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大興獻俘
此前薊縣數千首級壘成的京觀,已經使幽州盜匪絕跡,如今俘斬八萬餘人的消息更為轟動。
六州百姓可不管崔澈是聯合了東突厥、庫莫奚,集三家之力才取得弱落水大捷,他們隻知道如今的幽州總管,便是自己的保護神,有崔澈坐鎮,再也無需擔憂突厥侵擾。
安寧,是邊疆百姓一直以來的訴求。
就連範陽盧氏的一眾族老,都打算等崔澈歸來之日,往薊縣拜謁。
敬重,要靠能力贏得。
而消息傳到定州,安平縣的崔氏族人更是與有榮焉,無論是第三房,還是其餘各房,外出訪友總要向他們誇耀起弱落水之戰。
博陵崔氏不缺軍中將領,如鄴城之戰取得尉遲迥首級的崔弘度、崔弘升兄弟,但無論如何也不能與崔澈取得的輝煌戰果相比較。
弱落水大捷,無論其規模、戰果甚至影響,毫無疑問都足以名垂青史,而謀劃這場大戰,擔任隋軍一方主帥的崔澈,卻才十八歲。
正如當日李綱所言,世人都將他視作大隋的冠軍侯。
押解俘虜前方關中的隊伍每過一地,都要引得當地百姓蜂擁圍觀,崔澈之名也終於響徹華夏。
長孫晟並沒有耐心與俘虜們一道緩慢上路,他帶了阿波可汗大邏便快馬趕迴關中。
楊堅獲知弱落水之戰的戰果,得知五萬餘俘虜尚在途中,對崔澈這一做法,嘴上說著多此一舉,不如就地與東突厥、庫莫奚瓜分。
心底卻歡喜得很,命長孫晟莫要急著進城,到時候要舉辦盛大的獻俘儀式,要讓全城百姓圍觀西突厥可汗與五萬餘俘虜的狼狽模樣,展示他大隋天子的威儀。
崔澈給他長了臉麵,楊堅對其更是喜愛,甚至愛屋及烏,崔澈之子菩薩奴與楊廣之子楊昭玩耍時,被楊昭那個小大人給訓斥了。
作為崔季舒的曾孫,菩薩奴哪能慣著他,一拳打得楊昭烏眼青。
楊麗華得知此事,趕緊帶了菩薩奴像楊堅請罪,楊堅甚至不以為意地笑道:
“其父曾毆傷廣兒,菩薩奴又向昭兒揮拳,這便是世交了。”
驚得一旁的楊昭目瞪口呆,原來世交還有這麽一層含義,不過父親曾被姑父毆打,他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就連獨孤伽羅都沒有把外孫與孫兒打架之事放在心上,反而是誇讚楊麗華好眼光,挑選了崔澈這麽一個好夫婿。
雖說是楊堅賜婚,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楊麗華自己擇婿。
由於蕭瑒要為父守喪三年,依舊寡居在家的楊阿五聽說崔澈如今的風光,心裏五味雜陳:
‘是我,是我先,明明都是我先來的...與他見麵也好,父母許婚也好,還是應下這門親事也好。’
看著姐妹們偶爾相聚,三位姐姐提起大姐夫時,大姐不經意間揚起的嘴角,那幸福得意的模樣,楊阿五的心裏也就更難受了。
曾經勉強能看得進眼的蕭瑒,把他往心底與姐夫崔澈一比較,卻無論如何也不想嫁了。
楊麗華雖然為崔澈取得的成就而驕傲,卻也為他遠征都斤山而擔憂不已,茫茫漠北,渺無音訊,又怎能讓她放得下心。
憂心忡忡的不隻是楊麗華,東宮眾人也為崔澈憂愁不已。
他們不是沒想過拉攏崔澈,但崔澈與楊廣自小友善,此前楊勇出鎮洛陽,崔澈迴京述職,歸途中甚至特意避開了洛陽,擺明了就是對太子敬而遠之。
但楊勇這群人終究不是楊廣、楊素,也不是沒有人想趁機進讒言,但是楊勇最重要的支持者高熲卻反對這種做法。
高熲為大隋可謂嘔心瀝血,他公私分明,知道在北守南攻的大背景下,威名遠揚的崔澈鎮守北疆的重要性。
其次,也是明白有楊麗華在,東宮很難扳倒崔澈。
皇後獨孤伽羅對東宮的厭惡日漸顯露,東宮一旦向崔澈發難,有獨孤伽羅與楊麗華母女護著,不僅傷不到崔澈分毫,反而自己還得遭殃。
高熲本就是獨孤氏的家臣,跟隨其父改姓獨孤氏,曾名獨孤熲,又侍奉楊堅多年,當然清楚他們夫妻、父女之間的關係。
事實上,在獨孤伽羅死後,楊堅也隻能聽得進楊麗華這個長女的勸慰。
開皇七年(587年)十月二十三日,關中大雪紛飛,然而寒冷的氣候卻不能使大興百姓的熱情降低分毫。
他們紛紛圍觀這場盛大的獻俘儀式,西突厥阿波可汗大邏便與被俘的五萬餘突厥將士被押解入京。
大興百姓何時見過這般規模的獻俘,在百姓們的唿喚聲中,阿波可汗大邏便以及西突厥許多重臣被送往太廟,告祭大隋太祖,武元皇帝楊忠。
而四夷之賓,也被楊堅邀來觀禮。
楊堅不隻在外夷、百姓麵前大出風頭,更得以在亡父廟庭誇功。
事後已經在計劃著要為崔澈授上柱國,封國公了,隻等他從都斤山凱旋。
楊堅也不知道自己為何對崔澈遠征都斤山抱有這麽大的信心,或許是崔澈這麽多年來,就從未讓他失望過,大小事情都辦得妥妥帖帖。
阿波可汗大邏便作為俘虜,卻沒有遭受太多屈辱。
隨行的東突厥使者請求楊堅殺死大邏便,但楊堅另有打算,他召集重臣商議如何處置大邏便。
樂安公元諧認為應該將其處死,但長孫晟卻持反對意見。
長孫晟認為阿波可汗大邏便的罪惡是突厥之間兄弟攻殺,並非有負隋朝,不如赦免大邏便,歸還應屬於隋朝的西突厥俘虜,保存其國。
同時也告知楊堅,崔澈臨行前,也讚同此議,他之所以出塞,不過是避免東突厥與庫莫奚獨占西突厥婦孺,借此坐大。
而高熲的附議也讓楊堅下定決心,禮待阿波可汗大邏便,等崔澈迴師,便贈予他俘虜、婦孺,以牽製東突厥,讓突厥繼續沉浸在內耗之中。
楊堅比誰都清楚,今日無比馴服的東突厥莫何可汗處羅侯,往後可不會繼續這般乖巧。
不出意外,西征之後,遭遇滅頂之災的西突厥就將成為家犬,而重新壯大的東突厥或許就會展露狼性。
但曆史從不缺少意外。
此前薊縣數千首級壘成的京觀,已經使幽州盜匪絕跡,如今俘斬八萬餘人的消息更為轟動。
六州百姓可不管崔澈是聯合了東突厥、庫莫奚,集三家之力才取得弱落水大捷,他們隻知道如今的幽州總管,便是自己的保護神,有崔澈坐鎮,再也無需擔憂突厥侵擾。
安寧,是邊疆百姓一直以來的訴求。
就連範陽盧氏的一眾族老,都打算等崔澈歸來之日,往薊縣拜謁。
敬重,要靠能力贏得。
而消息傳到定州,安平縣的崔氏族人更是與有榮焉,無論是第三房,還是其餘各房,外出訪友總要向他們誇耀起弱落水之戰。
博陵崔氏不缺軍中將領,如鄴城之戰取得尉遲迥首級的崔弘度、崔弘升兄弟,但無論如何也不能與崔澈取得的輝煌戰果相比較。
弱落水大捷,無論其規模、戰果甚至影響,毫無疑問都足以名垂青史,而謀劃這場大戰,擔任隋軍一方主帥的崔澈,卻才十八歲。
正如當日李綱所言,世人都將他視作大隋的冠軍侯。
押解俘虜前方關中的隊伍每過一地,都要引得當地百姓蜂擁圍觀,崔澈之名也終於響徹華夏。
長孫晟並沒有耐心與俘虜們一道緩慢上路,他帶了阿波可汗大邏便快馬趕迴關中。
楊堅獲知弱落水之戰的戰果,得知五萬餘俘虜尚在途中,對崔澈這一做法,嘴上說著多此一舉,不如就地與東突厥、庫莫奚瓜分。
心底卻歡喜得很,命長孫晟莫要急著進城,到時候要舉辦盛大的獻俘儀式,要讓全城百姓圍觀西突厥可汗與五萬餘俘虜的狼狽模樣,展示他大隋天子的威儀。
崔澈給他長了臉麵,楊堅對其更是喜愛,甚至愛屋及烏,崔澈之子菩薩奴與楊廣之子楊昭玩耍時,被楊昭那個小大人給訓斥了。
作為崔季舒的曾孫,菩薩奴哪能慣著他,一拳打得楊昭烏眼青。
楊麗華得知此事,趕緊帶了菩薩奴像楊堅請罪,楊堅甚至不以為意地笑道:
“其父曾毆傷廣兒,菩薩奴又向昭兒揮拳,這便是世交了。”
驚得一旁的楊昭目瞪口呆,原來世交還有這麽一層含義,不過父親曾被姑父毆打,他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就連獨孤伽羅都沒有把外孫與孫兒打架之事放在心上,反而是誇讚楊麗華好眼光,挑選了崔澈這麽一個好夫婿。
雖說是楊堅賜婚,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楊麗華自己擇婿。
由於蕭瑒要為父守喪三年,依舊寡居在家的楊阿五聽說崔澈如今的風光,心裏五味雜陳:
‘是我,是我先,明明都是我先來的...與他見麵也好,父母許婚也好,還是應下這門親事也好。’
看著姐妹們偶爾相聚,三位姐姐提起大姐夫時,大姐不經意間揚起的嘴角,那幸福得意的模樣,楊阿五的心裏也就更難受了。
曾經勉強能看得進眼的蕭瑒,把他往心底與姐夫崔澈一比較,卻無論如何也不想嫁了。
楊麗華雖然為崔澈取得的成就而驕傲,卻也為他遠征都斤山而擔憂不已,茫茫漠北,渺無音訊,又怎能讓她放得下心。
憂心忡忡的不隻是楊麗華,東宮眾人也為崔澈憂愁不已。
他們不是沒想過拉攏崔澈,但崔澈與楊廣自小友善,此前楊勇出鎮洛陽,崔澈迴京述職,歸途中甚至特意避開了洛陽,擺明了就是對太子敬而遠之。
但楊勇這群人終究不是楊廣、楊素,也不是沒有人想趁機進讒言,但是楊勇最重要的支持者高熲卻反對這種做法。
高熲為大隋可謂嘔心瀝血,他公私分明,知道在北守南攻的大背景下,威名遠揚的崔澈鎮守北疆的重要性。
其次,也是明白有楊麗華在,東宮很難扳倒崔澈。
皇後獨孤伽羅對東宮的厭惡日漸顯露,東宮一旦向崔澈發難,有獨孤伽羅與楊麗華母女護著,不僅傷不到崔澈分毫,反而自己還得遭殃。
高熲本就是獨孤氏的家臣,跟隨其父改姓獨孤氏,曾名獨孤熲,又侍奉楊堅多年,當然清楚他們夫妻、父女之間的關係。
事實上,在獨孤伽羅死後,楊堅也隻能聽得進楊麗華這個長女的勸慰。
開皇七年(587年)十月二十三日,關中大雪紛飛,然而寒冷的氣候卻不能使大興百姓的熱情降低分毫。
他們紛紛圍觀這場盛大的獻俘儀式,西突厥阿波可汗大邏便與被俘的五萬餘突厥將士被押解入京。
大興百姓何時見過這般規模的獻俘,在百姓們的唿喚聲中,阿波可汗大邏便以及西突厥許多重臣被送往太廟,告祭大隋太祖,武元皇帝楊忠。
而四夷之賓,也被楊堅邀來觀禮。
楊堅不隻在外夷、百姓麵前大出風頭,更得以在亡父廟庭誇功。
事後已經在計劃著要為崔澈授上柱國,封國公了,隻等他從都斤山凱旋。
楊堅也不知道自己為何對崔澈遠征都斤山抱有這麽大的信心,或許是崔澈這麽多年來,就從未讓他失望過,大小事情都辦得妥妥帖帖。
阿波可汗大邏便作為俘虜,卻沒有遭受太多屈辱。
隨行的東突厥使者請求楊堅殺死大邏便,但楊堅另有打算,他召集重臣商議如何處置大邏便。
樂安公元諧認為應該將其處死,但長孫晟卻持反對意見。
長孫晟認為阿波可汗大邏便的罪惡是突厥之間兄弟攻殺,並非有負隋朝,不如赦免大邏便,歸還應屬於隋朝的西突厥俘虜,保存其國。
同時也告知楊堅,崔澈臨行前,也讚同此議,他之所以出塞,不過是避免東突厥與庫莫奚獨占西突厥婦孺,借此坐大。
而高熲的附議也讓楊堅下定決心,禮待阿波可汗大邏便,等崔澈迴師,便贈予他俘虜、婦孺,以牽製東突厥,讓突厥繼續沉浸在內耗之中。
楊堅比誰都清楚,今日無比馴服的東突厥莫何可汗處羅侯,往後可不會繼續這般乖巧。
不出意外,西征之後,遭遇滅頂之災的西突厥就將成為家犬,而重新壯大的東突厥或許就會展露狼性。
但曆史從不缺少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