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首陽城中,陳泰接到牽弘敗報有些惱怒:“這個牽弘,平時自稱名將牽招之後,打起仗來跟個廢物似的。”


    一旁的王韜急忙勸道:“都督息怒,以下官之見,這個蜀軍將領絕非泛泛之輩,趁著我軍立足未穩,三麵出擊,夜襲敵營,這樣的膽魄,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陳泰聞言點點頭:“說的不錯,這次,我居然還是輕敵了,也罷,青川堡方麵,王縣長拿著我的將令前去督戰。傳令給徐質,高城嶺一帶加緊攻勢,我會親自去增援,爭取盡快拿下此地!”


    “是!下官馬上下去準備。”


    “先不著急,王經那邊有沒有消息傳來?”,陳泰又叫住了王韜。


    王韜搖搖頭:“下官這裏並沒有最新的消息,不過王刺史剛剛上任,又要統領部隊,隻怕他過來也要至少三四個月吧。畢竟他的身份……”,他點到即止,沒有多說什麽。


    陳泰微微歎氣,眼下自己手中兵力不足,王經新上任雍州刺史,卻因為兵力調派的問題,在洛陽遲遲沒有動身。還不是因為他是農民出身,那些士族的官員根本看不上他,到處為難他。要不是因為陳泰的關係,隻怕是還沒有出來就被擼了。


    “國家危難之際,這些個士族子弟,相互鬥起來倒是認真。”,陳泰突然有些擔憂在洛陽居住的家人:“但願恂兒和溫兒沒什麽事。”


    陳泰在前線殫精竭慮的時候,後方的王經在範陽盧家的協助之下,總算是大概做好出動的準備。


    “若不是盧家出麵,下官這出兵之事也不知道要拖到什麽時候,國事多艱,經在此謝過了。”,王經朝著眼前的中年人躬身行禮。


    中年人笑了笑:“好了好了,既然是為國效力,何分彼此?我盧欽也不圖你什麽,隻是,此番遠去隴西,王刺史還需要慎之又慎,用兵之道,先求不敗而再求勝,可一定要記住啊。”


    王經又是一禮:“伏波將軍所言,下官定當謹記。”


    盧欽送走王經之後,便返迴府內,一個少年好奇的探出了腦袋:“叔父,那個王經走了?”


    盧欽上去就一個腦瓜崩:“誌兒!說什麽呢,人家是正經的朝廷命官,雍州刺史,你這一口一個王經地直唿其名,成何體統?”


    小盧誌有些不服:“可,依小侄兒來看,這個王刺史在隴西隻怕要吃大虧啊。”


    “嗯?你這是什麽說法?”,盧欽覺得自己這個侄子語出不詳,麵上已經有些不高興了。


    看著叔父麵色不善,盧誌趕緊說道:“額,叔父莫急,小侄兒自然是有理由,王經一介農民出身,蒙朝廷拔擢,忠心自然是有的,他幾次前來府上拜會,侄兒也能覺察到,這個人的確是個聰明之人,但問題就是,他升的太快了。他本應該在一個縣令或者長史的位置上,多多打磨幾年,結果現在因為陳世伯的舉薦,一下子成為了雍州刺史,這實在是不適合他啊。”


    盧欽聽了侄兒的話,也是不禁陷入了深思,不得不說小盧誌說的話也是十分有道理,雍州與大漢和羌胡地界接壤,而且本地羌胡漢諸族雜居,形勢十分複雜,且不說能不能應對好那些胡人,薑維、王平等人都是百戰老將,絕不是王經這一個菜鳥能夠應對的。


    “那你覺得誰去合適?”,盧欽沒有迴答侄兒的問題,而是反過來問了他一個問題。


    “若以小侄兒來看,陳都督都不一定是薑維的對手,但那個兗州刺史鄧艾,或許可以跟薑維一戰,當然,如果後方沒有人掣肘他的話……”


    “鄧艾嗎?”,盧欽也想起了那個年初迴京的鄧士載,不住點點頭:“此人確是個人物,隻不過有些自傲。”


    “叔父,小侄兒以為,我們盧家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盧誌突然說道:“您說,蜀人會不會有打迴洛陽的可能?”


    “這……”,盧欽一驚,趕緊捂住了小盧誌的嘴巴:“這話可不能亂說啊!”


    盧誌還是掙脫了出來:“叔父,咱們盧家得想想了,你看看眼下這個情況,大魏雖然看似國力龐大,但這內部的動蕩可不輸桓帝靈帝的時候,要是出了事……”


    盧欽眉頭緊皺,然後淡淡說了一句:“此事以後再說,叔父要好好想想,這件事,不要透露給任何人,你父母也不能說一個字!”


    “放心叔父,這事情的輕重,侄兒自然明白。”,盧誌自然知曉其中的關係與厲害,點點頭,“侄兒先去讀書,不打擾叔父了。”,隨後也是行禮之後,進了屋子。


    “此子必成大器啊。”,盧欽看著侄兒進屋的背影,不禁微笑地誇了一句,但隨後也想起了剛剛盧誌所說的話,表情又出現了一絲糾結:難道大魏當真不行了?八州打一州,縱然是一時受挫,難道最後會打不過嗎?


    而此時,司馬師府邸之內,鍾會正在與司馬家兄弟,聊著後續的安排。


    “蜀軍入寇隴西,陳泰正在全力應付,王經也帶著五萬援軍出發了,眼下暫時無需關注,大將軍還是要想辦法換掉陛下!”,鍾會針對目前的局麵也是毫不避諱。


    司馬昭憂心忡忡:“當今陛下終究是先帝遺詔所立,擅自行使廢立的權力,隻怕朝野不安啊。兄長、士季,這事是不是要謹慎一些?”


    司馬師卻搖搖頭,讚同鍾會的看法:“為兄殺了夏侯玄、李豐、張緝三族,廢黜張皇後,軟禁陛下,與這位皇帝陛下早就已經撕破了臉,現在我擔心的是朝中還有的親魏臣子,想辦法借著皇帝陛下的名頭,起事作亂,別忘了當年金緯、耿紀之亂。”


    鍾會笑了笑:“衛將軍所言也是有道理,所以我們安排廢立一定要名正言順,會有一萬全之策,可以順利地實施費力之舉。”


    司馬師眼睛一亮:“士季想說的是郭太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寒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寒依並收藏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