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尚書台的變動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呂乂府邸,呂乂在經過董雅的醫治之後,似乎緩過來一些氣血,服了藥睡下了。
“董姑娘,令君情況如何?”,諸葛瞻有些擔憂地問道。
“我會再留下來幾服藥,吃一個月,你們這位尚書令的身體應該就能恢複。不過以後也需要有不少的注意,嗯,我寫下來吧。”,董雅邊說邊寫,不消片刻也準備好了藥方和一些醫囑,遞到諸葛瞻麵前。
接著,董雅繼續說道:“這幾副藥需連服一月,每日早晚各一次。在此期間,還望府上之人能夠嚴格按照我的囑咐照顧令君。切記不可讓令君過於勞累,一定要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另外,在飲食方麵也要多加注意,切勿食用過多油膩葷腥之物,應以清淡為主。”說完這些話,董雅又詳細地交代了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項。
諸葛瞻點了點頭,感激地說道:“多謝董姑娘出手相救,若令君能順利痊愈,實乃我等之幸!”,董雅微微一笑,謙遜地迴應道:“武鄉侯言重了,治病救人本就是醫者分內之事。不敢言謝。隻不過有件事,侯爺確實要注意,您以後教兒子可別教成那個諸葛綽一樣,不然這外麵犯了事,可沒人能撈他。”
諸葛瞻撓了撓頭,無奈道:“多謝姑娘良言,本侯一定記住這句話。”
此時的皇宮之中,劉禪正看著眼前的上書,多少還是有些沉吟不決。
“奉宗,尚書令這份上書,你也看了,以為如何?”
一旁的陳祗也是笑著說道:“陛下,既然是令君的意思,便滿足了又怎麽樣?”,他又想了一會兒,繼續道:“再說,軍師將軍的才幹也是有的,在尚書台協理政務多年,都是處置的十分妥當的。”
劉禪沉默了一會兒,像是在細細思考了一會兒,還是搖搖頭:“終究年輕了一些。這樣吧,寫一份製書,加衛將軍薑維、軍師將軍諸葛瞻二人錄尚書事。”
“陛下聖明。”,陳祗還是笑著行禮表示讚同。
“奉宗,有探查清楚陳壽那個事情的詳情嗎?思遠雖然已經報了案卷上來,但終究也是留了個尾巴。”,劉禪則聊起了另一個掛在心中的問題。
“尚未有進展,那個購買黴米的人,到巴郡就似乎消失了一般,陛下,看起來,應當對蜀地地理人情很熟悉,不然不會消失地這麽快。”,陳祗收獲不大,也隻能將具體的情況,說明清楚。
“這件事還是增派人手吧,若是朝廷內部真有人與地方官吏沆瀣一氣,構陷忠臣,此乃是亂國之相,需要重處。”,劉禪收好了手中的上書,繼續道:“從五城縣的事來看,地方官吏很多都在動著自己的心思,陳壽乃是思遠舉薦,朕派出去核查的官吏,他們都尚且敢做這樣的小動作,其他的地方也說不準有多少,這些事情,你也要替朕盡快摸清楚,有任何異常,也不要打草驚蛇,報朕具體詳情就好。”
“陛下,臣敢問,要是涉及到宮中……”
劉禪立刻說道:“報朕即可。“,但隨後又想到了什麽,”,其他人暫且不要透露,若是你的人正好碰見了不法之事……能幫,則幫。”
陳祗點頭:“臣明白了。”
劉禪又輕歎了口氣,又緩緩看向站在門外的黃皓,眼睛不禁眯了起來……
“瞻弟,怎麽今天有空到你姐姐我這裏來了?”,乘煙觀中,諸葛果笑著將一碗衝好的茶水遞了過去。
諸葛瞻接了過來,似是有些疲乏,搖頭道:“姐姐有所不知,這些時日,發生的事情很多,小弟實在是有些疲倦,隻好縮到姐姐這裏躲避一下。”
諸葛果輕輕拍了拍諸葛瞻的肩膀,“瞻弟,這世間諸事繁雜,你莫要過於憂心。”,然後抿了口茶,緩緩道:“如今朝堂之上雖然說還算團結,但終究一些士族和地方豪強,也在等著北伐給他們帶來好處,這件事,想來瞻弟你也想的清楚,我這個姐姐就不多說了。”
諸葛瞻點點頭:“姐,放心,此事小弟自有主張。”
諸葛果笑著沒說話,就這麽沉默了一會兒,突然開口詢問:“五城縣的事情,沒有繼續下去調查了?”
諸葛瞻歎了口氣:“姐,莫提了,此事線索已斷,再說了,著急給承祚洗除冤屈,有些事也沒辦法進一步調查下去了。”
“五城縣令王必走的是黃皓的路子,至於他與王必之間究竟是有了多少往來,這個就要你去調查了。”,諸葛果突然給出了這麽個結論?
諸葛瞻聞言不禁大吃一驚,滿臉驚愕之色,忙追問道:“姐姐,此話可當真?你又是如何得知這般秘辛之事的?”
隻見諸葛果微微一笑,輕啟朱唇道:“瞻弟,具體我是怎樣知悉此事的並不重要。但此事實在非同小可,你需要引起警覺,眼下還沒有實際證據,而你與大將軍、衛將軍他們一心籌備北伐,一旦因為黃皓的貪婪與安插,用人不當,隻怕此間有所不妥。”
諸葛瞻聞言也是沉默了一會兒,喝了手中的茶水,說道:“姐姐所言甚是,黃皓眼下還隻是黃門令,上麵尚且有陳祗陳侍中壓著,但陳侍中與已故的董侍中行事風格還是差了不少,恐怕也不能完全駕馭他。姐姐,陛下常來你這裏,若是可以的話,姐姐能不能代替小弟規勸一二?”
“嗯,姐知道的。”,諸葛果笑了笑,又給他添了一碗茶,看著自己的弟弟,還是最後囑咐了一句話:“瞻弟,日後要處置的事情會更加繁瑣龐雜,但一定要一件件事情做好,切勿因小失大。”
諸葛瞻愣了一下,謹慎地問道:“姐姐是擔心什麽嗎?”
諸葛果卻好似也沒聽到這個問題,隻是笑了笑:“以後你就知道了,喝了茶早些迴去休息吧。”
“董姑娘,令君情況如何?”,諸葛瞻有些擔憂地問道。
“我會再留下來幾服藥,吃一個月,你們這位尚書令的身體應該就能恢複。不過以後也需要有不少的注意,嗯,我寫下來吧。”,董雅邊說邊寫,不消片刻也準備好了藥方和一些醫囑,遞到諸葛瞻麵前。
接著,董雅繼續說道:“這幾副藥需連服一月,每日早晚各一次。在此期間,還望府上之人能夠嚴格按照我的囑咐照顧令君。切記不可讓令君過於勞累,一定要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另外,在飲食方麵也要多加注意,切勿食用過多油膩葷腥之物,應以清淡為主。”說完這些話,董雅又詳細地交代了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項。
諸葛瞻點了點頭,感激地說道:“多謝董姑娘出手相救,若令君能順利痊愈,實乃我等之幸!”,董雅微微一笑,謙遜地迴應道:“武鄉侯言重了,治病救人本就是醫者分內之事。不敢言謝。隻不過有件事,侯爺確實要注意,您以後教兒子可別教成那個諸葛綽一樣,不然這外麵犯了事,可沒人能撈他。”
諸葛瞻撓了撓頭,無奈道:“多謝姑娘良言,本侯一定記住這句話。”
此時的皇宮之中,劉禪正看著眼前的上書,多少還是有些沉吟不決。
“奉宗,尚書令這份上書,你也看了,以為如何?”
一旁的陳祗也是笑著說道:“陛下,既然是令君的意思,便滿足了又怎麽樣?”,他又想了一會兒,繼續道:“再說,軍師將軍的才幹也是有的,在尚書台協理政務多年,都是處置的十分妥當的。”
劉禪沉默了一會兒,像是在細細思考了一會兒,還是搖搖頭:“終究年輕了一些。這樣吧,寫一份製書,加衛將軍薑維、軍師將軍諸葛瞻二人錄尚書事。”
“陛下聖明。”,陳祗還是笑著行禮表示讚同。
“奉宗,有探查清楚陳壽那個事情的詳情嗎?思遠雖然已經報了案卷上來,但終究也是留了個尾巴。”,劉禪則聊起了另一個掛在心中的問題。
“尚未有進展,那個購買黴米的人,到巴郡就似乎消失了一般,陛下,看起來,應當對蜀地地理人情很熟悉,不然不會消失地這麽快。”,陳祗收獲不大,也隻能將具體的情況,說明清楚。
“這件事還是增派人手吧,若是朝廷內部真有人與地方官吏沆瀣一氣,構陷忠臣,此乃是亂國之相,需要重處。”,劉禪收好了手中的上書,繼續道:“從五城縣的事來看,地方官吏很多都在動著自己的心思,陳壽乃是思遠舉薦,朕派出去核查的官吏,他們都尚且敢做這樣的小動作,其他的地方也說不準有多少,這些事情,你也要替朕盡快摸清楚,有任何異常,也不要打草驚蛇,報朕具體詳情就好。”
“陛下,臣敢問,要是涉及到宮中……”
劉禪立刻說道:“報朕即可。“,但隨後又想到了什麽,”,其他人暫且不要透露,若是你的人正好碰見了不法之事……能幫,則幫。”
陳祗點頭:“臣明白了。”
劉禪又輕歎了口氣,又緩緩看向站在門外的黃皓,眼睛不禁眯了起來……
“瞻弟,怎麽今天有空到你姐姐我這裏來了?”,乘煙觀中,諸葛果笑著將一碗衝好的茶水遞了過去。
諸葛瞻接了過來,似是有些疲乏,搖頭道:“姐姐有所不知,這些時日,發生的事情很多,小弟實在是有些疲倦,隻好縮到姐姐這裏躲避一下。”
諸葛果輕輕拍了拍諸葛瞻的肩膀,“瞻弟,這世間諸事繁雜,你莫要過於憂心。”,然後抿了口茶,緩緩道:“如今朝堂之上雖然說還算團結,但終究一些士族和地方豪強,也在等著北伐給他們帶來好處,這件事,想來瞻弟你也想的清楚,我這個姐姐就不多說了。”
諸葛瞻點點頭:“姐,放心,此事小弟自有主張。”
諸葛果笑著沒說話,就這麽沉默了一會兒,突然開口詢問:“五城縣的事情,沒有繼續下去調查了?”
諸葛瞻歎了口氣:“姐,莫提了,此事線索已斷,再說了,著急給承祚洗除冤屈,有些事也沒辦法進一步調查下去了。”
“五城縣令王必走的是黃皓的路子,至於他與王必之間究竟是有了多少往來,這個就要你去調查了。”,諸葛果突然給出了這麽個結論?
諸葛瞻聞言不禁大吃一驚,滿臉驚愕之色,忙追問道:“姐姐,此話可當真?你又是如何得知這般秘辛之事的?”
隻見諸葛果微微一笑,輕啟朱唇道:“瞻弟,具體我是怎樣知悉此事的並不重要。但此事實在非同小可,你需要引起警覺,眼下還沒有實際證據,而你與大將軍、衛將軍他們一心籌備北伐,一旦因為黃皓的貪婪與安插,用人不當,隻怕此間有所不妥。”
諸葛瞻聞言也是沉默了一會兒,喝了手中的茶水,說道:“姐姐所言甚是,黃皓眼下還隻是黃門令,上麵尚且有陳祗陳侍中壓著,但陳侍中與已故的董侍中行事風格還是差了不少,恐怕也不能完全駕馭他。姐姐,陛下常來你這裏,若是可以的話,姐姐能不能代替小弟規勸一二?”
“嗯,姐知道的。”,諸葛果笑了笑,又給他添了一碗茶,看著自己的弟弟,還是最後囑咐了一句話:“瞻弟,日後要處置的事情會更加繁瑣龐雜,但一定要一件件事情做好,切勿因小失大。”
諸葛瞻愣了一下,謹慎地問道:“姐姐是擔心什麽嗎?”
諸葛果卻好似也沒聽到這個問題,隻是笑了笑:“以後你就知道了,喝了茶早些迴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