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出兵


    再說郡裏,現在整個金城以及半個隴西,共有百姓兩萬三千多戶,十一萬五千多人。


    但是就憑這麽一點人口,卻是擁有一百五十萬畝田地,畢竟這些百姓一家老小所需食物,全都要在地裏獲取。


    現在有新農具,官府也會提供耕牛,並且鼓勵百姓開墾田地,這些百姓自然也是拚命開墾。


    餓肚子的感受,絕對足以讓人生不如死,有這樣的機會,百姓都是願意竭盡全力。


    其實到處都有荒地,那些沒有田地,或者就隻有很少田地的人,為什麽不願意開墾?


    因為這些荒地都有主人,甚至山川水澤都有主人,他們平時並不會管,但是隻要百姓過去開墾田地,他們就會帶著刁奴惡仆,前來向你索要田地,並且向你索要田地裏麵生長出的糧食。


    要是拿不出來,他們還會勾結官吏,最終把你變成奴仆佃戶。


    最後落個人地兩空,因此百姓沒有地種,也不願意開墾田地。


    但是現在金城一片欣欣向榮,因為官府已經承諾,伱能開墾多少田地,隻要交上田稅就能合法擁有,如此百姓也就願意開墾田地。


    而李耀和趙賢也是商量過了,免除一切苛捐雜稅,甚至口錢以及算賦,雖然依舊保留,但是降到最低,隻將田稅作為主要稅收。


    算賦降低,隻要家裏還有一口吃的,百姓就不會將老人送到山裏餓死,口錢降低,隻要家裏還有一點餘糧,百姓就不會把嬰孩丟到河裏淹死。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這個道理,隻要讀書都會知道,但是很多人會裝作視而不見,一邊搜刮百姓糧食,一邊辱罵百姓不可教化。


    少了口錢,少了算賦,那減少的財政收入,自然就要想辦法補迴來。


    這個辦法就是鹽鐵專營!


    先說製鹽,最常用的製鹽方法,或煮或煎,還有曬鹽,而在青海這個地方,卻要挖鹽。


    青海是個什麽情況,這所有的鹽湖,鹽池,本就是天然的鹽田,經過千萬年的風吹日曬,鹽分早就析出結為塊狀,所以才有鹽礦之說。


    簡單來說,其它地方都是湖裏有鹽,但是這個地方就是鹽裏有湖,所以要鹽就要挖鹽。


    後世挖鹽,靠著各種大型器械,但是現在,生產能力非常落後,就要靠鋤,靠犁……去把鹽礦給挖出來。


    這些鹽礦碾碎之後,呈青黑色,含有雜質,這就是原生鹽。


    它也能吃,至少吃不死人。


    將原生鹽與鹽湖水混合之後,把這鹵水弄進鹽田,經過風吹日曬,重新析出之後,呈青白色,品質上佳,這就是再生鹽。


    這種青鹽能賣高價。


    以往羌人占據鹽池,每年產鹽就幾千斛,但是現在李耀占據鹽池,產鹽數量十倍增加,去年產鹽八萬多斛。


    現在世道混亂,鹽的價格居高不下,平均一石就要八百多錢。


    這八萬多斛鹽,如果拿到劉宏麵前,能買六個三公之位,能買十二個九卿之位。


    隻要兩年時間,就能買下一個太尉,曹操他爹曹嵩,就花一億錢買了一個太尉。


    這些青鹽,除了滿足內部需求,就是外銷,換成金銀或是牲畜,這才是他們主要的財政收入。


    要不怎麽都說中原富庶,曹嵩個人用來買官的錢,堪比金城一郡販鹽的收入。


    而另外的一項財政收入,就是開礦,冶銅,冶鐵,銅就是錢,鐵就是甲胄,兵器。


    現在的五銖錢就是銅錢,而鐵則是變成長刀,長槍,鐵製箭頭,以及還有部分鐵甲,主要還是產量不夠。


    缺人!


    現在郡裏也很忙碌,春天組織百姓春耕,夏天組織百姓挖鹽,秋天組織百姓收獲,冬天組織百姓挖礦,當然挖鹽,挖礦不算徭役,都會給出報酬。


    那些鹽奴,礦奴,終日勞作,沒有收入,主要有著兩個來源:


    其一就是刑徒,郡裏犯罪的人,百姓之中可沒聖人,一些小偷小摸,雞鳴狗盜的行為,這也確實難以避免。


    除了犯下必死的罪,其餘基本都是判為勞動改造,讓他們給郡裏創收。


    其二就是刺頭,兵痞,軍隊裏麵總會有些不服管教的人,而且那些逃兵同樣也會用來挖鹽,挖礦,如果不是人手不夠,這些家夥本應用來殺雞敬猴。


    但是李耀爭取過來,與其直接殺掉他們,不如用來挖鹽,挖礦,這也算是廢物利用。


    人權,不存在的,這個時代就是如此。


    但是對於百姓而言,現在這種生活已經相當不錯,每年春種秋收交足田稅之後,剩的糧食依舊能讓全家吃飽。


    並且夏天,冬天,挖鹽,挖礦迴來,還能攢下一些積蓄,隻要攢個兩年,就能去官府換一個牛犢,或者兩隻羊羔。


    金城可是處於邊地,這裏牲畜非常普遍,因此價格不算太貴。


    而且官府鼓勵民間養牛養馬,養牛自然就是用來耕地,養馬就是為了組建騎兵。


    耕戰才是強國之本!


    就憑李家在民間的聲望,隻要這些百姓還在,他們就能始終坐穩這個金城太守之位。


    說迴正題,很快過去五天時間,就在軍營外的一片原野之中,義從三軍已經完成集結,而且都是騎兵。


    人上一萬,無邊無際,更何況其中還有幾萬匹戰馬,給人帶來的強烈震撼,很難用語言去描述。


    三軍將士人人披甲,其中的義從營,穿著全套對襟直身紮甲,另外左右騎軍,穿著身甲以及大氅。


    畢竟他們承擔不同作戰任務,義從營是尖刀,關鍵時候用來破陣,所以需要全套甲胄,保證他們能在萬軍之中安全進進出出。


    左右騎軍,以騎射騷擾,斷絕糧道,追殺潰軍……所以隻穿身甲,保證自身靈活機動。


    而且這樣能夠武裝更多士兵,否則人人披全身甲,牛皮數量供應不上,現在能有這麽多的牛皮供應,還是他們靠著青鹽,北上前往河西四郡,以及張掖屬國,居延屬國,才順利的交換迴來。


    光靠自己養殖,三年時間也不太夠,並且還要用來耕種土地。


    青鹽是硬通貨,但也容易被宰,等到打通河西走廊,才能徹底掌握主動。


    李文侯騎馬走來,他沒有多說什麽,因為全軍士氣高昂,並不需要鼓舞士氣,他們就隻需要碾壓過去,先行奪取隴西南部,然後領兵北上。


    因此隻是說了一句:


    “出發!”


    此話一出,三軍皆是動了起來……


    感謝書友大秦鐵鷹銳士的打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東漢,胡漢共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守望青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守望青山並收藏人在東漢,胡漢共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