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弘文館一事很快就傳開了。


    古人吃瓜的速度其實也不慢,就算是道路艱難,傳遞信息的方式非常慢。


    可京師發生的事兒,特別是兩首詞兩首詩都是能夠傳世之作,且內容又非常傳神,自然傳得很快。


    連說書人都根據這段內容,編撰出來一段奇聞。


    燕地才子一詞一詩訪弘文,監國太子提筆賦文鎮古今。


    話說貞元二十三年夏,燕人使團……。


    書中,監國太子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坐鎮東宮,一邊商議隴右道賑災之事,一邊提筆寫詩詞,一詩一詞傳唱天下、聲震古今。


    眾裏尋他千百度。


    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一首青玉案,被人奉為元夕詞第一,和詞聖所寫的詞,已經是不分伯仲。


    不少不怎麽喜歡詞的讀書人,也被這首青玉案所折服。


    而一首春江花月夜,已經被讀書人奉為經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已經倒背如流。


    並且,也有不少讀書人讀了春江花雨夜之後,竟然有所感,拿出了昔日的手稿,細心修改之後,也可以拿出手了。


    讀書人嘛。


    得到這樣的好詩詞,都是第一時間告知自己的知己好友,讓他們也能第一時間欣賞到這樣的好詩詞。


    特別是那些本就支持太子監國的老儒生,更是稱讚不已,讓人抄寫了很多份兒,傳遍各地。


    而弘文館這些天,也都是人滿為患。


    門欄都快要被踏平了。


    很多人都想要一睹太子殿下的文采。


    也都被這一詞一詩一字給亮瞎了雙眼,再配合當時蕭奕寫出這一詞一詩的場景,眾人無不佩服。


    這一下子。


    很多讀書人都開始向著太子殿下。


    總覺得太子殿下有著這樣的文采,必定能夠把大乾治理的更好,也必定能夠解決眼前大乾所麵臨的諸多問題。


    再加上,這段時間一直都在傳,李林甫乃是一代奸相,在朝堂之上隻手遮天,太子殿下的很多利國利民之國策都出不了京師。


    打到奸相李林甫的唿聲也就慢慢地高漲起來,甚至是有人開始寫奏章彈劾,也有人在上書,更有人開始謀劃刺殺李林甫。


    以至於現在,李林甫更不敢隨意出門了,就宅在了後院避暑納涼。


    大乾貞元二十三年的七月初。


    朝陽早早就升起,開始炙烤大地。


    京師西市外麵,有人搭建起來一個擂台,上麵寫著,舉鼎者,賞萬金。


    這擂台的搭建非常簡單。


    四個燕人鎮守,掛著單子,再由六個燕人艱難地抬著一非常大的銅鼎,慢慢地走過來。


    這銅鼎本來是京師一豪商家中用來祭祖的,相傳,乃是春秋之時燕國所打造的銅鼎,圓形、高六尺、重百石左右。


    六個壯漢抬著銅鼎,看起來都是非常吃力,走的比較慢,最後慢慢地放下來。


    隨後,燕人的那位身高九尺的壯漢出現在,於萬眾矚目之下,抱著銅鼎。


    “燕人要舉鼎?”


    “快看,快看,真的要舉起來了!”


    “哇,這也太厲害了吧,相傳西楚霸王能夠舉起銅鼎,還以為是假的呢,沒有想到,今日真的親眼看到有人力大無窮,可以舉起銅鼎。”


    “霸王巨鼎,不過如此。”


    “好厲害啊!”


    不少看熱鬧的人,都是議論紛紛。


    眼看著燕人壯漢臉色通紅,非常吃力地慢慢抱起銅鼎,那三支腳都已經離地了。


    “啊!”


    隨著壯漢一聲大喊,真的把這銅鼎抱起來了。


    “嘖嘖,這燕人的力氣當真是大啊,還真的把銅鼎舉起來了,好像還要走幾步?”


    有些在不遠處閣樓上看熱鬧的人,也是砸了咂嘴。


    有些出身於軍中行伍的人,也是稍微有一些震撼,這種大力勇士真要是在戰場上,肯定也是一悍將。


    他要是一刀劈下來,恐怕也沒人能夠擋得住。


    也不知道,當年的軍神永安郡王能不能舉起這銅鼎?


    就算是當年舉的起來,現在恐怕也舉不起來了吧?


    不少人也想到了這一點。


    同時,向著蕭奕的讀書人,則是麵露難色。


    弘文館的文鬥,太子殿下寫出了一詞一詩,保全了大乾讀書人的麵子。


    可是現在,不可能還指望太子殿下出麵舉鼎,保全大乾武勳們的麵子吧?


    太子殿下藏拙二十餘年,能寫出那等傳世之作,其實也不足為奇。


    可是太子殿下不可能也是力大無窮,能夠舉起這銅鼎來吧?


    擂台處。


    燕人壯漢青筋暴起,艱難地邁出了第一步。


    抱著這麽大的銅鼎已經非常不容易,考驗的是雙手的抓力、腰部的承受力等,最關鍵還是力氣。


    力氣不大,根本就舉不起。


    這一步。


    頓時就讓人忍不住地叫好。


    緊接著。


    他又走出一步。


    直到第三步,就再也沒邁出去,而是慢慢地蹲下,臉色已經開始發黑起來。


    他在嚐試著把銅鼎放下來。


    “咚!”


    在一聲很大的響聲之下,這銅鼎終於落地,砸碎了好幾塊青磚。


    然而就算是如此。


    看熱鬧的百姓中還是有不少人連忙喝彩。


    倒是也有一些人麵露難色,有一些擔憂,若是沒有人能夠舉起這銅鼎。


    大乾可能就要輸陣了。


    燕人使團中一身穿鎧甲的少年將軍赫連山,讓人抬著箱子放在了邊上,然後親自打開了箱子。


    一塊一塊黃金,閃耀著光芒。


    舉鼎者,賞萬金!


    那燕人壯漢抱著裝著黃金的箱子,朝著赫連山微微施禮,表示感謝。


    當然,這萬金並非是萬斤重的黃金,真要是有一萬斤重,那壯漢也抱不起來。


    不過嘛,這一箱子的黃金,夠普通的人吃上幾輩,也能讓一個大家族吃上一年之久。


    西市這邊兒熱鬧不已,而燕人使團所在的驛館,倒是十分安靜。


    大乾的殿前司侍衛再加上燕人剩下來的幾位侍衛護衛,等閑之人,無通報和允許,是進不去的。


    批閱完奏章的蕭奕,卻帶著懷吉太監和陸衝一起出了皇城,乘坐車輦,到了驛館外。


    傳聞,燕人長公主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長得國色天香,是燕地第一美人。


    今兒個,倒是要見識見識。


    順帶,也邀請她一起去觀看一場熱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