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別開生麵的開場,足以震撼到文武百官了。


    就連躺在床上的皇帝蕭棣,在聽到了這一首精忠報國的時候,也是感慨良多。


    要不是生了兩個好兒子,此生怕是要背上昏君之罵名了吧。


    當年,北伐蒙元之時。


    每一次大戰,蒙元都有其戰歌。


    而大乾這邊最後則是也唱起了《詩經·秦風·無衣》來提升士氣。


    如今,蕭奕便借著這個機會,拿出了精忠報國。


    不抄詩詞。


    改抄歌曲了。


    當然,精忠報國真的是一首不可多得的,非常適合如今的大乾的戰歌。


    僅僅是一首歌,就能讓人聽出金戈鐵馬的味道。


    這才是大乾國宴上應該有的歌舞表演。


    比那些個歌姬扭腰要好看、好聽多了。


    聽得人心潮澎湃。


    聽得人熱血沸騰。


    聽得人淚眼婆娑。


    一首精忠報國,算是直接把國宴的場子給暖起來了。


    在蕭奕的帶領之下。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今日,本就當普天同慶。


    直到酒過三巡。


    蕭奕才開口道:“各位都是跟孤很久的人,也有並未跟著孤,卻也跟著三弟的人,也都知道,如今這大乾盛世,來的不容易,付出的汗水和血水有多少。”


    “按理說,任何一個人,坐在孤這個位子上,立下了這般輝煌大業。”


    “也應該誌得意滿了。”


    “但這次功成,不怕你們笑話,孤開始真的是茫然無措,明明是辛苦了那麽久,一步一步來的,但真的做到了,竟然覺得空虛。”


    “當初,孤在城外迎接三弟的王師,和三弟一起進宮麵見父皇,明知道,大乾走到這一步,便已經是赫赫功業、銘記史冊了。”


    “可就是難受,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起來,想著這三年,死去了這麽多人,可孤竟然連感傷的時間都幾乎沒有。”


    “因為英靈殿上那一排一排的石碑上,寫著的都不僅僅是一個名字,而是一條生命,他們是丈夫,兒子或者父親,孤就是給與再多的土地、耕牛或者錢財,人也迴不來了。”


    “孤就想著,如何才能讓這三年的時間裏麵,那麽多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為代價換來的太平,永遠地傳承下去。”


    “真正做到為萬世開太平,真正做到,讓老百姓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


    “便是在腦海裏麵翻遍了以前所讀的聖賢書,幾乎是一夜未眠。”


    “書桌上,寫滿了各種各樣的想法,各種各樣的發展之道路。”


    “可到了最後,卻也隻有寥寥幾條。”


    “再好的製度,也要拿到當下大乾所麵臨的情況,所存在的大環境之下去實施。”


    “所以,孤就和三弟又有了約定。”


    “如今迴過頭來再看,總覺得,孤做的還不夠。”


    到底是燕王蕭政,更為練達一些,抱拳道:“大哥仁念,臣弟隻有佩服。”


    “說起英靈殿,臣弟倒是記得大哥在臣弟迴京之後,曾經在那裏說過,那麽多牌位在這裏,是勸大哥不要負了他們,不要忘了他們,務必要建立一個盛世大乾,如今大哥都做到了,煌煌英靈,都沒有白白付出。”


    “相比而言,大哥做的已經夠好了。”


    “古往今來,又有哪一位帝王,能夠和大哥以監國太子的身份,攘外安內、中興大乾之功?”


    “大哥自詡為盛世大乾的領頭人,我等便是馬前卒,是大哥帶領大乾走向萬世之基業的大道上的基石。”


    “今日又是國宴,大哥應當雄心壯誌,而非心有傷感。”


    話都到這裏了,狄晏趕緊接上,“殿下,燕王殿下所言大善,您才是大乾之根本,無論是推行新政也好,還是中興大乾,您都是重中之重,萬萬不可過分傷感啊。萬事還是要往前看啊。”


    蕭奕忽然笑了一聲,道:“孤雖感傷,卻不後悔。隻不過,孤於朝堂之上,講述治國理政之道,本意要讓文武百官明孤之心意,能夠緊跟孤之腳步,可是,天下太平已經半年之久,也有些人不願意跟孤走一條新路。諸位可知道這是什麽。”


    隨著太子蕭奕話音落下,錦衣衛指揮使陸銘、三寶太監從暗處閃出來,抱了一疊奏疏放在案上。


    眾人看著這些奏章,頓時心下不安。


    確實是宴無好宴啊!


    很多人都清楚,這些奏章裏麵的內容是什麽。


    畢竟,這裏麵的內容,就是他們所寫的啊!


    蕭奕也沒有賣關子,直接說:“從今年的七月初,孤一共收了三十二份奏疏,全是控告三弟的,說什麽治理東南無功、引起了民怨紛騰、海商遠航、貪墨錢財,話裏話外,明說暗示,都要孤奪了他的軍權和海貿差事,叫他迴家養老。”


    嘿。


    本來還打算吃個瓜的燕王蕭政,沒有想到,這瓜就在自己身上。


    當下也沒再表什麽忠心,依然麵色平靜,沉默不語。


    蕭奕看了看燕王蕭政。


    然後繼續道:“三弟是何等心性,又是何等賢德,孤難道不知道嗎?有些人呐,眼看著孤重用六部九卿的大臣,看著這些個大臣就算是有疏忽、有過錯,孤也從未罷免他們,沒了三省官署,近臣也就六部九卿了,很多人都盯著這些個位置。”


    “三弟乃是大乾燕王,又是一位手握兵權,還主持大乾海商之政,比之其他戍邊三位戍邊親王,那是真正有實權、有聲望、有才能的親王,可不就被人盯上了嗎?所謂柿子撿軟的捏,就是這個道理。”


    “朝堂之上一片死水,他們如何從中得利?”


    “自然是要把這個水攪渾,還趁機從中站位,從而得到孤的賞識,然後就能平步青雲?”


    說到這裏。


    很多官員都聽不下去了。


    狄晏等人想要站出來,直接噴一噴,哪個不長眼的,這時候還來這麽一出,不是找死嗎?


    燕王殿下若是真有異心,用得著這樣嗎?


    早就在太子殿下北征的時候,等到劉賊、趙賊攻破長安,來一個清君側,豈不美哉。


    他為吏部尚書,對於吏部官吏們的約束和教導,那也算是非常合格了。


    但是這朝野上下,還是有著不少的官員,也並非是人心思齊。


    所以啊。


    難免會出現一些其他的不該有的心思。


    然而,蕭奕也不給其他大臣們說話的機會,快言快語道:“可是他們從來就不想想,若是你真有什麽心思,當年孤平西夏的時候,趙賊、劉賊就能攻破長安城,威脅到父皇安危,威脅到京師百姓的安危,孤便是千古罪人,京師若是被攻陷了,還有他們的好日子過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