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此時的哈林城乃是當日鐵木真敗退之後建立的國都,宮城或者說皇城位於城池的西北部,不但占據了整個城池的四分之一多,而且西南兩麵宮牆幹脆與燕京城的城牆共用城門……屬於典型的麵積大、人少、四處漏風。
而這也直接導致宮城防守成了一個大問題。
或者說,鐵木真在建立皇城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宮城防守這個想法。
蒙元一直都是以鐵騎衝殺為主,不善於攻城,也不善於守城。
草原之上,也從來沒有建立過什麽高大的城牆,形成一個堅固的都城。
這種情況下,位於城市中心左近的皇宮,也在慢慢的發展中,有了一點兒內城的樣子。
實際上,鐵木真也有心想要把哈林打造成為一個堅固的都城,也想要把自己的皇宮打造成深牆大院。
但是,他們缺少工匠啊,也缺少材料。
僅僅是一個青磚,就不可能實現的。
這也是鐵木真他們為何一定要南下的原因,草原荒漠化,中原地大物博。
憑什麽,那麽好的資源都讓中原人享受著?
蒙元人就要忍受著漫長的冬季,就要成為一個遊牧?
“你說什麽?”
暮色中,皇宮那黑洞洞的牆體在火光下若隱若現,蒙哥戰死的消息終於是傳迴來了。
年邁的鐵木真僅僅是愣了片刻,便是吐血昏倒了。
“大汗!”
“快傳大祭司,大汗昏倒了!”
頓時,整個大殿,也就像是一個巨大蒙古包的寢宮中,混亂一片。
忽必烈抱著鐵木真,內心焦急萬分。
他一邊讓人幫忙,把鐵木真抱著放在了胡榻上,一邊詢問著蒙哥戰死的情況。
得知蒙哥沒有聽使者的勸告,一直坐在望樓上,旁邊還屹立著旗纛,成為了一個很明顯的目標。
在大乾禁軍奇襲大營之後,還要帶兵前去廝殺,卻被一陣火光掀翻了望樓,便是歎了一口氣。
心中多少有一些後悔,沒有派遣自己的人,把在西路的實際情況,好生地告知蒙哥。
蒙哥死了,國主之位,對於他來說,希望確實變大了,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但是如今是內憂外患,蒙哥一死、海都、旭烈兀、阿裏不哥都會想著爭一爭。
他能怎麽辦?
就算是他不爭,他的那些部下們也不會願意的。
若是,他真的不去爭,他的那些個部下,也都會離他而去。
畢竟,草原上的勇士們一直都是以強者為尊。
他會甘心放棄兵權,會甘心繼續低頭做小,隻是當一個蒙元的王子。
眼睜睜地看著別人把蒙元推向火坑,看著蒙元自取滅亡嗎?
不可能。
忽必烈瞬間就想到了今後會出現的最壞後果。
但是事已至此,他也沒辦法去阻攔。
大祭司來了。
這是蒙元的巫醫。
隻是聽了忽必烈的話,便去準備了一碗藥。
忽必烈親自服侍著,給鐵木真喂下去。
“伯顏,你立即帶人把守整個皇都,若有誰不服管教,直接殺了。”
伯顏乃是他的部下,也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名將。
得到命令。
伯顏立即躬身,迴道:“遵命。”
見到忽必烈喂完了藥,讓鐵木真躺著,起身下達了第一個命令,都是臉色一變。
兀良合台直接站出來,沉聲問道:“忽必烈,你想要做什麽?”
此人當年跟隨著鐵木真南征北戰,後來,更是成為了蒙哥的老師。
所以說,他聽到忽必烈讓伯顏護衛整個皇都,頓時心中一慌,覺得對方是想要趁機奪權。
隻不過嘛。
他到現在還是沒人清楚現實,那就是蒙哥已經死了。
靠山倒了。
自然要找第二個靠山。
可是,兀良合台以前對忽必烈就比較敵對,雙方之間存在著一點兒小矛盾。
這時候,也因為這個影響,而沒有立即倒向忽必烈。
忽必烈盯著他,說道:“做什麽?”
“大王敗於朔州,那個大乾太子肯定會繼續北上。”
“父汗如今昏迷不醒,就必須有一個人站出來主事,布置防禦工事,還要防止有人趁機興風作亂。”
“在父汗沒有醒過來之前,皇都不能亂。”
“亂了。”
“那就給大乾太子一個全滅我們的機會。”
“如今的皇都之中,幾乎都是蒙元的王公,若是都死在這裏,蒙元便猶如亡了國。”
“我是在護衛蒙元國祚!”
兀良合台張了張嘴,沒再說什麽。
因為他也明白過來,自己所依靠的蒙哥已經戰死,下一個國主,很有可能就是眼前之人,他此番若是和對方鬧出更大的矛盾來,一旦忽必烈成為了國主,他必然會被問罪的。
“木華黎,你帶兵駐守皇宮。”
木華黎躬身施禮,說道:“遵命。”
忽必烈環視了一下在這裏的蒙元大臣,伸手放在胸前,躬身施禮,然後情真意切地說道:“諸公,大乾禁軍很有可能就會打過來了。”
“他們有著那等厲害的武器,蒙元鐵騎已經不再是雄鷹、兇猛野獸了。”
“火光之下,再勇猛的勇士,都可能變成一堆血肉。”
“我們要麽直接退守到烏蘭巴圖,利用廣袤的草原,和大乾禁軍展開血戰。”
“利用蒙元騎兵之迅速,擾襲大乾禁軍,讓他們分開兵力。”
“隻要是我們的騎兵不聚集在一起,那個火光武器再強大,威力也不會說,直接接讓幾千騎兵全部覆滅。”
“可是……如今海都大帥和阿裏不哥還在西路,那邊的戰報還沒傳過來。”
“我們必須在這裏等著他們!”
不得不說,忽必烈確實有著很強的領導能力。
這時候,還能保持著鎮定、冷靜,立即開始部署防禦,以及想好了退路。
聽了他的話。
蒙元大臣們也都覺得有一些道理。
吾圖撒哈裏站出來,大聲道:“四殿下說得有道理,如今皇都這裏不能亂,不僅如此,還要立即派人前去西路,讓海都大帥迴防。”
“如今乃是蒙元生死危機之時,任何人必須要收起你們的那些小心思。”
“一切以蒙元國祚為重。”
“防守大乾北上,讓海都迴防。”
“放棄哈林。”
“退守烏蘭巴圖!”
這位乃是如今蒙元的丞相,說話自然也有一些分量,他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忽必烈,也是忽必烈沒有想到的。
看了一眼吾圖撒哈裏,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惑,也有一絲欣喜。
剩下的人見此,也隻能是躬身施禮,表示願意聽從忽必烈的命令。
……
戰後的第三天,大乾禁軍大將軍齊聚朔州城府衙後院議事堂中。
狄青、辛棄疾、張世傑身上都帶著一些傷。
傷勢不重。
畢竟在千軍萬馬之中廝殺,刀槍無眼,受傷也是在所難免的。
“蒙軍分為兩路撤軍,為了避免被蒙元鐵騎反殺,我們追殺了二十裏左右。”
狄青指著地圖,道:“如此一來,蒙軍一萬餘人走左雲道;三萬餘人走清水河道。”
蕭奕看了看地圖,朔州再往北幾百裏,就是蒙元皇都哈林。
“如此看來,不宜追擊了。”
狄青點點頭,繼續分析道:“蒙軍如今大敗了一場,再加上蒙哥之死對軍心之挫傷已漸漸減弱,他們絕不會像朔州城外的沙場之上那般容易崩潰了。”
“再者,繼續追擊,很有可能遇上防守哈林的蒙元鐵騎,論行軍速度、地利,皆不在我方……何況禁軍士卒們皆已疲憊,兵力少,一旦遇上防守的蒙元鐵騎,必定是難以形成強有力的反擊。”
蕭奕再度點點頭。
說到底,蒙哥在戰場上暴斃,這才是大乾禁軍最後能大勝的原因。
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蒙軍已緩過氣來,再求戰,必然要大敗。
大乾禁軍的兵力也已經不足,這兩天隻是清理戰場、掩埋屍體便已忙不過來,也無力追擊……。
蕭奕敲打著地圖,斟酌了許久,還是沉聲開口發話了。
“安西都護府那邊傳來消息,又有蒙元賊兵繼續攻城,不過,炮火之下,蒙元鐵騎威力減少很多。”
“我們這邊突襲殺死了蒙哥,消息傳迴哈林,鐵木真必然會撤軍的。”
“可是,上一次,父皇親征,因為兵力不足,最終隻能擊退鐵木真,在晉陽這裏建立重城。”
“鐵木真則是選擇在哈林重新建立皇都,其心思,誰都明白。”
“若是這一次還不能借著機會,徹底平定蒙元,以後,我們的子子孫孫,還要繼續受到蒙元這個以鐵騎為主的蠻夷之威脅。”
“說個不好聽的話,若是後輩無能。”
“試問,中原大地是不是又要遭受蠻夷挑起的戰火?”
眾人沉默以對。
狄青直接抱拳道:“殿下有心為萬世開太平,我等自當誓死追隨!”
他是支持太子蕭奕的謀劃的,滅蒙元,徹底解決北地蠻夷之患。
為萬世開太平。
西夏亡國之後,經過大乾的治理,已經是很少有民怨,反抗的聲音越來越弱了。
太子殿下以前就提到過,如何實現天下大同。
滅蒙元,教化蠻夷。
幾代之後,他們隻知道自己是大乾子民,而非蒙元後裔,這就是成功。
“嗯,先整頓禁軍吧,此戰,將士們的消耗也比較大,戰損也比較多。”
“該治療的治療,該發放撫恤金的發放撫恤金。”
“然後,繼續征兵。”
“等待安西都護府那邊的戰報傳過來之後,再做謀劃。”
“以現在的兵力,繼續北上,太急、太險了。”
狄青、辛棄疾、張世傑等將領拱手道:“喏!”
三天後。
安西都護府的戰報傳來了。
“報!”
“殿下,嶽大將軍來信!”
而這也直接導致宮城防守成了一個大問題。
或者說,鐵木真在建立皇城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宮城防守這個想法。
蒙元一直都是以鐵騎衝殺為主,不善於攻城,也不善於守城。
草原之上,也從來沒有建立過什麽高大的城牆,形成一個堅固的都城。
這種情況下,位於城市中心左近的皇宮,也在慢慢的發展中,有了一點兒內城的樣子。
實際上,鐵木真也有心想要把哈林打造成為一個堅固的都城,也想要把自己的皇宮打造成深牆大院。
但是,他們缺少工匠啊,也缺少材料。
僅僅是一個青磚,就不可能實現的。
這也是鐵木真他們為何一定要南下的原因,草原荒漠化,中原地大物博。
憑什麽,那麽好的資源都讓中原人享受著?
蒙元人就要忍受著漫長的冬季,就要成為一個遊牧?
“你說什麽?”
暮色中,皇宮那黑洞洞的牆體在火光下若隱若現,蒙哥戰死的消息終於是傳迴來了。
年邁的鐵木真僅僅是愣了片刻,便是吐血昏倒了。
“大汗!”
“快傳大祭司,大汗昏倒了!”
頓時,整個大殿,也就像是一個巨大蒙古包的寢宮中,混亂一片。
忽必烈抱著鐵木真,內心焦急萬分。
他一邊讓人幫忙,把鐵木真抱著放在了胡榻上,一邊詢問著蒙哥戰死的情況。
得知蒙哥沒有聽使者的勸告,一直坐在望樓上,旁邊還屹立著旗纛,成為了一個很明顯的目標。
在大乾禁軍奇襲大營之後,還要帶兵前去廝殺,卻被一陣火光掀翻了望樓,便是歎了一口氣。
心中多少有一些後悔,沒有派遣自己的人,把在西路的實際情況,好生地告知蒙哥。
蒙哥死了,國主之位,對於他來說,希望確實變大了,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但是如今是內憂外患,蒙哥一死、海都、旭烈兀、阿裏不哥都會想著爭一爭。
他能怎麽辦?
就算是他不爭,他的那些部下們也不會願意的。
若是,他真的不去爭,他的那些個部下,也都會離他而去。
畢竟,草原上的勇士們一直都是以強者為尊。
他會甘心放棄兵權,會甘心繼續低頭做小,隻是當一個蒙元的王子。
眼睜睜地看著別人把蒙元推向火坑,看著蒙元自取滅亡嗎?
不可能。
忽必烈瞬間就想到了今後會出現的最壞後果。
但是事已至此,他也沒辦法去阻攔。
大祭司來了。
這是蒙元的巫醫。
隻是聽了忽必烈的話,便去準備了一碗藥。
忽必烈親自服侍著,給鐵木真喂下去。
“伯顏,你立即帶人把守整個皇都,若有誰不服管教,直接殺了。”
伯顏乃是他的部下,也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名將。
得到命令。
伯顏立即躬身,迴道:“遵命。”
見到忽必烈喂完了藥,讓鐵木真躺著,起身下達了第一個命令,都是臉色一變。
兀良合台直接站出來,沉聲問道:“忽必烈,你想要做什麽?”
此人當年跟隨著鐵木真南征北戰,後來,更是成為了蒙哥的老師。
所以說,他聽到忽必烈讓伯顏護衛整個皇都,頓時心中一慌,覺得對方是想要趁機奪權。
隻不過嘛。
他到現在還是沒人清楚現實,那就是蒙哥已經死了。
靠山倒了。
自然要找第二個靠山。
可是,兀良合台以前對忽必烈就比較敵對,雙方之間存在著一點兒小矛盾。
這時候,也因為這個影響,而沒有立即倒向忽必烈。
忽必烈盯著他,說道:“做什麽?”
“大王敗於朔州,那個大乾太子肯定會繼續北上。”
“父汗如今昏迷不醒,就必須有一個人站出來主事,布置防禦工事,還要防止有人趁機興風作亂。”
“在父汗沒有醒過來之前,皇都不能亂。”
“亂了。”
“那就給大乾太子一個全滅我們的機會。”
“如今的皇都之中,幾乎都是蒙元的王公,若是都死在這裏,蒙元便猶如亡了國。”
“我是在護衛蒙元國祚!”
兀良合台張了張嘴,沒再說什麽。
因為他也明白過來,自己所依靠的蒙哥已經戰死,下一個國主,很有可能就是眼前之人,他此番若是和對方鬧出更大的矛盾來,一旦忽必烈成為了國主,他必然會被問罪的。
“木華黎,你帶兵駐守皇宮。”
木華黎躬身施禮,說道:“遵命。”
忽必烈環視了一下在這裏的蒙元大臣,伸手放在胸前,躬身施禮,然後情真意切地說道:“諸公,大乾禁軍很有可能就會打過來了。”
“他們有著那等厲害的武器,蒙元鐵騎已經不再是雄鷹、兇猛野獸了。”
“火光之下,再勇猛的勇士,都可能變成一堆血肉。”
“我們要麽直接退守到烏蘭巴圖,利用廣袤的草原,和大乾禁軍展開血戰。”
“利用蒙元騎兵之迅速,擾襲大乾禁軍,讓他們分開兵力。”
“隻要是我們的騎兵不聚集在一起,那個火光武器再強大,威力也不會說,直接接讓幾千騎兵全部覆滅。”
“可是……如今海都大帥和阿裏不哥還在西路,那邊的戰報還沒傳過來。”
“我們必須在這裏等著他們!”
不得不說,忽必烈確實有著很強的領導能力。
這時候,還能保持著鎮定、冷靜,立即開始部署防禦,以及想好了退路。
聽了他的話。
蒙元大臣們也都覺得有一些道理。
吾圖撒哈裏站出來,大聲道:“四殿下說得有道理,如今皇都這裏不能亂,不僅如此,還要立即派人前去西路,讓海都大帥迴防。”
“如今乃是蒙元生死危機之時,任何人必須要收起你們的那些小心思。”
“一切以蒙元國祚為重。”
“防守大乾北上,讓海都迴防。”
“放棄哈林。”
“退守烏蘭巴圖!”
這位乃是如今蒙元的丞相,說話自然也有一些分量,他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忽必烈,也是忽必烈沒有想到的。
看了一眼吾圖撒哈裏,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惑,也有一絲欣喜。
剩下的人見此,也隻能是躬身施禮,表示願意聽從忽必烈的命令。
……
戰後的第三天,大乾禁軍大將軍齊聚朔州城府衙後院議事堂中。
狄青、辛棄疾、張世傑身上都帶著一些傷。
傷勢不重。
畢竟在千軍萬馬之中廝殺,刀槍無眼,受傷也是在所難免的。
“蒙軍分為兩路撤軍,為了避免被蒙元鐵騎反殺,我們追殺了二十裏左右。”
狄青指著地圖,道:“如此一來,蒙軍一萬餘人走左雲道;三萬餘人走清水河道。”
蕭奕看了看地圖,朔州再往北幾百裏,就是蒙元皇都哈林。
“如此看來,不宜追擊了。”
狄青點點頭,繼續分析道:“蒙軍如今大敗了一場,再加上蒙哥之死對軍心之挫傷已漸漸減弱,他們絕不會像朔州城外的沙場之上那般容易崩潰了。”
“再者,繼續追擊,很有可能遇上防守哈林的蒙元鐵騎,論行軍速度、地利,皆不在我方……何況禁軍士卒們皆已疲憊,兵力少,一旦遇上防守的蒙元鐵騎,必定是難以形成強有力的反擊。”
蕭奕再度點點頭。
說到底,蒙哥在戰場上暴斃,這才是大乾禁軍最後能大勝的原因。
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蒙軍已緩過氣來,再求戰,必然要大敗。
大乾禁軍的兵力也已經不足,這兩天隻是清理戰場、掩埋屍體便已忙不過來,也無力追擊……。
蕭奕敲打著地圖,斟酌了許久,還是沉聲開口發話了。
“安西都護府那邊傳來消息,又有蒙元賊兵繼續攻城,不過,炮火之下,蒙元鐵騎威力減少很多。”
“我們這邊突襲殺死了蒙哥,消息傳迴哈林,鐵木真必然會撤軍的。”
“可是,上一次,父皇親征,因為兵力不足,最終隻能擊退鐵木真,在晉陽這裏建立重城。”
“鐵木真則是選擇在哈林重新建立皇都,其心思,誰都明白。”
“若是這一次還不能借著機會,徹底平定蒙元,以後,我們的子子孫孫,還要繼續受到蒙元這個以鐵騎為主的蠻夷之威脅。”
“說個不好聽的話,若是後輩無能。”
“試問,中原大地是不是又要遭受蠻夷挑起的戰火?”
眾人沉默以對。
狄青直接抱拳道:“殿下有心為萬世開太平,我等自當誓死追隨!”
他是支持太子蕭奕的謀劃的,滅蒙元,徹底解決北地蠻夷之患。
為萬世開太平。
西夏亡國之後,經過大乾的治理,已經是很少有民怨,反抗的聲音越來越弱了。
太子殿下以前就提到過,如何實現天下大同。
滅蒙元,教化蠻夷。
幾代之後,他們隻知道自己是大乾子民,而非蒙元後裔,這就是成功。
“嗯,先整頓禁軍吧,此戰,將士們的消耗也比較大,戰損也比較多。”
“該治療的治療,該發放撫恤金的發放撫恤金。”
“然後,繼續征兵。”
“等待安西都護府那邊的戰報傳過來之後,再做謀劃。”
“以現在的兵力,繼續北上,太急、太險了。”
狄青、辛棄疾、張世傑等將領拱手道:“喏!”
三天後。
安西都護府的戰報傳來了。
“報!”
“殿下,嶽大將軍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