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魏軍渡洮水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達洮西後的第二日,趙統等人帶數千士兵乘船渡過洮水,開始列陣。
“殺!”,朱芳和張明果然從兩側山坡後殺出,開始嚐試衝擊漢軍陣勢,但蔣舒已經擺好了先鋒陣勢,開始迎戰,
“盾兵整隊列陣,長矛兵在後,弓箭手準備!”,一千五百前鋒列陣,朱芳和張明的兵馬來勢洶洶,但麵對漢軍嚴整的陣勢,一時之間卻顯得有些無從下手。
朱芳指揮軍隊騎兵試圖從兩翼衝擊,但很快被及時趕到的趙統和羅襲率軍阻攔,中路漢軍的盾兵陣列如同銅牆鐵壁,搏殺之間,沒有被撼動的跡象。朱芳見狀,怒吼一聲,揮舞著手中的長刀,親自衝在最前麵,試圖撕開漢軍的防線。然而,他的刀鋒還未觸及盾牌,便被盾兵身後伸出的長矛狠狠地刺了迴來。
“放箭!”蔣舒見敵軍攻勢受挫,果斷下令。兩翼的弓箭手立刻響應,箭矢如雨般傾瀉而下,瞬間將朱芳的兵馬打亂。朱芳身邊的幾名親兵來不及躲避,被箭矢射中,慘叫著倒在地上。朱芳心中大驚,連忙下令撤退,張明也趕來接應,退迴山坡之後,重新整頓兵馬。
趙統見敵軍退卻,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他知道,這隻是敵軍的第一波攻擊,接下來的戰鬥就不是他們這一支先鋒部隊所能頂的住的了。他轉身對蔣舒說道:“蔣將軍,敵軍雖然暫時退卻,但必定不會善罷甘休。我們需做好準備,撤迴西岸。”
“唉,要不是衛將軍的命令,朕想跟魏軍在這裏再幹一場。”,蔣舒緊握手中的刀,多少有些不甘心。
“哈哈,好了,隻要魏軍上套,到時候有的仗打。”
“張將軍!朱將軍!蜀軍不知怎地,開始渡河後撤。”,山坡之後,正在休整的張明和朱芳突然得到蜀軍向西撤退的匯報。
“張將軍,我看蜀軍這是不是誘敵之計,想讓我們追殺上去,實際上設下埋伏吃掉我們?”,朱芳還是十分謹慎。
但張明可不想錯過這個機會:“無論如何,這都是個機會,朱將軍,我帶著一千人去偷襲,你在後接應,要是有萬一再殺出來。如何?”
“這個……好吧,那張將軍此番前往,萬望留神。”
“放心吧。”
張明集結好了部隊,隨即殺出,他的運氣不錯,截住最後一小批沒有渡河的漢軍士兵。
“將軍饒命!”,被領過來的漢軍都伯戰戰兢兢,“還請將軍饒小人一命!”
“哼!你叫什麽名字,什麽官職?”
“小人趙肅,現任川軍揚威將軍蔣舒帳下都伯。”,趙肅低眉順眼,不敢抬頭。
“爾等大軍到此,究竟是何章程?”
趙肅顯然猶豫了一下:“這個……”
“怎麽,命不想要了?”,張明冷哼一聲。
趙肅嚇得又跪了下來:“將軍饒命,不是小人不說,實在是小人知道的不多,您知道,小人就是一個都伯,哪裏知道多少詳情?”
“把你知道的都說出來。”
“是……將軍,其實這次東渡洮水,之前上麵都跟我們說沒有風險,說是……額……魏國刺史王經區區文士出身,不熟悉戰陣之法,就讓我們渡河準備圍城……誰知道,遭遇了將軍部眾的奇襲,故而引兵而去。”
“之前與我軍作戰的蜀軍戰力不俗,可知其來曆?”
“知道!知道!這支軍馬乃虎步軍中精銳的虎鋭營,約有三千人,此次聽說派了一半人前來,隻是白日被將軍兵馬奇襲,折損兩三百人,蔣將軍……蔣舒那廝擔心傷亡太大,於是讓兵馬帶著傷員和戰死者屍體迴撤西岸休整,我等殿軍就因此慢了一步,沒來得及撤退……”
說完了趕緊叩頭:“小人所言,句句事實,還請將軍明察,饒小的一命啊!”
張明略一思索,吩咐一旁的副將將一百多個俘虜分開審問消息,過了一個時辰,得到了手下的迴報,基本上與趙肅所言的事情一致,疑心去了大半,於是立刻迴去見到了朱芳,說明的具體的情況。
“會不會有詐?”,朱芳沒有聽出來什麽問題,但還是謹慎起事,開口詢問。
“某將其麾下百餘名士卒細細盤問了一番,雖然都是東拉西扯地不乏諂媚誇大之言,但沒有什麽問題。”,張明隨即又說道:“蜀軍遠道而來,明顯準備不足,以張某之見,眼下可以兵分兩路,張某帶著一支人馬先行過河,搶占要地,朱將軍可前往匯報王刺史詳細情況,請大軍渡河,咱們與蜀軍決一死戰!”
“不可!張將軍,你麾下不過一千人,若是渡河之後,被敵軍強襲,無法救援,豈不是羊入虎口?”,朱芳本能想要阻攔。
張明卻搖頭道:“當年某乃是伯濟老將軍帳下小卒,後來得到頭他老人家的拔擢才能成為一位將軍,如今有此報仇的機會,我張明豈能錯過?!朱將軍不必再言。”
朱芳不知道張明竟然有如此來曆,心知無法再勸,隻好派人趕緊迴報王經。
王經得報後大驚,於是帶領城中五萬主力,趕到洮水東岸與朱芳匯合,張明千餘人已然渡河,並送來捷報,說其渡河之後,漢軍趁機進攻,已被他殺敗三次,他親見漢軍旗幟散亂,軍容不整,想來是長途奔襲,氣衰力竭,因此請王經速速渡河追擊,一股擊破魏軍。
王經得報之後,心中隱隱興奮,薑維沙場宿將,此刻竟然犯下如此大錯,自己立功的機會就在眼前,此刻豈能放過?於是立即傳令,讓各軍整頓軍馬,分批渡河。
朱芳見狀憂心道:“王將軍,漢軍若是半渡而擊,我軍豈不大險?”
王經笑道:“朱將軍所言不錯,所以我軍多次分批渡河,這樣如有萬一,尚可止損策應,若果真是計,我軍剩餘兵將固守,這樣,我率先渡河以安軍心,朱將軍,你最後渡河,如有萬一,立刻迴軍固守狄道,不要管我,然後趕緊叫陳都督來援救!”
朱芳大驚:“這,王刺史豈可孤身犯險!”
王經淡淡說道:“朱將軍莫要再勸,我率先渡河,便可打消諸位將士疑慮,若是漢軍奇襲,才可能抵擋拖延。”
朱芳咬咬牙:“那,刺史一定要當心啊。”
“殺!”,朱芳和張明果然從兩側山坡後殺出,開始嚐試衝擊漢軍陣勢,但蔣舒已經擺好了先鋒陣勢,開始迎戰,
“盾兵整隊列陣,長矛兵在後,弓箭手準備!”,一千五百前鋒列陣,朱芳和張明的兵馬來勢洶洶,但麵對漢軍嚴整的陣勢,一時之間卻顯得有些無從下手。
朱芳指揮軍隊騎兵試圖從兩翼衝擊,但很快被及時趕到的趙統和羅襲率軍阻攔,中路漢軍的盾兵陣列如同銅牆鐵壁,搏殺之間,沒有被撼動的跡象。朱芳見狀,怒吼一聲,揮舞著手中的長刀,親自衝在最前麵,試圖撕開漢軍的防線。然而,他的刀鋒還未觸及盾牌,便被盾兵身後伸出的長矛狠狠地刺了迴來。
“放箭!”蔣舒見敵軍攻勢受挫,果斷下令。兩翼的弓箭手立刻響應,箭矢如雨般傾瀉而下,瞬間將朱芳的兵馬打亂。朱芳身邊的幾名親兵來不及躲避,被箭矢射中,慘叫著倒在地上。朱芳心中大驚,連忙下令撤退,張明也趕來接應,退迴山坡之後,重新整頓兵馬。
趙統見敵軍退卻,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他知道,這隻是敵軍的第一波攻擊,接下來的戰鬥就不是他們這一支先鋒部隊所能頂的住的了。他轉身對蔣舒說道:“蔣將軍,敵軍雖然暫時退卻,但必定不會善罷甘休。我們需做好準備,撤迴西岸。”
“唉,要不是衛將軍的命令,朕想跟魏軍在這裏再幹一場。”,蔣舒緊握手中的刀,多少有些不甘心。
“哈哈,好了,隻要魏軍上套,到時候有的仗打。”
“張將軍!朱將軍!蜀軍不知怎地,開始渡河後撤。”,山坡之後,正在休整的張明和朱芳突然得到蜀軍向西撤退的匯報。
“張將軍,我看蜀軍這是不是誘敵之計,想讓我們追殺上去,實際上設下埋伏吃掉我們?”,朱芳還是十分謹慎。
但張明可不想錯過這個機會:“無論如何,這都是個機會,朱將軍,我帶著一千人去偷襲,你在後接應,要是有萬一再殺出來。如何?”
“這個……好吧,那張將軍此番前往,萬望留神。”
“放心吧。”
張明集結好了部隊,隨即殺出,他的運氣不錯,截住最後一小批沒有渡河的漢軍士兵。
“將軍饒命!”,被領過來的漢軍都伯戰戰兢兢,“還請將軍饒小人一命!”
“哼!你叫什麽名字,什麽官職?”
“小人趙肅,現任川軍揚威將軍蔣舒帳下都伯。”,趙肅低眉順眼,不敢抬頭。
“爾等大軍到此,究竟是何章程?”
趙肅顯然猶豫了一下:“這個……”
“怎麽,命不想要了?”,張明冷哼一聲。
趙肅嚇得又跪了下來:“將軍饒命,不是小人不說,實在是小人知道的不多,您知道,小人就是一個都伯,哪裏知道多少詳情?”
“把你知道的都說出來。”
“是……將軍,其實這次東渡洮水,之前上麵都跟我們說沒有風險,說是……額……魏國刺史王經區區文士出身,不熟悉戰陣之法,就讓我們渡河準備圍城……誰知道,遭遇了將軍部眾的奇襲,故而引兵而去。”
“之前與我軍作戰的蜀軍戰力不俗,可知其來曆?”
“知道!知道!這支軍馬乃虎步軍中精銳的虎鋭營,約有三千人,此次聽說派了一半人前來,隻是白日被將軍兵馬奇襲,折損兩三百人,蔣將軍……蔣舒那廝擔心傷亡太大,於是讓兵馬帶著傷員和戰死者屍體迴撤西岸休整,我等殿軍就因此慢了一步,沒來得及撤退……”
說完了趕緊叩頭:“小人所言,句句事實,還請將軍明察,饒小的一命啊!”
張明略一思索,吩咐一旁的副將將一百多個俘虜分開審問消息,過了一個時辰,得到了手下的迴報,基本上與趙肅所言的事情一致,疑心去了大半,於是立刻迴去見到了朱芳,說明的具體的情況。
“會不會有詐?”,朱芳沒有聽出來什麽問題,但還是謹慎起事,開口詢問。
“某將其麾下百餘名士卒細細盤問了一番,雖然都是東拉西扯地不乏諂媚誇大之言,但沒有什麽問題。”,張明隨即又說道:“蜀軍遠道而來,明顯準備不足,以張某之見,眼下可以兵分兩路,張某帶著一支人馬先行過河,搶占要地,朱將軍可前往匯報王刺史詳細情況,請大軍渡河,咱們與蜀軍決一死戰!”
“不可!張將軍,你麾下不過一千人,若是渡河之後,被敵軍強襲,無法救援,豈不是羊入虎口?”,朱芳本能想要阻攔。
張明卻搖頭道:“當年某乃是伯濟老將軍帳下小卒,後來得到頭他老人家的拔擢才能成為一位將軍,如今有此報仇的機會,我張明豈能錯過?!朱將軍不必再言。”
朱芳不知道張明竟然有如此來曆,心知無法再勸,隻好派人趕緊迴報王經。
王經得報後大驚,於是帶領城中五萬主力,趕到洮水東岸與朱芳匯合,張明千餘人已然渡河,並送來捷報,說其渡河之後,漢軍趁機進攻,已被他殺敗三次,他親見漢軍旗幟散亂,軍容不整,想來是長途奔襲,氣衰力竭,因此請王經速速渡河追擊,一股擊破魏軍。
王經得報之後,心中隱隱興奮,薑維沙場宿將,此刻竟然犯下如此大錯,自己立功的機會就在眼前,此刻豈能放過?於是立即傳令,讓各軍整頓軍馬,分批渡河。
朱芳見狀憂心道:“王將軍,漢軍若是半渡而擊,我軍豈不大險?”
王經笑道:“朱將軍所言不錯,所以我軍多次分批渡河,這樣如有萬一,尚可止損策應,若果真是計,我軍剩餘兵將固守,這樣,我率先渡河以安軍心,朱將軍,你最後渡河,如有萬一,立刻迴軍固守狄道,不要管我,然後趕緊叫陳都督來援救!”
朱芳大驚:“這,王刺史豈可孤身犯險!”
王經淡淡說道:“朱將軍莫要再勸,我率先渡河,便可打消諸位將士疑慮,若是漢軍奇襲,才可能抵擋拖延。”
朱芳咬咬牙:“那,刺史一定要當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