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陰沉,月色被遮掩,寒風在唿嘯著,冷的刺骨。


    而就是這麽一種情況下,黃河北道西岸,一場僅僅是雙方戰兵便實際上接近十萬狀態下的戰鬥正在進行。


    但是整個戰場卻在晦明晦暗的夜色中呈現出一種詭異的狀態。


    在安西都護府城外幾裏地的原野上,無疑是戰場的核心焦點,雙方主帥外加雙方實際上的指揮之所、中軍營寨就這麽遙遙相對,一個在帶兵浴血奮戰,一個坐在望樓上,借助火光,觀望著戰局。


    本來嘛,韓世重的幾萬兵馬,再加上蕃騎、蕃兵、廂軍等,差不多也是十萬人馬,可真要和忽必烈的十萬鐵騎相比,還是差了不少。


    蒙元鐵騎的戰鬥力,那是真的沒話說。


    當然啦,蒙元鐵騎再強,那也在當初被蕭棣和嶽山一起率兵打的丟盔棄甲,鐵木真也俯首稱臣了。


    所以說,真正最強的兵,還是大乾禁軍。


    這也是中原文化發展之後,科技帶來的好處,不然,為什麽說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呢。


    大乾禁軍的著甲率就非常高,幾乎是騎兵全都穿著鎧甲,其次就是兵器了。


    蒙元的騎兵兵器比較原始,質量也不是很好。


    大乾這邊有著能工巧匠,所以兵器的質量也就比蒙元鐵騎的好多了。


    雙方以戰刀互劈,蒙元鐵騎的戰刀抗不了幾下,就會斷掉。


    嶽紅翎的羽林軍到來,成為逆轉戰場局勢的關鍵。


    安西都護府的南邊,嶽紅翎的羽林軍差不多是六萬人馬,數名副將都督,在嶽紅翎的總領下馳援而來,弄得熱鬧非凡,聲勢極大……鼓噪聲、喊殺聲,外加大大小小蔓延了十餘裏的火光,形成了整個戰場動靜最大、最混亂,也是僅次於安西都護府都城最光亮的地方。


    這一個突如其來的變化,突然出現的大乾援軍,讓忽必烈多少有一些措手不及。


    因為嶽紅翎來的實在是太快了。


    感覺就好像是他在攻城的第三天,對方就開始出兵,也好像,對方就在安西都護府的某個地方等著。


    而他卻沒能收到任何消息,大乾那邊的細作、北燕那邊,都沒有任何關於嶽紅翎出兵的消息。


    他想要聲東擊西,在蒙哥先一步對安北都護府發起了攻擊之後,就立即帶兵潛入橫斷山,以急行軍到達了興慶府之地。


    本來是想要奇襲,打大乾禁軍一個措手不及。


    誰曾想,他發起了數次攻城之戰,卻沒能拿下這一座都城。


    而雙方指揮官也都清楚,這裏是此戰最終之根本,是蘊藏殺機的地方。


    忽必烈若是拿不下安西都護府,蒙元就無法破關而入,無法入侵中原。


    他們隱忍了這麽多年,想要報仇,結果還是被大乾禁軍攔在了關外。


    那以前的所有努力,也都白費了。


    韓世重也知道,若是守不住安西都護府,讓蒙元得到了這一座馬場,他們就算是死守金城郡、延州等地,也無濟於事。


    蒙元有了牧場,就有了源源不斷的馬草,有了這些馬草,他們的鐵騎也就會可以全麵南下。


    到時候,蒙元直接圍點打援,直接包圍了幾個重城,然後以鐵騎的靈活性,快速擾亂京師。


    他韓世重就是大乾最大的罪人。


    今夜之戰,本就是一種陷阱與誘餌。


    以自己龍武軍全軍為誘餌,讓忽必烈出兵死戰,等待嶽紅翎的支援。


    雙方聯手,擊退忽必烈。


    然而,就算是如此,忽必烈依然是鎮定地坐在望樓上,看著前方火光一片。


    嶽紅翎的到來,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也並非是因此就要想著撤退,不打一場,不試一試,怎麽就知道打不贏?


    既然是複仇之戰。


    那必然是血戰到底。


    到如今,他中軍也隻有六千騎兵了。


    也是忽必烈真正的家底。


    由阿術為主將。


    此時的大名城內,隻有一千大乾禁軍步卒在守城。


    肯定是不能讓蕃兵守城,誰能肯定這些蕃兵不會臨陣倒戈,不會在後麵背刺?


    韓世重直接把所有的蕃騎、蕃兵都帶上了。


    城內一個蕃兵都不留,隻有一千大乾禁軍在駐守,在維持著持續。


    東城城樓上,高台周邊隻有兩三個火把,根本看不清魏元忠、虞允文的麵色。


    東麵的喊殺聲清晰可聞,隱隱傳來的慘叫聲音是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比偶爾發出的兵器碰撞聲還讓人難以忍受。


    因為誰也不知道這種慘叫、碰撞的響聲背後,到底是禁軍的毫發無損,還是更大規模的損傷。


    “魏公。”


    打破沉默的是一直在觀戰的虞允文,他看出來魏元忠的擔憂了,便開了口。


    “什麽?”


    魏元忠扭頭看著虞允文。


    這位被太子殿下破格提拔的年輕人,也是永安郡王那邊推舉出來的武勳之後。


    “此戰,應該是我們勝了”虞允文信誓旦旦地解釋。“所以,魏公當想一想,戰後該如何安頓傷兵,又該如何安撫百姓,還要收拾城外的戰場,東麵的兩天成了戰場,莊稼肯定是都被毀壞了,但是也不能任由它這麽荒在那裏。”


    魏元忠微微蹙眉看著虞允文,心中登時醒悟,對方在提醒自己,不能這麽憂心忡忡。


    但是,大乾這一次真的能夠打退蒙元鐵騎嗎?


    就因為嶽將軍的到來?


    魏元忠不知兵事,在這黑夜之中,也看不出來什麽。


    當然啦,就算是白天,就算是他可以把整個戰場都看的清清楚楚,估計還是無法知道,誰的優勢大,誰處在劣勢。


    虞允文自然是看出來魏元忠的迷茫和不相信,便繼續解釋道:“魏公,此戰,韓大將軍本來就是存了心的,某不知道,是什麽給了韓大將軍如此這般強大的信心,能夠讓他在這時候、這種情況下,帶兵出城主動攻打蒙元大營。”


    “因為戰場之上,任何一個決定,任何一個行為,都可能讓整個戰場的戰局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將會對戰爭的勝敗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某相信,韓大將軍不會打沒有準備的戰鬥,也不會魯莽行事。”


    “現在來看,嶽將軍的到來,就解釋了一切。”


    魏元忠終於怔了一怔,然後上下打量了一下這個已經距離自己不足兩三步的年輕人,像是第一次認識對方一般。


    “嶽將軍來了,就能打贏了?”


    魏元忠問完,就覺得自己問了一個非常愚蠢的問題。


    韓世重那樣穩重的人,不可能無緣無故地率兵出城主動出擊,嶽將軍可是大乾軍神之女,當年,陛下帶著嶽山一起出征,直接鎮壓了北地四國。


    打到了興慶府的城外,打的鐵木真退守到了北地哈林都城,打的金賊丟盔棄甲,在烏蘭察的南邊建立了大同關,打的北燕退守到了保定關以北。


    大乾禁軍一直都很強!


    所以,嶽紅翎來了,這一戰,應該是贏定了。


    虞允文卻看了看嶽紅翎所在的戰場,那邊的聲勢很大,且一直都非常大。


    他總覺得事情並非是這麽簡單。


    隻是以這般廝殺下來,大乾禁軍的損失也太大了。


    蒙元也不過是才開始南下而已,後麵還有一個國主鐵木真,還沒有來。


    如若是這般血戰,大乾禁軍的損耗太大,以後又怎麽抵擋蒙元鐵騎的後軍?


    但是,虞允文想不到其他的點。


    想不到,大乾禁軍除了這般廝殺,還有什麽辦法,可以贏得這一場戰鬥。


    忽必烈幾乎是把所有兵力都派上了戰場,他自己一直坐在望樓上,聽著兩路斥候的稟報。


    很快,新的問題就出現了。


    “大王,北邊的敵軍攻勢實在是太猛了,不過,大將軍說,再給他一點時間,他就可以拿下韓世重的人頭,獻給大王!”


    忽必烈卻道:“告訴你家將軍,讓他小心一些,不能魯莽,對方這打法,一定有著什麽陰謀。”


    又有斥候前來,躬身道:“大王,塔察兒將軍傳信,請求……請求支援。”


    嶽紅翎以及向前推進了五十米,六萬餘的人馬,已經戰損了四萬人馬左右。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話可以輕飄飄地說出來,但是當真正做出這個決策,並且在戰場之上,用這種方法,不顧一切地拚殺,隻為了那八門火炮之聲,也讓嶽紅翎的心有一些陰沉。


    北伐是正義的,平定北蠻是必須的,國家統一是偉大的,沒有人可以否認這一點,就好像太子殿下給最新一期邸報上說的那般。


    事到如今,沒有人可以否認大乾和這個時代正在共同書寫屬於自己的宏大篇章……這句有些繞口和古怪的言論,初次讀來,不免會讓人懷疑是太子殿下喝醉酒後寫的東西。


    大乾怎麽寫文章?


    時代者,時期也,一段時間,又如何能寫文章?


    還共寫?


    但是,細細讀來,卻覺得別有韻味。


    總讓人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讀完之後,心都跟著嘭嘭加速地跳動起來,總想要吼一嗓子,總想要做一些什麽。


    當年,父親未完成的事業,將會由她來完成,當年,大乾未曾做到一口氣徹底解決北地蠻夷之患,如今將會由她來做。


    我嶽紅翎也想書寫一段屬於自己的宏大篇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