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梟雄落幕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馬懿!汝枉為大魏之臣!可還記得當年武帝、文帝、明帝三代之恩?”,夢境之中,司馬懿隻看到一個身材魁梧,須發四散的人,瞪著他,待到他走近看清楚了對方的麵容,頓時嚇得魂不附體。
“啊!!!”,司馬懿驟然驚醒,才發覺四周依舊寂靜,隨即便是門外的腳步聲,司馬師和司馬伷匆匆跑了進來:“父親?!怎麽了?沒事吧!”
司馬懿滿頭大汗,心有餘悸地躺了下來,喃喃自語:“賈梁道終究不會原諒我……伷兒,你迴去休息吧,師兒留下。”
司馬伷擔憂地看了看父親,又看了看大哥,後者默默點頭,這才按捺住心中的不安,緩緩退了出去。
“父親,是又做噩夢了?”,司馬師立刻上前安撫:“您近日思慮太重,可一定要保重啊。”
司馬懿微微點頭,亦是歎了口氣:“為父所行之事,為了大魏也為了我們司馬家,現在王淩已經死了,大患已除,為父也不用擔憂什麽。師兒,眼下我司馬家前後食邑五萬戶,封侯者十九人。已經是毋庸置疑的第一世家了,這條路,你一定要堅持走下去,為父死後,不要享受特殊的封爵,斂以時服,不樹不墳,不設明器。你要記住了。”
司馬師有些傷感,但還是打起了精神,點點頭:“父親放心,這些事情,孩兒一定牢記於心,但父親眼下也不要想太多,安心休養才是重要的。”
司馬懿笑著安撫情緒有些波動的兒子:“為父已經年過古稀,這一生走南闖北,東征西討,什麽都經曆過了,為父沒有什麽好擔憂的,不過,師兒你記住,明帝遺詔眼下還是我們司馬家立業的基礎,故而不可輕忽。”
司馬師點點頭,表示了讚同。
“你的眼傷沒有痊愈,先去休息吧,為父自己在躺一會兒。”,司馬懿又是有些疲憊,擺了擺手示意兒子退下,後者猶豫了一下,還是退了出去。
緩緩閉上眼睛,司馬懿有些倦意,迴顧這自己的一生,倒也算是波瀾壯闊,不禁有些自嘲:“人人說我是亂臣賊子,嗬嗬,也罷,成敗自有後人說吧。”
當年七月,曹魏太傅司馬懿病逝,曹芳按照他的遺願,下令進行簡葬,諡號“宣文”,同時按照有司奏請,將各位已故功臣的靈位置於魏太祖廟中,以配享祭祀,排位以生前擔任的官職大小為序。太傅司馬懿因位高爵顯,列為第一。
很快,吳國和魏國的消息都傳入了川蜀。
尚書台,諸葛瞻看到了最新消息,立刻找到了費禕。
“大將軍,孫權、司馬懿先後去世,吳魏兩國戰端必起,我漢軍整備近兩年,眼下可陳兵北境,隨時做好北伐的準備。”
費禕卻有些不確定:“司馬懿剛剛去世,曹魏政局不穩,此番會這麽快發兵嗎?”
諸葛瞻則分析道:“以下官之見,正因為司馬懿剛剛去世,司馬師在朝政上立足不穩,故而以兵事立威,是他的上上之選,故而,我們需要做好準備。”
“嗯,這話倒也有道理,那思遠以為,眼下該做一些什麽?”
諸葛瞻開始盤算:“大將軍,根據尚書台整理的訊息,眼下北境前線可以調動五萬人馬,這支軍隊的物資補給可以先準備好,此外,通過下官那個侄兒諸葛綽,去信給他父親諸葛恪,做好防備,如此內外並舉,自然可以高枕無憂。”
費禕思考了一會兒之後,點了點頭:“如此,與東吳溝通的事宜,就由你來安排,此外,還有一件事,江州都督鄧伯苗病重,思遠,你去江州一趟吧,唉,算是見見他最後一麵。”
鄧芝病重的消息,諸葛瞻也是知道,畢竟八十一歲了,天命已經到了,也是沒有辦法。
“大將軍,江州都督一旦空缺,您計劃讓誰補充位置?”,諸葛瞻還是詢問了一下。
“這件事,我的意見是,江州都督暫時空缺,具體事務由永安都督宗預代管。”,費禕則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就目前來看,漢吳邊界基本問道,兩巴地區也比較平穩,暫時沒有單獨設置都督的必要,日後若是需要,在具體劃分就好,當然這件事你也問問老都督的意見,若是他有合適的人選,我們也可以進一步斟酌的。”
“好,下官明白。”,諸葛瞻拱了拱手:“那我先去驛館見見諸葛綽,與他說明情況。”
離開了大將軍府,諸葛瞻立刻趕到了館驛之中,結果諸葛綽居然才剛剛起床。
“賢侄啊,怎麽這麽晚才起來?身體不舒服?”,諸葛瞻還是關心的詢問諸葛綽的身體,畢竟是一家人。
諸葛綽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咳咳,沒事沒事,就是昨晚上喝多了一些,叔父,你們這的米酒是真的香甜,侄兒跟你說,就你們南市的那家鋪子……”
“停!”,諸葛瞻頓時無語,這個侄子也是真的愛享受,居然是宿醉,可給他整無語了:“美酒的事情,以後再聊,這次有正事找你,司馬懿死了的消息,你應該也知道了吧?”
諸葛綽點點頭,隨即笑道:“侄兒自然知曉,這個老賊用兵詭詐,我漢吳兩國屢屢吃虧,如今死了,也算是報應。”
諸葛瞻搖搖頭:“他死了,自然是好消息,但我們得到消息,司馬師因為其父身亡,政局不穩,因此準備對外用兵,建立威望,伐蜀伐吳尚不可知,你還是盡快給你父親去信,讓他提前提防好。”
諸葛綽麵色一變:“叔父,這消息是真的嗎?”
諸葛瞻笑道:“此等消息,我們怎麽敢瞎編?這些話,你盡可以原話轉述你父親,至少讓他多探查探查,以做好準備,總不能兩眼一抓瞎?更何況你作為吳國臣子,總也要有些貢獻,日後迴去了,才能想辦法立足不是?”
諸葛綽眼睛一亮,是啊,他在這裏要是能弄到情報迴國,才是一個好臣子應該盡的職責,隨即也是應承了下來。
“啊!!!”,司馬懿驟然驚醒,才發覺四周依舊寂靜,隨即便是門外的腳步聲,司馬師和司馬伷匆匆跑了進來:“父親?!怎麽了?沒事吧!”
司馬懿滿頭大汗,心有餘悸地躺了下來,喃喃自語:“賈梁道終究不會原諒我……伷兒,你迴去休息吧,師兒留下。”
司馬伷擔憂地看了看父親,又看了看大哥,後者默默點頭,這才按捺住心中的不安,緩緩退了出去。
“父親,是又做噩夢了?”,司馬師立刻上前安撫:“您近日思慮太重,可一定要保重啊。”
司馬懿微微點頭,亦是歎了口氣:“為父所行之事,為了大魏也為了我們司馬家,現在王淩已經死了,大患已除,為父也不用擔憂什麽。師兒,眼下我司馬家前後食邑五萬戶,封侯者十九人。已經是毋庸置疑的第一世家了,這條路,你一定要堅持走下去,為父死後,不要享受特殊的封爵,斂以時服,不樹不墳,不設明器。你要記住了。”
司馬師有些傷感,但還是打起了精神,點點頭:“父親放心,這些事情,孩兒一定牢記於心,但父親眼下也不要想太多,安心休養才是重要的。”
司馬懿笑著安撫情緒有些波動的兒子:“為父已經年過古稀,這一生走南闖北,東征西討,什麽都經曆過了,為父沒有什麽好擔憂的,不過,師兒你記住,明帝遺詔眼下還是我們司馬家立業的基礎,故而不可輕忽。”
司馬師點點頭,表示了讚同。
“你的眼傷沒有痊愈,先去休息吧,為父自己在躺一會兒。”,司馬懿又是有些疲憊,擺了擺手示意兒子退下,後者猶豫了一下,還是退了出去。
緩緩閉上眼睛,司馬懿有些倦意,迴顧這自己的一生,倒也算是波瀾壯闊,不禁有些自嘲:“人人說我是亂臣賊子,嗬嗬,也罷,成敗自有後人說吧。”
當年七月,曹魏太傅司馬懿病逝,曹芳按照他的遺願,下令進行簡葬,諡號“宣文”,同時按照有司奏請,將各位已故功臣的靈位置於魏太祖廟中,以配享祭祀,排位以生前擔任的官職大小為序。太傅司馬懿因位高爵顯,列為第一。
很快,吳國和魏國的消息都傳入了川蜀。
尚書台,諸葛瞻看到了最新消息,立刻找到了費禕。
“大將軍,孫權、司馬懿先後去世,吳魏兩國戰端必起,我漢軍整備近兩年,眼下可陳兵北境,隨時做好北伐的準備。”
費禕卻有些不確定:“司馬懿剛剛去世,曹魏政局不穩,此番會這麽快發兵嗎?”
諸葛瞻則分析道:“以下官之見,正因為司馬懿剛剛去世,司馬師在朝政上立足不穩,故而以兵事立威,是他的上上之選,故而,我們需要做好準備。”
“嗯,這話倒也有道理,那思遠以為,眼下該做一些什麽?”
諸葛瞻開始盤算:“大將軍,根據尚書台整理的訊息,眼下北境前線可以調動五萬人馬,這支軍隊的物資補給可以先準備好,此外,通過下官那個侄兒諸葛綽,去信給他父親諸葛恪,做好防備,如此內外並舉,自然可以高枕無憂。”
費禕思考了一會兒之後,點了點頭:“如此,與東吳溝通的事宜,就由你來安排,此外,還有一件事,江州都督鄧伯苗病重,思遠,你去江州一趟吧,唉,算是見見他最後一麵。”
鄧芝病重的消息,諸葛瞻也是知道,畢竟八十一歲了,天命已經到了,也是沒有辦法。
“大將軍,江州都督一旦空缺,您計劃讓誰補充位置?”,諸葛瞻還是詢問了一下。
“這件事,我的意見是,江州都督暫時空缺,具體事務由永安都督宗預代管。”,費禕則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就目前來看,漢吳邊界基本問道,兩巴地區也比較平穩,暫時沒有單獨設置都督的必要,日後若是需要,在具體劃分就好,當然這件事你也問問老都督的意見,若是他有合適的人選,我們也可以進一步斟酌的。”
“好,下官明白。”,諸葛瞻拱了拱手:“那我先去驛館見見諸葛綽,與他說明情況。”
離開了大將軍府,諸葛瞻立刻趕到了館驛之中,結果諸葛綽居然才剛剛起床。
“賢侄啊,怎麽這麽晚才起來?身體不舒服?”,諸葛瞻還是關心的詢問諸葛綽的身體,畢竟是一家人。
諸葛綽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咳咳,沒事沒事,就是昨晚上喝多了一些,叔父,你們這的米酒是真的香甜,侄兒跟你說,就你們南市的那家鋪子……”
“停!”,諸葛瞻頓時無語,這個侄子也是真的愛享受,居然是宿醉,可給他整無語了:“美酒的事情,以後再聊,這次有正事找你,司馬懿死了的消息,你應該也知道了吧?”
諸葛綽點點頭,隨即笑道:“侄兒自然知曉,這個老賊用兵詭詐,我漢吳兩國屢屢吃虧,如今死了,也算是報應。”
諸葛瞻搖搖頭:“他死了,自然是好消息,但我們得到消息,司馬師因為其父身亡,政局不穩,因此準備對外用兵,建立威望,伐蜀伐吳尚不可知,你還是盡快給你父親去信,讓他提前提防好。”
諸葛綽麵色一變:“叔父,這消息是真的嗎?”
諸葛瞻笑道:“此等消息,我們怎麽敢瞎編?這些話,你盡可以原話轉述你父親,至少讓他多探查探查,以做好準備,總不能兩眼一抓瞎?更何況你作為吳國臣子,總也要有些貢獻,日後迴去了,才能想辦法立足不是?”
諸葛綽眼睛一亮,是啊,他在這裏要是能弄到情報迴國,才是一個好臣子應該盡的職責,隨即也是應承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