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城微微點頭,麵容嚴肅,目光深幽。


    若是大燕有這樣的一位太子,那絕對是一件幸事,也就不必讓他們費盡心機,想要借助這個時候,尋求大乾的議和。


    隻要是大乾不在他們動兵的時候,趁機扣關,擾亂燕雲之地。


    他們就有信心也有辦法可以吞下金國的一半領地,有了這些資源,大燕的實力也會更上一層樓。


    然而,這樣一位城府極深、狠辣果決、學識斐然的太子是大乾的監國太子。


    對於大燕來說,威脅非常大。


    他們是真的不想大乾再出現一位蕭棣這樣的帝王了。


    “納蘭先生失敗了,接下來,該是大燕的勇士上場了吧?”長公主慕容雪鴛輕聲道。


    這句話,似乎有了那麽一點兒不自信。


    和一開始前來大乾的時候,多少有一點兒不一樣了。


    因為相傳,大乾軍神嶽山就是一位天生神力的人,他的力氣很大,才能從戰場上殺出來,成為了大乾的軍神。


    而嶽山之女嶽紅翎也是天生神力,隻不過,一個女子就算是再怎麽天生神力,其力氣又能大的了哪去?


    嶽山已經老了,身體大不如以前。


    真要是武比,他也不可能再上場了吧?


    況且,這一次的武比還有些不太一樣。


    嶽紅翎這時候也不在京師,去隴右道剿匪去了。


    其他人,也沒怎麽傳出來有天生神力的能力,估計也就無法接招。


    這就是大燕當初的打算。


    一場文鬥,一場武比,最後再用戰術。


    隻不過,第一場文鬥卻輸了。


    大燕第一詞人納蘭奉孝輸給了大乾的監國太子。


    納蘭奉孝的那首詞,慕容雪鴛看過,覺得寫的非常好,不愧是大燕第一詞人。


    那首詩,絕對可以成為傳世佳作。


    這就是慕容雪鴛的底氣,她覺得大乾確實是文人輩出,但是這幾年,也沒聽說有什麽才高八鬥的人,詩聖、詞聖也早就不在人世。


    就算是有人站出來了,寫出詩詞來,估計最多也隻能是不相上下。


    因為短時間內,不可能有人可以做出超越納蘭奉孝所寫的一詞一詩。


    那可是他花了幾年時間打磨,最後才填寫出來。


    沒有想到,他們小瞧了大乾的讀書人,或者說,寫出詩詞的人,超出了他們的意料。


    而接下來的武鬥,慕容雪鴛已經沒了最開始那信心百倍的樣子。


    總覺得,會不會再一次出人意料。


    範文城看出來慕容雪鴛的擔憂,沉聲道:“長公主也不必太過擔憂,事在人為。”


    “這大乾的太子越是優秀,也就越是能引人注目。”


    “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以大乾如今的形勢來看,大乾的太子可不好當。”


    慕容雪鴛微微點頭。


    ……


    李林甫有些不太相信地問道:“他真的是當場就寫出了那一詞一詩?”


    正午過後。


    溫度升高了不少。


    雅間的周圍放著冰塊降溫,李林甫的身邊,也有兩個清秀的丫鬟在輕輕地扇著風。


    這裏又處於樹林之中,旁邊還有假山假水。


    所以也算是一處人造避暑勝地。


    朱勉點頭道:“是的,一開始,我們並不知道他寫的是什麽,等到出了皇宮,才聽得風聲。”


    “沒有想到,他竟然有如此才學。”


    讀書人,就算是心黑,但是對於真正有才學的人,多多少少還是有那麽一點兒佩服的。


    楊照卻叫道:“我不信,公相,太子殿下從未出過京師,他能看到海邊的月亮?”


    “這明顯是別人寫的嘛。”


    “我就不明白了,他有這麽深的城府,又有這麽好的文采,何必藏拙呢?”


    “當初冊封為太子之後,就沒必要藏拙嘛。”


    “陛下要是見到他文采斐然,知道他學識很高,也知道他狠辣果斷。肯定是喜愛有加,帶在身邊細心指教了。”


    朱勉點點頭,給了楊照一個眼色,他覺得楊照說的不錯,太子殿下真要是這麽厲害,他當初何必要藏拙啊!


    李林甫想了想,搖搖頭,輕聲道:“不對,太子殿下確實要藏拙。”


    他這話一出,眾人都是看了過來。


    李林甫也不著急,大夏天的,喝點兒青茶,解渴的同時,還能提神。


    “你們之所以到現在,還不過是一個尚書、一個禦史中丞,得不到陛下的器重,就是因為你們不了解陛下,更猜不到陛下的心思。”


    “為人臣者當永遠急陛下之所急,想陛下之所想,隻有清楚地知曉陛下當地是什麽意思,才能把這件事情做的讓陛下滿意,才能得到陛下的器重。”


    這就是李林甫能夠一步一步坐上大乾丞相這個位置的原因。


    朱勉其實也都明白這個道理。


    但是他們把握人心的能力遠遠不如李林甫。


    王甫連忙問道:“那太子藏拙所為何謀?”


    李林甫慢悠悠地解釋道:“因為當初的陛下聖體安康,若是太子殿下過於聰慧、過於優秀,遲早會成為一個威脅。”


    “陛下也不想有個人,時不時地提醒他,他終究會有老去的一天,會有駕崩的那一天,大乾的帝王之位,也會傳給太子。”


    “陛下若是有一點兒懶政之象,就會有大臣直諫,請求太子殿下登基,尊陛下為太上皇。”


    “你們覺得陛下會願意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嗎?”


    楊照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原來如此!


    不愧是城府極深的太子殿下,那時候他才多大啊,就知道要藏拙了?


    這也太……。


    李林甫的這一番解釋,也是合情合理,也終於是讓眾人明白太子殿下為何會藏拙了。


    同時,李林甫自己似乎也被自己這一套說辭說服了。


    眼見到眾人似乎想到了什麽,神情都有一些不自然,他隻好打破了沉靜。


    “燕人使團已經輸了第一場,接下來,就是第二場了。”


    “第二場是武比,那位身高九尺之餘的壯漢,乃是大燕第一勇士,此人力大無窮,聽聞,可以舉起大鼎,而這一次的武比,就是舉鼎!”


    楊照暗自記下了,第二場是武比舉鼎。


    李林甫繼續道:“這第二場武比,應該會贏一場。關鍵在於第三場,也就是真正的議和。”


    “若想要保住你們脖子上那顆腦袋,就要想辦法,讓太子殿下開始懷疑三皇子。”


    “真要是論起來,如今對他威脅最大的人,不是我,而是那鎮守保定關,手中握著燕雲十八騎兵權的三皇子蕭政,其次是江南東道的江東太守董琢,再然後,是戍邊五王。”


    “最後,才可能是我這個坐在朝堂上的丞相。”


    眾人紛紛表示李林甫自謙了。


    但是說完,又覺得這話好像又有點兒不太對勁兒。


    至於到底什麽地方不對勁兒。


    卻又說不上來。


    李林甫則是稍微的鬱悶了一下,卻又清楚這些人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


    正是因為他們是這樣的人,他才會提拔他們,讓他們坐在關鍵的位置上。


    當然,他說這話本來也是給這些人洗洗腦,讓他們覺得太子殿下最大的敵人不是他,而是三皇子。


    隻有這樣,自己這邊的人都相信了,那位太子殿下才可能也會慢慢地相信這一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