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所有準備都已經就緒。


    之前休整了月餘時間的羽林軍最先動了起來。


    在嶽紅翎的指揮下,以急行軍的速度,趕到了秦州,聯合了韓世重的龍武軍一起,在橫山前線交界處,投放了最少兩萬戰兵。


    兩人在得到了戰令之後就直接兵分兩路,一路順著洛水向東南方向,也就是平川進發;一路向西北方向,也就是之前在李林甫執政的時候,被李察哥帶兵進攻占據的定邊進發。


    戰事規模放在眼下也算是一場頗大規模的戰鬥了,畢竟這可是直接出擊平定西夏之亂的國戰。


    又是一場監國太子再一次親征的戰爭,不管是從名義上,還是從軍國大事上,還是從這年關將近的時候,各方雲動的場麵來看,都是非常非常大的。


    幾乎是震動了所有人。


    且說,大乾自從立國之後,為了穩定邊關,也為了穩定中原,定下了治理邊關之策,那就是鋤強扶弱,誰強那就聯合起來打誰,誰弱,那就扶持誰,並未有過想要一舉覆滅誰的定論,這自不必多言。


    而大乾與西夏雖然經常性達成名義上的短暫和平,但內裏因為百年戰爭的緣故,也是仇怨比海深、比山高的。


    這和大乾與蒙元、北燕、金人也是一樣的,都算是有著血海深仇。


    須知道,前朝大隋立國也不過是百年,而在大隋之前是什麽?


    大家心中自然是非常清楚。


    大乾之所以能夠繼承大統,且能夠讓天下人信服,那是因為蕭家乃是正統中原人,身上流著的是炎黃血脈。


    再加上,這些年來對於中原的治理,那也是仁義愛民,有著國富民強之象。


    故此,蕭家依然是中原的皇室,且也一直都是得人心。


    這也是為什麽李原也好、董琢也罷,都未能形成真正的諸侯割據的實力。


    因為百姓們依然還是認大乾的。


    如今,大乾喊出了要平定西夏,要徹底解決這個北地藩屬國,讓其徹徹底底臣服,且把西夏也納入大乾的疆域圖之上。


    自然是有一些震動。


    百姓們震動的原因,害怕和擔憂多一些,好不容易又過上了好日子,誰又想著去主動開戰呢?


    一旦打不贏。


    那豈不是又要顛沛流離?


    大乾太祖何等文治武功,卻也隻能是定下一個鋤強扶弱的邊關政策。


    太宗又是何等千古一帝,卻也隻能是遵從太祖的意誌。


    而現在,監國太子居然打出去了,而且是對著西夏的正經部隊,同時發動了進攻。


    嶽紅翎動手後,其餘禁軍也都動作不斷。


    韓世重到達了平川之後,就直接對上了西夏的西路大軍,雙方一個見麵,那自然是少不得一場戰爭。


    其實,韓世重本意是想要先試探一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嘛,結果對方似乎也知道戰場之上,要先發製人,在他剛修整大軍不久,西夏西路軍就直接突襲而來。


    然而到底是韓世重,他一點兒都不著急,一邊吃著羊肉泡饃,一邊指揮若定。


    他從秦州到蘭州,帶著廂軍、番軍繼續出發,到達平川,也不算是急行軍。


    多少還是有一些準備的。


    西夏那邊明顯感覺到了壓力,嶽紅翎、韓世重、太子親軍,數以萬計的大乾精銳大量出現在橫斷山脈,騎步俱全,然後儼然以海原為大本營,開始西夏設立在邊關之地的城寨發起了攻擊。


    可以說,大乾的反擊來的猛烈迅速,且十分果斷。


    韓世重雖然遭遇了突襲戰,卻鎮定自若,直接打贏了大乾和西夏之間的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先鋒戰。


    這一戰,李察哥的先鋒大軍一萬餘人,被擊殺潰逃,最後隻剩下了兩千餘人迴歸中軍。


    而這,則讓因為戰事猝然爆發而陷入到某種艱難處境的李乾順有一些後悔起來。


    此人年少登基,以智取勝,從而讓一個破敗的西夏慢慢地恢複了元氣。


    以至於生出了不該有的心思。


    再然後,就是見到了蒙元和北燕聯合起來吞下了金地,又得見了蒙元的使者,被對方說服了。


    或者說,他本來就因為嚐到了權力的甜頭,從而滋生出更大的野心來。


    見到蒙元和北燕似乎想要吞下大乾,自然也就忍不住,想要趁機吞下大乾的隴右道。


    他知道蒙元似乎有心想要拿自己當刀使用,試一試大乾的兵鋒。


    但是,思前想後,最後還是覺得大乾已經內患不斷,若是現在不答應蒙元的聯合,以後蒙元和北燕有了好處,怕是也不會給他了。


    關鍵是,蒙元的鐵騎實在是太強了。


    再說大乾這邊,韓世重打贏了第一場,卻也沒有冒進,而是屯兵平川,不過幾天,嶽紅翎那邊也遭遇了一場戰爭,乃是嵬名安惠的東路軍先鋒突襲嶽紅翎所部。


    卻被嶽紅翎的羽林軍誘敵深入,埋伏一波,全滅。


    真正的全滅。


    連一個俘虜都沒有留下。


    無論是嶽紅翎還是韓世重,攻勢都明顯變得順利起來。


    這個時候,李乾順實在是不敢從橫山防線那裏抽調兵馬,因為一旦有了閃失,出現野戰大敗的情況,哪怕隻是萬餘部隊,都很可能導致連鎖效應,最後弄得一個滿盤皆輸的局麵。


    交戰不過數日,這名經驗豐富西夏國主便徹底意識到了一個現實,那就是今日之大乾禁軍,更強了。


    他這把刀已經出刀,結果對方的兵鋒已經強大到,足以崩碎了他這把刀的程度。


    煎熬之中,李乾順唯一的指望便是蒙元,求援的信函開始一封接一封,以最快的速度從興慶府發出,自橫山後方送達到蒙元國都哈和忽林。


    然而,就像是石沉大海一樣,連一片水花都沒有激起來。


    蒙元答應的支援遲遲沒有見到。


    而蒙元當初答應的好處,卻還要西夏自己來拿。


    如今來看。


    西夏根本就沒有那個實力。


    大乾內亂?


    誰說的?


    李乾順現在真的想迴到那一天,直接殺了蒙元的使者,向大乾京師長安的監國太子獻上,再和蒙元一樣,獻上貢品,以表忠心。


    可惜,迴不去了。


    西夏不過是放縱了一下兵賊,收迴了商賈,隻是以作試探而已。


    大乾的那位監國太子卻當機立斷,直接親征。


    說到底。


    如今的天下已經是真正的亂起來了。


    蒙元也好、北燕也罷,就是那大乾,也都有著想要徹底一統天下的野心,也可能有了那個實力。


    偏偏他李乾順在西夏,看不清楚如今這天下大勢,也看不清楚自身,有野心,卻沒有實力,成為了一個犧牲品。


    且說,蕭奕再一次帶著太子親軍,以東宮衛率為主,其次便是北衙禁軍和南衙禁軍的部分精銳,其實借兵合眾為一。


    京師那邊,自然還是要嶽山帶著龍衛軍的精銳鎮守,洛陽自然也要安梓鈞的驍衛軍鎮守,以防止趙玄甲和康王。


    當然,這一次,其實也不必太過防備,也是留了一個破綻,故意賣給趙玄甲和康王的。


    畢竟,燕王蕭政在江東坐鎮呢。


    而就在蕭奕的太子親軍開始繼續北上的時候,江東那邊,駐守在建康的蕭政,見到了來自於荊州的使者沈義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