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流放隊伍成分有些複雜,除卻段熲的家眷,以及押送的獄吏,還有一隊胡人騎士。
他們本不該在流放隊伍裏麵。
而現在又多了一股新的勢力,就是李文侯以及他的部下。
“李文侯……”
此時段煨也是看到了李文侯,臉上神情極為苦澀,既有欣慰也有難堪,就像在最落魄的時候,人們總是希望曾經的朋友不要忘記他,同時也是最怕見到曾經的朋友。
與此同時,李文侯已經找上了胡人騎士,與對方首領交涉之後,他們先對押送獄吏進行威脅,再與段熲家眷進行拜別,最後才是騎馬揚長而去。
接替他們的,就是李文侯。
騎在馬上,李文侯神情冷漠:
“涼州偏遠,多馬賊,多悍匪,接下來就由我帶人護送一段,確保你們不會死在半道之中。”
聽到這話,那些押送的獄吏,根本沒有進行反駁,反而都是一副順從模樣,自從他們進了涼州以後就已經被這般“保護”起來。
剛開始還有些感到憤憤不平,可是隨著後來,遇到的羌人部族,氐人部族越來越多,而且都是蠻橫無理,想要搶劫他們財物,都是靠段熲的威名才能夠安全的躲過一劫,於是這些獄吏也就不再管了。
即便大漢朝廷,不給這位老將最後的體麵,但是涼州各部,不能不給這位豪傑足夠的尊重。
涼州羌亂,反反複複,耗費了數百億的軍費,都沒有解決問題,桓帝時期,湧現出三位傑出將領,皇甫規,張奐,段熲,就是後來的涼州三明。
前二者,依舊主張招撫羌人,結果就是,降而複叛,叛而複降,最後還是段熲,以鐵血政策,殺的屍橫遍野,僅耗費四十多億軍費,就將叛亂真正平定。
究其原因,再怎麽招撫羌人,當官的還是關東士人,他們不停止對羌人的壓迫,這些叛亂也就永遠不會消失。
不通軍事,又肆意剝削,等到最後出事,就上書請求內遷邊民,放棄涼州,能收錢的時候來者不拒,該平叛的時候推三阻四,而且理直氣壯,言稱千裏做官隻為財,醜惡嘴臉,展露無遺!
而如果以段熲的死亡為界限,段熲生前,涼州已經十年沒有出現任何動亂,段熲死後,僅僅隻是過去五年,涼州各部再次反叛,並且打進三輔地區。
畢竟隻要百姓還可以活下去,那麽他們也就不會起來造反,就像太平道領導的黃巾起義。
沒過多久,這支流放隊伍便是再次出發,其中段熲家眷足有八十多人,李文侯也是財大氣粗,直接就將手上多餘戰馬,全都送給他們代步。
流放的罪犯騎馬……
押送的獄吏走路……
這般情形,堪稱絕無僅有。
這些家眷之中,還能夠做主的就是段煨,此時他與李文侯兩人,騎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麵。
一時間誰都沒有說話。
最後還是李文侯打破僵局:
“這一路上,我們都安排好了,迴到涼州也就不用再看他人臉色,即便到了敦煌那邊,除了環境比較惡劣,依舊還是吃穿不愁……”
“就是身份比較麻煩,現在太尉已經走了,我們這些人沒有誰能在朝廷裏麵說上話……”
在漢朝,身份還是很重要的,真正有品秩的官吏以及將校,基本都要考察出身,刑徒,贅婿,商賈……這些都被排除在外。
現在段熲家眷都是戴罪之身,就算段煨進了軍隊,也隻能做伍長什長,想做隊率都不可能。
除非他們遇到特赦或者大赦,否則就連老家姑臧都不能迴,所以才說大漢朝廷沒給段熲這位老將,留下最後一點體麵。
提到段熲,段煨眼神之中掠過一抹複雜,這是他們段家的驕傲,官至太尉,位及三公,但也同樣是因為段熲,現在他們段家舉族都被流放到了邊疆。
曾經再是如何輝煌,現在都是過往雲煙。
段煨低著頭,聲音非常沉悶:
“已經足夠了,能夠留得性命,或許將來陛下念及段家忠心,能夠讓我們返歸鄉裏……”
雖然嘴上是這麽說,但是就連段煨自己都不知道,他們段家是否能夠得到赦免。
而在他們身後,此時李耀正在目光灼灼打量段煨,這個段煨可要比他阿父有名的多,但是相比其他知名武將遜色不少。
不過換個角度,作為跟隨董卓進京將領之一,能在董卓死後躲過內部廝殺,甚至最後活到壽終正寢的人,這樣的人物怎麽可能簡單!
畢竟,另外一個作為董卓舊部依舊活到壽終正寢的人,可是號稱算無遺策的賈詡。
可惜董卓不是良主,手裏握著一把好牌,前期超神,後期超鬼,甚至隻要操作得當,不等進入三國時期,劉氏江山就要易主。
不過旋即李耀心中充滿遺憾,現在段煨陷入低穀,非常適合進行招攬,但他沒有這個能力。
不提自己年齡尚小,當然是指身體年齡,而不是指心理年齡。
關鍵段煨,跟他阿父是同輩,而且還是戰友關係,這要怎麽開口招攬。
不過認識一下總歸還是好的……
“仲父,大丈夫之誌應如江河,即便一時陷入淤塞,也該一往無前,衝破萬難,怎麽能夠如此喪氣……”
“現在仲父性命無憂,又有我等願意相助,他日未嚐不可再次扶搖直上,將失去的,都奪迴來!”
一番話說得慷慨激昂。
直接是讓前麵兩人,都是轉頭向後看去,視線鎖定李耀身上。
李耀發現兩人看來,依舊還是昂首挺胸,沒有露出半點怯意。
“說的好啊!”段煨打量李耀:
“好俊的少年郎,而且還有這般誌氣,如果大哥依舊活著,肯定會很喜歡你……”
“自從夏育以及田晏兩位將軍,因為北征失利,被貶為庶人以後,大哥常常感慨身邊無人可用……”
“就憑你剛才那一番豪言壯語,大哥肯定會將你征辟入府……”
“可惜……可惜……”
說到最後,段煨歎氣一聲。
隨即段煨看向李文侯,李文侯一臉驕傲的介紹:
“我的長子,李耀!”
段煨再次看向李耀,不過這次眼神之中極為親切,仿佛就是看待自家子侄一般:
“有這般誌氣,就算不靠大哥,他日必為兩千石!”
他們本不該在流放隊伍裏麵。
而現在又多了一股新的勢力,就是李文侯以及他的部下。
“李文侯……”
此時段煨也是看到了李文侯,臉上神情極為苦澀,既有欣慰也有難堪,就像在最落魄的時候,人們總是希望曾經的朋友不要忘記他,同時也是最怕見到曾經的朋友。
與此同時,李文侯已經找上了胡人騎士,與對方首領交涉之後,他們先對押送獄吏進行威脅,再與段熲家眷進行拜別,最後才是騎馬揚長而去。
接替他們的,就是李文侯。
騎在馬上,李文侯神情冷漠:
“涼州偏遠,多馬賊,多悍匪,接下來就由我帶人護送一段,確保你們不會死在半道之中。”
聽到這話,那些押送的獄吏,根本沒有進行反駁,反而都是一副順從模樣,自從他們進了涼州以後就已經被這般“保護”起來。
剛開始還有些感到憤憤不平,可是隨著後來,遇到的羌人部族,氐人部族越來越多,而且都是蠻橫無理,想要搶劫他們財物,都是靠段熲的威名才能夠安全的躲過一劫,於是這些獄吏也就不再管了。
即便大漢朝廷,不給這位老將最後的體麵,但是涼州各部,不能不給這位豪傑足夠的尊重。
涼州羌亂,反反複複,耗費了數百億的軍費,都沒有解決問題,桓帝時期,湧現出三位傑出將領,皇甫規,張奐,段熲,就是後來的涼州三明。
前二者,依舊主張招撫羌人,結果就是,降而複叛,叛而複降,最後還是段熲,以鐵血政策,殺的屍橫遍野,僅耗費四十多億軍費,就將叛亂真正平定。
究其原因,再怎麽招撫羌人,當官的還是關東士人,他們不停止對羌人的壓迫,這些叛亂也就永遠不會消失。
不通軍事,又肆意剝削,等到最後出事,就上書請求內遷邊民,放棄涼州,能收錢的時候來者不拒,該平叛的時候推三阻四,而且理直氣壯,言稱千裏做官隻為財,醜惡嘴臉,展露無遺!
而如果以段熲的死亡為界限,段熲生前,涼州已經十年沒有出現任何動亂,段熲死後,僅僅隻是過去五年,涼州各部再次反叛,並且打進三輔地區。
畢竟隻要百姓還可以活下去,那麽他們也就不會起來造反,就像太平道領導的黃巾起義。
沒過多久,這支流放隊伍便是再次出發,其中段熲家眷足有八十多人,李文侯也是財大氣粗,直接就將手上多餘戰馬,全都送給他們代步。
流放的罪犯騎馬……
押送的獄吏走路……
這般情形,堪稱絕無僅有。
這些家眷之中,還能夠做主的就是段煨,此時他與李文侯兩人,騎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麵。
一時間誰都沒有說話。
最後還是李文侯打破僵局:
“這一路上,我們都安排好了,迴到涼州也就不用再看他人臉色,即便到了敦煌那邊,除了環境比較惡劣,依舊還是吃穿不愁……”
“就是身份比較麻煩,現在太尉已經走了,我們這些人沒有誰能在朝廷裏麵說上話……”
在漢朝,身份還是很重要的,真正有品秩的官吏以及將校,基本都要考察出身,刑徒,贅婿,商賈……這些都被排除在外。
現在段熲家眷都是戴罪之身,就算段煨進了軍隊,也隻能做伍長什長,想做隊率都不可能。
除非他們遇到特赦或者大赦,否則就連老家姑臧都不能迴,所以才說大漢朝廷沒給段熲這位老將,留下最後一點體麵。
提到段熲,段煨眼神之中掠過一抹複雜,這是他們段家的驕傲,官至太尉,位及三公,但也同樣是因為段熲,現在他們段家舉族都被流放到了邊疆。
曾經再是如何輝煌,現在都是過往雲煙。
段煨低著頭,聲音非常沉悶:
“已經足夠了,能夠留得性命,或許將來陛下念及段家忠心,能夠讓我們返歸鄉裏……”
雖然嘴上是這麽說,但是就連段煨自己都不知道,他們段家是否能夠得到赦免。
而在他們身後,此時李耀正在目光灼灼打量段煨,這個段煨可要比他阿父有名的多,但是相比其他知名武將遜色不少。
不過換個角度,作為跟隨董卓進京將領之一,能在董卓死後躲過內部廝殺,甚至最後活到壽終正寢的人,這樣的人物怎麽可能簡單!
畢竟,另外一個作為董卓舊部依舊活到壽終正寢的人,可是號稱算無遺策的賈詡。
可惜董卓不是良主,手裏握著一把好牌,前期超神,後期超鬼,甚至隻要操作得當,不等進入三國時期,劉氏江山就要易主。
不過旋即李耀心中充滿遺憾,現在段煨陷入低穀,非常適合進行招攬,但他沒有這個能力。
不提自己年齡尚小,當然是指身體年齡,而不是指心理年齡。
關鍵段煨,跟他阿父是同輩,而且還是戰友關係,這要怎麽開口招攬。
不過認識一下總歸還是好的……
“仲父,大丈夫之誌應如江河,即便一時陷入淤塞,也該一往無前,衝破萬難,怎麽能夠如此喪氣……”
“現在仲父性命無憂,又有我等願意相助,他日未嚐不可再次扶搖直上,將失去的,都奪迴來!”
一番話說得慷慨激昂。
直接是讓前麵兩人,都是轉頭向後看去,視線鎖定李耀身上。
李耀發現兩人看來,依舊還是昂首挺胸,沒有露出半點怯意。
“說的好啊!”段煨打量李耀:
“好俊的少年郎,而且還有這般誌氣,如果大哥依舊活著,肯定會很喜歡你……”
“自從夏育以及田晏兩位將軍,因為北征失利,被貶為庶人以後,大哥常常感慨身邊無人可用……”
“就憑你剛才那一番豪言壯語,大哥肯定會將你征辟入府……”
“可惜……可惜……”
說到最後,段煨歎氣一聲。
隨即段煨看向李文侯,李文侯一臉驕傲的介紹:
“我的長子,李耀!”
段煨再次看向李耀,不過這次眼神之中極為親切,仿佛就是看待自家子侄一般:
“有這般誌氣,就算不靠大哥,他日必為兩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