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正月,一封帛書送到了兗州。


    府衙內的鄧艾麵色陰沉地看完了一紙帛書之後,立刻下令:“將來使殺掉!著首級和帛書送往洛陽!”


    “是!”


    “父親,究竟寫的是什麽?怎麽突然就……”,一旁的鄧忠被鄧艾的反應給嚇了一跳。


    鄧艾麵色陰沉的說道:“毋丘儉要在淮南造反,還特地聯絡我來起兵。嗬嗬,這個逆賊。”


    鄧忠大吃一驚:“父親,那現在怎麽辦,毋丘儉會不會直搗許昌?”


    鄧艾冷哼一聲:“恐有野心,不識時務,如何能夠成事?”


    與此同時,洛陽城,司馬師也是正聽著尹大目給自己念著毋丘儉的檄文內容。


    “故相國懿,匡輔魏室,曆事忠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托之任。懿戮力盡節,以寧華夏。又以齊王聰明,無有穢德,乃心勤盡忠以輔上,天下賴之……”


    隨後,檄文中便說明了司馬師的多條大罪。司馬師繼承了司馬懿的功業,卻喪失了為臣的禮節,違背先帝遺詔以及先父的遺願,擅行廢立,罷黜齊王,為臣不忠,為子不孝;又說了司馬師理政粗疏,用兵不利,近半隴西與合肥老城的丟失也需要司馬師負責地;


    然後便是曆數司馬師擅殺夏侯玄、張緝、李豐、餓殺許允,私自募兵以為作亂的根本等等。


    一旁的鍾會也是搖搖頭,心中也不得不佩服毋丘儉的文筆,連許允的事情都能挖出來,去年李豐等人打算發動政變誅殺司馬師。當時,有人偽造一尺一寸長的詔書,上麵說委任夏侯玄為大將軍,委任中領軍許允為太尉,共同執掌朝政。趁天未亮,騎馬來把詔書交給許允家看門的人,說聲“有詔”,隨即馳馬而去。許允時為中領軍,接到詔書便把它扔掉燒毀,但也沒有打開呈報給司馬師。


    雖然說有坐觀成敗的意思,但終究不算什麽罪過,還是被司馬師羅織罪名,流放樂浪,途中卻隻給供應糟糠,導致許允餓死。這個消息居然也能被毋丘儉給挖出來,可見對方也是費了很大心思了。


    “……臣等先人皆隨從太祖武皇帝征討兇暴,獲成大功,與高祖文皇帝即受漢禪,開國承家,猶堯舜相傳也……”,尹大目的聲音依然毫無波瀾的繼續念著。


    一旁的裴秀也是嘴直抽抽,早聽說毋丘儉文筆不錯,沒想到這小子能好成這樣。


    又聽了一會兒,直到尹大目將最關鍵的一段話念了出來:“……《春秋》之義,一世為善,十世宥之。懿有大功,海內所書,依古典議,廢師以侯就第。弟昭,忠肅寬明,樂善好士,有高世君子之度,忠誠為國,不與師同。臣等碎首所保,可以代師輔導聖躬。太尉孚忠孝小心,所宜親寵,授以保傅。護軍散騎常侍望,忠公親事,當官稱能,奉迎乘輿,有宿衛之功,可為中領軍……”


    司馬師聽到此處,也是終於有了反應,左眼近幾天發起的囊腫的不自覺又痛了起來,鍾會等人也是十分佩服,這一波分化瓦解,毋丘儉倒是玩的漂亮,雖然說司馬師、司馬昭兄弟情深,司馬孚與他們的關係也相當不錯,但是寫在檄文上麵的話,又不一樣了,且不說司馬昭、司馬孚哪怕是完全沒有二心,他們手底下的人會不會動心思呢?這可是真的是不好說。


    “好個毋丘儉……”,司馬師打斷了尹大目,隨即道:“看來本將軍要親自去會會他了。”


    裴秀還是勸道:“大將軍,眼下您身體不適,是不是留在洛陽比較好?”


    鍾會卻立刻上前:“大將軍,鍾某以為,此番出兵,非大將軍親征不可!”


    司馬師點了點頭,他當然清楚自己叔父以及弟弟對自己不會有二心,但眼下情況不能動他們,檄文在手,一旦司馬孚和司馬昭開動軍隊,那流言傳到洛陽還真以為會對自己清君側了。眼下這種情況,自己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傳令給三叔和昭弟,讓他們緊守長安和許昌,不可擅自出動。”


    “西蜀若是乘虛而入,入侵隴西,如何奈何?”,裴秀立刻問了一個關鍵問題,畢竟這會兒洛陽主力要被司馬師調走,長安的司馬孚不能出動,要是漢軍趁機出兵進攻隴西諸郡,他們隻怕無力防守了。


    “傳令陳泰,如果蜀軍入寇,一定要穩守隴西,堅壁清野,三個月之後我就能解決毋丘儉,到時候在迴頭與他合兵一處。”,司馬師也很清楚,眼下對他的緊急事情是要殺敗毋丘儉,穩固自己的地位。


    “陳泰用兵之能還是十分穩妥的,穩守不出,隴西的城防頂個幾個月也是沒有問題的。”,鍾會立刻進行分析:“大將軍,出擊毋丘儉,我們當做好準備。”


    “士季且說說,如何做好準備?”


    鍾會繼續分析道:“毋丘儉兵力不足,他一定會聯合其他地方的督撫用兵,但以屬下之見,諸葛誕和鄧艾都不會聽他的,如此一來,他的兵力就會有些捉襟見肘,最好選擇,就是帶領淮南的精銳老兵,急行軍奇襲洛陽,一戰定乾坤!”


    司馬師十分滿意,繼續問道:“那麽用兵,士季可有良策?”


    “大將軍不妨命令鄧艾帶領泰山軍搶先占據樂嘉,在京師主力到達前切莫出戰;命令駐紮在豫州境內的鎮南將軍諸葛誕自安豐郡向東進攻,威脅壽春;命令征東將軍胡遵督青、徐諸軍出於譙、宋;征南大將軍王昶北上夾擊,包抄淮南叛軍歸路 ;最後命令荊州刺史王基率荊州軍隊北上與主力會師 。我軍四麵合圍,等到他們戰線拉長,補給日益困難的實話,便可以拖死淮南軍!”


    裴秀還是有些疑慮:“長期對峙,我軍糧草消耗也很大,那樣豈不是勝負難料。”


    鍾會自信道:“裴侍郎莫忘了,那些淮南士兵家小都在京師附近,時間長了,隻要沒見到毋丘儉獲勝的機會,軍心一定會發生動搖,到時候他們便不攻自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寒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寒依並收藏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