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初無奈地搖頭,但心裏卻因項緒的到來欣慰了許多:“項大人,您來得正是時候。”


    “正好,我在來的路上,聽見市井間傳言不少,尤其是關於這紅磚屋的。”


    項緒輕聲附耳,“你我可得好好研究研究。”


    他感激地看著項緒,點頭迴應:“咱們一起想辦法。”


    接著,陶初和項緒沉默地交換了一個眼神,心裏都明白,眼下這件事已經不容拖延。


    紅磚屋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勢必會引發更大的騷動。


    “項大人,依您看,我們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陶初繼續說道。


    項緒微笑,輕輕摸著下巴思索,“關鍵還是要弄清楚背後是誰在操縱。林掌櫃已經查明是誰在惡意抬價嗎?”


    陶初搖了搖頭,“隻知道所有米商都咬死高價不放,唯一願給我們供應糧食的,也提出讓主人親自去洽談。”


    項緒皺了皺眉有些不解,“動機奇怪。這東家,能查到是誰嗎?”


    陶初點了點頭說道,“根據林掌櫃所言,是一個姓梁的商人,他以前並不活躍於糧商中。”


    項緒沉吟片刻:“這樣吧,我去密探下這個梁商人的背景,你繼續聯係能夠給糧的人,務必探得更多消息。”


    與此同時,秦羽在鹹陽宮內已得知此事,他眉頭微鎖,對麵坐著他的忠臣徐健和謀士李懷安。


    秦羽的目光銳利如刀,落在二人身上,“你們覺得這個米價之事,是巧合還是有人故意為之?”


    李懷安略加思索,抬頭說道:“陛下,鹹陽魚龍混雜,這事來得突然,顯然是有人在試圖拉攏民心,對大秦國不利。我懷疑背後有更龐大的勢力存在。”


    “我讚同。”


    徐健附和,“陛下不如派人暗中調查,了解清楚狀況,再作打算。”


    “說得不錯。”


    秦羽點頭,“現在關鍵還是糧商那邊,項緒已經著手調查了,我們靜觀其變。”


    此時,墨瑤也從外頭走來,臉上掛著憂慮,“陛下,聽說糧食的問題引起了不少民怨,您打算如何處理?”


    秦羽握住她的手,柔聲安慰道:“莫擔心,一切都會好起來,我會親自去見見這個神秘的梁商人,探個究竟。”


    墨瑤微微點頭,“陛下路上小心,家中還有我。”


    晨曦透過窗欞斜射入室,陶初早已在心中琢磨好應對之策。


    他整理了身上的長衫,踏出門去。


    步履穩健地走到約定地點,陶初發現這個地方意想不到地隱蔽,四周綠竹環繞,頗有幾分世外桃源的味道。


    他心中不免有些疑惑,這樣一個地方,居然是昨日提到的神秘商人設下的約見場合。


    跨進小院,陶初見到一個中年男子,麵容和善,神態自如地正衝他微笑。


    “歡迎,陶公子。”


    對方開口,聲音溫潤如玉,“我是錢丹,久仰大名。”


    陶初連忙拱手,“不敢當,錢大人盛情相邀,不知有何賜教?”


    錢丹微微一笑,請陶初坐下,吩咐下人奉上清茶,“關於糧食之事,想來陶公子也不必再多言了。眼下商界的格局,確實不易。”


    陶初抿了口茶,沉聲問道:“聽聞商界被劃分為三層,敢問此中詳情?”


    錢丹點點頭,“不錯。”


    “現今商界,表麵是市井行商和坊間做販之人,而上層則有門閥士族。”


    “然而在這之上,尚有一個更為隱秘的高層圈子。”


    這個圈子不為外人所知,往往能在一夜之間改變整個市場的動向。


    ”陶初皺眉,心中思緒紛雜,“那麽高層之中,又是誰在主導這些變化?”


    錢丹望著遠方竹林,臉上露出一抹微不可察的笑意,“這位高人,與大秦國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依賴於秦羽陛下的政治支持。”


    陶初若有所思地摸著下巴,隨即試探道:“既然錢大人知曉內情,敢問是否有法子解此糧價危局?”


    錢丹眼神凝重了些許,“須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隻要棋下得巧妙,便能逆轉局勢。”


    “我願意協助陶公子,謀劃一條康莊大道。”


    陶初聞言,心中一陣溫暖,這位商界的隱秘操盤手竟坦誠相待,而且願意伸出援手。


    他抬頭望向錢丹,感激道:“那便多謝錢大人了。”


    幾日後,在皇宮的恢弘大殿內,秦羽端坐於龍椅之上,殿內肅靜無聲。


    朝臣們魚貫而入,各自落座,他們的神情和往常略有不同,因為他們心中都惦記著黃河決堤的急報。


    秦羽目光如炬,緩緩掃過群臣。


    他心中已有計較,但並不欲立即透漏。


    於是,他以柔和卻不失威嚴的聲音問道:“各位愛卿,可有賑災良策以計度如今的困局?”


    話音剛落,蕭賀便起身諫言:“陛下,此次黃河決堤,受災者眾,臣請撥銀兩,開糧倉,賜以救濟,以安民心。”


    殿內其餘的大臣紛紛附和,“請陛下允準。”


    聲聲迴響,似乎早朝的決定便是如此明確而無爭端。


    不過,坐於一旁的李懷安微微皺了皺眉頭,他對這些一成不變的方案略顯遲疑。


    見秦羽目光投來,李懷安站了起來,穩聲道:“陛下,賑災固然急迫,但臣以為如今需要的不僅僅是銀糧,更應思變以策長久治安。若能從根本上化解黃河的泛濫之危,方為上策。”


    秦羽輕輕點頭,顯然讚同李懷安的見解,他平靜地迴應道:“愛卿所言有理。賑災隻是當下權宜之計,治本之策需從水利與民生改進上著手。此事,諸卿當多思以進。”


    此時,一名信使匆匆走入殿中,單膝跪地呈上一封書信。


    秦羽接過,打開默閱,眉頭微蹙,繼而緩緩展開。


    “陛下?”


    靜默的空氣中,錢鄲的聲音略帶緊張,“可是有關琉璃之事?”


    秦羽並未立即迴應,而是合上書信,掃視一眾臣子,他知道這裏的每一個人都將是他計劃中的重要棋子。


    他放下手中的信紙,權作無事,話鋒一轉卻是淡然道:“除了水患,愛卿可知最近商界有何動靜?”


    蕭賀與眾臣皆麵麵相覷,未有出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娶妻就變強,我不當人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應天墨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應天墨客並收藏三國:娶妻就變強,我不當人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