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放假和裁員
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 作者:喜歡橙子的菠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018的春節格外的晚,比上一年足足推遲了半個多月,要到2月15日,一年一次的春節假期才正式開始。
陳錦年的團隊中,有好多人是從暑期開始就在連軸轉的工作,從北京、到青島、再到深圳,已經很長時間沒迴家了,都在等得年底的放假。
在盼星星盼月亮的期待中,曾曉敏老師終於得到了最滿意的表演效果。
而陳錦年在收到這個消息時,都有些激動的熱淚盈眶,不容易啊,真是太不容易了,還有一周時間就要過年了,可算是圓滿收官了。
“曾老師,感謝,太感謝了,我替全體劇組的工作人員,謝謝您。”
他緊緊的握住曾曉敏的手,不停的感謝,讓曾曉敏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隻是做了我應該做的,努力把電影演好,要說感謝的話,我們還要感謝您,後續的電影製作還需要您的大力支持。”
“放心,等我將電影初版特效鏡頭製作完,會請老師們先過過目,同時還得請老師們將粵語和國語的兩版配音都配出來。”
陳錦年拍這部戲的時候,確實是采用的現場收音,但戲劇和普通的電影電視劇不同,對聲音的要求更高,連氣口都是有講究的。
所以他後期還會再來配一次,以求盡可能的完美,畢竟珠影花了一個多億的資金,他不能給對方一部瑕疵品。
“配音的事情好說,正好給我們點時間,琢磨琢磨國語該如何發音。”曾曉敏答應了陳錦年的要求。
其實陳錦年不提,她也會建議將台詞重新配一遍。
“好,等到配音時,我會提前通知各位老師。”陳錦年說完後,看著著急去影棚外化妝室的其他演員,繼續說道。
“我剛剛聽社裏的工作人員和我講,最近還有很多演出計劃,要不,咱們就先不安排殺青宴了,等電影上映後,和慶功宴一起辦。”
“沒問題啊,等上映後,我們再好好慶祝。”
曾曉敏是全國文藝評獎改革,壓縮名額後的首屆戲曲梅花獎得主,她在年末這段時間,有大量的晚會和演出任務,再抽出時間參加殺青宴,確實比較困難。
等陳錦年和幾位戲曲老師一一道別後,立馬著手安排起團隊的放假事項。
年會和年貨是製定安排不上了,並且發完大家也帶不走,隻能折算成獎金和過年費一起往下發。
還有就是票的問題。
現在訂票已經有些晚了,有些人迴家的票都已售罄了,他們想要迴家要麽是去擠長途大巴,要是試著搶飛機票去附近的城市,然後再一點點往家折騰。
說到底,大家沒搶到票,還和陳錦年有些關係。
因為他一直不知道具體的殺青時間,倒是大家隻能陪著一起等。
所以陳錦年讓公司出麵,聯係了家客運公司,用包車方式將部分沒有搶到票的員工送迴去。
效率是低了些,需要折騰很長時間,但一周的時間,還能確保將他們都送迴去。
將廣東劇組安頓好後,陳錦年又急忙飛往總公司,抓緊時間給北京的員工發過年的福利。
陳錦年的兩家公司放假時間是不同的,他要把福利給夠,防止下麵出現各種不滿的聲音,影響工作效率。
他的幻術千張特效製作公司,需要交付的任務很重,郭忛三天兩頭的跑過來跟進後期的進度,幾乎是爭分奪秒的趕工。
自然是沒法和總公司一樣,給員工放大半個月的假。
陳錦年要是真敢這麽放假,迴來後手生還是小問題,郭忛衝過來找他拚命才是大問題。
現在距離19年的國慶檔隻有不到一年的時間。
對普通電影來說,一年的後期時間堪稱奢侈,可對硬科幻的特效大片來說,一年是後期製作時間,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所以放假,肯定是放不了幾天的。
隻比國家法定節假日多了一天。
陳錦年在公司裏給員工安排放假福利,而早迴來幾天的王一笛,正在和喬英子在咖啡店裏討論裁員的事情。
寵物中心了人手實在太多了。
正常來講,一家稍微有些規模的寵物中心,四到五人都算是滿配了,可兩人的店裏加上店長,足足有十一人。
並且這十一人看著多,實際上分完工後,還一點都不多。
店長一名,負責管理、進貨和接待顧客等工作。
寵物中心的營業時間長,所以是兩班倒的,每班有五人。
看著每班人手都很多,可把調休的時間算上,最多每班隻有三到四人,正好是滿足寵物中心運營的基本人手。
所以王一笛和喬英子既感覺不對勁,又感覺很合理,裁員都不知道裁哪個。
看著兩人實在商量不出眉目,充當狗頭軍師的喬衛東終於是開口說話了。
“你們兩個啊,都從來沒給別人打過工,自然不清楚賺錢的難處,包括方圓也是,知道他為什麽在職場幹了二十年,還是隻基層小領導嗎,就是他命太好,沒吃過什麽苦。”
“高中的時候不好好學習折騰藝考,好不容易藝考沒過讓他吃了癟,結果他隻複習了三個月,就考上了法大。”
喬衛東忍不住搖搖頭,方圓的命確實太好了,好到沒怎麽努力,就超過絕大多數人。
“好了不說他了,你們的寵物中心隻是洗洗剪剪,純體力勞動沒有含金量,單價有限,你們要想盈利,就得和大街小巷的奶茶店一樣,努力壓榨員工的體力勞動,把雙休去了,再把工作時間從7.5小時拉升到10小時,砍掉一半的人,下月指定盈利。”
在喬衛東看來,即使這樣,還是賺不到多少錢,攤平房租成本後,大概隻有一到兩萬的利潤。
最優解是繼續把方圓的崗位拿掉,然後王一笛和喬英子再頂替的兩位員工,親自上場幹,那每個月得四五萬左右的利潤,算是非常不錯的項目的。
當然,喬衛東隻是想想,他寧願自己去幹,都舍不得讓女兒去吃苦。
“啊,隻是這一條路嗎。”喬英子痛苦的說道,原來還是要搞那一套降本增效啊。
“都給你擺到麵前了。”
除了玩錢生錢的虛擬經濟,賺錢就是很累的事情,否則喬衛東也不會完全脫離實體經濟,當投資人了。
“當然,還有另一條路,隻是不太容易實現,”
陳錦年的團隊中,有好多人是從暑期開始就在連軸轉的工作,從北京、到青島、再到深圳,已經很長時間沒迴家了,都在等得年底的放假。
在盼星星盼月亮的期待中,曾曉敏老師終於得到了最滿意的表演效果。
而陳錦年在收到這個消息時,都有些激動的熱淚盈眶,不容易啊,真是太不容易了,還有一周時間就要過年了,可算是圓滿收官了。
“曾老師,感謝,太感謝了,我替全體劇組的工作人員,謝謝您。”
他緊緊的握住曾曉敏的手,不停的感謝,讓曾曉敏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隻是做了我應該做的,努力把電影演好,要說感謝的話,我們還要感謝您,後續的電影製作還需要您的大力支持。”
“放心,等我將電影初版特效鏡頭製作完,會請老師們先過過目,同時還得請老師們將粵語和國語的兩版配音都配出來。”
陳錦年拍這部戲的時候,確實是采用的現場收音,但戲劇和普通的電影電視劇不同,對聲音的要求更高,連氣口都是有講究的。
所以他後期還會再來配一次,以求盡可能的完美,畢竟珠影花了一個多億的資金,他不能給對方一部瑕疵品。
“配音的事情好說,正好給我們點時間,琢磨琢磨國語該如何發音。”曾曉敏答應了陳錦年的要求。
其實陳錦年不提,她也會建議將台詞重新配一遍。
“好,等到配音時,我會提前通知各位老師。”陳錦年說完後,看著著急去影棚外化妝室的其他演員,繼續說道。
“我剛剛聽社裏的工作人員和我講,最近還有很多演出計劃,要不,咱們就先不安排殺青宴了,等電影上映後,和慶功宴一起辦。”
“沒問題啊,等上映後,我們再好好慶祝。”
曾曉敏是全國文藝評獎改革,壓縮名額後的首屆戲曲梅花獎得主,她在年末這段時間,有大量的晚會和演出任務,再抽出時間參加殺青宴,確實比較困難。
等陳錦年和幾位戲曲老師一一道別後,立馬著手安排起團隊的放假事項。
年會和年貨是製定安排不上了,並且發完大家也帶不走,隻能折算成獎金和過年費一起往下發。
還有就是票的問題。
現在訂票已經有些晚了,有些人迴家的票都已售罄了,他們想要迴家要麽是去擠長途大巴,要是試著搶飛機票去附近的城市,然後再一點點往家折騰。
說到底,大家沒搶到票,還和陳錦年有些關係。
因為他一直不知道具體的殺青時間,倒是大家隻能陪著一起等。
所以陳錦年讓公司出麵,聯係了家客運公司,用包車方式將部分沒有搶到票的員工送迴去。
效率是低了些,需要折騰很長時間,但一周的時間,還能確保將他們都送迴去。
將廣東劇組安頓好後,陳錦年又急忙飛往總公司,抓緊時間給北京的員工發過年的福利。
陳錦年的兩家公司放假時間是不同的,他要把福利給夠,防止下麵出現各種不滿的聲音,影響工作效率。
他的幻術千張特效製作公司,需要交付的任務很重,郭忛三天兩頭的跑過來跟進後期的進度,幾乎是爭分奪秒的趕工。
自然是沒法和總公司一樣,給員工放大半個月的假。
陳錦年要是真敢這麽放假,迴來後手生還是小問題,郭忛衝過來找他拚命才是大問題。
現在距離19年的國慶檔隻有不到一年的時間。
對普通電影來說,一年的後期時間堪稱奢侈,可對硬科幻的特效大片來說,一年是後期製作時間,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所以放假,肯定是放不了幾天的。
隻比國家法定節假日多了一天。
陳錦年在公司裏給員工安排放假福利,而早迴來幾天的王一笛,正在和喬英子在咖啡店裏討論裁員的事情。
寵物中心了人手實在太多了。
正常來講,一家稍微有些規模的寵物中心,四到五人都算是滿配了,可兩人的店裏加上店長,足足有十一人。
並且這十一人看著多,實際上分完工後,還一點都不多。
店長一名,負責管理、進貨和接待顧客等工作。
寵物中心的營業時間長,所以是兩班倒的,每班有五人。
看著每班人手都很多,可把調休的時間算上,最多每班隻有三到四人,正好是滿足寵物中心運營的基本人手。
所以王一笛和喬英子既感覺不對勁,又感覺很合理,裁員都不知道裁哪個。
看著兩人實在商量不出眉目,充當狗頭軍師的喬衛東終於是開口說話了。
“你們兩個啊,都從來沒給別人打過工,自然不清楚賺錢的難處,包括方圓也是,知道他為什麽在職場幹了二十年,還是隻基層小領導嗎,就是他命太好,沒吃過什麽苦。”
“高中的時候不好好學習折騰藝考,好不容易藝考沒過讓他吃了癟,結果他隻複習了三個月,就考上了法大。”
喬衛東忍不住搖搖頭,方圓的命確實太好了,好到沒怎麽努力,就超過絕大多數人。
“好了不說他了,你們的寵物中心隻是洗洗剪剪,純體力勞動沒有含金量,單價有限,你們要想盈利,就得和大街小巷的奶茶店一樣,努力壓榨員工的體力勞動,把雙休去了,再把工作時間從7.5小時拉升到10小時,砍掉一半的人,下月指定盈利。”
在喬衛東看來,即使這樣,還是賺不到多少錢,攤平房租成本後,大概隻有一到兩萬的利潤。
最優解是繼續把方圓的崗位拿掉,然後王一笛和喬英子再頂替的兩位員工,親自上場幹,那每個月得四五萬左右的利潤,算是非常不錯的項目的。
當然,喬衛東隻是想想,他寧願自己去幹,都舍不得讓女兒去吃苦。
“啊,隻是這一條路嗎。”喬英子痛苦的說道,原來還是要搞那一套降本增效啊。
“都給你擺到麵前了。”
除了玩錢生錢的虛擬經濟,賺錢就是很累的事情,否則喬衛東也不會完全脫離實體經濟,當投資人了。
“當然,還有另一條路,隻是不太容易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