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馬寺開始,朝廷的監察禦史、錦衣衛兩個官署立即出動人手,對大乾天下各地寺廟、道觀進行了清查。
一時間,和尚們頓感大難臨頭。
有人連夜帶著錢財逃跑,也就發生了好幾起和尚橫死荒野的冤案。
也有人直接躲進了當地的士紳、豪商、官員的家中,意圖躲避朝廷的追查,從而躲避罪責。
更有一些,當天晚上,寺廟就突發火災,一場大火,直接燒了百年古刹。
然而,對於這些,朝廷是不怎麽在意的。
寺廟的和尚要查,當地的官員、士紳、豪商也要查,還要在衙門設立登聞鼓。
若有百姓有冤屈,都會想辦法去擊鼓鳴冤。
這般大的動作,當真是讓人看足了熱鬧。
邸報上也隨時報道,每一天,都會出現新的數據,看得不少人拍手稱快,大叫,查得好!
蕭奕在當晚,就住進了行宮中。
沒有想象中的有人夜襲行宮,直接來一個解決問題的人。
或許,他們也都清楚,太子殿下身邊有著三千人馬,也很清楚,太子殿下本身的武力值就非常高。
除非他能找到一萬人,還是一萬精銳。
就算是如此,可能還有大的風險。
要知道,監國太子可是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還能全身而退。
蒙元鐵騎如何?
最後卻節節敗退,根本就不是監國太子的對手。
他們從那裏去找那一萬精銳啊。
而且,也有不少人都有著僥幸心裏,或者說,蕭奕不是朱元璋,直接殺得血流成河。
大乾依法治國,他們也清楚自身的罪責,罪不至死。
至於那些知道自己死罪難逃的,也有一些,直接在當晚就自裁謝罪,留下了悔恨書。
也有一些,自然也等著錦衣衛上門。
談什麽夜襲監國太子的行宮?
開玩笑。
他們哪裏能想到自己會有今天,哪裏會提前養那麽多的死士啊!
真正有實力、有人手的貪官汙吏,早就被整頓了。
蕭政當初在江東之地,那也是殺得血流成河了好不,如今的官員,也都是在那之後被提拔起來的。
隻能說,權力養人心,錢財誘惑人。
大部分的官員一開始,也知道自己這麽做的後果,也不想去蹚渾水。
可是誰讓別人有的是辦法拖他們下水呢。
七天之後。
蕭奕下令,前往開封。
開封算是河南道的省城,處於黃河的中下遊,行宮什麽的都還在,軍隊也有地方安置。
而當蕭奕和許敬禮等一起到了開封城外,開封太守就帶著一眾官員迎接。
同時,還有一些官吏、和尚、道士被綁著。
於是乎,開封太守在行禮之後,當即就宣布了綁著的這些人的身份,以及他們身上的罪責。
同時,懇請太子殿下派遣監察禦史、錦衣衛再一次清查,看是否存在冤情。
最後自然是表達了自己拳拳報國之心。
看看。
什麽叫做專業?
這個就叫做專業!
蕭奕自然不會伸手打笑臉人,連忙扶起了開封太守,表揚了他的功勞和忠心。
君臣兩人猶如知交好友,有說有笑地進入了城內。
監察禦史、錦衣衛卻直接接手了那些被綁著的人,該複查的自然要複查。
而在開封逗留的時間就比較短了。
因為開封太守所作所為確實沒話說,是一個會來事兒的人,也表現得剛正不阿。
有功就賞。
爵位、待遇什麽的,自然也都提了一級。
七月廿五,蕭奕一行終於到了江東金陵城。
有江陰文士錢謙益、周延儒二人在城前,伏闕進言。
內容駁雜細致,既有勸太子殿下親賢臣、遠小人之說,又有建言重視教育、鼓勵農桑、重視海商、廣納諫言等之論,還有勸太子殿下更改官製的。
對此,太子殿下接受了他們的文書,卻沒有接見這些人,而是明白以告,待他巡視之後,自會和燕王一起在金陵城召開針對東南的政治座談會,屆時東南士民皆可當麵言事。
兩名文士無奈,隻能在金陵城暫時住下,好等著那個什麽座談會的舉辦。
然而,話雖如此,一直到八月初,也不見燕王殿下出麵,更不見太子殿下下令召開座談會,而是每日遊山玩水、好不自在。
如此這般,流言蜚語也就慢慢傳開了,說什麽,太子殿下一直在京師長安坐鎮,後來也都是北征,從來沒到過東南這邊,所以這一次見到了東南魚米之鄉,見識到了東南的繁華,就有一些流連忘返了。
而隨著這些流言蜚語傳開,倒是讓不少人本來還很著急,如今卻又不急了。
看,太子殿下都喜歡秦淮朱雀橋、烏衣巷。
甚至是也喜歡聽後庭花呢。
話說,馬上就臨近中秋佳節,各處達官顯貴、士人豪紳什麽的,也都聞風而動,到了這金陵城。
大家也都以為,那個什麽座談會,應該會在八月中秋那一天開起來。
也都在暗自籌備著中秋佳節的詩句,好在那一場座談會的場上,當眾吟詩,也好揚名啊。
這人多了,也就熱鬧起來。
趁著初秋來臨,也算是秋高氣爽了,便相約登高望遠,一起商討著如何在中秋佳節那一天上達天聽。
當然,也存了想要互相試探的心思。
金陵城的雞鳴寺,又稱古雞鳴寺,位於雞籠山東麓山阜上,是金陵城最古老的梵刹之一。
雞籠山東接九華山,北臨玄武湖,西連鼓樓崗,因山勢渾圓似雞籠而得名。
雞籠山背湖臨城,滿山濃蔭綠樹,翠色浮空,山清水秀,風景綺麗。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才使這裏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從此香火不斷,一直傳承至今。
而在蕭奕到達金陵之前,江東監察禦史、錦衣衛兩個地方官署行政長官就已經帶著人,把雞鳴寺上下清查了一番。
除了寺廟之外,其餘一切田產全部被抄沒,然後開始以官府名義租借出去,收取的租金,非常少。
而租賃的都是一些沒有田產的,甚至是當年這些田產本就屬於他的,又或者是一些貧苦的百姓。
總之,朝廷有意阻止土地兼並,那些個世家大族、士紳們也都不敢再伸手了。
邸報上報道出來的世家大族,也都很主動積極承認錯誤,歸還了不少的田產。
這時候,印花稅也就起到了作用。
由官府作證,世家大族交了印花稅之後,地契也就完成了更改。
還有一些,死守著地契不放的,覺得這是自己花錢買過來的,那些百姓借錢,還不起,隻能是以地契來還錢,本就是天經地義,為何要還?
然而,沒過多久,監察禦史、錦衣衛就上門了。
這些人的手中或多或少那都是有著人命官司在身,又或者,其家財來路不幹淨,都是經不起調查的。
至於還有一些隻是發了一點財,犯得罪責不大,若是沒有拔出蘿卜帶出泥,那自然還是相安無事。
畢竟,世間一直也都是處於一個黑白之間,而不是非黑即白。
迴到眼前,不少東南的官吏、士紳、士子等等都來登高,待遇卻是截然不同的。
附近那些聲望很高、桃李滿天下、告老還鄉的大員上來了,那一定是主持親迎,獨門小院清掃幹淨。
還有一些捐過大筆香油錢的富戶到了,也一定有知客僧小心接待,讓來他舒舒服服地享受著金錢帶來的服務。
至於尋常善男善女來了,若不捐些錢財絹帛,卻是不好進去喝杯茶水的。
須知道,這雞鳴寺的茶葉用的可是東南名茶西湖龍井,一塊茶餅拿出去要等重黃金才可以換得。
當然了,也有一些例外之人。
比如說一些在東南頗有說法的士子、才子、學生名儒,雖然一點香油錢都不給,可若是不給人家備好茶,掃好房,說不得出去就要編排你雞鳴寺狗眼看人低。
到時候傳揚出去,那肯定是影響雞鳴寺的名譽,莫說茶葉錢了,就是香火錢恐怕就少的可憐。
“太子殿下向來是雷厲風行,洛陽白馬寺那一場齋宴,最後卻成了鴻門宴,這一次的金陵座談會,怕是也是一場風雲會啊?”錢謙益一邊在涼亭坐下,一邊看著金陵城行宮方向,若有所思。
周延儒也是有點兒憂心忡忡,開口道:“殿下有意要阻止土地兼並,引起東南大族之人心生不滿,如今已經見了血,感覺事情不會就這麽簡單了解。”
錢謙益喟然以對,說道:“沒辦法啊!太子殿下如日中天,偏偏又不按常理行事,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當然心憂不已……。”
周延儒也歎了一口氣,感慨道:“其實太子殿下此舉並不出人意料,這些年他本就是這般雷厲風行、出人意料地做事……隻是往年離得遠,如今難得挨得近了,所以才會心亂如麻。”
說白了。
以前那叫天高皇帝遠。
如今嘛。
太子殿下南巡,親自坐鎮東南。
很多人自然都有一些慌亂。
畢竟,在這之前,已經見了血。
雞鳴寺的好幾個高僧都斬首示眾了。
也有好幾個世家大族的子弟,甚至是偏房的人,都被緝拿歸案。
時間年的陳年舊案都被翻出來,重新審查。
這般動作,東南這些個身處於樂土的讀書人,誰又不慌、不憂心呢。
一時間,和尚們頓感大難臨頭。
有人連夜帶著錢財逃跑,也就發生了好幾起和尚橫死荒野的冤案。
也有人直接躲進了當地的士紳、豪商、官員的家中,意圖躲避朝廷的追查,從而躲避罪責。
更有一些,當天晚上,寺廟就突發火災,一場大火,直接燒了百年古刹。
然而,對於這些,朝廷是不怎麽在意的。
寺廟的和尚要查,當地的官員、士紳、豪商也要查,還要在衙門設立登聞鼓。
若有百姓有冤屈,都會想辦法去擊鼓鳴冤。
這般大的動作,當真是讓人看足了熱鬧。
邸報上也隨時報道,每一天,都會出現新的數據,看得不少人拍手稱快,大叫,查得好!
蕭奕在當晚,就住進了行宮中。
沒有想象中的有人夜襲行宮,直接來一個解決問題的人。
或許,他們也都清楚,太子殿下身邊有著三千人馬,也很清楚,太子殿下本身的武力值就非常高。
除非他能找到一萬人,還是一萬精銳。
就算是如此,可能還有大的風險。
要知道,監國太子可是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還能全身而退。
蒙元鐵騎如何?
最後卻節節敗退,根本就不是監國太子的對手。
他們從那裏去找那一萬精銳啊。
而且,也有不少人都有著僥幸心裏,或者說,蕭奕不是朱元璋,直接殺得血流成河。
大乾依法治國,他們也清楚自身的罪責,罪不至死。
至於那些知道自己死罪難逃的,也有一些,直接在當晚就自裁謝罪,留下了悔恨書。
也有一些,自然也等著錦衣衛上門。
談什麽夜襲監國太子的行宮?
開玩笑。
他們哪裏能想到自己會有今天,哪裏會提前養那麽多的死士啊!
真正有實力、有人手的貪官汙吏,早就被整頓了。
蕭政當初在江東之地,那也是殺得血流成河了好不,如今的官員,也都是在那之後被提拔起來的。
隻能說,權力養人心,錢財誘惑人。
大部分的官員一開始,也知道自己這麽做的後果,也不想去蹚渾水。
可是誰讓別人有的是辦法拖他們下水呢。
七天之後。
蕭奕下令,前往開封。
開封算是河南道的省城,處於黃河的中下遊,行宮什麽的都還在,軍隊也有地方安置。
而當蕭奕和許敬禮等一起到了開封城外,開封太守就帶著一眾官員迎接。
同時,還有一些官吏、和尚、道士被綁著。
於是乎,開封太守在行禮之後,當即就宣布了綁著的這些人的身份,以及他們身上的罪責。
同時,懇請太子殿下派遣監察禦史、錦衣衛再一次清查,看是否存在冤情。
最後自然是表達了自己拳拳報國之心。
看看。
什麽叫做專業?
這個就叫做專業!
蕭奕自然不會伸手打笑臉人,連忙扶起了開封太守,表揚了他的功勞和忠心。
君臣兩人猶如知交好友,有說有笑地進入了城內。
監察禦史、錦衣衛卻直接接手了那些被綁著的人,該複查的自然要複查。
而在開封逗留的時間就比較短了。
因為開封太守所作所為確實沒話說,是一個會來事兒的人,也表現得剛正不阿。
有功就賞。
爵位、待遇什麽的,自然也都提了一級。
七月廿五,蕭奕一行終於到了江東金陵城。
有江陰文士錢謙益、周延儒二人在城前,伏闕進言。
內容駁雜細致,既有勸太子殿下親賢臣、遠小人之說,又有建言重視教育、鼓勵農桑、重視海商、廣納諫言等之論,還有勸太子殿下更改官製的。
對此,太子殿下接受了他們的文書,卻沒有接見這些人,而是明白以告,待他巡視之後,自會和燕王一起在金陵城召開針對東南的政治座談會,屆時東南士民皆可當麵言事。
兩名文士無奈,隻能在金陵城暫時住下,好等著那個什麽座談會的舉辦。
然而,話雖如此,一直到八月初,也不見燕王殿下出麵,更不見太子殿下下令召開座談會,而是每日遊山玩水、好不自在。
如此這般,流言蜚語也就慢慢傳開了,說什麽,太子殿下一直在京師長安坐鎮,後來也都是北征,從來沒到過東南這邊,所以這一次見到了東南魚米之鄉,見識到了東南的繁華,就有一些流連忘返了。
而隨著這些流言蜚語傳開,倒是讓不少人本來還很著急,如今卻又不急了。
看,太子殿下都喜歡秦淮朱雀橋、烏衣巷。
甚至是也喜歡聽後庭花呢。
話說,馬上就臨近中秋佳節,各處達官顯貴、士人豪紳什麽的,也都聞風而動,到了這金陵城。
大家也都以為,那個什麽座談會,應該會在八月中秋那一天開起來。
也都在暗自籌備著中秋佳節的詩句,好在那一場座談會的場上,當眾吟詩,也好揚名啊。
這人多了,也就熱鬧起來。
趁著初秋來臨,也算是秋高氣爽了,便相約登高望遠,一起商討著如何在中秋佳節那一天上達天聽。
當然,也存了想要互相試探的心思。
金陵城的雞鳴寺,又稱古雞鳴寺,位於雞籠山東麓山阜上,是金陵城最古老的梵刹之一。
雞籠山東接九華山,北臨玄武湖,西連鼓樓崗,因山勢渾圓似雞籠而得名。
雞籠山背湖臨城,滿山濃蔭綠樹,翠色浮空,山清水秀,風景綺麗。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才使這裏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從此香火不斷,一直傳承至今。
而在蕭奕到達金陵之前,江東監察禦史、錦衣衛兩個地方官署行政長官就已經帶著人,把雞鳴寺上下清查了一番。
除了寺廟之外,其餘一切田產全部被抄沒,然後開始以官府名義租借出去,收取的租金,非常少。
而租賃的都是一些沒有田產的,甚至是當年這些田產本就屬於他的,又或者是一些貧苦的百姓。
總之,朝廷有意阻止土地兼並,那些個世家大族、士紳們也都不敢再伸手了。
邸報上報道出來的世家大族,也都很主動積極承認錯誤,歸還了不少的田產。
這時候,印花稅也就起到了作用。
由官府作證,世家大族交了印花稅之後,地契也就完成了更改。
還有一些,死守著地契不放的,覺得這是自己花錢買過來的,那些百姓借錢,還不起,隻能是以地契來還錢,本就是天經地義,為何要還?
然而,沒過多久,監察禦史、錦衣衛就上門了。
這些人的手中或多或少那都是有著人命官司在身,又或者,其家財來路不幹淨,都是經不起調查的。
至於還有一些隻是發了一點財,犯得罪責不大,若是沒有拔出蘿卜帶出泥,那自然還是相安無事。
畢竟,世間一直也都是處於一個黑白之間,而不是非黑即白。
迴到眼前,不少東南的官吏、士紳、士子等等都來登高,待遇卻是截然不同的。
附近那些聲望很高、桃李滿天下、告老還鄉的大員上來了,那一定是主持親迎,獨門小院清掃幹淨。
還有一些捐過大筆香油錢的富戶到了,也一定有知客僧小心接待,讓來他舒舒服服地享受著金錢帶來的服務。
至於尋常善男善女來了,若不捐些錢財絹帛,卻是不好進去喝杯茶水的。
須知道,這雞鳴寺的茶葉用的可是東南名茶西湖龍井,一塊茶餅拿出去要等重黃金才可以換得。
當然了,也有一些例外之人。
比如說一些在東南頗有說法的士子、才子、學生名儒,雖然一點香油錢都不給,可若是不給人家備好茶,掃好房,說不得出去就要編排你雞鳴寺狗眼看人低。
到時候傳揚出去,那肯定是影響雞鳴寺的名譽,莫說茶葉錢了,就是香火錢恐怕就少的可憐。
“太子殿下向來是雷厲風行,洛陽白馬寺那一場齋宴,最後卻成了鴻門宴,這一次的金陵座談會,怕是也是一場風雲會啊?”錢謙益一邊在涼亭坐下,一邊看著金陵城行宮方向,若有所思。
周延儒也是有點兒憂心忡忡,開口道:“殿下有意要阻止土地兼並,引起東南大族之人心生不滿,如今已經見了血,感覺事情不會就這麽簡單了解。”
錢謙益喟然以對,說道:“沒辦法啊!太子殿下如日中天,偏偏又不按常理行事,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當然心憂不已……。”
周延儒也歎了一口氣,感慨道:“其實太子殿下此舉並不出人意料,這些年他本就是這般雷厲風行、出人意料地做事……隻是往年離得遠,如今難得挨得近了,所以才會心亂如麻。”
說白了。
以前那叫天高皇帝遠。
如今嘛。
太子殿下南巡,親自坐鎮東南。
很多人自然都有一些慌亂。
畢竟,在這之前,已經見了血。
雞鳴寺的好幾個高僧都斬首示眾了。
也有好幾個世家大族的子弟,甚至是偏房的人,都被緝拿歸案。
時間年的陳年舊案都被翻出來,重新審查。
這般動作,東南這些個身處於樂土的讀書人,誰又不慌、不憂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