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唿——”

    緊繃心神驟然一鬆,劉辟下意識的吐出一口氣,然後發現自己這明顯的動作被其他幾人注意到之後,又趕忙閉上嘴巴。

    劉辟臉有些熱,感覺很不好意思,不過,心中卻已經沒有剛剛那種壓的他仿佛喘不上氣一般的沉重。

    李易不是說了麽,對他有許多話要講,這已經說明,李易並不是無視,看不起他,甚至,李易還要與他同坐一席,這待遇可是連典韋都沒有的!

    當然,劉辟也沒傻乎乎的認為自己真就能和典韋比了,反正,李易的這個表態,讓劉辟在安心之餘,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

    李易微笑著看了劉辟一眼,對劉辟的反應他很滿意,不過,李易最滿意的還是他自己的套路。

    劉辟雖然也在三國中留下了一些名號,不過論“戲份”的話,絕對是龍套打醬油的那種,但李易卻不會輕視他。

    畢竟是管著幾千兵馬,還有上萬百姓的人,就整個三國來看是個渣渣,但就實用程度來說,卻也是個人才。

    而且,劉辟本身的身份,對李易來說還有這一種非才能之外的重要意義。

    李易如果能夠將劉辟這一支黃巾殘餘妥善收編,除了直接增強自身實力之外,他還準備將劉辟這些人打造成一個活廣告,讓各州各郡的那些黃巾殘餘,以及其他種種非官方勢力看到劉辟在南陽受到的厚待,那麽他們將來有意擺脫“賊人”身份的時候,與其投靠那些將他們當做“餘孽”的諸侯,為何不選擇李易這個前途遠大,名聲好,而且完全不會因為他們過往而輕視他們的人呢?

    而且,像劉辟這種經曆的人,還有他們的麾下的那些百姓,需要的不光是一個可以讓他們安穩生活的地方,還有身份上的認可,讓他們擺脫黃巾餘孽的身份。

    李易如果能處理得當,將來這些黃巾出身的人,很可能就會成為最為擁護他的那批人之一。

    正是因為幹係太大,李易才會在之前故意冷落了一下劉辟,讓他體會到自身與旁人的差距之後,李易才告訴他,我其實是很看好你的哦……

    這樣的效果,絕對比李易上來就表示出重視要好的多,畢竟輕易到手的,人們往往不知道珍惜。

    其實,李易在對待徐盛的時候其實也用了類似的套路,隻是具體方式略有不同,但效果也是同樣的好。

    典韋跟隨李易的久,自然知道李易習慣,早就在正廳設下酒席,菜肴樣式也都是按照李易喜歡的來,讓李易很是滿意。

    為了表示親近,這場飲宴並不是太過正式的,李易讓劉辟挨著自己坐下,然後一邊是淩操,典韋,另一邊則是徐盛,龐季,足見李易對這些新人的重視。

    入席後除了吃喝之外,最先談到的就是典韋的徐州之行了,淩操自認為是外人,覺得旁聽這些事情不太好,有意告退,但被李易一句“君子坦蕩蕩,事無不可對人言”給留下了。

    然後就是典韋的單方麵講述,龐季不時補充,李易一邊喝酒,一邊點頭,因為典韋這一程除了遇到豫州黃巾,還有見到徐盛那次,其他並沒有什麽大的曲折。

    其他主要內容就是糜家之事,親事是成了,如果李易沒意見,糜家會在三月初將糜貞送到南陽,屆時糜竺很可能會親自走一趟,李易對此沒什麽意見,自然是答應,而且他也很想見見這個孤注一擲,將全部身家壓在劉備身上的人物。

    還有就是在徐州購糧的事情,既然兩家結親,之前那些摩擦也就不算什麽了,而且,雖然李易的意思是以正常價格購糧,但糜竺把妹妹都嫁出去了,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豈會傻乎乎的和李易“明算賬”?

    在最初的商討中,糜竺數次主動要求降價,但李易給典韋他們有明令,糧價絕對上不占糜家的便宜,說什麽都不答應,糜竺見落不下這個人情,隻能轉變策略,將接濟豫州黃巾百姓的事給接下了。

    糜竺堅決表示,之後的每個月都會以李易的名義往黃巾送糧,龐季推辭不過,再加上這方麵李易也沒有明確要求,便答應了下來。

    糜竺的主動超出了李易的預計,按照李易的最初想法,這點便宜他是不想占的,不過站在糜竺的角度上考慮一下,如果把兩家分的太清楚了,糜竺恐怕會不安心,也會多想。

    不過,不要以為李易是轉性成了爛好人,他現在不占糜家便宜,不要糜家的人情,是為了在糜竺眼中抬高他的形象,增加將來糜竺押寶在他身上的概率。

    假如李易從現在就開始占糜家的便宜,承糜家的人情,將來糜竺很可能會覺得,他對李易這邊的投入很大,已經足夠,隻要繼續下去就好了,很難會像對待劉備那樣對待李易。

    當然,李易雖然惦記上了糜家的家當,但他也不是那種拿了好處就翻臉的人,對真正的自己人,李易還是很厚道的,隻要糜家肯付出,他將來肯定會以另外的方式加倍迴報。

    差不多將正事說完,典韋見李易對他們的表現還算滿意,便仗著李易對他的親近,吐槽道:“主公,那徐州陶謙太不給麵子了,當時竟然要讓人去拿文向家眷,不得已讓糜先生將文向等人連夜送走,某當時好生氣憤,偏偏又不能拿他們怎樣,直到今日想起還是分外憋屈,主公,你看我們是不是要將這個麵子找迴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盛在一旁聽的都冒汗了,當初典韋就說過要幫他找迴麵子,徐盛挺感動的,不過他知道陶謙身份,所以並沒有真的往心裏去,慢慢的也就忘了這茬。

    哪想到剛剛見到李易,典韋就將這事說了出來,雖然典韋的這種耿直讓徐盛的確很感激,徐盛心裏也是欲哭無淚啊。

    因為不管是誰,都不喜歡帶著麻煩上門的下屬。

    而且,徐盛覺得李易暫時也無法拿捏陶謙,提出這個要求,隻能讓李易難看罷了。

    徐盛趕忙離席,向李易行禮道:“當日之事不過些許摩擦,算不得仇怨,而且,襄侯還要在徐州購糧,若是追究那件事,恐怕會讓購糧之事生出波折,還請襄侯三思!”

    說完,徐盛還苦笑著向典拱拱手,意思是我承這個人情,但事情真不能這麽幹。

    典韋揉揉鼻子,也沒在意,他隻是想什麽說什麽,至於怎麽辦,他全聽李易的。

    李易沒有著急迴答,隻有眉頭微皺,疑惑道:“我之前雖未見過陶謙其人,但以他的身份地位,不應該是如此氣量之人啊。”

    李易是真的納悶,因為陶謙的表現,有點像是小人了。

    而陶謙這個人在曆史上最有名的事跡則是“保護”曹操家人,以及三讓徐州於皇叔。

    前者雖然好心辦了壞事,但陶謙本意還是蠻厚道的。

    至於第二件,拋開種種陰謀論不說,李易前世時一直覺得陶謙送徐州給劉備,主要是為了讓劉備來保全徐州百姓,可見這人做事大氣,心有當有大善。

    等到穿越後,李易的關注重點一直都在荊州這一塊,沒有刻意了解陶謙,而這年代的人,隻要沒深仇大恨,輕易也不會說旁人壞話,因此,李易對陶謙的印象,主要還是來自前世,不過,現在聽了典韋他們的講述,陶謙貌似跟他想的不太一樣。

    典韋答道:“主公,某是粗人,雖然不喜那陶謙,也不敢說他是好是壞,不過,典韋敢保證,他肯定不是什麽心胸寬廣之人。”

    李易見典韋語氣肯定,不由好奇道:“哦,此話怎講?”

    典韋嘿嘿一笑,道:“在徐州聽糜先生說的,年前陶謙要請人出仕,人家不答應,他便直接將人家給問罪關了起來,哼哼,這點氣量,連典某都比他強。”

    李易是真的驚訝了,這年頭高人隱士拒絕仕官是常有的事,龐德公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也沒見劉表拿他怎麽著,可……陶謙是要幹嘛?

    李易輕輕搖頭,提醒自己將來應對那些名人的時候,可不能全憑借前世那一知半解的信息對其性格進行預判,不然遇到陶謙這種的,怕是要大吃虧。

    一邊想著,李易隨口又問:“被陶謙下獄那人是誰?”

    “張昭。”

    典韋說罷,等了一會卻不見李易迴應,轉頭一看,卻見李易臉上竟然滿是不可思議之色。

    其餘人也注意到了李易的反常,龐季拱手問道:“主公,難道是那張昭有何不妥?”

    李易吸了口氣,沒有迴答。

    三國中,張昭這個名字可是很響亮的,孫策托孤,將張昭與周瑜並列,讓他們一起輔佐孫權,而張昭後來也確實成為了孫權臂膀一般的存在。

    雖然張昭在某些事情的表現上不如人意,但不能因此就否認了張昭的內正才能。

    李易目露思索之色,他潛意識裏覺得張昭應該是揚州這邊人,懷疑徐州的那個隻是重名重姓罷了。

    於是,李易問道:“那張昭名聲如何,才學又如何?”

    這問題自然應該龐季來迴答,但龐季卻是尷尬了,一臉歉然的俯身道:“當時糜先生說張昭是‘智謀之士,素有名氣’,但我等未曾詳細打探,所以,也不敢肯定……還請主公見諒。”

    好吧,這答案其實跟不知道沒多少區別,李易微微有些失望,但也理解龐季他們沒事不可能去關注張昭。

    李易想了想,先是打算托糜竺試試能不能將那個張昭弄到南陽來,但馬上又考慮到,張昭能拒絕陶謙,自然也可以拒絕他李易啊,萬一花大工夫弄了個強驢過來,甚至還是重名重姓的,那就虧大了。

    最後,李易權衡了一番,對龐季吩咐道:“你稍後代我向糜家去信一封,就說我仰慕張昭才華,奈何無法與之相見,又聞其入獄,很是心焦,所以請糜家對張昭及其家眷,盡量照顧一二。”

    如果徐州的張昭真是那個很厲害的張昭的話,肯定不會有性命之憂,而且糜家的人情他想不接受都不行,等到他恢複自由身的時候,李易帶著恩義請他出仕,他如果再拒絕就不是淡泊名利,而是薄情寡義,是要汙了名聲的!

    新來的幾個人聽得糊裏糊塗的,不知道李易為何忽然對那個張昭感興趣,但典韋與龐季都是精神一震,作為接觸李易時間久的人,全都知道李易有“識人之能”,但凡被李易看重的,必然才華不凡,那麽,這個張昭肯定非同一般。

    龐季當即應道:“還請主公放心,季稍後就去信,想來數日內就會又消息傳迴。”

    李易點點頭,張昭這個意外之喜,讓他心情大好,將話題又轉迴之前,對徐盛笑道:“我夜觀星象,發覺徐州一兩年內必有大變,屆時陶謙若是向我求援,文向就做個步軍先鋒吧!”

    徐盛一愣,他雖然有聽典韋給他吹過,說李易一算一個準,但這種事情沒有親身經曆過,很難完全相信,所以徐盛有些懵,直到龐季輕咳一聲提醒,這才匆忙拜謝領命。

    在場可能隻有典韋是百分百信了李易的話,但李易卻不在意,因為他估摸著曹操他老爹快到出事的時候了,即便是考慮到蝴蝶效應,沒有那檔子事,李易認為曹操想要發展,肯定也會找其他接口向徐州動手。

    再退一步,就算沒有曹操,還有呂布和袁紹呢,有這麽多能折騰的人,李易完全不擔心自己的“鐵口直斷”會砸了招牌,等到將來,不管是哪一方在徐州鬧出了動靜,知道他今日言論之人,肯定會對他越發的敬畏。

    李易讓徐盛重新坐迴去之後,徐州的事情也算是了了,然後李易看向沉默寡言的淩操,想了想,隻是重新向眾人介紹了一下淩操的身份,其他就沒有再多說,畢竟淩操現在這個狀態,在說明孫堅的事情之前實在是不好攻略,與其圍著他轉,還不如讓他好好冷靜冷靜。

    於是,示意其他人繼續吃喝,李易自己給劉辟倒了杯酒,等劉辟雙手接過飲盡,輕聲問道:“你那邊有多少百姓,今冬有多少人挨餓?”

    劉辟臉上的表情一滯,低著頭道:“戶口過萬,家家挨餓。”

    頓了頓,劉辟看了下李易的臉色,又小聲補充道:“今年餓死不足百人,相比往年已經好了許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化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鷹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鷹狐並收藏三國之化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