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諸葛恪的困局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軍在南安取得大捷,相對的,曹魏朝堂之上接到隴西敗報,則是陰雲一片。
“叔茂,眼下郭淮敗死隴西,陳泰戰敗,雍涼軍民之心浮動,羌胡人更是開始了騷動,諸葛恪又帶兵圍攻合肥新城,勢頭十分兇猛,你有何妙策啊?”,大將軍府邸,司馬師眼角的舊傷也已經開始微微發痛,問向一旁正在飲茶的虞鬆。
虞鬆笑道:“過去周亞夫堅壁固守昌邑,而吳、楚聯軍自敗;有的事情似弱而強,有的則似強而弱,這不可不詳察啊。如今諸葛恪調動全部精銳部隊,足以大肆侵犯,而他卻坐守新城,以下官愚見是打算和我軍在城外進行決戰。如果攻城不克,求戰不得,兵士勞累,士氣低落,勢必自行潰退。諸將不願直接出擊,這反而對您有利。“
司馬師聞言也逐漸放鬆了下來:“那西蜀那邊?”
虞鬆繼續解釋道:”薑維手握重兵而懸軍深入,與諸葛恪遙相唿應,眼下擊殺郭淮,搶占臨洮,一時逞強,但他們沒有長期作戰的根基。現在可以命令陳泰堅守壁壘,安定民心,蜀軍與羌胡人見我軍內部安定,自然不敢再進犯。”
“嗯,如此,傳令下去,令太尉司馬孚率援軍二十萬人趕往新城。節製毋丘儉、諸葛誕、文欽諸部,駐軍新城外圍,待到吳軍疲憊,在一舉殺出!”
“大將軍明斷!”
十日後,新城之下的吳軍主營,諸葛恪正因為攻城不順,而煩悶不已。
“這個張特,真是個混賬!”,諸葛恪知道自己有一些無能狂怒,但也清楚現在自己沒有什麽選擇,攻城戰已經打了快兩個月,也不是他想停就能停的了了。
這時,一個親兵從外麵走了進來:“將軍!有蜀地的書信來,似乎是您的那位堂弟來信。”
“堂弟?”,諸葛恪疑惑的眼神猶疑片刻,立刻醒悟:“啊,是諸葛瞻?快給我吧。”
親兵將信件遞給他之後,安靜地退了下去。
諸葛恪抽出了裏麵的紙張,開始細讀了起來。過了一會兒,不住點點頭,喃喃自語:“到底還是自家人啊,來人,喚朱異前來!”
不一會兒,朱異走了進來,拱手道:“大將軍,找末將何事?”
諸葛恪點了點頭:“兵法有雲,未慮勝而先慮敗,眼下我軍在新城久攻不下,魏軍四麵雲集,待我疲敝之際,想要乘虛而入。尤其是文欽駐兵六安隨時可以切斷我軍後路,本將軍思來想去,隻有你朱將軍可以與之對敵,因此,你帶著本部人馬去往舒口一帶,扼守我軍咽喉之所。將軍意下如何?”
朱異猶豫片刻,還是詢問道:“將軍,末將自然願意領命,隻是眼下,我大吳二十萬大軍,屯兵於此,局麵騎虎難下,將軍不如及時止損,撤軍迴國吧?”
諸葛恪沉默了一會兒,舒了口氣說道:“好了,不必多言了,將軍盡快去吧,這些動搖軍心的話,以後就不要再說了。”
朱異輕輕歎氣:“末將領命,這就下去準備了。”
將士們心生疑慮,仗也不好打了,但給自己留一條退路還是十分妥當的,諸葛恪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走出了營帳開始巡查了吳軍營壘。、
“諸葛恪眼下圍攻新城應該已經五十天了,還沒有進展嗎?”,建業城中,孫峻看著戰報,也是詢問著手下的匯報。
“啟稟武衛將軍,眼下諸葛恪並沒有任何進展,也沒有最新的戰報傳迴來,但據小人打聽的消息,前線的將士們,多日攻城無果,已經有所懈怠,很多軍士也有了怨言,隻是因為我軍眼下尚處優勢,故而還沒有爆發出來。”
孫峻點點頭:“你下去休息吧。”
“是!”
孫峻思索了一會兒,立刻趕往全府,將前線的情況匯報給了孫魯班。
“曹魏勢大,哪裏是那麽容易對付的?”,孫魯班立刻也給出自己的看法,“此番他征召州郡兵馬,強行北伐,早已經是民心騷動,威望大損,現在打合肥五十日還不能攻克,軍中也一定會有內憂,有的是讓他煩心的事情。”
孫峻於是問道:“那,依著姑母您的意思,我們現在應該怎麽辦?”
“不急,就讓諸葛恪這麽打下去,對我們也有好處,你先不用著急,等他打完了這仗再說,現在還有一個事情需要你去盯一下。”,孫魯班飲了口茶。
孫峻眼珠子一轉,立刻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姑母您說的是廢太子孫和?”
“不錯,雖然他已經失勢,但現在諸葛恪主掌朝政,對他們一家照顧有加,說不準什麽時候就能死灰複燃,別忘了,陛下尚年幼,以後的事情,根本說不準。”,孫魯班冷笑一聲:“所謂斬盡殺絕,咱們還是要好好謀劃一下。”
孫峻點了點頭:“姑母所言極是,但孫和那邊目前還是由諸葛恪派的人去安置的,咱們急切之間不好下手啊。”
“不急於一時,派人盯住他們的住處,要是有異常,咱們也不用親自出手,自然也有人會擔心孫和他們複起的,這件事,我們要徐徐圖之。”
“好,一切聽姑母的。”
吳軍連續攻城九十日之後,雖然損失慘重,但合肥城也已經是殘破不堪,危如累卵,副將樂方趕緊來找張特:“太守,城池殘破不堪,要是再打下去,就很難守住了,我們該怎麽辦?”
“吳軍連番攻城,我軍連修補城牆的時間都沒有,眼下局麵,隻能以計代兵了,冒一次險!”,張特咬咬牙:“取筆墨來,我寫一封降書,一會兒,你親自送去!”
樂方一驚,隨即有所領悟:“太守您的意思是要……”
“不錯,詐降!”
“叔茂,眼下郭淮敗死隴西,陳泰戰敗,雍涼軍民之心浮動,羌胡人更是開始了騷動,諸葛恪又帶兵圍攻合肥新城,勢頭十分兇猛,你有何妙策啊?”,大將軍府邸,司馬師眼角的舊傷也已經開始微微發痛,問向一旁正在飲茶的虞鬆。
虞鬆笑道:“過去周亞夫堅壁固守昌邑,而吳、楚聯軍自敗;有的事情似弱而強,有的則似強而弱,這不可不詳察啊。如今諸葛恪調動全部精銳部隊,足以大肆侵犯,而他卻坐守新城,以下官愚見是打算和我軍在城外進行決戰。如果攻城不克,求戰不得,兵士勞累,士氣低落,勢必自行潰退。諸將不願直接出擊,這反而對您有利。“
司馬師聞言也逐漸放鬆了下來:“那西蜀那邊?”
虞鬆繼續解釋道:”薑維手握重兵而懸軍深入,與諸葛恪遙相唿應,眼下擊殺郭淮,搶占臨洮,一時逞強,但他們沒有長期作戰的根基。現在可以命令陳泰堅守壁壘,安定民心,蜀軍與羌胡人見我軍內部安定,自然不敢再進犯。”
“嗯,如此,傳令下去,令太尉司馬孚率援軍二十萬人趕往新城。節製毋丘儉、諸葛誕、文欽諸部,駐軍新城外圍,待到吳軍疲憊,在一舉殺出!”
“大將軍明斷!”
十日後,新城之下的吳軍主營,諸葛恪正因為攻城不順,而煩悶不已。
“這個張特,真是個混賬!”,諸葛恪知道自己有一些無能狂怒,但也清楚現在自己沒有什麽選擇,攻城戰已經打了快兩個月,也不是他想停就能停的了了。
這時,一個親兵從外麵走了進來:“將軍!有蜀地的書信來,似乎是您的那位堂弟來信。”
“堂弟?”,諸葛恪疑惑的眼神猶疑片刻,立刻醒悟:“啊,是諸葛瞻?快給我吧。”
親兵將信件遞給他之後,安靜地退了下去。
諸葛恪抽出了裏麵的紙張,開始細讀了起來。過了一會兒,不住點點頭,喃喃自語:“到底還是自家人啊,來人,喚朱異前來!”
不一會兒,朱異走了進來,拱手道:“大將軍,找末將何事?”
諸葛恪點了點頭:“兵法有雲,未慮勝而先慮敗,眼下我軍在新城久攻不下,魏軍四麵雲集,待我疲敝之際,想要乘虛而入。尤其是文欽駐兵六安隨時可以切斷我軍後路,本將軍思來想去,隻有你朱將軍可以與之對敵,因此,你帶著本部人馬去往舒口一帶,扼守我軍咽喉之所。將軍意下如何?”
朱異猶豫片刻,還是詢問道:“將軍,末將自然願意領命,隻是眼下,我大吳二十萬大軍,屯兵於此,局麵騎虎難下,將軍不如及時止損,撤軍迴國吧?”
諸葛恪沉默了一會兒,舒了口氣說道:“好了,不必多言了,將軍盡快去吧,這些動搖軍心的話,以後就不要再說了。”
朱異輕輕歎氣:“末將領命,這就下去準備了。”
將士們心生疑慮,仗也不好打了,但給自己留一條退路還是十分妥當的,諸葛恪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走出了營帳開始巡查了吳軍營壘。、
“諸葛恪眼下圍攻新城應該已經五十天了,還沒有進展嗎?”,建業城中,孫峻看著戰報,也是詢問著手下的匯報。
“啟稟武衛將軍,眼下諸葛恪並沒有任何進展,也沒有最新的戰報傳迴來,但據小人打聽的消息,前線的將士們,多日攻城無果,已經有所懈怠,很多軍士也有了怨言,隻是因為我軍眼下尚處優勢,故而還沒有爆發出來。”
孫峻點點頭:“你下去休息吧。”
“是!”
孫峻思索了一會兒,立刻趕往全府,將前線的情況匯報給了孫魯班。
“曹魏勢大,哪裏是那麽容易對付的?”,孫魯班立刻也給出自己的看法,“此番他征召州郡兵馬,強行北伐,早已經是民心騷動,威望大損,現在打合肥五十日還不能攻克,軍中也一定會有內憂,有的是讓他煩心的事情。”
孫峻於是問道:“那,依著姑母您的意思,我們現在應該怎麽辦?”
“不急,就讓諸葛恪這麽打下去,對我們也有好處,你先不用著急,等他打完了這仗再說,現在還有一個事情需要你去盯一下。”,孫魯班飲了口茶。
孫峻眼珠子一轉,立刻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姑母您說的是廢太子孫和?”
“不錯,雖然他已經失勢,但現在諸葛恪主掌朝政,對他們一家照顧有加,說不準什麽時候就能死灰複燃,別忘了,陛下尚年幼,以後的事情,根本說不準。”,孫魯班冷笑一聲:“所謂斬盡殺絕,咱們還是要好好謀劃一下。”
孫峻點了點頭:“姑母所言極是,但孫和那邊目前還是由諸葛恪派的人去安置的,咱們急切之間不好下手啊。”
“不急於一時,派人盯住他們的住處,要是有異常,咱們也不用親自出手,自然也有人會擔心孫和他們複起的,這件事,我們要徐徐圖之。”
“好,一切聽姑母的。”
吳軍連續攻城九十日之後,雖然損失慘重,但合肥城也已經是殘破不堪,危如累卵,副將樂方趕緊來找張特:“太守,城池殘破不堪,要是再打下去,就很難守住了,我們該怎麽辦?”
“吳軍連番攻城,我軍連修補城牆的時間都沒有,眼下局麵,隻能以計代兵了,冒一次險!”,張特咬咬牙:“取筆墨來,我寫一封降書,一會兒,你親自送去!”
樂方一驚,隨即有所領悟:“太守您的意思是要……”
“不錯,詐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