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奕自然清楚李林甫的意思,給蕭策多安排一些親衛。


    其待遇直接和三皇子蕭政以及戍邊五王差不多,親衛最起碼都是一千往上的建製。


    可,蕭策並不是戍邊親王啊!


    這完全就是不合祖製。


    蕭奕卻不想在這種事情上爭論不休,壓得李林甫等人太狠了,適當給他們鬆口氣的機會。


    不讓他們喘口氣,還怎麽溫水煮青蛙。


    “嗯,公相所言不錯,既然如此,那就一千親衛的建製吧!”蕭奕似乎真的是為了蕭策做出的艱難決定。


    蕭策本來都要站出來,以退為進。


    卻不想,蕭奕竟然答應了。


    “臣弟,多謝大兄照拂,定當盡心盡力治理好巫州之地!”蕭策躬身道。


    蕭奕點點頭,他也明白


    分封是自己的底線,那麽親兵就是李林甫和蕭策的底線。


    李林甫也拱手道:“殿下深明大義,微臣欽佩。”


    群臣們也跟著一起高唿道:“太子殿下深明大義、兄友弟恭,實乃大乾之幸。”


    隨後,就是簡單的議事。


    蔡瑾在隴右道賑災有功,蕭奕也沒吝嗇,直接嘉獎了一番,還特意讓秘書監寫了一份邸報,一張大大的邸報,貼在了皇城外特製的告示欄上麵。


    以前,蔡瑾、朱勉等人想要捧殺他。


    現在嘛。


    蕭奕反過來要捧殺蔡瑾。


    把他塑造成為一個忠臣、能臣,最好可以成為一代賢臣的典範。


    到時候,自然會有一些人看不慣。


    若是真的成功樹立起來賢臣的典範,蔡瑾自己可能都要被這個盛名所約束。


    不想當賢臣都不行了。


    再然後,就是錦衣衛和禦史台的官員們一起前往隴右道徹查貪官汙吏一事。


    有著陸銘和房宣兩人帶隊,到了隴右道的第一時間,就直接拿捏住隴右道的太守。


    此人已經被架空,但是本身也犯了罪責。


    然後就是從隴右道的治所鄯州開始,向四麵八法開始清查。


    而對隴右道太守的定罪,也已經送了上來。


    蕭奕看過,陸銘和房宣兩人也是快刀斬亂麻,已經和地方上的一官員交過手。


    互有人員傷亡。


    好在,陸銘帶過殿前司,而錦衣衛又是從殿前司抽調的精銳,並非是朝中大臣們舉薦的那些人,他們都還在錦衣衛官署,並不會前往一線,且也都被房宣的禦史台的禦史們暗中盯著。


    畢竟,他才勝任為禦史台的禦史中丞,也需要很多的業績來證明自身,提高聲望。


    有著錦衣衛的精銳在,地方上的官員和豪族聯合起來,也能完全鎮壓。


    隴右道爛了這麽多年,他們也慢慢地開始放鬆警惕,喜歡飲酒作樂,以為朝中有人好做官。


    誰又知道,朝中也是風雲變幻呢!


    蕭奕把房宣和陸銘的奏章交拿出來,讓所有人都看看,卻沒有打算現在就把清查的結果公之於眾。


    因為這樣隻會增加清查的難度,還會讓那些官員來一個魚死網破。


    “鄯州郡丞當問斬、抄家、夷三族!”


    蕭奕對抄家是情有獨鍾。


    因為抄家能夠一夜暴富,就像是割韭菜一樣,這些個韭菜已經長勢非常好,豈能不割?


    對於問斬、抄家、夷三族的懲罰,群臣們都沒有什麽意見。


    他們是在見到房宣和陸銘送上來的奏章上麵,沒有見到牽連太多,也沒有見到暗指朝堂之上,也就鬆了一口氣。


    現在是擔心夜長夢多,恨不得房宣和陸銘當場就直接斬殺了隴右道的貪官汙吏們,以免牽扯出自己來。


    再然後,還是隴右道的賑災問題,蕭奕再一次提出了以工代賑的提議。


    這一次嘛。


    是絕對可以實施了。


    隴右道有著錦衣衛和禦史台在肅正官府,又有著嶽紅翎帶隊清剿馬匪。


    再爛的田,先是犁了一遍,如今又撒了肥料,基本上已經可以耕種了。


    不像是以前。


    這麽好的國策,連京師都出不了。


    以工代賑可以實施。


    對迴複隴右道的生機是一個不錯的策略,大搞基建、興修水利,百姓們吃上了賑災糧、也拿到了賑災錢,朝廷也在隴右道新建了水庫、水渠,解決了旱災和洪災的隱患。


    如果後麵幾年,隴右道政吏清明,絕對可以成為大乾十三道第三富庶之地。


    早朝之後。


    蕭奕繼續批閱了一個時辰的奏章。


    隨著他收迴了戶部、兵部、禦史台的權柄,再加上一個錦衣衛,這送上來的奏章也就和以前不一樣了,他需要認真審閱、也要認真批複。


    蕭奕有些疲憊地揉揉太陽穴,輕聲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難怪再怎麽英明神武的皇帝,老了之後也就開始享樂起來,幾十年如一日這般下去,最後都會崩。”


    “收迴了權柄,解決了外憂內患之後,以後一定要改製,向嘉靖皇帝學學。”


    要說誰當皇帝當的好、自由、不累的同時,還能享樂,完了之後,朝政也沒有荒廢,百官們還都很聽話,也就屬明朝時期的嘉靖皇帝了。


    隻是,他後來的手段確實有一些過了,以至於對他的評價有一些褒貶不一。


    蕭奕現在是監國太子,親身經曆了一些事情之後,也就發現嘉靖皇帝身上的亮點還是比較多的。


    “走,隨孤到花園去逛逛。”


    再有幾日就是八月中秋。


    天氣已經迴涼。


    外麵不再是天天豔陽高照、大地猶如蒸籠了。


    蕭奕伸了伸懶腰,活動了一下,在李秋雅端著點心來習政殿,抱著她一起吃了一次甜甜膩膩的點心之後,便想著出去逛逛。


    蕭奕帶著李秋雅漫不經心地在花苑中走著,這時候了,也沒什麽好看的精致,蕭奕卻似乎興致勃勃,拉著李秋雅的手,輕聲道:“過幾日,便是中秋佳節,按照道理,這一日是家家戶戶闔家團圓的日子,孤打算帶著你一起去甘露殿,陪著父皇過一個中秋。”


    李秋雅聞言一愣,繼而開心不已,直接抱著蕭奕的手臂,道:“妾身一切都聽殿下的。”


    ……


    “今日,多謝公相出麵為本王說情。”


    一處小苑中。


    蕭策和李林甫坐著一起品茶。


    李林甫將手中隻喝了兩口的參茶放在一邊,不急不慢地道:“殿下謝的有一些早了。”


    “雖然有了一千親衛的建製,然則,此去巫州,路途遙遠,一路上,可不安全。”


    “就算是到達了巫州,以巫州到京師的路程,少說也是月餘的時間。”


    “到時候,就算是京師有個什麽異動,你來趕不到。”


    “我們……都低估了陛下之決心呐。”


    蕭策臉上閃過一抹陰沉,但轉瞬就消失不見,他恭敬地說道:“公相,如今這局麵,本王在京師,隻會越來越受限,等到三弟迴來,他們兩人相鬥,恐怕第一個就會對本王出手。”


    “畢竟,他們都不想在拚個兩敗俱傷的時候,我來個坐收漁翁之利。”


    “既然如此,不如前往封地。”


    “就算是再遠,那也是在大乾的疆土之內,也是大乾的親王。”


    李林甫點點頭,讚同地說:“不錯,沒有想到殿下也能看清形勢,布局長遠。”


    “三皇子若是迴京,太子殿下和他都會容不下殿下,不如前往封地。”


    “本相這裏有幾人,也算得上是可造之材,他們和朱勉、王甫等人還是有些差別,可堪一用。”


    “工部的虞部員外郎溫緹仁、刑部都官員外郎周言儒,這二人,會在之後因事罷官,到時候,會前往巫州幫助你治理巫州。”


    蕭策感動地說道:“多謝公相,本王定當把他們視作左膀右臂。”


    李林甫喝了一口茶。


    繼續道:“好生地在巫州發展吧,出去也是好事兒。”


    “本相和太子殿下之間已經勢如水火,恐怕不久之後,就會幫不上什麽忙了。”


    “以後,也就要殿下自己奮勇前行。”


    蕭策連忙道:“公相為何頹然,太子就算是有勇有謀,那也並非是強大到不能傾覆。”


    “本王以為,公相完全可以合縱連橫,機會還是很多的。”


    李林甫卻慵懶地說道:“殿下,本相有些乏了,有些事情,看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難啊。”


    蕭策看出來李林甫似乎並不想再多和他說什麽,也就隻能是起身告辭。


    本想要從李林甫這裏多要一些好處。


    然而,對方也是一個老狐狸,他現在去了封地,看起來是暫避鋒芒,其實也已經失去了爭大位的最佳機會。


    此去封地,就算是做的再好,且擁兵自重,那也不如以前,有著陛下的寵愛,再加上李林甫的支持,朝中一大半的大臣們也都是支持他上位。


    所以,蕭策根本就不必耗費太大的心思,隻要是等著就可以了。


    然而現在,太子殿下監國,一番操作下來,朝中不少大臣都倒向了東宮。


    一個張久陵,一個嶽山。


    這兩人的態度,至關重要。


    這也是李林甫三番四次的謀劃,都沒能起的很大的作用。


    最後再加上一個蕭棣的支持。


    李林甫的隻手遮天就成了一個笑話。


    迴到王府。


    蕭策來到了書房。


    馬上就要去封地了。


    以後能不能迴到京師,迴到這個王府,還是未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