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色的理解問題上出現了異議,陳錦年和郭忛自然無法在參演的問題上,繼續往下聊,轉而開始聊電影的事情。


    郭忛現在的執念就是電影工業還,從國內推出一部真正的硬科幻電影,是一位理想主義非常濃厚的導演。


    不過他的觀念和理想,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來源於幾年前的經曆。


    2014年,電影當局其實就已經感到新生代導演斷代,嚴格意義上的第六代導演扛不起票房,拍不出商業電影,麵對棘手的問題,電影局在八零年前後出生的青年導演中,挑選出了五位去好萊塢學習。


    有肖泱、寧昊、陳思成、陸陽,當然也有郭忛。


    郭忛能承接流浪地球的項目,有他本人和團隊的努力,靠自身的努力和詳細的設計稿打動了中影,但前提是郭忛很早之前,就已經被寄予厚望了。


    “我在好萊塢看到的,和我們國內的電影拍攝完全不同,他們是成體係的團隊分工,電影在某種意義上講,並不是某個導演的作品,而是集體創作的產物,專業化的高素質人才多,和我們手工作坊式的製作模式,完全不是一個時代的。”郭忛有感而發的說道。


    “而且現在國內有個非常大問題,那就是一幫學習不好的去參加藝考,去考導演、去學表演、去學攝影,你們說這科學嗎,本來這些學生底子就薄,學習能力就差,很難成材的,然後這幫啥也不會的人,過幾年再去當老師,去教更差的學生,這簡直就是惡循循環。”


    吳景深有同感,他是武校出身,現在動作演員和導演差不多,甚至更加危險,已經麵臨完全斷檔現狀,那幫功夫童星都要全部三十歲了,哪還有更年輕的出來。


    想來想去,他便把目光放在的陳錦年的身上,在他認識的年輕人中,對方算是身手最好的。


    於此同時,郭忛也把目光移了過去,他在見陳錦年,自然不是全無了解,最起碼七百分的成績進表演係的經曆,他還是知道的。


    陳錦年正好好聽著對方講故事,成名的導演口才都不錯,所以郭忛提起自己在好萊塢的經曆,很快讓他聽的入了神,但講到好好的,怎麽停下來了。


    “你們看我幹什麽?”


    “錦年,你今年有二十歲嗎。”郭忛問道。


    “快了,過完年就二十了,有什麽不對嗎。”他茫然的問道。


    “太年輕了,作為演員你算是大的,四五歲出道的童星一大把,但作為在院線市場上證明過的導演,你是在是太年輕了,我八零年的,現在算青年導演,而你我之間幾乎差了兩代人,那你算什麽。”


    郭忛看著陳錦年說道,對方這種突然冒出來、沒有經曆過練級的導演是最誇張的,快到有些讓人措手不及。


    最常見的導演,都是在大學畢業後,慢慢籌措資金和打磨劇本,拍攝短片和低成本藝術片去參獎,如果順利得獎,就會獲得下一電影的啟動資金。


    走到這一步,完成電影處女作和獎項證明,基本都已經三十歲了,他、陸陽、寧昊都是這麽過來的。


    所以導演在四十歲左右才進入到職業生涯的巔峰期,一直持續到五十歲左右,是最黃金的創作期。


    “我算……,我算少年導演?”陳錦年自己也有點猶豫,他和導演圈子是沒有交集的,唯一比較熟的導演隻有吳景,而對方也是半路出家。


    “難說,現在青年導演扶持計劃裏的,主要都是八零後,徐爭前段時間說,他正在與一位年輕的青年導演合作,計劃做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而那位青年導演是八五後。”郭忛看著他說道。


    他覺得,對方隻要在再從院上市場上證明一次,都不要票房盈利,隻要能維持上一部電影的質量水準,絕對會有海量的資源砸向陳錦年。


    中影絕對不會錯失如此年輕的商業片導演,隻要扶持起來,那就是三十年起步的超長待機。


    而旁邊的吳景琢磨過味來,揉著胡子說道:“我拍電影沒人投資,是不是因為年齡太大了。”


    郭忛尷尬的笑了笑,支支吾吾的沒敢說,投資要麽是為了當下盈利,要不是提前投資導演的未來,而吳景現在看,那是兩項都不沾,他連忙轉移話題,“我剛才聽你和麥子說,你還有電影要上映嗎。”


    “對,上個月底剛拍完,正在製作後期,現在還沒有想好什麽檔期上映,大概率是在高考結束的晚上。”陳錦年說道。


    他現在唯一確定的是,必須上再吳景的電影前上映、


    2月春節檔上不了,3月份4月5月大片紮堆,《生化危機終章》、《金剛狼3》、《金剛》、《速度與激情8》、《銀河護衛隊2》、《摔跤吧爸爸》、《加勒比海盜5》……


    陳錦年看到那一連串的定檔頭都大了,其實六月的檔期也不好,有《神奇女俠》、《新木乃伊》、《變形金剛5》,但這些加起來,都被沒有七月的戰狼猛,豪華卡司、有中影固定排片兜底的《建軍大業》都被吸幹票房了,他還是別湊熱鬧。


    “高考結束的晚上,你怎麽挑這個時間,檔期不算好。”吳景疑惑的問道,那個時間學校的暑假還沒開始,並不算是暑期檔。


    “沒辦法,誰讓時間點和我的電影內容有關聯。”陳錦年雙手一攤。


    “你拍的什麽,和高考有關?”


    “不太算,但也差不多,主要是講考場作弊的故事。”


    郭忛和吳景都懵了,考場作弊,還是放在高考結束當天上映,貼臉嘲諷都沒有如此作死的,這小子要上天啊。


    “不可能,考試作弊的題材,需要教育部和公安部要協審的,電影怎麽可能過審,不對,你劇本怎麽過審的啊。”郭忛激動的站起來。


    “所以劇組沒在國內拍的,我拍的是泰國華人區的故事,不需要協審。”陳錦年淡定的迴答道,和唐探一樣,為了規避審核,他早就提前計劃好了。


    郭忛坐下後,還是想不出考試作弊有什麽好拍的,於是開口問道:“電影名字定了嗎,內容是什麽?”


    “《天才槍手》,一場橫跨兩大洲的跨國作弊案。”


    跨國,作弊,怎麽聽怎麽離譜。


    會客室裏的人麵麵相覷,感覺理解不了年輕人的腦迴路。


    陳錦年此時微微一笑,看出了眾人的想法,繼續說道:“基於真實事件改編,你們可以搜,希望不要驚掉你們的下巴,現實世界可比劇本瘋狂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橙子的菠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橙子的菠蘿並收藏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