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元二十五年五月初一,刊登了《談民富國強十策》的邸報已經在送往天下各處的路上了,而與此同時,朝廷還加大了對貪官汙吏的查處力度。


    又加大了文舉和武舉的進士名額,從此之後,科舉考試就真的定下了文舉和武舉,同樣,文舉和武舉都有狀元,也有同賜進士身價。


    也破格提拔了一些官員,直接任用了一些名士。


    總之,在建立安西都護府之後,在錦衣衛以京師為中心四處編製一張網,加大力度對各地各個階層的官員進行了調查,也暗中收取舉報信等等方式,查處一批貪官汙吏,大乾現在是真的缺讀書人。


    蕭奕提拔了不少寒門士子,然後又任用那些世家子弟去地方上執政。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讀書人就這麽多,還有不少,沒什麽能力,完全就是一個書呆子。


    上任之後沒過多久,就把地方上治理的一塌糊塗。


    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為什麽封禁必考?


    其實這也是篩選人才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比較便捷的方式。


    而現在,實在是太缺人了,隻能是是騾子是馬,先拉出來遛遛再說。


    能力不足,那就直接換人。


    能力比較強,那就直接提拔。


    韓世重在安西都護府、姚崇在河東路、狄青在安北都護府、辛棄疾在晉陽、王介甫在在隴右道。


    在這之後,修了《西夏史》之後的魏元忠和虞允文也會去安西都護府。


    這樣一來,安西都護府也就算是有了能臣坐鎮,魏元忠和虞允文負責文臣和內政,韓世重負責武將和邊關防禦,以及內部穩定。


    婁師德進入了吏部,要負責勳封。


    也就是以後,安西都護府和安北都護府這兩個地方的武將、官吏等升官加爵,都要通過婁師德之手。


    至於說政治方案會不會產生問題。


    須知道,政治方案畢竟隻是政治方案,哪怕一個政治方案它看起來很好、聽起來很好,但實際操作中依然很可能會變得不好,甚至於禍國殃民。


    但是還是那句話,就因為前路未知,就不摸著石頭過河,就要墨守成規,就要貪圖享樂了嗎?


    蕭奕可是喊出了要為萬世開太平,那這個太平,就不是休養生息,等著盛世的到來。


    廢丞相、立新學、施新政、平西夏,建錦衣衛監察百官,這些改革也都是有著很大的成效。


    錦衣衛整治貪官汙吏的行動,可是讓天下人都叫好呢。


    蕭奕從沒有把錦衣衛當做是自己手中的刀,想要殺誰就殺誰。


    錦衣衛確實是一把雙刃劍。


    但是現階段而言,這把劍,用處非常大。


    等到以後,想辦法約束錦衣衛的職權,來一個三權分立。


    時間來到五月中旬,立夏之後,天氣越來越熱。


    這一日剛過早間,監國太子蕭奕例行在東院這裏射完箭、練了三尖兩刃刀長刀刀術以後,微微出汗,卻並沒有著急往東院浴池那邊過去,而是轉向西苑的杏岡稍歇。


    而甫一登上杏岡,剛在岡上的茅亭中坐下,陸衝便率一隊東宮衛率護著懷吉太監將數十個密劄盒子給堆到了蕭奕身側,然後還有人立即在亭內布置起了筆墨。


    蕭奕見狀一時搖頭苦笑:“本就是想躲一躲這些劄子的,卻不想在這裏也躲不掉。”


    陸衝聞言當然尷尬,卻又隻能小心問詢:“臣惶恐,要不要將密劄放迴石亭?”


    “不必了。”蕭奕搖頭以對,一麵去拿筆,一麵朝陸衝伸手示意。


    “本就是孤定下的規矩,還是遵守為好。”


    見到太子殿下示意,其餘人等包括陸衝在內的許多人一起後撤數步,唯獨懷吉太監立即親手拆封起了密劄盒子,將其中密劄交予蕭奕來看。


    而蕭奕也就當場在那些密劄上迴複、批示起來。


    既然是密劄,又是這麽早就送過來,那自然是比較急,也比較重大的事情。


    不過,今年這上半年以來,除了一個劉柱和趙玄甲的謀逆,其實也沒什麽大事兒。


    而這兩個人的謀逆,並不像是董琢和袁邵,還有李原那般,很快就得到了平定。


    一個是因為禁軍這邊連番作戰,確實十分辛苦,上上下下都有一些喘不過來氣。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在安西都護府和趙劉兩個逆賊之間,必須要有一個取舍。


    安西都護府對於大乾來說,自然是更為重要。


    趙劉兩個逆賊,一開始被蕭政打的接連敗仗,如今又沒能攻克京師,失去了先機,已經不成氣候。


    嶽紅翎隻是帶了兩個軍,再加上一個安梓鈞的驍衛大軍,就能夠擋住趙劉二人。


    時不時會有戰報傳來。


    這密劄上麵就有不少邀功的。


    一個是為禁軍抵擋趙劉連個逆賊的,也有是十幾個被啟用的官員,治理安西、安北兩地的。


    還有一個,所有人的焦點都集中到了小幅度擴軍這個舉措上,這是一件比較簡單、而且已經有了成熟條件,同時牽扯利益極多的事情。


    於是乎,這密劄也好,奏疏也罷,真的是紛紛而來,而且內容五花八門。


    如禁軍好幾個武將,多是上書說本部所駐地方如何要害,當麵之敵如何強盛,本部兵力如何捉襟見肘的,與此同時,偏偏他們本部兵馬以往又多麽多麽能打,多麽多麽以少當多,功勳多麽多麽卓著……總之一句話,這是想為本部爭取擴軍員額。


    這其中有趣的是,武將們在爭取各部員額的同時,總是不忘給自己的對手使絆子,有意無意、暗示明示其他各家的部隊多麽多麽無能。


    但文臣們卻幾乎立場一致,而且格外團結。


    他們表示地方上的治安已經迴歸了正軌,衙門有著衙役,地方上還有廂兵守備,沒必要再駐紮一些禁軍。


    這些禁軍到來之後,還和廂軍有了爭執,更加不利於地方上的治理。


    還有就是地方上的糧食並不充足,還要擔任禁軍一部分糧草,實在是不堪重負。


    很明顯,這時候,竟然出現了文官和武將的對立。


    出現這種情況也很簡單,那就是文臣們現在晉升比較難了,很多閑職都被撤銷了,實現了層級管理和晉升製度,享受的待遇也不再像是以前那樣,掛一些閑職,就能吃好幾份俸祿。


    當然,現在的俸祿其實也很不錯,提升了很多。


    隻不過,人心總是得不到滿足。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就是這一年多以來,戰爭很多,武將們提升的很快,再來幾場,嶽紅翎這樣的武將就能晉升到國公之位,再往上,那就是郡王了。


    也就是說,以後的嶽家可能會出現兩個郡王。


    當然,嶽山隻有嶽紅翎這一個女兒,嶽山又沒有收義子,他那永安郡王的爵位,恐怕也不會傳下去。


    總的來說,武將們晉升的比較快,甚至是可能到封王的那一步。


    讓文官們多少有一些忌憚,同時,也是受到了某人的指點,故意搞對立的。


    不然,武將們贏一場,就升一次,沒了人打壓,必定是驕傲自大。


    用了早膳之後,蕭奕召見了郭子儀,繼續詢問擴軍之事。


    郭子儀拱手相對:“殿下……其一,擴軍在陸上還是水上?擴在陸上,則方便於鎮守安西都護府和安北都護府,也能進一步進軍漢中,掌控蜀中之地;擴在水上,則方便海商遠航,以後也可從渤海直搗黃龍。”


    “其二,擴騎還是擴步,騎者在於攻,步者在於守。”


    “其三,京北還是關西,重兵在關西則在於取蜀中,在關北則是可以防禦蒙元。”


    “其四,用老將還是從下邊提拔……而提拔後的空缺,是用更基層的禁軍軍官還是用武舉進士補充?”


    蕭奕思考了一番,開口道:“水路都要擴軍,海商的利益,你也看到了,隨著商船越來越多,航行的越來越遠,就需要水師水軍的護航,這護航也可讓海商多交一個護航費用,這樣一來,也能給水師補充一點兒軍餉,也能讓大乾海商們得以安全。”


    “陸上的話,自然還是騎兵,有了安西都護府,今年秋天之後,應該能有一批戰馬。”


    “騎兵善於衝鋒,且行軍速度也更快一些,靈活度比較高。”


    “和蒙元的對決,最後還是要以騎兵為主,以騎戰騎,再加上火炮,足以。”


    “擴軍之地就在安西都護府和安北都護府吧,相當於是直接把大乾禁軍安排在了蒙元兩邊,這般威懾,蒙元沒有一個萬全之策,是不會輕易南下,也就能形成一個牽製。”


    “蜀中之地自然是要收迴來,那等天府之都,豈能一直在賊寇之手?”


    “至於軍官,自然是從下麵提拔,就從禁軍中選些有戰功的提拔起來,而提拔後的基層空缺,要從武舉中優先補上。”


    郭子儀躬身道:“喏。”


    郭子儀退下之後,蕭奕又找來了王忠思,這位殿前司指揮使,也是受到過嶽山指點的人。


    問了同樣的問題。


    王忠思的迴答也是差不多。


    再然後,蕭奕親自動身,去了永安郡王府。


    親自拜訪永安郡王嶽山。


    詢問這之後的擴軍事宜,還有大乾今後的軍事布局。


    蕭奕知道自己就算是擁有著五千年的文化熏陶,可是個人的能力還是有限的,知識麵也並不是那麽的廣闊,認知也存在著一定的偏差。


    善言納諫也是一個合格的帝王應該有的技能。


    嶽山這位大乾軍神可不是浪得虛名。


    同樣,嶽山也給出了他的答案。


    綜合下來之後,蕭奕也就有了一個成熟的想法。


    ……


    “大帥。”


    “不必多禮,你竟已從漢中歸來了,可為殿下將事情辦妥?”


    徐元庶道:“已經辦妥。”


    徐元庶當初隨著蕭奕在鳳凰嶺一戰,充當了一次軍師,也確實有些才能。


    這一次,又被安排在嶽紅翎身邊。


    因為大乾禁軍征戰西夏的時候,損耗還是有一些大的。


    辛棄疾和狄青這兩軍,又在北地鎮守,隻有龍衛軍的精銳和羽林軍。


    再加上安梓鈞的驍衛軍,加起來也不過是十一二萬的兵馬。


    反觀劉柱和趙玄甲,他們的兵馬還是比較強的。


    一個蜀中、一個荊州,這都是富裕之地,不缺糧食,也就能夠養得起十幾萬的大軍。


    若不是蕭政出手,打的劉柱和趙玄甲的聯軍敗退,損耗非常大。


    這一次,嶽紅翎和安梓鈞恐怕不會輕易就攔住了趙玄甲和劉柱。


    嶽紅翎聽著徐元庶的迴報,道:“張魯這人真的肯出手相幫?”


    “是,他說是為了國家大義。”


    “假的,劉柱為漢中太守,為了能夠掌控漢中,把張魯這個漢中最大的世家給排擠出去了。”


    “這就相當於是仇人。”


    徐元庶道:“大帥,如今大乾越強大,蜀中的那些世家也就越發坐不住了。”


    “以前還想要混一個從龍之功,如今眼看著劉柱不可能成勢,自然有心想要保命。”


    “嗯。”


    “隨便吧。”嶽紅翎並不太關心漢中的世家如何當一個牆頭草,想了想,沉吟道:“劉柱和趙玄甲的這個聯軍也並非是牢不可破,特別是現在,都想要保命。”


    “逼迫的太緊了,可能反而讓他們擰成了一股繩。”


    “不如這般僵持,讓他們自己先亂起來。”


    徐元庶拱手道:“大帥所言極是,特別是漢中的世家們已經不安分,劉柱後方不穩,必定要遭受反噬。”


    “劉柱一旦撤了,趙玄甲就是獨木難支。”


    嶽紅翎點點頭,深以為然。


    因為蜀中的地理位置,以至於朝廷對於蜀中的掌控還是比較薄弱的。


    等到了李林甫把控朝廷之後,劉柱徹底掌控整個蜀中。


    朝廷也沒有安排什麽人私下裏去聯係蜀中的官員,或者是蜀中的那些世家大族。


    就是這官員的任免,也都已經有劉柱做主了。


    朝廷的官員到了蜀中,大部分都是半路上就遇到了山賊、馬匪什麽的。


    以至於後來,都沒人敢去蜀中。


    而現在,徐元庶能去蜀中,能夠聯係上那些世家大族之人,還是因為東廠的探子在前麵已經探查到了一些路。


    自從東廠建立起來之後,蕭奕就有意讓三寶太監多關注於蜀中、荊州等地,特別是五個親王身邊要有探子,幾個太守的身邊同樣也要有,能安排就安排,不能安排,也要盡力知道他們的動向。


    不過幾日。


    劉柱就得到了消息,蜀中產生了內亂。


    張魯、劉璋、薛舉等聯合起來反叛,打著鎮壓劉賊的口號,攻打漢中。


    漢中守將魏延以快人快馬稟報,請求劉柱能夠迴援。


    “趙老弟,大乾氣數未盡呐!”


    得到消息的時候,劉柱和趙玄甲正在一起,討論如何攻破嶽紅翎和安梓鈞的禁軍,從而一起兵臨京師。


    還是說,直接放出消息,要遵從燕王殿下,以他的名號,逼迫他一起起事。


    當不了皇帝,那隻能是保命了。


    燕王殿下可能在事後也不會放過他們,但是,在成事之前,燕王肯定還是要依仗他們。


    沒有想到,他們兩人還沒做出一個決策,蜀中就先亂了。


    這一亂。


    劉柱自然要迴去主持大局。


    蜀中乃是他的大後方,沒了蜀中,他以後也就沒了落腳之地,猶如喪家之犬。


    趙玄甲自然也沒辦法阻攔劉柱。


    到了現在。


    其實他們謀反不謀反,區別也都不大。


    都是一個死。


    誰能想到,大乾還能出現監國太子蕭奕這樣的人物呢?


    氣數未盡。


    當真是氣數未盡啊!


    早知道如此,當初就老老實實當個太守,等待著監國太子一鳴驚人。


    說不定,以後還能加封為大乾的王。


    如今卻要當一個喪家之犬。


    為今之計,也隻能是退守荊州。


    劉柱撤退,他自然是獨木難支,不可能還拚死擋在這關口,以一己之力攔著嶽紅翎。


    這不太現實。


    五月初五。


    也就是端午節這一天。


    劉柱帶著馬超和李嚴後撤,迴到蜀中平叛。


    然而,嶽紅翎卻緊追不舍。


    趙玄甲也是一樣,帶著石守信等後撤到荊州,卻被安梓鈞緊追不放。


    與此同時。


    大乾禁軍的擴軍也在同步進行。


    被劉柱和趙玄甲擾亂了的地方,也都恢複了生計。


    這些地方也需要有些才能得官吏去治理,不然,也可能依然還是以前那老樣子。


    蕭奕對著地圖看了很久,以大乾現在的局勢來看,看起來壓力很大,其實也很明了。


    他親征蒙元,蕭政親征北燕。


    但是在這個前提下,那就是解決大乾國內的所有不安穩因素。


    然而,又是劉柱、又是趙玄甲,還有寧王、晉王、康王這些親王,他們看起來人畜無害,可幾個太守的反叛,都有著他們的影子。


    可見,形勢絕沒有這麽順利。


    除此之外,還有對於安西都護府和安北都護府的掌控,也沒有說那麽的強。


    安西都護府還好,李乾順的逃亡,對於黨項人、西夏百姓來說,都是恥辱,是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而大乾現在的仁政,絕對可以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還有一個就是蕃騎被充入了禁軍之中,就算是有人有心想要反抗,他的手中也沒有強大的兵力。


    隻有一個安北都護府,到現在還是一個累贅。


    這本來就是蒙元和北燕丟給大乾的一個累贅,為了大義,蕭奕又不能不要。


    隻有把安北都護府治理的好了,才能給蒙元和北燕的百姓留下一個好印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