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曾有言,宇宙浩瀚、日心月繞,因為我們所在的大陸是繞著太陽轉,所以才有了一年四季,而月亮繞著藍星,才有了潮起潮落,一個氣候的變化,才是影響了農業生產生活的根本原因”


    許敬禮問道“殿下,臣似乎明白了一些,比如這西北之地因為溫度年年升高,所以風沙變大,從而導致耕地變少,這便是樓蘭亡國之原因吧。”


    蕭奕笑著說道:“確實如此,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天時才是影響一個王朝發展的最大因素。”


    “若是氣溫不斷上升,到時候,關中之地也將會成為黃沙遍地的地方。”


    “到時候,隴右道的耕地變少,百姓們也就會向東南遷徙,可東南之地的疆域就那麽大,人一多,對土地的要求就會提高,對糧食的需求也會提高。”


    “可若是沒有優良的農物,能夠實現高產,便是養活不了那麽多的百姓。”


    “這時候,人為了能活下去,為了一口吃的,什麽都能做出來。”


    許敬禮等人連忙躬身,說道:“受教了。”


    蕭奕還沒打算迴京師。


    因為水利部才建立起來,還在整頓漕幫階段。


    已經出現了不少反抗的聲音,嶽紅翎已經帶著水師剿匪,鎮壓槽幫叛亂。


    與此同時,他也已經下了詔令。


    頒布了一個國策。


    那就是給漕幫的人發放工錢。


    其中就是漕幫管理條例。


    再讓那些大學士在各個碼頭宣傳,讓官府的人也去宣傳這一項管理條例。


    旨在讓碼頭的纖夫能夠覺醒,能夠擁有人的尊嚴,而不是奴隸、苦力。


    蕭奕微微眯起眼睛,緩慢地說道:“天時之因,是人力無法抗衡的,氣溫升高也好,降低也罷,是因為太陽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所決定。”


    “我們雖然不能改變天時之因,但是卻能防禦天時之因帶來的影響。”


    “比如,建立防護林、防風固沙。”


    又是一個國策。


    官吏們頓時被勾起了興趣。


    蕭奕自然知道後來的西北、北地風沙會到達什麽程度。


    就算是嶺南之地,都能出現漫天黃沙。


    下黃沙。


    那是一個時代的悲傷。


    從此之後,空氣質量也就非常差。


    當然啦。


    這是幾千年之後的事情。


    但是現在,其實已經出現了一些征兆了。


    樓蘭為何會亡國?


    就是因為一場沙塵暴帶來的滅頂之災。


    蕭奕想要保持西北這一條絲綢之路,就必須要解決風沙帶來的侵襲。


    隻不過,建造防護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的大乾已經有了太多的工程,工人們也已經不太夠了。


    北地的長城修建。


    各地的官道加寬、修橋,實現縣城和縣城之間都能互通。


    然後就是兩河治理。


    這些都需要工人。


    防風固沙隻能是慢慢地去做,先讓安西都護府那邊出一些人,去在綠化草地附近開始種植耐幹旱的樹木,先把現有的西北草地變成西北灌木,再慢慢地往前,再往前吧。


    “除了建立防護林,防風固沙,防止土地沙漠化影響到隴右道之外。”


    “還有一個要做的事情,那就是提高畝產。”


    “若是畝產提高了,每一畝的收成,要比以前高,能夠多養活幾個人。”


    “那就不必擔心氣溫變化,讓耕地變少,從而缺少糧食的問題了。”


    “孤也想了兩個辦法,一名為:土化肥的五種簡易製法,二名為:輪作套種的二十八種組合。”


    推廣農書。


    他雖然沒有看過齊民要術,但是自己也算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


    再加上,後來閑著沒事,在論壇上麵也見到了不少帖子。


    都是講述穿越到了古代,可以做什麽,有些,也算是腦洞大開,也有一些,直接成了科普帖子。


    好在蕭奕現在都還能記得不少,知道土化肥的製作方法,也知道一片良田,是可以一年四季輪作套種的。


    特別是東南之地,完全可以實現三季稻。


    一年耕種三次,豐收三次。


    這要比現在一年耕種一次,還要看老天爺賞飯吃要好的多。


    土化肥自然是要比工業化肥的效果差一些,但是在這個時代,土化肥絕對是提高畝產的最強法寶。


    還有一個,就是要解決鹽堿地的問題。


    若是能解決鹽堿地的問題,那自然是能讓大乾的豐收,提升三四倍之多。


    蕭奕這段時間寫出來的土化肥製作方法,還有輪作套種的想法,也都直接給了司農司的徐光蘄。


    這位也算是農業專家,本身也都是攻讀農業書籍的,因為對於農業的專業化見解和知識,被提拔為司農司的官員,後來更是寫了基本農業書籍,得到了蕭棣的賞識,成為了司農司的司正。


    這人也不負蕭奕的期望。


    當年的大棚,後來的嫁接、雜交稻等等,對於農業的研究,隨著蕭奕提出來的各種前世見到的一些觀點、道理等等,也提升了一個很大的台階。


    許敬禮等官吏們見到了這兩本書籍,看了之後,一時間,也是稱讚連連。


    這可不是拍馬屁。


    越是聽著太子殿下的講解,越是感覺太子殿下的學識淵博,也就越發覺得自己的目光短淺了。


    蕭奕繼續講述,把一些後世的很多觀念,慢慢地陳述出來,讓這些官員們開闊眼界。


    其實,他這麽做的目的,是想要洗腦。


    這話聽起來很別扭,但是在現階段而言,卻是一個最佳選擇和最佳路線了。


    蕭奕是大乾的監國太子,實際意義上的大乾九五之尊,一句話,直接斷人生死。


    這樣的權柄,可以說,已經到達了巔峰。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要設立小課堂,要給官員們講述什麽富國論、民富國強、開民智、東南問政等等。


    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


    就是洗腦。


    讓管理們改變以往那種治國理政的思想,重視的不再是權力的鬥爭,不再是尚書位置的鬥爭,而是如何建立那個偉大藍圖中的盛世。


    隻能說,蕭奕在一開始,就已經描繪出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然後利用這個盛世來穩住了人心,再用這些知識來衝刷他們的大腦。


    看看。


    從他監國到現在,從沒有出現過,有人為了一個尚書之位,從而拉幫結派,構陷官吏。


    當然,也有蕭奕對於六部尚書、九寺卿正們的信任態度有一些關係。


    很多官員也都知道,太子殿下對這六部尚書們的信任有多高。


    一般的誣陷,根本就不可能把六部尚書給拉下尚書之座位,甚至是有可能還偷雞不成蝕把米,直接把自己給害了。


    ……


    十月二十八日,長安城。


    京師的官員們,還有東宮的幾位麗人,以及京師長安的萬民,都對監國太子翹首以盼呢。


    在禮部官員的主持下,終於到了監國太子迴京之日。


    整個長安城的官民人等都翹首以望,麵上見著振奮之色,想要見一見那位被人人誇讚的監國太子神威。


    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前往城外。


    等候著他們的監國太子東南問政歸來。


    此刻,長安城外四周旗幟獵獵作響,滿是披甲執兵的衛士,昂首挺胸,肅穆威嚴的神情上也難掩興奮之色。


    不過一會兒。


    隨著斥候來報,大乾監國太子的車輦,出現在了視線之中。


    沒有多麽的陣容豪華,也沒有那般的萬人跟隨,太監、宮女等等隨行都要幾千人。


    簡簡單單的三千騎兵,再加上太子車輦。


    隊伍在長安城前停下,蕭奕一身金甲,立於馬上,朗聲道:“此番東南問政,孤所獲甚多,也大肆整頓了東南官吏,整治貪官汙吏,還東南一片安寧,還東南萬民一個公道,還大乾一個興盛之契機,孤所願者,乃是和大乾的千萬黎民百姓共襄盛世。”


    聲音洪亮,在這城外,傳出去很遠、很遠。


    文武百官、販夫走卒、圍觀百姓,大部分都能聽到,也都心生感慨。


    這才是盛世之音。


    片刻,長安城外便是轟然一片,百姓們在高唿,文武百官在稱讚。


    萬民歡騰。


    蕭奕在這一片歡騰之中,進入了長安城。


    之後,便是帶著六部尚書、九寺卿正等,去了甘露殿,麵見了蕭棣。


    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如今麵容枯瘦,卻雙目有神。


    聽著蕭奕簡要講述這一次東南問政之所獲,講述治理兩河水患之方案等。


    咳嗽了幾聲。


    “咳咳,朕心甚慰,你做的很好。”


    “大乾能有你這樣的皇太子,是大乾社稷之福、官吏之福、萬民之福。”


    “蕭家能有你這樣的儲君,也算是有福氣了。”


    “朕以後見到了父皇,也能自豪地和他說道說道了。”


    一直以來。


    蕭棣都對他的父皇傳位於皇太孫,而不是傳位於他這位有功於大乾的親王耿耿於懷。


    後來,皇太孫的做法也是昏君一位。


    他迫不得已才奪了這個位置。


    他也清楚,這必將是一個汙點,但是他不怕,也不在乎。


    若是沒有他,大乾必定會因為皇太孫的胡亂作為而亡國。


    他對得起列祖列宗,也對得起大乾。


    如今,得見蕭奕這般英明神武,就算是死了,也能瞑目了。


    那點因為皇位傳承的不滿,如今也差不多能釋然,就此之後,再也不提。


    因為根本就不值得了。


    蕭奕自然是謙遜恭敬,把戲演到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