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班師歸國
崔澈並不知道自己剛剛收下西突厥可敦,就有人盤算著為他送上東突厥可敦,他此時還正愁該如何安置阿史那氏。
縱然楊麗華不吵不鬧,有獨孤伽羅在,崔澈也不敢再納妾,更別提阿史那氏身份敏感,思來想去,也隻能秘密養作外室,有了興致便登門造訪。
哪怕雍虞閭真將宇文芳送來,崔澈隻怕也不會拒絕,反正又不用給名分,就和阿史那氏一般,養著就養著唄,也多不了多少支出,就當是集郵皇後。
這北齊皇後有了,北周皇後有了,西突厥皇後也有了,多個東突厥皇後也不過分。
可惜就是少了大隋皇後,感覺還不夠圓滿。
不久,得知斥候稟報,泥利可汗昨夜率部遠遁,崔澈也完全放下心來。
當日午後,崔澈在親衛的陪同下,與庫莫奚酋長阿會魯蘇、東突厥都藍可汗雍虞閭共同登上都斤山,俯瞰幾乎被燒為白地的王庭。
“古有霍去病封狼居胥,今有明公登都斤山以望遠,千載之後,亦將在青史交相輝映。”
雍虞閭奉承道。
崔澈擺擺手,笑道:
“微末之功,豈敢於先賢並列。”
但心底早已是樂開了花。
阿史那氏當然沒有跟來,崔澈不會讓她輕易示人,此前能允許雍虞閭入帳相見,也是在展示對他的信任。
夜裏,與阿史那氏溫存後,崔澈又考慮起迴國後的事宜。
此番出塞,有利有弊。
利處自然是八萬大軍歸心,與庫莫奚、東突厥結下深厚的友誼,同時在草原各部之中立下赫赫威名,能使胡人畏服。
而弊處也是顯而易見,幽州總管任期一結束,再想外任,隻怕是千難萬難。
至於明年的伐陳大戰,崔澈此時也沒了想法。
自古便有功高震主一說,若自己在滅陳大戰中繼續出盡風頭,隻怕嶽父楊堅也該失眠了。
搖搖頭,將這些顧慮都拋在了腦後,雖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也得立足於眼下。
怎麽將八萬將士、二十萬婦孺以及五十萬牲畜帶迴去,才是眼下最重要的問題。
開皇七年(公元587年)十二月十一,在都斤山下休整數日後,風雪停歇,崔澈與阿會魯蘇、都藍可汗領軍踏上了歸途。
而好不容易尋到落腳之處的泥利可汗得知消息,象征性的派人追逐一番,目送崔澈等人離開後,便宣稱擊退聯軍,收複王庭,又遣使往西部突厥求親去了。
聯軍長途跋涉,來到漠南的時候,已經是開皇八年(公元588年)的正月。
在開皇七年,崔澈遠離隋境的大半年裏,國內發生了許多大事。
其中之一便是江陵的西梁小朝廷覆滅。
西梁本就為西魏、北周、隋朝扶持、控製,在楊廣迎娶蕭巋之女後,楊堅曾撤去江陵總管,讓蕭巋自行處理後梁國政。
但這樣的善意並未持續多久,蕭巋死後,楊堅在今年八月,征召西梁天子蕭琮與群臣百官二百餘人入朝,又派大將崔弘度領兵鎮守江陵。
蕭琮一行人於八月十八抵達長安。
然而奉命留守的蕭琮叔父安平王蕭岩、其弟義興王蕭瓛卻以為崔弘度是來攻打江陵,於是在八月二十三日遣使向南陳請求歸附。
九月十八日,南陳荊州刺史宜黃侯陳慧紀領兵抵達江陵,次日,蕭岩、蕭瓛在陳慧紀的接應下,率江陵百姓十萬人,棄城投奔南陳。
楊堅得知此事,下詔廢除西梁,派遣尚書左仆射高熲安撫遺民,又為西梁中宗宣帝蕭詧、世宗明帝蕭巋各安排十戶人家守陵,任命後梁國主蕭琮為上柱國,封爵莒公。
而南陳接納江陵十萬百姓一事,也是隋陳關係破裂。
沒錯,楊堅與其大臣從不掩飾對滅陳的渴望,自楊堅掌權以來,先後獻策平陳的累計就有崔澈、高熲、崔仲方、賀若弼、楊素、高勱等數人,楊堅盡數委以重用。
但表麵功夫,楊堅從來沒落下,此前南陳屢有州郡長官獻土來降,均被楊堅以兩國友好為由拒絕。
這自然是前些年隋朝正集中力量對付突厥,決心剪除北方的突厥威脅,不願在南方多生事端。
甭管隋陳之間究竟是否存在友誼,但態度是擺了出來,如今南陳接納西梁百姓,無疑為楊堅找到了道義上的借口。
甚至不免讓人懷疑,為何蕭岩、蕭瓛會突然認為崔弘度是要襲擊江陵,是否有人故意透露了假消息。
總之,如今隋朝國內,對於南陳是一片指責之聲。
楊堅也順勢開啟了滅陳的計劃,信州總管楊素大肆打造戰艦,放任廢料沿著長江南下,以恐嚇江南之人。
楊素在永安打造的五牙戰艦,上起五層樓,高百餘尺,左右前後置有六拍竿,並高五十尺,能容納戰士八百人。
而放任廢料順流而下,恐嚇陳人,也是出自楊堅的授意。
就在南方各州總管在為滅陳大戰作準備的時候,遠離了漠北,已經無需顧慮安危的崔澈也在漠南為將士們分配起了婦孺、牲畜、珍寶。
無論是隋人、東突厥人、庫莫奚人,崔澈總要親自為他們分發。
每一位走到崔澈麵前的將士,崔澈都會用他們的語言,勉勵一番,再將親隨帶上來的牲畜、婦孺經由自己的手轉賜士卒。
眾人無不感恩戴德。
經曆了這麽多事,無論族裔,八萬聯軍早已歸心於崔澈,哪怕崔澈命他們捉拿都藍可汗雍虞閭與阿會魯蘇,隻怕他們也會聽命行事。
這也是雍虞閭為何要對崔澈畢恭畢敬,他太了解崔澈在這支軍隊中的威信。
至於阿會魯蘇,他一顆心早都成了崔某人的形狀。
足足八萬人的賞賜大會,一連進行了七天。
幾句勉勵之語翻來覆去的說,說得口幹舌燥,就連崔澈自己也聽厭了。
但一個個上前領賞的將士卻為他的勉勵激動不已。
瓜分了戰利品後,大軍行至恆州以北,眾人即將分別,各自歸國。
當夜,恆州以北的草原上,篝火被點燃,又是一場盛會。
第四章帶到,今天沒了,北魏番外在十二點前。
崔澈並不知道自己剛剛收下西突厥可敦,就有人盤算著為他送上東突厥可敦,他此時還正愁該如何安置阿史那氏。
縱然楊麗華不吵不鬧,有獨孤伽羅在,崔澈也不敢再納妾,更別提阿史那氏身份敏感,思來想去,也隻能秘密養作外室,有了興致便登門造訪。
哪怕雍虞閭真將宇文芳送來,崔澈隻怕也不會拒絕,反正又不用給名分,就和阿史那氏一般,養著就養著唄,也多不了多少支出,就當是集郵皇後。
這北齊皇後有了,北周皇後有了,西突厥皇後也有了,多個東突厥皇後也不過分。
可惜就是少了大隋皇後,感覺還不夠圓滿。
不久,得知斥候稟報,泥利可汗昨夜率部遠遁,崔澈也完全放下心來。
當日午後,崔澈在親衛的陪同下,與庫莫奚酋長阿會魯蘇、東突厥都藍可汗雍虞閭共同登上都斤山,俯瞰幾乎被燒為白地的王庭。
“古有霍去病封狼居胥,今有明公登都斤山以望遠,千載之後,亦將在青史交相輝映。”
雍虞閭奉承道。
崔澈擺擺手,笑道:
“微末之功,豈敢於先賢並列。”
但心底早已是樂開了花。
阿史那氏當然沒有跟來,崔澈不會讓她輕易示人,此前能允許雍虞閭入帳相見,也是在展示對他的信任。
夜裏,與阿史那氏溫存後,崔澈又考慮起迴國後的事宜。
此番出塞,有利有弊。
利處自然是八萬大軍歸心,與庫莫奚、東突厥結下深厚的友誼,同時在草原各部之中立下赫赫威名,能使胡人畏服。
而弊處也是顯而易見,幽州總管任期一結束,再想外任,隻怕是千難萬難。
至於明年的伐陳大戰,崔澈此時也沒了想法。
自古便有功高震主一說,若自己在滅陳大戰中繼續出盡風頭,隻怕嶽父楊堅也該失眠了。
搖搖頭,將這些顧慮都拋在了腦後,雖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也得立足於眼下。
怎麽將八萬將士、二十萬婦孺以及五十萬牲畜帶迴去,才是眼下最重要的問題。
開皇七年(公元587年)十二月十一,在都斤山下休整數日後,風雪停歇,崔澈與阿會魯蘇、都藍可汗領軍踏上了歸途。
而好不容易尋到落腳之處的泥利可汗得知消息,象征性的派人追逐一番,目送崔澈等人離開後,便宣稱擊退聯軍,收複王庭,又遣使往西部突厥求親去了。
聯軍長途跋涉,來到漠南的時候,已經是開皇八年(公元588年)的正月。
在開皇七年,崔澈遠離隋境的大半年裏,國內發生了許多大事。
其中之一便是江陵的西梁小朝廷覆滅。
西梁本就為西魏、北周、隋朝扶持、控製,在楊廣迎娶蕭巋之女後,楊堅曾撤去江陵總管,讓蕭巋自行處理後梁國政。
但這樣的善意並未持續多久,蕭巋死後,楊堅在今年八月,征召西梁天子蕭琮與群臣百官二百餘人入朝,又派大將崔弘度領兵鎮守江陵。
蕭琮一行人於八月十八抵達長安。
然而奉命留守的蕭琮叔父安平王蕭岩、其弟義興王蕭瓛卻以為崔弘度是來攻打江陵,於是在八月二十三日遣使向南陳請求歸附。
九月十八日,南陳荊州刺史宜黃侯陳慧紀領兵抵達江陵,次日,蕭岩、蕭瓛在陳慧紀的接應下,率江陵百姓十萬人,棄城投奔南陳。
楊堅得知此事,下詔廢除西梁,派遣尚書左仆射高熲安撫遺民,又為西梁中宗宣帝蕭詧、世宗明帝蕭巋各安排十戶人家守陵,任命後梁國主蕭琮為上柱國,封爵莒公。
而南陳接納江陵十萬百姓一事,也是隋陳關係破裂。
沒錯,楊堅與其大臣從不掩飾對滅陳的渴望,自楊堅掌權以來,先後獻策平陳的累計就有崔澈、高熲、崔仲方、賀若弼、楊素、高勱等數人,楊堅盡數委以重用。
但表麵功夫,楊堅從來沒落下,此前南陳屢有州郡長官獻土來降,均被楊堅以兩國友好為由拒絕。
這自然是前些年隋朝正集中力量對付突厥,決心剪除北方的突厥威脅,不願在南方多生事端。
甭管隋陳之間究竟是否存在友誼,但態度是擺了出來,如今南陳接納西梁百姓,無疑為楊堅找到了道義上的借口。
甚至不免讓人懷疑,為何蕭岩、蕭瓛會突然認為崔弘度是要襲擊江陵,是否有人故意透露了假消息。
總之,如今隋朝國內,對於南陳是一片指責之聲。
楊堅也順勢開啟了滅陳的計劃,信州總管楊素大肆打造戰艦,放任廢料沿著長江南下,以恐嚇江南之人。
楊素在永安打造的五牙戰艦,上起五層樓,高百餘尺,左右前後置有六拍竿,並高五十尺,能容納戰士八百人。
而放任廢料順流而下,恐嚇陳人,也是出自楊堅的授意。
就在南方各州總管在為滅陳大戰作準備的時候,遠離了漠北,已經無需顧慮安危的崔澈也在漠南為將士們分配起了婦孺、牲畜、珍寶。
無論是隋人、東突厥人、庫莫奚人,崔澈總要親自為他們分發。
每一位走到崔澈麵前的將士,崔澈都會用他們的語言,勉勵一番,再將親隨帶上來的牲畜、婦孺經由自己的手轉賜士卒。
眾人無不感恩戴德。
經曆了這麽多事,無論族裔,八萬聯軍早已歸心於崔澈,哪怕崔澈命他們捉拿都藍可汗雍虞閭與阿會魯蘇,隻怕他們也會聽命行事。
這也是雍虞閭為何要對崔澈畢恭畢敬,他太了解崔澈在這支軍隊中的威信。
至於阿會魯蘇,他一顆心早都成了崔某人的形狀。
足足八萬人的賞賜大會,一連進行了七天。
幾句勉勵之語翻來覆去的說,說得口幹舌燥,就連崔澈自己也聽厭了。
但一個個上前領賞的將士卻為他的勉勵激動不已。
瓜分了戰利品後,大軍行至恆州以北,眾人即將分別,各自歸國。
當夜,恆州以北的草原上,篝火被點燃,又是一場盛會。
第四章帶到,今天沒了,北魏番外在十二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