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吳軍撤退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巢湖之上,朱異依然氣憤未消,因為在濡須口與孫綝的部下爭執,差點耽誤了事情,最後隻能強壓,也隻拿迴來了四成的糧草。不過這樣足夠諸葛恪的大軍解決燃眉之急了。
很快朱異登岸之後,將糧草運到了新城。
“大將軍!朱異沒有來遲吧?”,朱異安排好手下開始分發糧草後,朝著諸葛恪行禮。
諸葛恪急忙將他扶了起來:“朱將軍辛苦,若不是有你,隻怕大軍已經陷入困境。”
朱異無奈搖頭:“大將軍,還是撤軍吧,孫峻和孫綝明顯也是不想讓你再贏下去了,再加上現在天氣逐漸入夏,氣候潮濕,恐怕會有瘟疫,不可不防啊。”
諸葛恪抬頭看天,滿麵不甘,但也清楚朱異說的局麵,閉了閉眼睛,無奈說道:“朱將軍,明日你與丁奉將軍各率一萬人馬突襲魏軍營壘,廝殺一陣,無論勝負,都要及時返迴。”
朱異立刻拱手:“大將軍放心!”
“蔡林!”
“末將在!”
諸葛恪又看向蔡林:“即刻派人清點傷員、糧草等,準備撤出合肥新城,一定要布置周密!”
“請大將軍放心!”,蔡林頓了一下:“右將軍呂據屯駐居巢,您看是不是需要他前來接應?”
“嗯,立刻派人去聯絡吧。”
“是!”
諸葛恪心中實在是有些不甘心,但也無可奈何,糧草的事情,已經是在預示著他的身後有的人已經不希望他在贏下去了,手中的拳頭不住地緊了一緊,心中想到:看起來,迴去之後,我要把那些朝臣好好清理一下了。孫綝……
就在東吳方麵戰事被迫收尾的時候,諸葛瞻也很快得到消息。
十天之後,在自家莊園中查看耕作的諸葛瞻見到了前來找他的陳祗:“陳侍中?怎麽是你?是有什麽急事嗎?”
陳祗點點頭:“東吳攻打合肥的最新戰報傳來了,你看看吧。”,說完將一張卷好的小紙條遞了過去。
諸葛瞻看了看消息,確也沒有太大的意外:“堂兄還是撤軍了?”
陳祗點點頭:“嚴格來說,不算是沒有收獲,他們把合肥新城一把火燒完,重新修築了合肥老城,命令蔡林和朱異帶兵據守,但司馬孚也不是吃素的,在老城北西東三門之外構築壁壘,重重圍困,也避免了吳軍四處遊擊的可能性。”
諸葛瞻笑了笑:“方法雖笨,但的確有效,曹魏國力雄厚,擺個一萬人三麵駐防,倒也頂得住,此番吳軍多少也在巢湖沿岸拿到了一個據點,也可以說小有斬獲了。”
陳祗搖搖頭:“話雖如此,但吳國內部的消息沒有那麽樂觀,聽聞諸葛恪撤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糧草不濟,根據密報,是武衛將軍孫峻的堂弟偏將軍孫綝跟一些士族合謀拖延了糧草轉運,這才倒是對峙過程中,諸葛恪心生怯意,不戰自退。”
諸葛瞻聞言也多少有些緊張:“這件事要是讓堂兄知道了,隻怕要出事,此次攻取合肥新城本是大功,卻因為這些小人之舉而幾乎功虧一簣,隻怕迴去,這吳國朝堂,怕是要腥風血雨了。”
“思遠所言不錯,你那個堂兄迴去之後,就已經罷免了幾個官員了,看起來是要拿一些人來開刀了。可是……一旦操之過急,那些江東士族,可不是好欺負的。”
諸葛瞻歎了口氣:“但願他能應付吧。不過,如今曹魏已經連續遭遇重創,內部的安定會進一步削弱,我想,再度北伐的機會,也很快就會到了。”
“那些益州士人雖然現在對北伐是支持的態度,但他們也要看到足夠的好處才會繼續他們的支持,你有信心接著贏下去嗎?”,陳祗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思遠,別忘了,以兵力而論,曹魏依然可以調派出二三十萬的兵馬,若是他們集中全力對付我們,隻怕也很難頂得住,與他們抗衡,可要謹慎啊。”
“侍中放心,此事,瞻自有主張。”,諸葛瞻倒是還算有信心,陳祗看了他的樣子,多少也是放下心來,又看向了眼前正在忙碌的農夫。
“這些都是你們諸葛家的莊戶?”
諸葛瞻點點頭:“正是,家中十五頃土地,也得有人來耕作,這幾十個莊戶,有的是退役的老兵,有的是很早之前救下來的流民和孤兒,也就先留在莊上了。”
陳祗突然感慨了一聲:“看你這莊子的情景,安詳平靜,若是蜀地的田畝情況,都能有這樣的話,陛下可就省心多了。”
“陳侍中這話說的……是出什麽事情了嗎?”,諸葛瞻立刻聽出來了,陳祗的語氣似乎也有些不對:“莫不是哪個地方,又出了田畝之事?”
陳祗笑著點點頭:“思遠果然敏銳,年前陛下不是召迴李驤,然後讓他去成都附近縣城巡查田畝嘛……這不……查出事情了……”
“你是說,郫縣那邊侵占田土的事情又有不少了?”,宮殿之中,劉禪看著手上的上書,眉頭緊皺。
站在下麵的李驤拱手迴答道:“是的,陛下,現任郫縣令景儉與當地大族何家、郭家相互勾連,侵吞良田數萬畝,而且上下串通一氣,本來臣到郫縣前三天,還沒有查到什麽……但無意之中,找到了兩個因為並田淪為流民的人,被臣打扮成仆役,帶了迴來,人證口供俱在。”
“嗯,呂令君病倒,大將軍遇刺之後,這些政務受到的影響不少,沒想到總有些不法之徒,還是要挑戰國法,實在是可惡至極。”,劉禪眯著眼睛思考了一會兒:“這件事,朕會在著令人前往核查,你明天繼續下鄉巡查田畝,但記得,去向劉林劉將軍要兩個衛兵護著,朕擔心你的安全,務必要小心。”
李驤下拜叩頭:“多謝陛下厚恩,臣一定不辱使命,隻是,臣還有一問。”
“你說。”
“若是臣將並田的事情,抓了現行,該如何處置?”
劉禪手指微微點著桌麵,說道:“將事情明細,記錄清楚明白,但不要打草驚蛇,迴頭朕讓思遠他們議定一個方略出來,爭取一舉解決掉。”
“臣遵旨!”
很快朱異登岸之後,將糧草運到了新城。
“大將軍!朱異沒有來遲吧?”,朱異安排好手下開始分發糧草後,朝著諸葛恪行禮。
諸葛恪急忙將他扶了起來:“朱將軍辛苦,若不是有你,隻怕大軍已經陷入困境。”
朱異無奈搖頭:“大將軍,還是撤軍吧,孫峻和孫綝明顯也是不想讓你再贏下去了,再加上現在天氣逐漸入夏,氣候潮濕,恐怕會有瘟疫,不可不防啊。”
諸葛恪抬頭看天,滿麵不甘,但也清楚朱異說的局麵,閉了閉眼睛,無奈說道:“朱將軍,明日你與丁奉將軍各率一萬人馬突襲魏軍營壘,廝殺一陣,無論勝負,都要及時返迴。”
朱異立刻拱手:“大將軍放心!”
“蔡林!”
“末將在!”
諸葛恪又看向蔡林:“即刻派人清點傷員、糧草等,準備撤出合肥新城,一定要布置周密!”
“請大將軍放心!”,蔡林頓了一下:“右將軍呂據屯駐居巢,您看是不是需要他前來接應?”
“嗯,立刻派人去聯絡吧。”
“是!”
諸葛恪心中實在是有些不甘心,但也無可奈何,糧草的事情,已經是在預示著他的身後有的人已經不希望他在贏下去了,手中的拳頭不住地緊了一緊,心中想到:看起來,迴去之後,我要把那些朝臣好好清理一下了。孫綝……
就在東吳方麵戰事被迫收尾的時候,諸葛瞻也很快得到消息。
十天之後,在自家莊園中查看耕作的諸葛瞻見到了前來找他的陳祗:“陳侍中?怎麽是你?是有什麽急事嗎?”
陳祗點點頭:“東吳攻打合肥的最新戰報傳來了,你看看吧。”,說完將一張卷好的小紙條遞了過去。
諸葛瞻看了看消息,確也沒有太大的意外:“堂兄還是撤軍了?”
陳祗點點頭:“嚴格來說,不算是沒有收獲,他們把合肥新城一把火燒完,重新修築了合肥老城,命令蔡林和朱異帶兵據守,但司馬孚也不是吃素的,在老城北西東三門之外構築壁壘,重重圍困,也避免了吳軍四處遊擊的可能性。”
諸葛瞻笑了笑:“方法雖笨,但的確有效,曹魏國力雄厚,擺個一萬人三麵駐防,倒也頂得住,此番吳軍多少也在巢湖沿岸拿到了一個據點,也可以說小有斬獲了。”
陳祗搖搖頭:“話雖如此,但吳國內部的消息沒有那麽樂觀,聽聞諸葛恪撤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糧草不濟,根據密報,是武衛將軍孫峻的堂弟偏將軍孫綝跟一些士族合謀拖延了糧草轉運,這才倒是對峙過程中,諸葛恪心生怯意,不戰自退。”
諸葛瞻聞言也多少有些緊張:“這件事要是讓堂兄知道了,隻怕要出事,此次攻取合肥新城本是大功,卻因為這些小人之舉而幾乎功虧一簣,隻怕迴去,這吳國朝堂,怕是要腥風血雨了。”
“思遠所言不錯,你那個堂兄迴去之後,就已經罷免了幾個官員了,看起來是要拿一些人來開刀了。可是……一旦操之過急,那些江東士族,可不是好欺負的。”
諸葛瞻歎了口氣:“但願他能應付吧。不過,如今曹魏已經連續遭遇重創,內部的安定會進一步削弱,我想,再度北伐的機會,也很快就會到了。”
“那些益州士人雖然現在對北伐是支持的態度,但他們也要看到足夠的好處才會繼續他們的支持,你有信心接著贏下去嗎?”,陳祗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思遠,別忘了,以兵力而論,曹魏依然可以調派出二三十萬的兵馬,若是他們集中全力對付我們,隻怕也很難頂得住,與他們抗衡,可要謹慎啊。”
“侍中放心,此事,瞻自有主張。”,諸葛瞻倒是還算有信心,陳祗看了他的樣子,多少也是放下心來,又看向了眼前正在忙碌的農夫。
“這些都是你們諸葛家的莊戶?”
諸葛瞻點點頭:“正是,家中十五頃土地,也得有人來耕作,這幾十個莊戶,有的是退役的老兵,有的是很早之前救下來的流民和孤兒,也就先留在莊上了。”
陳祗突然感慨了一聲:“看你這莊子的情景,安詳平靜,若是蜀地的田畝情況,都能有這樣的話,陛下可就省心多了。”
“陳侍中這話說的……是出什麽事情了嗎?”,諸葛瞻立刻聽出來了,陳祗的語氣似乎也有些不對:“莫不是哪個地方,又出了田畝之事?”
陳祗笑著點點頭:“思遠果然敏銳,年前陛下不是召迴李驤,然後讓他去成都附近縣城巡查田畝嘛……這不……查出事情了……”
“你是說,郫縣那邊侵占田土的事情又有不少了?”,宮殿之中,劉禪看著手上的上書,眉頭緊皺。
站在下麵的李驤拱手迴答道:“是的,陛下,現任郫縣令景儉與當地大族何家、郭家相互勾連,侵吞良田數萬畝,而且上下串通一氣,本來臣到郫縣前三天,還沒有查到什麽……但無意之中,找到了兩個因為並田淪為流民的人,被臣打扮成仆役,帶了迴來,人證口供俱在。”
“嗯,呂令君病倒,大將軍遇刺之後,這些政務受到的影響不少,沒想到總有些不法之徒,還是要挑戰國法,實在是可惡至極。”,劉禪眯著眼睛思考了一會兒:“這件事,朕會在著令人前往核查,你明天繼續下鄉巡查田畝,但記得,去向劉林劉將軍要兩個衛兵護著,朕擔心你的安全,務必要小心。”
李驤下拜叩頭:“多謝陛下厚恩,臣一定不辱使命,隻是,臣還有一問。”
“你說。”
“若是臣將並田的事情,抓了現行,該如何處置?”
劉禪手指微微點著桌麵,說道:“將事情明細,記錄清楚明白,但不要打草驚蛇,迴頭朕讓思遠他們議定一個方略出來,爭取一舉解決掉。”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