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欺敵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裏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院落之中,薑平繼續溫習著兵書。
“二哥!”,七歲的薑鷺蹦蹦跳跳地跑了過來:“還在看書呢?大哥什麽時候迴來啊?”
“還得半個月吧,向寵將軍那邊的兵營可不會這麽早放人出來。”,薑平笑了笑,也是繼續看著他的兵書。
“天天聽二哥念叨這幾句,話說這打仗是這麽花錢的嗎?”,薑鷺也是十分好奇。
“呐,二哥幫你算算這筆賬,咱現在就比如說,要派一千人平定一場小叛亂,打了兩個月,陣亡五十人,受傷一百人,首先,這一千人,每人每月消耗糧食兩斛、鹽三升,總計便是消耗,糧食四千斛、鹽六十斛,折算過來就是大約一百二十五萬錢;其次,我大漢安葬撫恤是四千五百錢一人,傷殘撫恤是三千五百錢,再加上點零頭也就是需要大約五十八萬錢,光是這兩項加起來便是超過一百八十萬錢,再算上武器損耗、馬匹的飼料、軍服、鞋子,怕是奔著三百萬就去了,你以為很便宜?”,薑平掰著指頭給小妹好好算了一下。
薑鷺自己也是算了一下,撓了撓頭:“這麽貴啊,難怪父親每次把自己錢給了那些士卒後都沒剩下多少……”
“咳咳,好了小妹,父親的事情,咱們做兒女的就不要多管了。”,薑平笑著輕拍了一下薑鷺的小腦袋,然後就看到下人引著諸葛瞻和範長生走了進來,趕緊起身相迎。
“薑平見過諸葛世叔,範先生!”
“賢侄不必多禮。”,諸葛瞻笑了笑:“你父親在嗎?”
“家父與家母出門去拜訪執金吾了,應該一會兒就迴來,兩位還請到偏廳休息。“薑平禮數周到,隨即又轉頭看向薑鷺:”小妹,快去叫人備茶!”,說完便帶著諸葛瞻和範長生進屋。
進屋之後,薑平將僅有的一些點心也放了上來,然後過了一會兒,薑鷺也帶著一個婢女,端了茶水送了上來,範長生飲了一口,頓時覺得有些苦澀,但看到諸葛瞻麵色如常,也沒有再說什麽,於是笑著說道:“薑公子、薑姑娘,我與軍師將軍有要事先聊著,你們先下去忙吧,衛將軍迴來了通知我們一聲就好。”
“好!範先生請便,小妹,走!”,薑平點點頭就拉著薑鷺走了出去。
“怎麽,範先生是不是喝不慣這粗茶?”,剛剛範長生的表情已經被諸葛瞻捕捉到了,自然也就猜到了其中緣由,等到兩個晚輩離開之後,也就開口詢問。
“確實,這茶實在是……普通了一些……”,範長生也是一族的少族長,平常生活也算是精致,可薑家的茶,品相普通不說,還有些保存不好,受了潮,口感就十分奇怪。
“衛將軍家素來簡樸,便是仆役也沒有幾個,你看看這個待客的房間已經是最好的了,四周的布置也不過如此罷了。”,諸葛瞻笑著示意他看看四周,範長生也才意識到,薑維家中十分簡單,這個偏廳四周也算粉刷的幹淨明亮,能擺放的裝飾品並沒有多少。
“一國重臣,居然樸素如斯……”,範長生默然了,多少有些動容。
兩個人等了半個時辰之後,薑維與柳妙瑩迴到了府中,薑平也立刻告訴了他們諸葛瞻等人來訪的事情,於是薑維趕緊走進了偏廳。
“思遠?範先生?不知道兩位到此有何貴幹?”,薑維笑了笑,無事不登三寶殿,諸葛瞻來到這裏自然也是有事情與他商量的。
諸葛瞻與範長生也不含糊,直接將魏國間人的事情給詳細說明了一下,並且也說明了一下兩個人想要誘敵反間的想法,隻是沒有辦法形成成熟的方案,特地來找他商議。
薑維思索一番之後,點點頭:“嗯,件事倒也容易,交給我來做便是,我可以傳令給邊境的軍士們,做一些軍馬調配,這樣一來,迷惑他們不算是很難得事情,但要把那些間人給逼走的話……我也有個辦法,隻是需要人配合。”
“衛將軍有何妙策?”
薑維笑著說道:“他們既然藏身在漢壽或者成都,那麽我們可以想辦法製造一個假消息就好,過年的時候,關卡防務是比較空虛的,可以在這個時候將他們想辦法逼走,隻要說我們會在年後大力開始搜捕間人就好,當時候,那些人感覺到了危險,自然也會走了。”
“如此,那我們就分頭布置吧。”,範長生開始提出看法:“衛將軍來安排調度,同時我們一起商議好,將調度和間人捕拿的消息,透露給大將軍,我想那些人應該有辦法探查到這些信息,如此一來一切都好辦了。”
薑維和諸葛瞻也表示了讚同,三個人暗中敲定了一些細節之後,便開始分頭進行了布置和安排……
幾天之後,過了臘八,上官孝的身體也恢複差不多了,於是去到府邸找大將軍費禕。
“哦?左將軍,身體可恢複好了?”,費禕笑著看了看精神還不錯的上官孝,“來,坐,正好有事情與你商量。”,說著將兩份竹簡給他遞了過來。
“哦?有什麽事情?”,上官孝接過了竹簡,細細看了起來,不一會兒道:“魏國間人?嘶,這是當時刺殺軍師將軍的那些人?”
費禕點了點頭:“根據偵查的情報,他們沒有離開蜀地,思遠的意思,先暗中在成都做好盤查,以防止他們想在過度做些什麽事情,另外,歲首大會結束之後,立刻以嚴密篩查關口,縣城以便捕拿他們。”
“為什麽不現在先搜捕一番?”,上官孝眼神閃爍。
費禕搖搖頭:“年歲將近,眼下行動難免打草驚蛇,人心不安,過了這個年,大家都能放鬆一些,總歸不要太打擾百姓。另外,還有另一個竹簡你也看看。”
“這個是說,在遝中和黃沙的糧倉儲備不足了?要安排士卒前往建立新的倉儲?有必要嗎?而且看這規劃,都可以容納三萬大軍一年的存糧了。”,上官孝看完之後,心中也不淡定了。
“這個是伯約那邊申請要求,應該是與北伐戰事有關了。”
“二哥!”,七歲的薑鷺蹦蹦跳跳地跑了過來:“還在看書呢?大哥什麽時候迴來啊?”
“還得半個月吧,向寵將軍那邊的兵營可不會這麽早放人出來。”,薑平笑了笑,也是繼續看著他的兵書。
“天天聽二哥念叨這幾句,話說這打仗是這麽花錢的嗎?”,薑鷺也是十分好奇。
“呐,二哥幫你算算這筆賬,咱現在就比如說,要派一千人平定一場小叛亂,打了兩個月,陣亡五十人,受傷一百人,首先,這一千人,每人每月消耗糧食兩斛、鹽三升,總計便是消耗,糧食四千斛、鹽六十斛,折算過來就是大約一百二十五萬錢;其次,我大漢安葬撫恤是四千五百錢一人,傷殘撫恤是三千五百錢,再加上點零頭也就是需要大約五十八萬錢,光是這兩項加起來便是超過一百八十萬錢,再算上武器損耗、馬匹的飼料、軍服、鞋子,怕是奔著三百萬就去了,你以為很便宜?”,薑平掰著指頭給小妹好好算了一下。
薑鷺自己也是算了一下,撓了撓頭:“這麽貴啊,難怪父親每次把自己錢給了那些士卒後都沒剩下多少……”
“咳咳,好了小妹,父親的事情,咱們做兒女的就不要多管了。”,薑平笑著輕拍了一下薑鷺的小腦袋,然後就看到下人引著諸葛瞻和範長生走了進來,趕緊起身相迎。
“薑平見過諸葛世叔,範先生!”
“賢侄不必多禮。”,諸葛瞻笑了笑:“你父親在嗎?”
“家父與家母出門去拜訪執金吾了,應該一會兒就迴來,兩位還請到偏廳休息。“薑平禮數周到,隨即又轉頭看向薑鷺:”小妹,快去叫人備茶!”,說完便帶著諸葛瞻和範長生進屋。
進屋之後,薑平將僅有的一些點心也放了上來,然後過了一會兒,薑鷺也帶著一個婢女,端了茶水送了上來,範長生飲了一口,頓時覺得有些苦澀,但看到諸葛瞻麵色如常,也沒有再說什麽,於是笑著說道:“薑公子、薑姑娘,我與軍師將軍有要事先聊著,你們先下去忙吧,衛將軍迴來了通知我們一聲就好。”
“好!範先生請便,小妹,走!”,薑平點點頭就拉著薑鷺走了出去。
“怎麽,範先生是不是喝不慣這粗茶?”,剛剛範長生的表情已經被諸葛瞻捕捉到了,自然也就猜到了其中緣由,等到兩個晚輩離開之後,也就開口詢問。
“確實,這茶實在是……普通了一些……”,範長生也是一族的少族長,平常生活也算是精致,可薑家的茶,品相普通不說,還有些保存不好,受了潮,口感就十分奇怪。
“衛將軍家素來簡樸,便是仆役也沒有幾個,你看看這個待客的房間已經是最好的了,四周的布置也不過如此罷了。”,諸葛瞻笑著示意他看看四周,範長生也才意識到,薑維家中十分簡單,這個偏廳四周也算粉刷的幹淨明亮,能擺放的裝飾品並沒有多少。
“一國重臣,居然樸素如斯……”,範長生默然了,多少有些動容。
兩個人等了半個時辰之後,薑維與柳妙瑩迴到了府中,薑平也立刻告訴了他們諸葛瞻等人來訪的事情,於是薑維趕緊走進了偏廳。
“思遠?範先生?不知道兩位到此有何貴幹?”,薑維笑了笑,無事不登三寶殿,諸葛瞻來到這裏自然也是有事情與他商量的。
諸葛瞻與範長生也不含糊,直接將魏國間人的事情給詳細說明了一下,並且也說明了一下兩個人想要誘敵反間的想法,隻是沒有辦法形成成熟的方案,特地來找他商議。
薑維思索一番之後,點點頭:“嗯,件事倒也容易,交給我來做便是,我可以傳令給邊境的軍士們,做一些軍馬調配,這樣一來,迷惑他們不算是很難得事情,但要把那些間人給逼走的話……我也有個辦法,隻是需要人配合。”
“衛將軍有何妙策?”
薑維笑著說道:“他們既然藏身在漢壽或者成都,那麽我們可以想辦法製造一個假消息就好,過年的時候,關卡防務是比較空虛的,可以在這個時候將他們想辦法逼走,隻要說我們會在年後大力開始搜捕間人就好,當時候,那些人感覺到了危險,自然也會走了。”
“如此,那我們就分頭布置吧。”,範長生開始提出看法:“衛將軍來安排調度,同時我們一起商議好,將調度和間人捕拿的消息,透露給大將軍,我想那些人應該有辦法探查到這些信息,如此一來一切都好辦了。”
薑維和諸葛瞻也表示了讚同,三個人暗中敲定了一些細節之後,便開始分頭進行了布置和安排……
幾天之後,過了臘八,上官孝的身體也恢複差不多了,於是去到府邸找大將軍費禕。
“哦?左將軍,身體可恢複好了?”,費禕笑著看了看精神還不錯的上官孝,“來,坐,正好有事情與你商量。”,說著將兩份竹簡給他遞了過來。
“哦?有什麽事情?”,上官孝接過了竹簡,細細看了起來,不一會兒道:“魏國間人?嘶,這是當時刺殺軍師將軍的那些人?”
費禕點了點頭:“根據偵查的情報,他們沒有離開蜀地,思遠的意思,先暗中在成都做好盤查,以防止他們想在過度做些什麽事情,另外,歲首大會結束之後,立刻以嚴密篩查關口,縣城以便捕拿他們。”
“為什麽不現在先搜捕一番?”,上官孝眼神閃爍。
費禕搖搖頭:“年歲將近,眼下行動難免打草驚蛇,人心不安,過了這個年,大家都能放鬆一些,總歸不要太打擾百姓。另外,還有另一個竹簡你也看看。”
“這個是說,在遝中和黃沙的糧倉儲備不足了?要安排士卒前往建立新的倉儲?有必要嗎?而且看這規劃,都可以容納三萬大軍一年的存糧了。”,上官孝看完之後,心中也不淡定了。
“這個是伯約那邊申請要求,應該是與北伐戰事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