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短短的一炷香時間,張繡就從剛剛相見的生分,尷尬,變成了一副時刻要為李易去死的態度。

    對此,典韋見怪不怪,一臉淡定。

    周倉素來知道自家主公厲害,也沒想太多。

    可虞翻就是佩服得不得了了,心中不斷讚歎,自家主公真乃神人也!

    這也讓虞翻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有一個人格魅力如此非凡的主公,大事不成,天理不容啊!

    不過,李易對此卻是淡定的很,因為張繡的態度完全在他預料之中。

    雖然兩人隻是說了不多的幾句話,可這些話的分量都是相當重的,而且李易還做了不少的鋪墊,這種組合拳一套下去,別說是張繡,除了那些智商太妖孽,或者心性太涼薄的,其他人七八成都得給李易跪了。

    除此之外,還有氣場的緣故。

    氣場這東西摸不著看不見,卻是真的能夠影響人的。

    對於張繡,李易敢隻帶著區區幾個人來見他,除了仗著自己能開掛,便是李易覺得自己的氣場太強了,對於張繡這個人,他用眼神都能將對方擊敗了。

    事實也是如此,張繡看到李易就想往後退,便是被李易的氣場給嚇住了。

    當然,這種情況也是分人的,比如關羽,當初李易已經是州牧了,氣場非常強大,輕鬆擠兌劉備,當著麵罵張飛,非常的囂張,可他卻很少直接針對關羽,因為李易覺得自己的氣場擋不住人家的青龍大刀。

    在張繡表示衷心之後,雙方的氣氛自然也就變得輕鬆了許多,張繡將李易請到了大帳後麵,畢竟靈堂不是說正事的地方。

    “主公請看,這是屬下所帶來的將士名冊,一共三千七百一十三人,包括各階將官,兵甲戰馬,布匹錢帛,盡皆在內。”

    請李易坐下後,張繡便取出了一個小冊子交給了李易,李易接過簡單翻看了一下,先是點點頭,然後又搖頭道:“我記得當初離開長安,佑維麾下兵馬加起來應當不下五千人,如今卻是少了這許多,莫非因為之後有什麽意外發生?”

    張繡神色愁苦,歎息道:“主公當時抽身離開長安,繡一開始還以為是主公決斷出錯,甚至還暗中嘲笑,但沒過多久就知道了主公的高明,因為長安,根本就是一片泥潭啊!”

    “自主公離開之後,李郭等西涼舊部,朝廷,呂布,三方爭鬥不休,都曾經拉攏我與叔父,讓我們為其效力,但叔父他認為我們兵少將弱,不能參與那些混亂爭鬥,便選擇了明哲保身。”

    “於是,旁人看到明著拉攏不成,便開始分化屬下麾下兵馬,陸續的,其中一部分投靠了李傕,還有一些選擇了向朝廷效力,不過,投靠朝廷的那些,在呂布離開長安之前就被殺的差不多了。”

    李易麵露惋惜之色,又道:“既然長安局勢如此不穩,那你覺得,今後我現在繼續招攬其他人,當然,西涼嫡係人馬除外,你覺得可有希望?”

    張繡猶豫了一下,問道:“敢問主公想要招攬哪位?”

    “徐榮,楊奉!”

    李易很幹脆的就說出了兩個人名。

    徐榮這人在曆史上基本沒什麽名氣,可實際上,卻是一個被埋沒的猛將。

    徐榮的戰績很簡單,也很輝煌,人家在正麵戰場上先後幹敗了曹操和孫堅兩個猛人,一次還可能是運氣,兩次,那就是真本事了。

    按照李易自己的判斷,單純以打仗來衡量的話,徐榮可能還要勝過目前的張遼徐晃,所以,這麽一個猛將,李易肯定是要嚐試著將他收入自己麾下的。

    至於另一個楊奉,李易就不是單純的愛才之心了。

    曆史上小皇帝逃離長安,入許都,楊奉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氣,特別是前期,如果沒有楊奉的支持,小皇帝恐怕走不了幾步就被劫迴去了,甚至連性命都保不住。

    李易之前雖然拒絕了接納天子入荊州,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接納天子弊大於利,但是,天子對其他人是利還是弊,那就不好說了。

    故而,天子是一個很大的變數,李易不想讓這個變數來到中原,但又不好動明麵上的手段,所以,李易便想著幹脆把一定會幫助小皇帝東遷的人給帶走,讓小皇帝徹底的留在長安,最起碼也要讓他在長安多留個五六年。

    李易目光期待的看著張繡,然而張繡卻是有些為難的道:“主公,此事怕是有些不太容易。”

    “為何?”

    李易不解道:“如今長安困頓,來到荊州便能安安穩穩建立功業,為何不容易?”

    “換做常人自是可以的,但這兩人卻是極難的。”

    張繡說道:“徐榮將軍作戰勇猛,屬下是極為佩服的,可是,主公離開張安後,徐榮最初是聽從朝廷號令,但沒等太久,便與呂布走到了一路,與朝廷疏遠,但沒過多久,呂布也跟了朝廷,而徐榮反複,為朝廷不喜,軍權也被人以種種手段分去了許多,等後來呂布離開長安,徐榮不知為何,依然站在了朝廷一邊,然後不僅朝廷要占他兵馬,李傕郭汜也不斷暗中作梗,所以,據屬下所知,徐榮將軍手中已經隻剩下幾百人了。”

    “唉,隻是如此也就罷了,偏偏徐榮將軍打仗厲害,將士們對其很是敬仰,這也讓李傕對他異常提防,屬下以為,李傕早晚會對其下殺手,所以,徐榮將軍這邊真的是太難了,恐怕主公信使白日入城,徐榮將軍就要身首異處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易一臉無語,他原本對徐榮是很期待的,卻沒想到徐榮混的竟然這麽慘,以至於李易都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懷疑自己是不是判斷錯了。

    官場中的爭鬥,有時候難免站錯隊,但這種事情錯一次就該長記性了,可徐榮倒好,一路錯到底,也不知是他眼光如此,還是故意的,反正這境界也是沒誰了。

    李易揉了下額頭,鬱悶道:“那楊奉呢,他與你差不多,都是後來投靠董卓的,應當不難吧?”

    張繡小心的看了李易一眼,這才說道:“主公,徐晃將軍最初可是楊奉部下啊。”

    李易點頭道:“這點我自然記得,但是,他應當不至於如此心胸狹隘吧,而且徐晃生性沉穩,並非得誌猖狂之人。”

    張繡說道:“這個,楊奉心胸的確不大,因為徐晃將軍之事,楊奉一直認為是主公有意欺辱於他,心中對主公很是不滿。”

    可能是感覺到自己的語氣有碩人壞話的嫌疑,張繡又一臉尷尬的解釋道:“當時屬下因為被主公懲戒,於是楊奉便以屬下為知己,時常請屬下飲酒,抱怨主公,所以屬下才知道楊奉想法。”

    李易這下是徹底沒話說了,他沒想到自己的兩個目標,居然全都不行。

    看到李易臉上的遺憾,張繡想了想,問道:“主公可知道段煨,段忠明?”

    李易皺眉迴憶片刻,問道:“你說的是駐守華陰的段煨?”

    張繡點頭道:“正是此人,若是主公有意,末將有七成把握,能說服段煨投靠主公!”

    李易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問道:“你先與我講講段煨這人,我雖然知道他,但自董卓時,他便是在外屯兵,我與他雖有見麵,卻無言談,對此人知之甚少。”

    “喏!”

    張繡應了一聲,答道:“其實段煨與我,還有文和都是同鄉,早年關係甚好,不過隨董卓進入洛陽後,段煨便少有歡顏,待人越發冷漠,處事多疑,時常無名動怒,於是我二人與他的關係漸漸就淡了下去。”

    “不過現在迴想起來,屬下卻是覺得,段煨當初應當是不滿董卓政令,心中憤懣,這才自請領兵於外,對於洛陽長安亂象,眼不見為淨。”

    “對了,主公大概還不知道,如今京畿之地雖然饑荒遍地,但有一處卻是例外,那便是段煨所在的華陰,段煨到華陰之後,便鼓勵百姓耕種,以兵馬保護治下百姓不被其他亂兵所害,所以,長安百姓衣不蔽體,華陰百姓卻能有冬衣禦寒,長安百姓餓死道旁,但華陰百姓每日至少能得一餐飽飯,兩地相差甚大。”

    “李傕得知段煨有糧,曾經想要興兵奪取,但段煨治軍也是不差,當即列陣相迎,李傕見到段煨軍容威武,甲胄齊全,兵戈鋒利,認為此戰即便得勝,也是損失大過收獲,便沒有再對華陰用兵。”

    “唉,以往我對段煨很是瞧他不起,認為他畏畏縮縮,沒有男兒氣概,可之前聽了主公教誨,再看段煨行事,明悟能夠在亂世之中保一城百姓平安,如此方為真男兒,屬下不如他太多。”

    張繡唏噓著,李易的眼睛卻是亮了起來,原本他還因為楊奉和徐榮的事情感到遺憾,卻不想張繡轉眼就給他舉薦了一個大才。

    沒錯,在李易心中,段煨已經被他看錯大才了,原因嘛,就是張繡說的那樣,在李傕的眼皮子地下讓百姓豐衣足食,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管是心性,還是手段,都不是尋常人能比。

    瞬間,李易就起了愛才之念。

    不過,李易並沒有直接就去討論段煨,而是一臉欣慰的看著張繡說道:“舉賢不避親仇,佑維雖是武人,卻已有黃羊風骨,讓我好生意外,也好生歡喜,佑維將來必然可以承擔大任!”

    張繡沒想到,自己隻是舉薦了一下老鄉,竟然被李易如此稱讚,感覺很是受寵若驚,慌忙說道:“主公稱讚,屬下受之有愧。”

    “當得,當得的。”

    李易用力的拍著張繡的肩膀說道:“昔日有‘涼州三明’,為國家肱骨,你與賈詡,再加上段煨,同樣也是三人,將來未必不成成就一段佳話啊!”

    張繡怦然心動,這年頭的人都是很在意名聲的,他要是也能在史書上留下一個涼州三什麽一類的稱號,那真是死也不虧了。

    眼看著將張繡哄得都要飄起來了,李易這才轉迴之前的話題,問道:“按照佑維所言,段煨才幹很是不錯,這樣,我書信一封,由你轉交段煨手中,事情若成,佑維可記一大功!”

    “喏!”

    張繡領命,然後又問道:“敢問主公打算與其何等官職,屬下也好勸說。”

    李易想了想,說道:“之前我許諾張濟將軍中郎將之職,今張濟將軍遭難,你便補此空缺。”

    張濟當即俯身說道:“多謝主公!”

    李易笑笑,然後繼續道:“至於段煨……賈詡已是揚州刺史,你三人作為同鄉,我也不好給他安排的太低,不如,他也做個中郎將,而且你要告訴他,若是答應來投,我願派兵接應華陰百姓,給予田地衣食,絕不讓他有後顧之憂!”

    對於李易給段煨和自己一樣的職位,張繡沒有半點不滿,相反還有些高興,因為按照李易話中的意思,是因為他和賈詡,段煨才能有如此待遇的,這讓張繡感覺很是有麵子。

    李易正要與張繡再聊聊段煨,一直在旁聆聽的虞翻卻是忽然出聲道:“主公,屬下對此事有異議!”

    頓時,李易和張繡全都看向虞翻,不知他這是怎麽了。

    張繡知道虞翻是李易新收的心腹下屬,所以他並沒有直接問詢,而是看向了李易。

    李易觀察了下虞翻神色,分辨了一下他是想要噴人,還是正經講道理,然後才問道:“這是為何?”

    虞翻輕聲答道:“因為華陰在潼關以西。”

    雖然隻是輕飄飄的一句話,李易的神色卻是一下就嚴肅了起來,張繡雖然反應慢了一拍,但沒用太多時間,也明白了虞翻所指。

    潼關作為關中的東大門,李易要將來要收複長安,首先要做的就是拿下潼關,而潼關作為天下雄關,地勢險要乃是必然,以常規攻城手段,隻要守軍不生內亂,攻打這麽一座雄關,難度絲毫不比強攻一個壽春城少多少。

    但是,如果能夠提前在潼關後方埋下一枚棋子,在關鍵時刻從後方突襲潼關,再不濟斷其糧道,立時就可以讓戰局逆轉,進而為李易保住上萬將士的性命!

    張繡想通此節之後,忍不住感慨道:“主公身邊智謀之士當真比比皆是,屬下不及太多。”

    虞翻笑著拱手道:“哪裏哪裏,論及勇武,將軍怕是勝過更多啊。”

    兩人互相恭維了一句,然後全都看向李易,卻見李易隻是皺著眉頭,似乎難以下判斷。

    張繡不解,在他看來,為了潼關,將段煨留在那邊是非常劃算的,他不知道李易在糾結什麽。

    虞翻同樣不明白。

    李易想了一會,沉聲問道:“看段煨行事……當是忠良之人,他若來荊州,自然是為荊州效力,可如果留他在華陰,一旦天子有詔,你們說,他是否會助天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化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鷹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鷹狐並收藏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