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紅翎說到做到,而且她其實真的早有準備,知曉晉陽對於大乾的重要性,李賊不能不平,還要快。


    大軍一分為二,辛棄疾帶兵前往汾陽,先一步吸引李賊的兵馬,嶽紅翎帶兵直取晉中。


    雨水淅瀝不停之中,差不多十二萬大軍,以急行軍冒雨向北進發。


    不說是聲勢浩大,最起碼,在平遙的李賊大軍,也就是留守在這裏的程咬金安排的斥候發現了情況以後,立即上報。


    李懷安頓時坐不住了。


    姚崇成為了河東道宣撫使,親自戴著鬥笠,披著蓑衣,穿著草鞋,在陝北之地泥濘道路上跋涉前行,負責全權管理大軍後勤,保證糧草的供應、後方的安穩。


    辛棄疾繞過平遙攻打汾陽,確實是吸引了程咬金的注意力。


    因為是冒雨行軍,程咬金派出去的斥候,其實根本就打探不到虛實。


    而辛棄疾又是故意為之,豎起了不少旌旗,行軍的時候,也是聲勢浩大,似乎有千軍萬馬一樣。


    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平遙並不太適合作為一個戰場。


    此城作為晉陽都城的護城,被李賊打造的牆高城堅,不利於他們攻城。


    而汾陽就顯得薄弱一些,完全可以先繞過平遙,取汾陽,再北上,兵臨晉陽城。


    等到了汾陽城外,這一路上,其實也沒消停,也不是一直都在下雨,初秋的雨水雖然連綿,可是卻沒能持續五六天,第三天就放晴了,而這一路,辛棄疾的先鋒大軍最起碼連下十幾個小關口。


    然後隻有兩萬的先鋒大軍以輕裝突襲,日夜兼程,在第六天的時候,到達汾陽城外,並半包圍了這個屬於晉陽南邊也算是南方護衛城的一座都城。


    之所以說是半包圍,乃是因為這裏地勢也比較奇特,北邊自然被李賊的大軍軍營圍繞,西邊則是連綿山脈,先鋒大軍也隻有兩萬人馬,自然不敢直接發起進攻。


    況且,他們是日夜兼程、急行軍,到了汾陽其實也已經是人困馬乏之時,敵人沒有立即反攻過來,倒是讓他們鬆了一口氣。


    當然了,也沒必要。


    畢竟,辛棄疾的大軍就在後方不遠,速度也不慢,汾陽的李賊自然是不敢反攻,若是打到一半,對方後軍直接跟上來,把他們圍困在其中,那就得不償失了。


    不過嘛,真要是打起來,其實對於汾陽的李賊守軍來說,絕對是一個不錯的戰機。


    可惜,程咬金在支援的路上,鎮守汾陽的將軍,在聽聞鳳凰嶺一戰之後,知道京師禁軍很強大,自是不敢貿然反攻,沒有那個勇氣和決心。


    如此一來,戰機自然也就失去了。


    第二天上午,辛棄疾的後軍也就趕到了,直接吃上了先鋒大軍準備好的羊肉泡饃,自帶的炊餅、現殺的馬頭羊熬製的羊湯,味道對於趕了一夜加上半天的路的將士們來說,那就是人間美味。


    等到連吃了三碗的羊肉泡饃之後,辛棄疾直接下令,攻城!


    不等李賊的援軍來了。


    這一場攻城之戰,意外的很好打。


    一個時辰不到。


    汾陽守軍就投降了。


    “好在你們識時務,便能省些事情。”眼見著來人撲通一聲直接朝著自己跪倒泥水之中,馬背上的辛棄疾睥睨相對。


    “太子殿下仁義、心懷萬民,也有言,若是爾等願意放棄抵抗,直接投降,便免去爾等謀逆之罪。”


    “區區李賊,為了一己私利,便要裹挾爾等謀反,實在是狼子野心、人神共憤!”


    幾個降將當即在泥水中叩首不停。


    而稍緩之後,辛棄疾則是繼續說出接下來的安排:“第一點,我此番發大軍至此,是要徹底平定李賊,護衛大乾河東之地的安寧,需要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以免給李賊賣國求榮、聯合蒙元蠻夷的機會。”


    “所以,你們既然投降了,願意解甲歸田的便解了鎧甲、放下兵器,報備之後,迴家種田。”


    “不願意迴去的,還想要繼續呆在行伍之中,可以向軍司馬報備,按照你們個人的身體素質,進行分配。”


    “第二點,汾陽的縣丞等依然在職,後麵會有人來接手此城,不過,你們也不必擔憂,隻要是行得正,沒有魚肉百姓,自當可以繼續為官,若是有貪贓無法之徒,自當明正典刑!”


    “第三點,本將軍隻在此駐紮三日,三日之後,直接發兵前往晉陽城。”


    “第四點,李賊的援軍可能一會兒就到,為了本將軍可以直麵李賊,沒有後顧之憂,你們就先在西北營地內待著,誰若是有異動,直接格殺勿論!”


    降將們一聲不吭,隻是在泥水中重重一叩首,然後起身開始自發組織投降了的將士們前往西北的營地。


    望著這一幕,馬背上的辛棄疾歎了一口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些人,也都是大乾的好兒郎,可惜因為李賊私心太重,成了賊人。


    若是沒有李賊這樣的人,必然是天下太平。


    大乾必然是民富國強,也就不必擔憂蒙元和北燕勢大。


    且說,辛棄疾在汾陽城以閃電般的戰術,嗯,也沒有什麽戰術不戰術,隻是講究一個兵貴神速,以最快速度到達汾陽城,趁著其守備薄弱之際,拿下了汾陽城,而當天下午,程咬金的援軍也到了。


    如此一來,平遙自然也就失守。


    當然了,嶽紅翎還是沒有去攻打平遙,沒了程咬金的幾萬大軍,拿下平遙反倒是阻礙了自己前往晉陽的步子。


    索性直接繞過平遙,前往晉中。


    相比較起來,晉中其實也算是牆高城堅,不是那麽好拿下的。


    不過嘛。


    嶽紅翎依然是信心十足。


    “李懷安此人也算是年少成名,以前,其父還帶著他到京師,專門麵見了家父,想要請家父收其子為弟子,家父拒絕了,因為家父看得出來,李懷安桀驁難馴。”


    “若說鳳凰嶺一戰之前,我還需小心此人,真要是打起來,一個辛棄疾還不夠,還需要安梓鈞的驍衛軍為我左右兩翼,為我護陣,才有信心和李懷安一戰,但是鳳凰嶺一戰之後,李懷安失去了他的一臂,也是元氣大傷。故此,若今日能攻占晉中成功,李賊便會陷入死地,明日便可破了他!”


    總算是趕到了中軍的姚崇點點頭,不管如何,隻要是能夠很快平定李賊,那便是大功一件。


    關鍵是,他這個河東路宣撫使,也就能夠名正言順,開始著手治理河東路。


    消除李賊治理河東路這些年留下的名聲,讓河東路百姓的民心最後向著朝廷。


    嶽紅翎的羽林軍也是兵貴神速,以最快的速度,且拋棄了平遙城,有一種背水一戰的決心,大軍也隻是休息了一個時辰,便開始以極為簡陋的撞木、雲梯、繩索,還有架起六架砲車為裝備,發起了全麵的攻城戰。


    城內駐守的其實都是一些世家大族支援李賊的兵馬,一部分還是世家子弟,現在得知朝廷的大軍前來,還是大乾軍神之女嶽紅翎帶隊,竟然沒有逃跑,而是興奮不已,個個都帶隊上了城牆,想要堅守住晉中如此一來,說不得還能搏出一個名聲來。


    故此,羽林軍前軍萬餘眾一擁而上,負土填溝,弓弩壓製,攀牆先登,晉中幾乎是一鼓而破,其破城的速度,連嶽紅翎見了,都不免蹙眉。


    這破的也太快了吧?


    李賊人呢?


    卻也隻是稍微思索了一番,便立即讓前軍入城,以探虛實。


    結果,城內的官員和一些世家大族的族長們,一起出了城,在她麵前躬身施禮,才明白為什麽破城如此之快。


    原來他們這些人在鳳凰嶺一戰之後,放棄支持李原,在李懷安想要派人鎮守晉中城的時候,被他們嚴詞拒絕了。


    而他們其實也有著小心思。


    他們認為,沒有李原的兵馬駐守晉中,這裏應該算得上是一個安全之地。


    畢竟朝廷針對的是李原,並不是他們這些人。


    太子若是繼續北伐,那也應該攻打平遙,再兵臨晉陽,收複了晉陽城,他們就第一個立即讓人投降,這也就能讓晉中脫離於戰火之外。


    而且,他們覺得朝廷也不可能降罪於他們,這是自古以來就約定俗成的道理。


    誰知道,嶽紅翎帶兵北伐,竟然繞開了平遙城,直接攻打晉中!


    嶽紅翎隻覺得自己小瞧了李懷安的毅力和雄心,也小瞧了這些世家大族的卑鄙。


    但是現在,她也隻能是先穩定了晉中城的世家大族,又收編了晉中守軍,然後直接帶兵,前往晉陽。


    貞元二十四年九月初。


    蒙元和北燕的聯盟大軍徹底結束了戰爭。


    金人不複存在。


    完顏午乞買氣急而亡,國主一死,自是爆發了一場內訌,完顏宗翰本就在對戰蒙元的時候身受重傷,被完顏宗望的人偷襲,死在了府中。


    至此,完顏宗望這個太祖一係控製了兵權,推舉完顏晟為國主。


    然後直接向北燕投降了。


    因為嚴格意義來說,金人和北燕都是相同血脈。


    而慕容胤也按照約定,把金人的南邊幾座都城讓給了大乾,上書此番大戰的戰果。


    蒙元和北燕帶著他們的戰果開始撤兵,留下一地狼藉,如人間煉獄的土地。


    也就在蒙元撤兵之際,嶽紅翎的大軍終於是到達了晉陽城,兵臨城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