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大將軍想搶皇女殿下的監國之權?今日敢搶監國權,明日大將軍是不是就要逼宮篡位了?!”說至最後,鏡弦聲色俱厲,橫眉冷眼瞪向賀忠。
賀忠堂堂大將軍之尊,帶兵打仗幾十年,一時間竟也被鏡弦震住,定了定神才色厲內荏地辯解:“你休在這信口雌黃!本將軍一心為國,忠君之心天地可鑒!”
大將軍說著,冷汗浸濕了裏衣,他有謀反之意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被楚鏡弦說出來就是另一迴事了。丞相若借此大做文章,鼓動九卿一起對付自己,那就麻煩大了。更何況自己的兵馬大都在駐紮邊境,楚靳又同自己離了心,如果他們動手……
想到這,大將軍有些惶惶地瞪向丞相,思索著要趕緊設法調幾萬兵馬到京都附近。
“那是下官誤會賀大將軍了。”鏡弦笑笑,不動聲色與丞相對了個眼神,“既然大將軍一心為國,那自然沒有與殿下爭奪監國權的意思了。”
大將軍正絞盡腦汁想著怎麽奪權,就見丞相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頓時一切念頭都沒了,幹笑道:“本將軍自然不會爭奪監國權,不過是怕殿下未曾處理過國事,想著幫襯一二。”
“大將軍怕是記岔了,殿下以往也是跟隨陛下料理過國事的,如此擔心倒是多餘了。”鏡弦說著,朝九卿使了個眼色。
九卿依言接道:“本宮隨父皇料理國事,不曾出過紕漏,賀大將軍不必憂心,本宮能打理好一切。”
大將軍被一個區區戶部郎中下了麵子,又被九卿不留情麵地一說,臉色一片鐵青,卻又發作不得,嘴角抽搐幾下,狠狠掃視了朝堂一圈,隻覺得所有人都在看自己笑話,正欲拂袖而去,就聽丞相笑嗬嗬接了話。
“殿下自然有能力料理國事,隻是國事繁多,殿下又從未全權打理過,再加上陛下重病,需要殿下侍疾,隻怕殿下無法妥善周全地打理一切。”
丞相頓了頓,挑釁地看了眼大將軍,義正詞嚴道:“臣願為殿下分憂!初步料理完雜事後,再將重要國事交給殿下處理。”
丞相話音剛落,文官隊伍中便出列了十餘人,齊齊附和丞相。
“臣等願為殿下分憂!”
眼看大權就要被丞相奪去,大將軍頓時不想走了,跨出一步斜睨著丞相道:“劉丞相你這哪是為殿下分憂啊,分明是想暗中攬權!依本將軍看,將國事交給殿下處理就行,不需要劉丞相你操心。”
大將軍說著,越想越覺得就算把監國權給皇女,也不能交給丞相,扭頭對後方親信使了幾個眼色,武官隊列頓時又熱鬧起來,七嘴八舌地吵著不能放權給丞相。
好不容易安靜些的朝凰殿,又吵成了菜市場。溫瑜頭疼地捂著耳朵,給鏡弦丟了一個自求多福的眼神,躲到了柱子後麵。
兩方爭執不下,吵了一盞茶時間都有些疲乏,文官引經據典尚有話說,武官卻早已詞窮,一句話翻來覆去罵了十多遍。
感覺差不多是時候了,鏡弦對九卿點點頭。九卿會意,拿起佩劍連劍帶鞘往地上頓了三頓,殿中終於又安靜下來。
“各位大人為國分憂的心意本宮甚是感動,本宮也不能坐享其成,從今日起,國事便由本宮料理,如有困難,本宮再向各位大人請教。”
九卿此話一出,朝凰殿徹底安靜了,文武官員們麵麵相覷,工部尚書第一個反應過來,出列道:“殿下初臨國事,難免有所疏漏,臣等實在放心不下,彭副將你說是吧。”
彭副將是大將軍的心腹,聞言就知道工部尚書打算與己方暫時結盟,嘴角一勾應和道:“臣等確實放心不下。”
這下輪到九卿坐蠟了,幾次三番被駁了麵子,俏臉煞白,心中對眾臣和鏡弦生出了幾分怨恨。
鏡弦對九卿直白的奪權方式頗有些無奈,給九卿使了個稍安勿躁的眼神,朗聲道:“不如請殿下設立議政閣,擇官員入閣輔助殿下處理國事,政務由殿下率領閣中臣子共同處理,如有疏漏,也能及時提點殿下,諸位大人也能放心。”
一眾別有用心的官員聽了眼前一亮,直接奪權終歸是名不正言不順,但進入議政閣,他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插手政務了。
大將軍第一個出聲支持,樂嗬嗬望著丞相。他本以為自己沒法插手國事了,卻不想峰迴路轉,鏡弦提出設立議政閣,這樣自己至少能安插一兩個人進去。這般想著,大將軍看鏡弦也順眼了不少。
丞相也跟著表態:“老臣讚同設立議政閣,隻是,不知這閣中官員如何選定?”
九卿整了整臉色,盡量平靜地道:“既然是楚愛卿提議的,本宮相信你能替本宮管理好議政閣。本宮便任命你為議政閣首輔,主理議政閣事務,閣中官員便由你同丞相、大將軍共同選定,諸卿意下如何?”
九卿話音剛落,丞相率先讚同:“老臣謹遵殿下令旨。”
大將軍瞪著丞相看了幾眼,心中納悶這老狐狸為何應得如此之快,嘴上倒也應了。
文武百官聽得兩人應下,這才齊聲附和:“臣等謹遵殿下令旨。”
唯有楚靳急得幹瞪眼,連忙出列,想要推脫說鏡弦難當重任。誰知九卿覺得眾人都在看她笑話,麵上掛不住,勉強點了點頭,便倉惶退了朝。
“且……慢殿下……”
隨著九卿離去,楚靳的聲音盤旋在安靜的大殿中,焦急中,楚靳仿佛看到一排烏鴉自朝凰殿上哇哇飛過。
視線匯聚中心的楚靳果斷無視一眾同僚,上前兩步抓住鏡弦手臂就往外走:“你個小兔崽子跟我出來!”
鏡弦掙脫不開,揮舞著沒有被禁錮的左手朝角落比劃著,沒一會兒就被拖出了朝凰殿。
大殿沉寂了小半盞茶時間,還是丞相率先迴神,笑嗬嗬招唿了一聲,緩緩離去。
文武百官這才從這戲劇性的結尾中緩過神來,招唿著要好的同僚,三三兩兩議論著離開。
溫瑜混入百官之中,獨自一人朝宮外走去,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鏡弦最後的比劃隻有他看懂了,她說,多謝恩公的玉笏,待我脫身立刻還你!
賀忠堂堂大將軍之尊,帶兵打仗幾十年,一時間竟也被鏡弦震住,定了定神才色厲內荏地辯解:“你休在這信口雌黃!本將軍一心為國,忠君之心天地可鑒!”
大將軍說著,冷汗浸濕了裏衣,他有謀反之意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被楚鏡弦說出來就是另一迴事了。丞相若借此大做文章,鼓動九卿一起對付自己,那就麻煩大了。更何況自己的兵馬大都在駐紮邊境,楚靳又同自己離了心,如果他們動手……
想到這,大將軍有些惶惶地瞪向丞相,思索著要趕緊設法調幾萬兵馬到京都附近。
“那是下官誤會賀大將軍了。”鏡弦笑笑,不動聲色與丞相對了個眼神,“既然大將軍一心為國,那自然沒有與殿下爭奪監國權的意思了。”
大將軍正絞盡腦汁想著怎麽奪權,就見丞相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頓時一切念頭都沒了,幹笑道:“本將軍自然不會爭奪監國權,不過是怕殿下未曾處理過國事,想著幫襯一二。”
“大將軍怕是記岔了,殿下以往也是跟隨陛下料理過國事的,如此擔心倒是多餘了。”鏡弦說著,朝九卿使了個眼色。
九卿依言接道:“本宮隨父皇料理國事,不曾出過紕漏,賀大將軍不必憂心,本宮能打理好一切。”
大將軍被一個區區戶部郎中下了麵子,又被九卿不留情麵地一說,臉色一片鐵青,卻又發作不得,嘴角抽搐幾下,狠狠掃視了朝堂一圈,隻覺得所有人都在看自己笑話,正欲拂袖而去,就聽丞相笑嗬嗬接了話。
“殿下自然有能力料理國事,隻是國事繁多,殿下又從未全權打理過,再加上陛下重病,需要殿下侍疾,隻怕殿下無法妥善周全地打理一切。”
丞相頓了頓,挑釁地看了眼大將軍,義正詞嚴道:“臣願為殿下分憂!初步料理完雜事後,再將重要國事交給殿下處理。”
丞相話音剛落,文官隊伍中便出列了十餘人,齊齊附和丞相。
“臣等願為殿下分憂!”
眼看大權就要被丞相奪去,大將軍頓時不想走了,跨出一步斜睨著丞相道:“劉丞相你這哪是為殿下分憂啊,分明是想暗中攬權!依本將軍看,將國事交給殿下處理就行,不需要劉丞相你操心。”
大將軍說著,越想越覺得就算把監國權給皇女,也不能交給丞相,扭頭對後方親信使了幾個眼色,武官隊列頓時又熱鬧起來,七嘴八舌地吵著不能放權給丞相。
好不容易安靜些的朝凰殿,又吵成了菜市場。溫瑜頭疼地捂著耳朵,給鏡弦丟了一個自求多福的眼神,躲到了柱子後麵。
兩方爭執不下,吵了一盞茶時間都有些疲乏,文官引經據典尚有話說,武官卻早已詞窮,一句話翻來覆去罵了十多遍。
感覺差不多是時候了,鏡弦對九卿點點頭。九卿會意,拿起佩劍連劍帶鞘往地上頓了三頓,殿中終於又安靜下來。
“各位大人為國分憂的心意本宮甚是感動,本宮也不能坐享其成,從今日起,國事便由本宮料理,如有困難,本宮再向各位大人請教。”
九卿此話一出,朝凰殿徹底安靜了,文武官員們麵麵相覷,工部尚書第一個反應過來,出列道:“殿下初臨國事,難免有所疏漏,臣等實在放心不下,彭副將你說是吧。”
彭副將是大將軍的心腹,聞言就知道工部尚書打算與己方暫時結盟,嘴角一勾應和道:“臣等確實放心不下。”
這下輪到九卿坐蠟了,幾次三番被駁了麵子,俏臉煞白,心中對眾臣和鏡弦生出了幾分怨恨。
鏡弦對九卿直白的奪權方式頗有些無奈,給九卿使了個稍安勿躁的眼神,朗聲道:“不如請殿下設立議政閣,擇官員入閣輔助殿下處理國事,政務由殿下率領閣中臣子共同處理,如有疏漏,也能及時提點殿下,諸位大人也能放心。”
一眾別有用心的官員聽了眼前一亮,直接奪權終歸是名不正言不順,但進入議政閣,他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插手政務了。
大將軍第一個出聲支持,樂嗬嗬望著丞相。他本以為自己沒法插手國事了,卻不想峰迴路轉,鏡弦提出設立議政閣,這樣自己至少能安插一兩個人進去。這般想著,大將軍看鏡弦也順眼了不少。
丞相也跟著表態:“老臣讚同設立議政閣,隻是,不知這閣中官員如何選定?”
九卿整了整臉色,盡量平靜地道:“既然是楚愛卿提議的,本宮相信你能替本宮管理好議政閣。本宮便任命你為議政閣首輔,主理議政閣事務,閣中官員便由你同丞相、大將軍共同選定,諸卿意下如何?”
九卿話音剛落,丞相率先讚同:“老臣謹遵殿下令旨。”
大將軍瞪著丞相看了幾眼,心中納悶這老狐狸為何應得如此之快,嘴上倒也應了。
文武百官聽得兩人應下,這才齊聲附和:“臣等謹遵殿下令旨。”
唯有楚靳急得幹瞪眼,連忙出列,想要推脫說鏡弦難當重任。誰知九卿覺得眾人都在看她笑話,麵上掛不住,勉強點了點頭,便倉惶退了朝。
“且……慢殿下……”
隨著九卿離去,楚靳的聲音盤旋在安靜的大殿中,焦急中,楚靳仿佛看到一排烏鴉自朝凰殿上哇哇飛過。
視線匯聚中心的楚靳果斷無視一眾同僚,上前兩步抓住鏡弦手臂就往外走:“你個小兔崽子跟我出來!”
鏡弦掙脫不開,揮舞著沒有被禁錮的左手朝角落比劃著,沒一會兒就被拖出了朝凰殿。
大殿沉寂了小半盞茶時間,還是丞相率先迴神,笑嗬嗬招唿了一聲,緩緩離去。
文武百官這才從這戲劇性的結尾中緩過神來,招唿著要好的同僚,三三兩兩議論著離開。
溫瑜混入百官之中,獨自一人朝宮外走去,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鏡弦最後的比劃隻有他看懂了,她說,多謝恩公的玉笏,待我脫身立刻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