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蘇加忍受著藤原鐮足的欺壓,已經多年。


    當他們的權力和野心日益強烈的時候,誰又願意藤原鐮足這樣的人,站在他們的頭上拉屎呢?


    大乾的到來,提前引燃了天皇、藤原、德川、蘇加四方勢力之間的爭鬥的導火索。


    李斯也其人,也深諳縱橫之術。


    當然,這個時代的大秦,始皇帝時期的丞相並不是叫李斯,而是叫做李栩。


    李斯先是找到了藤原鐮足,後來再去德川,最後見了天皇,就匆匆迴到了東南碼頭。


    這在德川等人來看,大乾使者和藤原鐮足沒能友好交談。


    不然,大乾的使者就不會找到他們,也不會給他們禮物了。


    更不會在言語之間,表現出對藤原鐮足的不滿。


    這樣一來。


    他們也就更加對藤原鐮足不滿了。


    你不想賺錢。


    那也不能攔著我們賺錢啊!


    斷人財路。


    如殺人父母。


    這還能忍?


    自然是不能忍。


    當大乾偷偷給了德川、蘇加兩家鎧甲,支持他們反抗藤原鐮足之後。


    一場大戰就在所難免了。


    藤原鐮足也想著,來一個苦肉計,讓德川、蘇加反起來。


    這樣,他才能有理由鎮壓這兩家。


    當武士們衝進了藤原家的時候,發現這裏並沒有藤原家的人。


    中計了。


    “噗!”


    屋頂上出現了一些藤原家的武士。


    箭矢如雨。


    “叮當……。”


    好在,德川、蘇加的武士穿了鎧甲,手上還有藤盾。


    一邊撤退。


    一邊廝殺。


    而在西南碼頭的營寨。


    四五萬的東瀛武士,密密麻麻地殺向了大乾剛剛建造好的交易所。


    王稟帶隊,死守營寨。


    東瀛的武士看起來來勢洶洶,然而,麵對大乾禁軍,麵對能夠和蒙元廝殺不落下風的精銳。


    這四五萬人也就是聲勢浩大,殺傷力卻弱得很。


    連甕城都沒能進去。


    被王稟攔在了營寨的外麵。


    一直到王賁的迴援,這四五萬的武士都沒能進入營寨內。


    這時候的東瀛武士戰鬥力,真的一般。


    擁有鎧甲的大乾禁軍精銳,防禦力自然是強於那些沒有鎧甲的東瀛武士,而在兵器上,如今的東瀛還沒有學到技術呢,東瀛武士刀也沒有達到那種頂尖工藝水平,所以也是不如大乾的百煉鋼陌刀、乾刀的。


    等到王賁迴援之後。


    這一波聲勢浩大的東瀛武士就被屠殺殆盡。


    他們明顯是死士。


    殺到最後,沒有一個人潰逃。


    蕭政看著外麵的屍體,直接下令,讓人清掃戰場,然後把這些武士的屍體擺在了東山一個山穀那邊。


    自然是不能汙染了交易所的水源,也不能汙染了空氣。


    防止瘟疫發生。


    還讓李斯帶人,再去打探一下東瀛的口風。


    他要讓東瀛人先看一看這四五萬武士們的屍體,也就是築京觀。


    以此來震懾一下東瀛人。


    大乾原本是想要互市,是想要友好交往的。


    但是奈何東瀛人有人不願意和平共處。


    而這,就是意圖搶劫大乾貨物的下場!


    李斯到了德川家的地盤。


    得到了德川的盛大迎接。


    也聽到了消息。


    藤原鐮足死了。


    聖德太子帶著人,以看望藤原鐮足的借口,到了藤原家,卻趁其不備,殺了他。


    原本想要以苦肉計,吞下德川、蘇加的藤原鐮足,沒有想到德川、蘇加得到了大乾的支持,有了鎧甲和上等兵器。


    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四五萬武士前往西南碼頭,卻沒有一個迴來的。


    僅僅是一戰。


    也僅僅是一天就不到。


    全死了。


    暗處的探子是屁滾尿流的迴來稟報的。


    藤原鐮足知道自己大勢已去。


    埋伏德川、蘇加的武士團,也沒能完全成功。


    自己這邊傷亡很大。


    而他也已經老了。


    知道藤原家可能要被滅家。


    也就沒繼續反抗。


    刺殺德川、蘇加也都失敗。


    等待他的自然是死亡。


    所以,他死在了他自己扶持起來的聖德太子之手。


    李斯在了解了具體的情況之後,便建議蕭政出麵,代表大乾燕王的身份,會見東瀛的天皇。


    蕭政同意了。


    東瀛的天皇在聖德太子、德川、蘇加的勸說下,以最大的禮儀,迎接來自於大乾的王。


    天皇頭戴立纓冠,身著冕服,本來頗為威嚴的裝束,但由於其身量不高,神情懦弱,沒有一點兒的威嚴。


    真正有話語權,有威望的人,是藤原鐮足。


    而此人已經死了。


    東瀛的話語權變成了三個人。


    聖德太子。


    德川。


    蘇加。


    此後,可能還要加上一個大乾。


    不過嘛。


    大乾肯定還是屬於幕後那種。


    屬於一個第三方。


    故此,雙方見麵,看起來莊重。


    沒了藤原鐮足的東瀛。


    對大乾的態度自然是恭維了許多。


    蕭政清了清嗓子,眾人的目光,都望向了他。


    隻見,他拿出了一個玄黃的布匹,上麵還有青玉,好像青玉卷軸一樣。


    十分高大尚。


    這是一份詔書。


    一份大乾和東瀛以後友好交往的詔書。


    “孤得上天祖宗之佑,百神效靈,諸將用命,授監國太子之位,便文治武功,除佞臣,平西夏、退蒙元、定金賊、攘北燕,大乾北地四賊皆臣服矣。”


    “粵自古昔,帝王居中國而治四夷,曆代相承,鹹有斯道。”


    “今大乾帝國願與東瀛時代交好,開互市之道,行絲綢之路,兩國之交,當遵從和平共處、友好交往,互利互贏之原則。”


    “大乾乃禮儀之邦,亦是天朝上國,理應治四夷、教化萬民,建立一個萬世之盛世。”


    蕭政的身邊,也有一個翻譯在勉強把這個詔令的內容翻譯出來。


    天皇、德川、蘇加等人聽了,也暗自鬆了一口氣。


    友好交往。


    友好交往就好啊!


    他們自然也擔心大乾會過河拆橋。


    等聽完這個詔令之後,才鬆了一口氣。


    自此,也算是皆大歡喜了。


    德川、蘇加兩家是對蕭政恭敬不已。


    特別是見到了大乾禁軍和燕雲十六騎這兩個精銳騎兵之後,那更是小心翼翼了。


    而隨著一把火,燒了藤原家的武士。


    東瀛那邊甚至是出人、出錢、出材料,開始擴建交易所。


    貞元二十六年的冬天。


    大乾和東瀛正式建立了友好往來關係。


    商隊們來往也就更加頻繁了。


    其中,也有好幾個商隊,在購買東瀛女子,二十歲一下的,帶到大陸,教會她們漢語。


    也會購買一些苦力,帶去礦山挖石炭。


    十二月初十。


    蕭奕得到了一個大好消息。


    水泥,燒製出來了。


    陳規這人,算得上是大乾的大國工匠。


    徐光蘄算得上是大乾的農學之父。


    蕭奕連忙放下了蕭琰,直接讓三寶太監去宣召六部尚書、九卿卿正,一起去將作監。


    他和和大臣們一起見證一個工業革命初期的偉大變革。


    水泥。


    這個工業品帶來的變化,將會是巨大的。


    這一天,也必將銘記史冊。


    “殿下這麽急匆匆地召見我等,是不是東瀛那邊又有了消息傳來?”李大亮問道。


    張太嶽迴道:“應該不是,大乾剛剛和東瀛建立了友好關係,就算是有消息傳來,應該不至於如此興師動眾吧?”


    郭子儀直接道:“看方向,去的是將作監那邊,應該是又有什麽武器創新?”


    眾人看了看路線。


    也都頓時恍然。


    對啊。


    這是去將作監的路。


    看來,大乾又要出現更強大的武器了?


    若是真的,也確實是值得太子宣召,讓他們放下手中的事情,前去一觀。


    等到了將作監,卻沒見到火炮什麽的武器。


    反倒是見到了一個大的灰色袋子。


    “拜見太子殿下,恭安。”群臣施禮。


    蕭奕揮手道:“免禮。”


    然後解釋道:“孤讓三寶宣召諸卿,是想要請諸卿看一樣足以改變大乾很多東西的利國利民之利器。”


    說完。


    便讓將作監的人開始行動起來。


    青磚。


    水泥。


    十幾個工匠開始忙活。


    一個時辰不到。


    一個三室兩廳的房子的地基和一小層的牆麵就立起來了。


    因為是實驗。


    所以也就不用真的建造一個房子出來。


    隻要是基礎構造弄出來。


    出實驗的結果就行。


    群臣就坐在那裏看著,一時間也摸不準頭腦。


    這算是什麽利國利民之利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