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霞一心隻想逃離這個家,她在這個家做牛做馬已有八年之久。她受夠了每天起早貪黑為全家七口人做早飯,自己卻落得個剩菜剩飯;受夠了每天頂著烈日下地裏為七張嘴的糧食問題沒日沒夜的幹著;受夠了丈夫酒後的毒打亂罵,甚至在自己懷孕、例假時的施暴;受夠了婆婆對自己的挑三揀四、小姑們對自己的冷嘲熱諷;受夠了自己的親骨肉瞧不起自己的眼神……有太多太多的受夠了令她對這個家已心灰意冷!當初被哥哥賣給劉家做媳婦,沒有任何結婚憑證,如今也落得個痛快,隻要不讓劉家找著自己,自己就算解脫了。過了三個多星期的大山生活,張彩霞終於逃出了土家村,她發誓要讓自己過上幸福的日子。
何大膽,臨水村村民,父母希望他能繼承家裏的漁船,有一天能在波濤洶湧的遠海捕到高價海貨,故取名大膽。可惜事與願違,大膽從小就是村裏膽子最小的孩子,不敢一個人睡覺、一個人在家、一個人上學,更別說下海捕魚了。因為膽小,大膽從小就是在父母的木棒下長大的,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右手的小手指一直伸不直就是小時候被打的。漸漸長大的大膽開始試著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給父母做飯、和父母一同出海,大膽在學會變大膽。
珍珠是大膽喜歡的姑娘,總是紮著翹鞭子穿著花衣,光著腳丫在沙灘上留下一連串的印子。大膽每次見著珍珠跑遠了都會從船上跳下來將自己的腳放在珍珠的腳印上一個接一個的走上去。他的舉動常被周圍的漁人拿來當茶餘飯後的話題擺,傳開了整個村的人都知道大膽暗戀的事。在珍珠十六歲那年,大膽終於鼓起勇氣拜訪了珍珠的父母。在同年臘月間兩人擺了喜酒,第二年生了個胖小子,皮膚和笑容特像爸爸,五官長得像媽媽,小孩專挑好的長,名字是村裏的老師起的叫何俊洋。大膽夫妻倆在村民們的笑容裏接受了孩子的名字,但是總覺得名字太文學化不適合家裏的生意,於是喚其小名叫洋洋。
歲月不饒人,大膽夫妻倆的父母相繼離世,洋洋是哭得死去活來,平日裏都是外婆家待幾天奶奶家待幾天,小洋洋和老一輩的感情比和父母的感情深。因為太思念去世的老人們,每次下葬後洋洋就會偷溜出去跑到墳前睡上三個晚上,然後自己靜悄悄的迴來。可是外婆都下葬五天了還不見洋洋迴來,大膽夫妻有些急了,洋洋畢竟是個才八歲的娃兒呀!在第六天的傍晚,夫妻倆急衝衝地朝墳地走去,找了三圈沒見到孩子的身影,這下真急了,大膽找到平日裏的好兄弟阿淼和阿風。大家一起找,有上山裏找的有上海邊找的。幾個時辰過去了除了月光和海浪聲沒有任何動靜,孩子能上哪去呢?珍珠害怕的哭了,她嫁給大膽這些年就這麽一個孩子,洋洋可是她的命根子,千萬不能出什麽事呀!
“孩子在這,找到了!”遠處傳來好消息。
一家三口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了一頓晚飯,飯中大膽提議去遠海試試運氣,如果成功一次,家裏的生活環境就能改善很多,洋洋也可以穿新衣服可以讀書,像別的孩子那樣說“字母話”。珍珠除了點頭,沒多說什麽。她明白家裏的環境不好,孩子不識字,現在隻有這個辦法了。
三天後,大膽和阿風一起開船出海,珍珠一直在岸邊目送他們離開,直到看不見。她有千言萬語想對大膽說,她有好多叮嚀囑咐想對大膽說,她有多麽不願意他去,隻是話到嘴邊都說不出口。
珍珠為了操持這個家,瞞著丈夫和孩子在外麵兼了四份工。在大膽出海的第二天,洋洋再一次承受了失去親人的痛苦,對於一個才八歲的孩子,父親不在身邊,他是用多大的勇氣將母親的噩耗埋在心底慢慢地消化。
大膽滿載而歸,在岸邊他將自己的漁貨賣光,拿著一大把的鈔票一路哼著小調朝家裏走去。可是路上村民的表情讓他感到分外疑惑,難不成家裏出事了?大膽加快腳步,想用跑的,可是兩支腿不聽使喚跑不起來。終於到家了,大膽抬頭便瞧見辦喪事的東西懸掛門前,死人用的錢紙散落在門口的地上。大膽邁上台階,他不知道該不該推開眼前這個熟悉的門,門裏是不是熟悉的人的音容笑貌?
就在大膽猶豫之際,隔壁的張大媽剛巧從屋裏出來,瞧見大膽便淚眼婆娑地說著:“大膽你可迴來了,可惜你媳婦她……唉!這就是命呀!”
“珍珠她……”大膽聽不到自己在問什麽,他茫然失措地後退了兩步撞上了過路的柳三條。
“大膽,節哀順便吧!”柳三條扶正搖搖晃晃的大膽,安慰他幾句。
“柳哥,我家媳婦是怎麽死的?”大膽傷心的流下男兒淚。
“累死的。”柳三條看著大膽那股傷心勁,自己的眼淚也跟著上來了。世上哪有這麽好的媳婦,為了家把命都搭上了。
大膽用被眼淚迷蒙的雙眼瞧著門前掛著的白色紙燈籠。大膽第一次覺得白色這種顏色好刺眼、好慘淡、好寂寞!大膽用顫抖的手拿出附有體溫的鈔票,聲淚俱下地說著:“珍珠,沒有了你,我掙再多的錢也是枉事。!”大膽邊哭邊使勁地朝自己煽嘴巴。
張大媽邊拭眼淚邊扶起大膽,語重心長地說道:“大膽呀!張大媽是看著你們結婚、生子,你們兩人的感情一向很好,我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但是你還有洋洋,你不能這樣。珍珠是走了,她是為了這個家才走的,你必須連同她的那份一起好好照顧這個家,好好疼洋洋啊!”
“張大媽,你說珍珠她會不會怪我沒出息!掙不到錢!”大膽不能原諒自己一個大男人居然讓媳婦受這麽大的罪。
“不會,你別瞎想!啊!趕緊進屋去,看看孩子,他哭了一場又一場,那兩小眼都腫得跟包子似的,看得大媽我心疼呀!”張大媽邊說邊摸自己的心。
大膽聽了張大媽的話走進屋去,外麵的人也散了。
“洋洋、洋洋、洋洋……”半晌沒聽見迴應。大膽瘋了似的衝到大街上找尋著兒子的身影,可哪知兒子就這樣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何大膽,臨水村村民,父母希望他能繼承家裏的漁船,有一天能在波濤洶湧的遠海捕到高價海貨,故取名大膽。可惜事與願違,大膽從小就是村裏膽子最小的孩子,不敢一個人睡覺、一個人在家、一個人上學,更別說下海捕魚了。因為膽小,大膽從小就是在父母的木棒下長大的,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右手的小手指一直伸不直就是小時候被打的。漸漸長大的大膽開始試著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給父母做飯、和父母一同出海,大膽在學會變大膽。
珍珠是大膽喜歡的姑娘,總是紮著翹鞭子穿著花衣,光著腳丫在沙灘上留下一連串的印子。大膽每次見著珍珠跑遠了都會從船上跳下來將自己的腳放在珍珠的腳印上一個接一個的走上去。他的舉動常被周圍的漁人拿來當茶餘飯後的話題擺,傳開了整個村的人都知道大膽暗戀的事。在珍珠十六歲那年,大膽終於鼓起勇氣拜訪了珍珠的父母。在同年臘月間兩人擺了喜酒,第二年生了個胖小子,皮膚和笑容特像爸爸,五官長得像媽媽,小孩專挑好的長,名字是村裏的老師起的叫何俊洋。大膽夫妻倆在村民們的笑容裏接受了孩子的名字,但是總覺得名字太文學化不適合家裏的生意,於是喚其小名叫洋洋。
歲月不饒人,大膽夫妻倆的父母相繼離世,洋洋是哭得死去活來,平日裏都是外婆家待幾天奶奶家待幾天,小洋洋和老一輩的感情比和父母的感情深。因為太思念去世的老人們,每次下葬後洋洋就會偷溜出去跑到墳前睡上三個晚上,然後自己靜悄悄的迴來。可是外婆都下葬五天了還不見洋洋迴來,大膽夫妻有些急了,洋洋畢竟是個才八歲的娃兒呀!在第六天的傍晚,夫妻倆急衝衝地朝墳地走去,找了三圈沒見到孩子的身影,這下真急了,大膽找到平日裏的好兄弟阿淼和阿風。大家一起找,有上山裏找的有上海邊找的。幾個時辰過去了除了月光和海浪聲沒有任何動靜,孩子能上哪去呢?珍珠害怕的哭了,她嫁給大膽這些年就這麽一個孩子,洋洋可是她的命根子,千萬不能出什麽事呀!
“孩子在這,找到了!”遠處傳來好消息。
一家三口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了一頓晚飯,飯中大膽提議去遠海試試運氣,如果成功一次,家裏的生活環境就能改善很多,洋洋也可以穿新衣服可以讀書,像別的孩子那樣說“字母話”。珍珠除了點頭,沒多說什麽。她明白家裏的環境不好,孩子不識字,現在隻有這個辦法了。
三天後,大膽和阿風一起開船出海,珍珠一直在岸邊目送他們離開,直到看不見。她有千言萬語想對大膽說,她有好多叮嚀囑咐想對大膽說,她有多麽不願意他去,隻是話到嘴邊都說不出口。
珍珠為了操持這個家,瞞著丈夫和孩子在外麵兼了四份工。在大膽出海的第二天,洋洋再一次承受了失去親人的痛苦,對於一個才八歲的孩子,父親不在身邊,他是用多大的勇氣將母親的噩耗埋在心底慢慢地消化。
大膽滿載而歸,在岸邊他將自己的漁貨賣光,拿著一大把的鈔票一路哼著小調朝家裏走去。可是路上村民的表情讓他感到分外疑惑,難不成家裏出事了?大膽加快腳步,想用跑的,可是兩支腿不聽使喚跑不起來。終於到家了,大膽抬頭便瞧見辦喪事的東西懸掛門前,死人用的錢紙散落在門口的地上。大膽邁上台階,他不知道該不該推開眼前這個熟悉的門,門裏是不是熟悉的人的音容笑貌?
就在大膽猶豫之際,隔壁的張大媽剛巧從屋裏出來,瞧見大膽便淚眼婆娑地說著:“大膽你可迴來了,可惜你媳婦她……唉!這就是命呀!”
“珍珠她……”大膽聽不到自己在問什麽,他茫然失措地後退了兩步撞上了過路的柳三條。
“大膽,節哀順便吧!”柳三條扶正搖搖晃晃的大膽,安慰他幾句。
“柳哥,我家媳婦是怎麽死的?”大膽傷心的流下男兒淚。
“累死的。”柳三條看著大膽那股傷心勁,自己的眼淚也跟著上來了。世上哪有這麽好的媳婦,為了家把命都搭上了。
大膽用被眼淚迷蒙的雙眼瞧著門前掛著的白色紙燈籠。大膽第一次覺得白色這種顏色好刺眼、好慘淡、好寂寞!大膽用顫抖的手拿出附有體溫的鈔票,聲淚俱下地說著:“珍珠,沒有了你,我掙再多的錢也是枉事。!”大膽邊哭邊使勁地朝自己煽嘴巴。
張大媽邊拭眼淚邊扶起大膽,語重心長地說道:“大膽呀!張大媽是看著你們結婚、生子,你們兩人的感情一向很好,我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但是你還有洋洋,你不能這樣。珍珠是走了,她是為了這個家才走的,你必須連同她的那份一起好好照顧這個家,好好疼洋洋啊!”
“張大媽,你說珍珠她會不會怪我沒出息!掙不到錢!”大膽不能原諒自己一個大男人居然讓媳婦受這麽大的罪。
“不會,你別瞎想!啊!趕緊進屋去,看看孩子,他哭了一場又一場,那兩小眼都腫得跟包子似的,看得大媽我心疼呀!”張大媽邊說邊摸自己的心。
大膽聽了張大媽的話走進屋去,外麵的人也散了。
“洋洋、洋洋、洋洋……”半晌沒聽見迴應。大膽瘋了似的衝到大街上找尋著兒子的身影,可哪知兒子就這樣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