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陳泰的選擇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蜀軍入寇在即?嗯,這倒不奇怪,有沒有說明進攻目標?”,上邽城,郭淮看著眼前掛著的地圖,頭也不迴地發問。
身後一個黑影立刻開口迴複:“諸葛瞻是希望攻打隴西郡,拿下臨洮以及洮水兩岸的土地,他希望都督您一定要做好準備。”
“知道了,你退下吧。”,郭淮點了點頭,身後的黑影也就默默退了下去。
“玄伯,你看此事如何?”,郭淮的聲音再次響了起來,屏風後又轉出一個人,正是陳泰。
“下官以為,此事還需要謹慎應對。”,陳泰也立刻說明了自己的觀點:“進軍隴西,看似穩妥,但實際上也是因為太過於穩妥了,不符合薑維、諸葛瞻他們的野心。”
郭淮點頭表示讚同:“與我多想一致,至少此番進攻絕不會是以往那樣的小打小鬧,隴西對他們來說圖謀就太小了,如我所想的話,他們進攻的地方,不是上邽,就是狟道。”
陳泰思索了一下,也表示認同:“奪取狟道,控製南安,則可以隔絕隴西郡與關中聯係,徐圖進取,要是拿下上邽,則可進一步直搗關中,的確是攻城掠地的上策。不過,眼下一方麵還是等最新的情報送迴來,另一方麵,可以在邊境諸鎮布置好防務,以備不測。”
郭淮笑了笑:“放心,這件事,我已經安排王頎去做了,他處事周密,自當無虞。”,說完之後,不禁歎了口氣:“眼下隴西的戰力尚未完全恢複,淮南那邊兩遭戰亂,民生凋敝,十年之內,當修生養息最好,不然,民心不安啊。”
陳泰則勸慰道:“郭都督不必如此,我大魏畢竟占據天下三分之二,若非有大的內變,豈能讓蜀吳兩國找到機會?隻要穩紮穩打,他們拿我們也沒有辦法的。”
郭淮點點頭,隨即看著陳泰笑道:“玄伯,我聽說,大將軍想為自己的養子,求娶你的那個孫女,怎麽,你沒有答應?”
陳泰搖搖頭:“我那孫女太小了,眼下定親還不合適,大一些再議吧。”
郭淮隻是深深看了他一眼:“眼下雖然司馬家暫時收到了挫折,但司馬師性格剛強堅韌,必能卷土重來,眼下若是能雪中送炭,日後的前途不可限量,玄伯,你可想好了。”
陳泰笑著打著哈哈:“郭都督莫要取笑了,咱們還是把應對蜀軍的事情做好就行了,其他的,下官實在是沒有想太多。”
見陳泰似乎是知道其中利害,郭淮也沒有再說什麽。而陳泰聽了郭淮的話,心中自然是泛起了漣漪,不過他想起來的,還是之前長子陳恂的話……
“父親,瑜兒的婚事不可草率決定,尤其是不能嫁給司馬家。”,陳恂對婚事的態度十分堅持,讓陳泰都有些驚訝。
“恂兒,縱然是不同意,你的態度為何如此堅決?司馬家畢竟眼下是世家之首啊。”
陳恂搖搖頭:“父親,人無信而不立,昔日洛水之事猶在眼前,司馬家持身不正,日後必然會進一步做出更多的忤逆之事,若是答應了這件婚事,日後陳家便與司馬家要同流合汙了,這絕對不行,還請父親務必三思!”
陳泰聞言不禁陷入深思,自己這長子的思慮未必就準,但也不無道理。
“為父明白了,恂兒你放心吧,這件事情,為父會想想清楚的。”
陳恂卻是斬釘截鐵:“父親,我們陳家的態度一定要堅決,太祖父、祖父入朝為臣,皆持身公正,這是我陳家立家之本,不可偏廢,不僅如此,若是二弟以及旁支諸家族若有偏頗之行,父親身為族長,當執家法!”
……
從迴憶中醒來,陳泰心中稍定,也不再多想,反正也已經拒了結親,自己既然走出了這一步,終究也難以再迴頭,希望兒子的判斷沒有錯吧。
牛頭山,薑維召集了張翼與廖化,商討作戰部署。
“伯恭、元儉,東興的戰事,你們也知道了,我已經上書陛下以及大將軍、軍師將軍,開春展開北伐,兩位以為如何?”,薑維知道戰事如能順利,兩位老將的支持十分重要。
廖化點了點頭:“北伐大業,乃先帝與丞相翹首以盼的事情,自當如此,以廖某之見,可趁機發兵攻取臨洮,隨後蠶食洮水兩岸,作為穩妥。”
張翼看著桌上的地圖,說道:“我以為可攻取祁山堡,進取上邽,這是當年丞相走過的路,雖然說勝算少一些,但若是戰事不利,全身而退,亦是不難。”
薑維點點頭:“兩位所言有理,不過,在下的策略與兩位都有些不同,你們看,這是南安治所狟道,若是能攻下狟道城,則可以隔絕隴西,進可以圖謀廣魏郡與天水郡,退可以圖謀隴西,可謂兩全之策。”
廖化聞言頓時眉頭一緊:“這個策略有個問題,若是短時間內不能夠攻下狟道,我軍補給線太長,很容易遭到魏軍東西夾擊,一旦糧道被斷,我軍又沒有奪取狟道,進退維穀之下,數萬將士的性命,隻怕就不保了,伯約,要三思啊。”
張翼也提出了一樣的擔憂:“元儉說的是,而且若取狟道,沿途需要攻取石營、董亭、新興,還要渡過渭水,行軍難以做到有效快捷,無法保密,而且補給線實在是太過不穩,從襄武和冀縣過來,都太近了,我軍必須要分出兵力去攔截,如此一來,太過冒險了。伯約,還是要重新考量一下比較好,不可魯莽啊。”
薑維心中知道,如此發兵,要一舉奪取狟道,未必現實,但如果是要誘敵出動的話,這個方法無疑是最好的,也可能最具有迷惑性。不過眼下看來,不與這兩個老將解釋清楚的話,隻怕到時候出兵,他們難以配合自己。
想到此處,薑維深吸一口氣,正色道:“兩位老將軍所言甚是有理,隻不過,如果,薑某的目的,並不是狟道城呢?”
身後一個黑影立刻開口迴複:“諸葛瞻是希望攻打隴西郡,拿下臨洮以及洮水兩岸的土地,他希望都督您一定要做好準備。”
“知道了,你退下吧。”,郭淮點了點頭,身後的黑影也就默默退了下去。
“玄伯,你看此事如何?”,郭淮的聲音再次響了起來,屏風後又轉出一個人,正是陳泰。
“下官以為,此事還需要謹慎應對。”,陳泰也立刻說明了自己的觀點:“進軍隴西,看似穩妥,但實際上也是因為太過於穩妥了,不符合薑維、諸葛瞻他們的野心。”
郭淮點頭表示讚同:“與我多想一致,至少此番進攻絕不會是以往那樣的小打小鬧,隴西對他們來說圖謀就太小了,如我所想的話,他們進攻的地方,不是上邽,就是狟道。”
陳泰思索了一下,也表示認同:“奪取狟道,控製南安,則可以隔絕隴西郡與關中聯係,徐圖進取,要是拿下上邽,則可進一步直搗關中,的確是攻城掠地的上策。不過,眼下一方麵還是等最新的情報送迴來,另一方麵,可以在邊境諸鎮布置好防務,以備不測。”
郭淮笑了笑:“放心,這件事,我已經安排王頎去做了,他處事周密,自當無虞。”,說完之後,不禁歎了口氣:“眼下隴西的戰力尚未完全恢複,淮南那邊兩遭戰亂,民生凋敝,十年之內,當修生養息最好,不然,民心不安啊。”
陳泰則勸慰道:“郭都督不必如此,我大魏畢竟占據天下三分之二,若非有大的內變,豈能讓蜀吳兩國找到機會?隻要穩紮穩打,他們拿我們也沒有辦法的。”
郭淮點點頭,隨即看著陳泰笑道:“玄伯,我聽說,大將軍想為自己的養子,求娶你的那個孫女,怎麽,你沒有答應?”
陳泰搖搖頭:“我那孫女太小了,眼下定親還不合適,大一些再議吧。”
郭淮隻是深深看了他一眼:“眼下雖然司馬家暫時收到了挫折,但司馬師性格剛強堅韌,必能卷土重來,眼下若是能雪中送炭,日後的前途不可限量,玄伯,你可想好了。”
陳泰笑著打著哈哈:“郭都督莫要取笑了,咱們還是把應對蜀軍的事情做好就行了,其他的,下官實在是沒有想太多。”
見陳泰似乎是知道其中利害,郭淮也沒有再說什麽。而陳泰聽了郭淮的話,心中自然是泛起了漣漪,不過他想起來的,還是之前長子陳恂的話……
“父親,瑜兒的婚事不可草率決定,尤其是不能嫁給司馬家。”,陳恂對婚事的態度十分堅持,讓陳泰都有些驚訝。
“恂兒,縱然是不同意,你的態度為何如此堅決?司馬家畢竟眼下是世家之首啊。”
陳恂搖搖頭:“父親,人無信而不立,昔日洛水之事猶在眼前,司馬家持身不正,日後必然會進一步做出更多的忤逆之事,若是答應了這件婚事,日後陳家便與司馬家要同流合汙了,這絕對不行,還請父親務必三思!”
陳泰聞言不禁陷入深思,自己這長子的思慮未必就準,但也不無道理。
“為父明白了,恂兒你放心吧,這件事情,為父會想想清楚的。”
陳恂卻是斬釘截鐵:“父親,我們陳家的態度一定要堅決,太祖父、祖父入朝為臣,皆持身公正,這是我陳家立家之本,不可偏廢,不僅如此,若是二弟以及旁支諸家族若有偏頗之行,父親身為族長,當執家法!”
……
從迴憶中醒來,陳泰心中稍定,也不再多想,反正也已經拒了結親,自己既然走出了這一步,終究也難以再迴頭,希望兒子的判斷沒有錯吧。
牛頭山,薑維召集了張翼與廖化,商討作戰部署。
“伯恭、元儉,東興的戰事,你們也知道了,我已經上書陛下以及大將軍、軍師將軍,開春展開北伐,兩位以為如何?”,薑維知道戰事如能順利,兩位老將的支持十分重要。
廖化點了點頭:“北伐大業,乃先帝與丞相翹首以盼的事情,自當如此,以廖某之見,可趁機發兵攻取臨洮,隨後蠶食洮水兩岸,作為穩妥。”
張翼看著桌上的地圖,說道:“我以為可攻取祁山堡,進取上邽,這是當年丞相走過的路,雖然說勝算少一些,但若是戰事不利,全身而退,亦是不難。”
薑維點點頭:“兩位所言有理,不過,在下的策略與兩位都有些不同,你們看,這是南安治所狟道,若是能攻下狟道城,則可以隔絕隴西,進可以圖謀廣魏郡與天水郡,退可以圖謀隴西,可謂兩全之策。”
廖化聞言頓時眉頭一緊:“這個策略有個問題,若是短時間內不能夠攻下狟道,我軍補給線太長,很容易遭到魏軍東西夾擊,一旦糧道被斷,我軍又沒有奪取狟道,進退維穀之下,數萬將士的性命,隻怕就不保了,伯約,要三思啊。”
張翼也提出了一樣的擔憂:“元儉說的是,而且若取狟道,沿途需要攻取石營、董亭、新興,還要渡過渭水,行軍難以做到有效快捷,無法保密,而且補給線實在是太過不穩,從襄武和冀縣過來,都太近了,我軍必須要分出兵力去攔截,如此一來,太過冒險了。伯約,還是要重新考量一下比較好,不可魯莽啊。”
薑維心中知道,如此發兵,要一舉奪取狟道,未必現實,但如果是要誘敵出動的話,這個方法無疑是最好的,也可能最具有迷惑性。不過眼下看來,不與這兩個老將解釋清楚的話,隻怕到時候出兵,他們難以配合自己。
想到此處,薑維深吸一口氣,正色道:“兩位老將軍所言甚是有理,隻不過,如果,薑某的目的,並不是狟道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