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成龍的評價,陳錦年啞然一笑。


    老師傅就是老師傅,看的確實準,他在這部電影的拍攝上已經的放飛自我了,尤其是在視效風格上,已經魔改到親媽過來都不認識地步了。


    很多地方的色彩度都有些過於飽和,確實很像動作遊戲,不過用新的拍攝設備,玩的稍微有些過火很正常。


    李大導演同樣在死磕他那套4k\/3d\/120幀技術,都賠了7500萬美元的,照樣在拍攝下一部電影。


    陳錦年感覺技術路線沒問題,隻不過120幀的技術要不要應用在電影上,還有些存疑的,結合高昂的放映成本,很可能是得不償失的方向。


    “我認為單純的動作片已經沒有視覺衝擊力了,還是要在其他方麵尋求突破,就像玄幻小說吸幹武俠小說的熱度一樣,都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你也想拍超英片。”成龍問道。


    “那倒不是,老美沒有曆史,他的超英片都是漫畫的產品,咱們神話傳說有的是,沒必要拍超英題材的,而且我更想拍玄幻仙俠的,就是那玩意沒法過審。”


    陳錦年惋惜的說道。


    大熱的網文有很多,但百分之九十九不帶好搬上大熒幕,倒不是技術達不到,主要是人設的問題。


    哪個主角不是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甚至還有靠吃人升級的吃人流。


    現在影圈最著名的反派“伏地魔”和“索倫”,要是放在玄幻小說的設定裏,當反派都得靠邊站,吃飯都得坐小孩那桌。


    所以真是太難改編了,不把主角的人設推倒重來,沒有過審的可能性。


    成龍點點頭,表示讚同。


    別看成龍年紀大,其實他對玄幻仙俠小說並不陌生,《蜀山劍俠傳》連載的時候,他還沒有出生呢,並且早些年徐老怪還拍過一部,隻不過撲的太慘,導致後續沒人敢碰此類題材。


    “你可以找莫言溝通,我聽朋友說他最近在研究這些,或許能提供些建議。”


    陳錦年有些錯愕,他沒想到傳統文學的大拿,對網文還有興趣。


    電影放映完畢後,成龍並沒有發表的任何觀後感,同為國慶檔的電影,還是同為動作犯罪題材的,他害怕自己的話被媒體斷章取義,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這些年他已經吃過無數次虧了,自然會謹慎很多。


    而陳錦年作為成龍的粉絲,先是借機討要了簽名照,隨後又和在場的觀眾,與成龍拍了一張多人的合影照,算是達成追星的全部任務。


    合照簽名都有了,那下一步就是要炫耀慶祝。


    在時隔多月之後,他終於舍得在微博上更新內容,分享自己追星的喜悅,並推薦了下成龍月底上映的《英倫對決》。


    而成龍的工作團隊反應速度很快,立刻就發文推薦了陳錦年的新作,作為禮尚往來。


    甚至兩個官方的劇組微博賬號還互動起來,瞬間引來一大波網友前來吃瓜。


    和他們兩家的歲月靜好,和氣生財不同,華藝和麻花已經是刺刀見紅裏,無時無刻不想著搞死對方。


    因為從排期上,華藝和麻花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麵。


    國慶檔的上映期隻有三天。


    最差的29號,給到了陳錦年,雖然上映時間不好,但好在當天隻有他這一部電影上映,且已經一周沒有能扛票房的電影上映了。


    唯一一部有威脅的電影,是上映兩周的《猩球崛起3》。


    所以在29號當天,院線市場可以給到陳錦年七成以上排片量,如果票房理想,甚至可以在當天摸到盈利的門檻。


    不好不壞的國慶當天,給到了其他中小製作的電影,以動畫片為主,麵向的是放假的小朋友。


    至於最好的30號,則是三家亂戰的局麵。


    其中擁有自己院線的成龍,並不是特別擔心,不論如何競爭,憑借自有院線和國民度,電影的基礎排片量都是有保證。


    更重要的事,成龍有國際影響力,他的電影是全球同步上映的,可以眾多國家裏賣片賣錄像帶


    但同樣在30號上線的麻花和華藝就不同了,他們隻有國內市場一個選擇,並且還都是懷著票房大賣的目的,進軍國慶檔的。


    在金雞獎結束後,兩家默契的同時開啟長達十天的點映場。


    經過漫長的口碑反饋,兩家都對各自電影的質量很有信心,紛紛加大宣發資金,誓要在首映日決一雌雄,連每天的微博例行推文上,都火藥味十足。


    今天你影射我,明天我陰陽你。


    盡管華藝的新電影題材不如麻花的有優勢,可是憑借多年的影響力,在首日排片占比上,居然反過來壓了麻花一頭。


    這讓本就緊張的關係,愈發劍拔弩張起來。


    於是在微博這盆混水中,一邊是華藝和麻花的粉絲打生打死,各大粉頭集體出動,針對地方薄弱環節重點爆破;另一邊則是歲月靜好,成龍的粉絲和陳錦年的粉絲都在等著電影上映。


    在網絡輿論的爭吵中,時間一點點的迫近。


    9月29日,國慶檔的首部電影,陳錦年的第三部院線電影如約上映。


    當天是周五,本來是很不錯的上映,隻不過調休的存在,使原本周五變成了類似周四的工作日。


    所以哪怕《芭蕾複仇曲》以七成的排片占比一騎絕塵,行內人也並沒有報多大的希望,行業大盤已經持續多天在三四千萬票房內,一部中低成本電影不可能激起太大的水花,重頭戲都在明天。


    貓眼更是直接給出了1.3億的總票房預測,其中首日票房預測為4200萬。


    即使這樣,還有好多影評人說給高了,認為首日3500萬應該是比較合理的數字。


    讓陳錦年恨得牙根癢癢,他到不是認為總票房給低了,畢竟這部電影預留出來的宣發資金根本沒用多少,合計製作費也就2300萬左右,1.3億總票房相對於低廉的製作成本,依舊是大賺特賺。


    真正讓陳錦年生氣的是那些影評人。


    不是交過保護費了嗎,怎麽還閉著眼造謠電影的種種不足和問題,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拍了部大爛片。


    影評人和樂評人,靠譜的不多,有些底線的更少。


    陳錦年是給過錢了,但奈何其他人給的更多,那他們隻能含淚兩頭通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橙子的菠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橙子的菠蘿並收藏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