘴唇幾乎沒動,除了離他最近的娜紮,都沒發現他在講話。
娜紮一手護住頭發,一手拿著湯匙小口的喝粥。
“清淨”
“清不清淨我不知道,我隻知道,我和中影的領導吃飯,他們都不敢讓我坐在這裏。”
陳錦年笑著說完,又掃了眼蔡依儂和陳柯辛兩人的狀態。
雖然他是中途到場的,但依舊能非常明顯的感覺到,蔡依儂在有意的維係和陳柯辛關係。
“宴會的由頭是什麽,有興趣給我講講嗎?”
聽到陳錦年的詢問,娜紮將嘴裏的米粥咽下,拿起餐巾擦了擦嘴,想要拿捏一下對方,出出上午受的氣。
結果沒等她裝完腔調,蔡依儂便熱情的開口。
“我記得陳導是北京人吧。”
“蔡老板客氣了,喊我名字就可以了。”
“好,那我就喊你錦年吧,你在北京,應該還沒有嚐過我們正宗的本幫菜,嚐嚐看,合不合你的口味。”
“嗯,還不錯。”陳錦年隨意夾了一筷子,客套的說道。
好不好吃的問題,以他粗糙的味蕾來說很難分辨,不過這分量是真的少,滿桌子的菜肴,盤子的麵積要占80%,並且就這樣,盤子還故意做的又大又淺,真正菜品隻有正中心的一點點。
陳錦年生怕自己夾多了,其他人沒得吃。
“我剛才聽蔡老板講你是來上海宣傳電影的,票房怎麽樣,我認識不少在衛視工作的朋友,可以幫忙引薦一下。”
陳柯辛聲音不大,但身為老一輩的影視人,普通話還是很標準的,聽起來並不吃力。
“謝謝,票房還算過得去,目前大概有3.5億的樣子,還是挺順利的。”
陳錦年禮貌婉拒了對方的好意。
他隻是和對方都姓陳而已,又不是真的有親戚關係,沒必要接對方遞過來的橄欖枝。
蔡依儂見他不想在這話題上深聊,便提起酒杯,“那我們祝錦年的電影票房大賣,拿下國慶檔票房冠軍。”
“謝謝。”
陳錦年端起酒杯,禮貌的迴敬。
酒過三巡,在酒精的作用下,眾人的話也漸漸多起來。
他也從娜紮嘴裏,知曉蔡依儂是通過胡歌關係和陳柯辛搭上線的。
胡歌和陳柯辛合作的一部《你好之華》要在下月初上映,同時兩人還有一部體育題材的傳記片於下周開機。
蔡依儂正是借這個機會,邀請到劇組的主創,攢出了今晚的飯局。
“哥,你要進組拍戲嗎,那你的攀登者怎麽辦。”
胡歌放下酒杯,一句國粹脫口而出,“臥槽,你竟然知道我還有戲。”
“吳景去劇組找他聊過攀登者製作的事情,還邀請他去擔任華夏電影那部獻禮片的導演,但是他沒有答應。”
娜紮指了指陳錦年。
拒絕獻禮片的導演職位,隻要是腦子正常的人,都幹不出這種事。
她現在都不知道對方是怎麽想的。
“獻禮片的你可別再提了,那也叫電影,隻是想讓我去幫忙賣票。”
“陳導能去你不能去。”
“我比陳導還清高,不行嗎?而且我又沒有兒子要捧,為什麽要接這活。”
聽著陳錦年和娜紮在拌嘴,其他人看看陳柯辛,又看看陳錦年。
話裏的陳導到底是誰啊?怎麽這麽多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