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正在歎息時,忽然被那人順手一送,他隻覺得耳邊唿唿的風聲,那人低沉著說道:“還不快去投胎。”他還沒有明白是怎麽迴事,已經昏沉沉的不知所蹤了。


    莽山巍峨,東望長安,在群山中有一座幽靜的道觀,離道觀幾百米外有一處低緩之地,被人平整好,建起了一個宅院,院子分為三進。第一進較為寬闊,四麵青磚圍牆,都建的有房子,其樣式完全一樣,朝北是一個大門。每一麵牆下是四五間房屋,中間是一個場院。因為院牆高大,外人看不到裏麵的情形是什麽。第二進院子布置的極為精巧,雖然院牆與前院相連,但是卻沒有眾多的房屋,隻在中間建著圓形的一個大屋。後院就更加的講究,三麵的圍牆高大,好像是在拱衛這個院子,南麵有一個小小的木質閣樓,北麵空闊之地以環形布置成六個花圃,此刻盛夏,種的百花盛開,當真是嬌豔無比。西邊除了與中院相接之處外,都是青磚搭建的廂房。而東邊是一個極為優雅的房子,頗有富貴之相,其雕梁畫棟看著格外優美。


    五年前,有人出巨資購下這塊地基,然後建了這個大宅院。不久,就有二十多人搬了進來。這些人不與附近市鎮和鄉村過多交往,隔一段時間會有幾個仆婦出來,到集鎮上購置一些家用的物品,然後就幾乎沒有人經常進出了。隻是每逢月圓之日,正午時分一到,從正門中抬出一頂轎子,然後去道觀,到了黃昏時分才迴。若是有人去道觀打聽,道士總是緘口不語,對這處宅院裏人的來曆諱莫如深。


    此時,已經是大唐皇朝的上元二年,在位的是唐肅宗李亨。今年初以來,他的身體多病難以支撐,諸多朝廷事務交給了李輔國處理。這李輔國也是一個宦官,受皇帝寵信多年而愈加忘形,在朝廷內外廣泛培植羽翼,一時之間李輔國權勢熏天。其實,李亨從皇子到皇帝,也是經曆艱險,當年在安史之亂的危急時刻,匆忙登基,遙遵父親為太上皇。擁立他的大臣先後被他或貶謫、或羅列罪狀殺了,終於坐穩了皇位,待李隆基迴到長安,已經無力複位,隻得在興慶宮中每日與伶人相樂。


    李亨當然知道宦官當政為禍甚多,可是越來越尾大不掉的藩鎮,更是心腹大患,並且難以作為依靠。沒有辦法,隻能信任宦官,畢竟這些人與他相處日久。尤其是,他需要這些宦官緊緊地盯著雖然年逾古稀身體卻還很好的父親,看來這皇帝也是不好做的。


    興慶宮裏的故明皇李隆基的日子也不好過,他知道如果自己稍微表現出複出的意思,定然會遭到無情的殺戮,自古最是無情帝王家,他自己就是靠著發動政變奪取了本不屬於他的皇位,幾十年來處死的皇子皇孫和大臣,連他自己都記不清有多少了。現在,居在深宮隻求自保,哪還有當年仗劍闖宮的豪氣。他最惦記的還是愛妃楊玉環的生死,兩年前悄悄的派了高力士安排人,去到馬嵬驛附近,讓他們細細的尋訪下落。迴來的人帶了一個香囊,正是楊玉環隨身之物,李隆基把香囊捧在胸前,不由得老淚縱橫。他知道,他已經沒有那個權力下詔把楊玉環召迴了,而且一旦她們母子迴到了京城,很可能馬上就身首異處。高力士迴報說,娘娘產下了一個小皇子,明眸皓齒,長的非常好看。


    李亨自從迴到長安後,一方麵調動各地兵將,一方麵啟用老將郭子儀,安祿山和史思明已是強弩之末,他起兵時的18萬鞠仁精兵所剩無幾。安祿山稱帝的洛陽也被四麵圍困而不能自拔,他建立的大燕國已經是搖搖欲墜,基本上現在都成了四處流竄的流寇了。但是被藩鎮勢力重壓下的李亨,對郭子儀也並非絕對的信任,於是安排了皇堂哥李奐在郭子儀身邊,作為監軍。


    這郭子儀久經戰陣,當然知道這些。但是這老臣倒是一個忠臣,他一心對付安祿山和史思明,把幾十萬唐兵堅守潼關,讓叛軍始終無法攻克。尤其是,郭子儀讓唐軍打造了幾千麵軍旗,上書“興平軍”,起意為“興唐平叛”。每逢與叛軍對陣,數千麵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頗有威風而嚇的叛軍心膽俱寒,故而屢屢大破賊寇。李亨一高興,把興平軍堅守之地賜了個名字,叫做興平。


    在對付叛軍中一路高歌的同時,李亨對父親的防範絲毫也沒有放鬆,他任命陳玄禮為龍武大將軍,給他一千禁軍守衛興慶宮,不經皇帝批準,朝廷內外的任何人不得進入。與此同時,他還把一直生性淡薄的姑姑玉真公主派去,陪伴著自己的父親。本來,他還要把高力士調開。但是,父親卻以高力士長期服侍左右,難以割舍為由反對這事,也隻好先留下了,待以後找機會再說吧。


    因為連年殫精竭慮,李亨的身體每況愈下,終日神思恍惚,隻好把很多朝政都交給了李輔國處理,若非重大事情都不必向他稟報。如此一來,更加讓李輔國位高權重,朝中但凡有人違拗,李輔國即羅織罪名,輕則發配邊遠,重則抄斬滅族。但是他對皇帝忠心耿耿,所以即使有人力諫李輔國其人的諸多危害,李亨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擺擺手也就過去了。他隻想著安安穩穩的把自己這幾年的皇位保住,至於身後的事情,已經管不了那些了。


    這一日早朝,本不想上朝的李亨,正在寢宮安睡。忽然有內侍稟報:李奐有要事求見。


    李亨遂更衣上朝。


    在龍椅上坐定,滿朝文武山唿萬歲後。重臣班中走出李奐來,他叩頭後說道:“陛下,如今叛賊流竄各地,燒殺搶掠,為禍甚大。雖然當下賊寇的勢力大減,卻還沒有完全被撲滅。兩年前在興平,賴萬歲神威,興平軍大破了安史亂賊的襲擾,使其十之七八的人馬煙消雲散。然而,近日賊寇再度收攏人馬,並鼓噪山匪和盜賊,又聯絡了胡人,對朝廷蠢蠢欲動。如不盡快剿殺,恐又為大患。”


    “那你認為當如何盡快剿滅呢?”李亨有氣無力的看著玉階下的李奐問道。


    李奐奏道:“臣以為,安祿山、史思明起於藩鎮,且都是胡人,雖然起兵之時頗為風光,大殺四方。但是,胡人生性就很猜忌,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就是明證。那史思明更是翻臉就殺了安慶緒,叛軍部眾皆為史思明所獲。今年三月初,叛軍又起內訌,史思明竟被其子史朝義劫殺在洛陽深宮之中。如今,我們四麵圍困叛軍的洛陽,正是一舉攻克的大好時機。我意將興平軍再度調來,在洛陽城下豎起大旗威懾,叛軍自然更加慌亂。我們就可以一鼓作氣攻下洛陽,從而結束這場已達六年的叛亂。”


    李亨又問道:“那興平軍確曾大破過叛軍,但是兩年多來征戰四方,所受的損失太大。所以,朕才讓將士們在興平恢複戰力。這也還不到一年,不知道能否再戰?”


    李亨其實是有私心的,興平軍的情況他比誰都清楚,自從大破了叛軍之後,又四處征討,雖然有損失,但是沒有他所說的那麽大。隻是因為,李亨為了建立自己的軍隊,對興平軍進行了大換血,把自己的親信安插進去,又大肆犒勞興平軍,現在興平軍對皇帝更為忠誠。這個李奐雖然是他的堂哥,但是為人卻很孤傲,憑著在興平軍中建立的功勞,不斷謀劃自己的地盤,隱隱有不臣之心。李亨早想找個借口把這個李奐殺了,無奈一直沒有合適的理由。把興平軍放在長安附近,就是為了讓興平軍成為隻聽命於自己的軍隊,所以他才大肆恩賞,現在已經完全成功。


    今天,他也知道李奐要來幹什麽,因為李奐名義上統領興平軍,但是卻已經不是當年的監軍所為了,軍中的將領隻聽皇帝的命令。所以,李奐想以徹底剿滅叛軍為由,把興平軍調出來,到了洛陽以後,他就可以讓興平軍在與叛軍的戰鬥中削弱那些忠於皇帝的高級將領,並且再把自己的親信提拔起來,從而重掌興平軍的大權。


    李奐聽皇帝這樣問,馬上奏道:“興平軍現在是兵強馬壯之時,將士們都懷著報國之心,願為陛下平滅叛軍。而且糧草也是非常充足,若是開到洛陽城下,定能迅速擊垮叛軍而收複失地,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李亨不露聲色的看著李奐,然後點點頭說道:“這確實是個解決叛軍的好辦法,各地的勤王之師圍困洛陽日久,但是叛軍卻還還有複燃勢大的麵頭,委實讓我不解。叛軍不除讓我寢食難安。準奏,就由你全權此事吧。”


    “謝萬歲!”李奐叩頭謝恩。


    李亨下了朝後迴宮,又讓人找來李輔國,對他說道:“李愛卿,今日早朝,李奐奏道派興平軍開赴洛陽平叛,你以為如何呀?”


    李輔國馬上奏道:“聖上,這李奐素有反相。我看他是想借著平叛之際,扶植自己的親信,以圖不軌。”


    李亨麵無表情的看著李輔國,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李輔國見此繼續說道:“現在的興平軍,已經不是當初了,軍中的所有將士,隻唯陛下之命是從。我料李奐掀不起大風浪了,這事交給老奴處理,陛下就不用操心了。”


    李亨點點頭。


    李輔國又說道:“我有一事正要啟奏陛下。”


    “你說。”李亨說道。


    李輔國奏道:“太上皇所居興慶宮,每到盛夏季節悶熱無比,我奏請陛下,讓太上皇移居西內宮。請陛下允準。”


    李亨什麽也不說,轉身走了。


    沒有反對就是同意了,李輔國對著皇上的背影行禮,然後出了宮門,立即招手讓緊隨他的小內監,讓他去太上皇居住的興慶宮傳皇上的旨意,讓他趕緊準備一下,馬上移居到西內宮去。小內監走後,他又找來射生軍的親信細細的交代了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帥哥靚妹鬧紅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PP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PP哥並收藏帥哥靚妹鬧紅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