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調兵遣將
此前,崔澈征討契丹,出發前還特意與麾下將士強調紀律,出塞後,需得嚴肅軍紀,不許擄掠人畜。
但這一次東征,崔澈一點也沒有標榜仁義之師的想法。
仁壽二年(公元602年)正月十八,幽州道行軍元帥崔澈派遣東突厥葉護都速六為先鋒,領突厥三萬步騎率先東出。
隋軍、奚族將士緊隨其後,相繼渡河,與契丹軍隊在老哈河東岸會師。
崔澈並未將四族軍隊打亂,重新編製,真要這樣做,需得花費很長的時間讓將士們彼此熟悉,重新形成戰鬥力。
畢竟在戰場上,沒有人願意把自己的後背交給一個陌生人。
隻不過崔澈還是往其餘三族派遣了使者,負責替他傳達軍令。
其中,魏徵被派往奚人軍中,跟在阿會魯蘇的身邊。
魏徵在安平縣看完了崔澈家中萬卷藏書,經由崔澈舉薦,二十三歲的魏徵通過了吏部考核,如今任職記室參軍。
他此前雖然貧苦,但終究是出自巨鹿魏氏,自身才學出眾,又有崔澈的舉薦,起步就是正七品其實也不算誇張。
魏徵並不是派去阿會魯蘇身邊最合適的人選,隻不過崔棄疾被崔澈送去了契丹軍中。
四族聯軍究竟由誰統領,其實根本就沒有爭議,就算崔澈執意讓賢,也沒有人敢坐這個位子。
但契丹軍中的主將人選,就是一個麻煩的問題。
八部酋長都知道,崔澈有心挑選一位至少是名義上的契丹之主,他們八人之中,誰能被選上契丹軍主將,基本就能內定,在將來成為契丹的王。
要是平時,那也罷了,這麽緊要的問題,誰又願意讓步。
眼見八人爭執不休,崔澈無奈,隻得派遣其子崔棄疾擔任契丹軍主將,這才平息了爭端。
崔澈考慮到崔棄疾年少,再怎麽天資聰穎,將十萬契丹步騎教到他的手中,也放心不下。
於是派遣大將王當萬隨行,暗中叮囑,若是崔棄疾不遵號令,魯莽行事,立即將他拿下,押迴隋營。
崔棄疾這家夥是有過前科的,崔澈也擔心他又犯了老毛病。
實際上,崔澈全然多慮了,崔棄疾看向苦著一張臉的王當萬,笑道:
“王將軍莫要為此煩惱,此前我違背阿爺軍令,隻是我的職責無關緊要,如今阿爺將十萬契丹步騎交給了我,我又怎敢自作主張。
“況且,我能統禦契丹軍隊,全憑我是阿爺的兒子,否則八部酋長,誰又會心服於我。
“若非阿爺的軍令,他們也不會遵從。”
王當萬好奇道:
“公子是怎麽知道燕公的囑托?”
崔棄疾故作神秘地笑了笑,閉口不答。
他心道:
‘難不成我還能說,你王當萬勇冠三軍,卻無智謀。
‘讓你跟在我身邊,肯定不是給我出謀劃策,無非就是為了看管我,若我自行其事,就立即將我製住。
‘再者說了,你那心事如今都寫在了臉上,我能不知道麽。’
總之,王當萬算是鬆了口氣,崔棄疾願意配合,那最好不過。
他也擔心自己真的與崔棄疾發生衝突,而崔澈又在事後原諒其子,那與崔棄疾的仇,可就結大了。
如今的崔棄疾,心裏想的不再是衝鋒陷陣,而是要輔佐其父創業,心態上的成熟,自然不會再幹出將房玄齡綁在營帳裏,自己偷偷跑出殺敵的蠢事。
而被崔澈派往都速六部的,則是麥鐵杖之子,備受崔澈喜愛的麥孟才。
都速六舉族相投,婦孺如今都被安排在了燕州,而庫莫奚的婦孺也已經遷往了燕地,族中丁壯盡出,老弱自然要去往隋境,暫時尋求庇護。
免得跟當初劫掠遼西的契丹人一樣,自己在圍營州,老巢卻被人給掏了。
隻有契丹八部的老弱婦孺跟隨崔澈東出,他們在房玄齡的管理下,為大軍放牧牛羊。
崔澈一如既往,將後勤重任托付給了房玄齡。
而房玄齡也不負他的期望,短時間內,就學會了契丹人的語言,將契丹八部婦孺與老弱,管理得井井有條。
崔澈不由感慨,不愧是在大唐二百八十九年的曆史中,能夠位列四大賢相之首。
三十餘萬聯軍會師後,崔澈繼續以都速六為先鋒,各部有序東進。
與此同時,高句麗也在做著戰爭準備,隻不過這一次,高元並沒有親自領軍前往遼東城。
高熲雖然有平定尉遲迥,滅亡南朝的功績,但是在塞外,聲名實在難與崔澈相媲美。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又何況是君主。
高元派遣北部耨薩領兵十萬馳援遼東,又命乙支文德輔佐王弟高建武前往遼東城,主持遼東防衛。
《三國誌·魏書·東夷傳》記載:高句麗本有五部,為涓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
這五部就是高句麗的主體民族構成,高句麗王原本出自涓奴部,後來涓奴部衰弱,王族從此出自桂婁部。
歲月流轉,五部名稱屢有更迭,到了如今,也被稱為內部、東部、西部、南部、北部。
而北部耨薩,也可稱作北部大人,宰相淵子遊便是東部大人。
此次崔澈所要麵對的,就是高句麗西、北兩部大軍。
倒不是高元不願意派遣更多軍隊應戰,譬如南部、內部就還得防備新羅、百濟,東部軍隊也有自己的任務。
高元在調兵遣將,積極備戰的同時,使團肩負著離間楊堅與崔澈這對君臣的重任,也早早離開了平壤,抵達了遼東。
此時的遼東,已經在西部大人的命令下,堅決地實施堅壁清野的戰略,周邊的民眾拖家帶口,盡數潤往城中。
當使團離開遼東城的時候,城內已經是擁擠不堪。
乙支文德與高元之弟高建武領著援軍抵達遼東城後,乙支文德迅速向高建武建議將大部分民眾遷往內地,隻保留部分人協助守城,供應後勤即可。
但也隻是遷走了少量民眾,乙支文德就已經接到前線告急,隋軍沿東遼河東進,正伺機南下。
乙支文德慶幸道:
“還好使團先走一步,不至於困在遼東城中。”
還有
此前,崔澈征討契丹,出發前還特意與麾下將士強調紀律,出塞後,需得嚴肅軍紀,不許擄掠人畜。
但這一次東征,崔澈一點也沒有標榜仁義之師的想法。
仁壽二年(公元602年)正月十八,幽州道行軍元帥崔澈派遣東突厥葉護都速六為先鋒,領突厥三萬步騎率先東出。
隋軍、奚族將士緊隨其後,相繼渡河,與契丹軍隊在老哈河東岸會師。
崔澈並未將四族軍隊打亂,重新編製,真要這樣做,需得花費很長的時間讓將士們彼此熟悉,重新形成戰鬥力。
畢竟在戰場上,沒有人願意把自己的後背交給一個陌生人。
隻不過崔澈還是往其餘三族派遣了使者,負責替他傳達軍令。
其中,魏徵被派往奚人軍中,跟在阿會魯蘇的身邊。
魏徵在安平縣看完了崔澈家中萬卷藏書,經由崔澈舉薦,二十三歲的魏徵通過了吏部考核,如今任職記室參軍。
他此前雖然貧苦,但終究是出自巨鹿魏氏,自身才學出眾,又有崔澈的舉薦,起步就是正七品其實也不算誇張。
魏徵並不是派去阿會魯蘇身邊最合適的人選,隻不過崔棄疾被崔澈送去了契丹軍中。
四族聯軍究竟由誰統領,其實根本就沒有爭議,就算崔澈執意讓賢,也沒有人敢坐這個位子。
但契丹軍中的主將人選,就是一個麻煩的問題。
八部酋長都知道,崔澈有心挑選一位至少是名義上的契丹之主,他們八人之中,誰能被選上契丹軍主將,基本就能內定,在將來成為契丹的王。
要是平時,那也罷了,這麽緊要的問題,誰又願意讓步。
眼見八人爭執不休,崔澈無奈,隻得派遣其子崔棄疾擔任契丹軍主將,這才平息了爭端。
崔澈考慮到崔棄疾年少,再怎麽天資聰穎,將十萬契丹步騎教到他的手中,也放心不下。
於是派遣大將王當萬隨行,暗中叮囑,若是崔棄疾不遵號令,魯莽行事,立即將他拿下,押迴隋營。
崔棄疾這家夥是有過前科的,崔澈也擔心他又犯了老毛病。
實際上,崔澈全然多慮了,崔棄疾看向苦著一張臉的王當萬,笑道:
“王將軍莫要為此煩惱,此前我違背阿爺軍令,隻是我的職責無關緊要,如今阿爺將十萬契丹步騎交給了我,我又怎敢自作主張。
“況且,我能統禦契丹軍隊,全憑我是阿爺的兒子,否則八部酋長,誰又會心服於我。
“若非阿爺的軍令,他們也不會遵從。”
王當萬好奇道:
“公子是怎麽知道燕公的囑托?”
崔棄疾故作神秘地笑了笑,閉口不答。
他心道:
‘難不成我還能說,你王當萬勇冠三軍,卻無智謀。
‘讓你跟在我身邊,肯定不是給我出謀劃策,無非就是為了看管我,若我自行其事,就立即將我製住。
‘再者說了,你那心事如今都寫在了臉上,我能不知道麽。’
總之,王當萬算是鬆了口氣,崔棄疾願意配合,那最好不過。
他也擔心自己真的與崔棄疾發生衝突,而崔澈又在事後原諒其子,那與崔棄疾的仇,可就結大了。
如今的崔棄疾,心裏想的不再是衝鋒陷陣,而是要輔佐其父創業,心態上的成熟,自然不會再幹出將房玄齡綁在營帳裏,自己偷偷跑出殺敵的蠢事。
而被崔澈派往都速六部的,則是麥鐵杖之子,備受崔澈喜愛的麥孟才。
都速六舉族相投,婦孺如今都被安排在了燕州,而庫莫奚的婦孺也已經遷往了燕地,族中丁壯盡出,老弱自然要去往隋境,暫時尋求庇護。
免得跟當初劫掠遼西的契丹人一樣,自己在圍營州,老巢卻被人給掏了。
隻有契丹八部的老弱婦孺跟隨崔澈東出,他們在房玄齡的管理下,為大軍放牧牛羊。
崔澈一如既往,將後勤重任托付給了房玄齡。
而房玄齡也不負他的期望,短時間內,就學會了契丹人的語言,將契丹八部婦孺與老弱,管理得井井有條。
崔澈不由感慨,不愧是在大唐二百八十九年的曆史中,能夠位列四大賢相之首。
三十餘萬聯軍會師後,崔澈繼續以都速六為先鋒,各部有序東進。
與此同時,高句麗也在做著戰爭準備,隻不過這一次,高元並沒有親自領軍前往遼東城。
高熲雖然有平定尉遲迥,滅亡南朝的功績,但是在塞外,聲名實在難與崔澈相媲美。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又何況是君主。
高元派遣北部耨薩領兵十萬馳援遼東,又命乙支文德輔佐王弟高建武前往遼東城,主持遼東防衛。
《三國誌·魏書·東夷傳》記載:高句麗本有五部,為涓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
這五部就是高句麗的主體民族構成,高句麗王原本出自涓奴部,後來涓奴部衰弱,王族從此出自桂婁部。
歲月流轉,五部名稱屢有更迭,到了如今,也被稱為內部、東部、西部、南部、北部。
而北部耨薩,也可稱作北部大人,宰相淵子遊便是東部大人。
此次崔澈所要麵對的,就是高句麗西、北兩部大軍。
倒不是高元不願意派遣更多軍隊應戰,譬如南部、內部就還得防備新羅、百濟,東部軍隊也有自己的任務。
高元在調兵遣將,積極備戰的同時,使團肩負著離間楊堅與崔澈這對君臣的重任,也早早離開了平壤,抵達了遼東。
此時的遼東,已經在西部大人的命令下,堅決地實施堅壁清野的戰略,周邊的民眾拖家帶口,盡數潤往城中。
當使團離開遼東城的時候,城內已經是擁擠不堪。
乙支文德與高元之弟高建武領著援軍抵達遼東城後,乙支文德迅速向高建武建議將大部分民眾遷往內地,隻保留部分人協助守城,供應後勤即可。
但也隻是遷走了少量民眾,乙支文德就已經接到前線告急,隋軍沿東遼河東進,正伺機南下。
乙支文德慶幸道:
“還好使團先走一步,不至於困在遼東城中。”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