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貪婪的內侍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手裏的書信,黃皓的心頭火氣不禁起來,有些發怒的說道:“這個陳壽,竟然敢殺我特別推薦的地方縣長,簡直是無法無天。”
一旁黃皓的義子黃益說道:“義父,陳壽乃是諸葛瞻的主簿,也是有所倚仗的,這個人怕是不好動啊。咱們還是從長計議吧。”
黃皓眯了眯眼睛,他的確不想跟諸葛瞻鬧翻,這個人地位確實很穩固,眼下內廷還有一個陳祗,雖然對他並沒有像董允那樣對他做什麽限製,但日常草擬詔書什麽也並不理睬他。尚書台他肯定也插不上手。
想到此處,不禁咬了咬牙:“我黃皓可受不了這種氣,一定要想辦法給他一點顏色看看。”,想了想之後,突然笑道:“黃益,你立刻去派人,今夜就去……”
囑咐一番之後,黃益笑道:“義父放心,此事兒子一定辦妥。”
七日之後晚上,尚書台。
“咳~咳~”,呂乂不住地咳嗽,手上卻依然沒有停下來查看文書。
“令君!”,董厥從外麵匆匆走了進來,遞上了一份上書:“這是雒城那邊緊急過來的,您最好看看。”
呂乂皺了皺眉頭:“雒城那邊來的?能有什麽緊急要事?”,打開之後,不禁一驚,深思片刻,抬頭道:“立刻著人去,叫陳壽來!”
“你說什麽?陳壽被突然叫到尚書台去了?怎麽迴事?”,李驤匆匆找到了正在休沐的諸葛瞻,後者頓時一驚:“什麽時候的事情?”
“剛剛,承祚還在下官家裏一起用飯,突然來了人將他叫走了,說是呂令君找他,事情似乎很著急,下官覺得不妥當,隻能來找將軍您。他是您的主簿,還望將軍出手相助。”
諸葛瞻皺了皺眉:“呂令君執法雖然嚴正,但也不會這麽晚了,還將他叫過去……叔龍,你先迴去,這事情你不要再管了,我去問問。”
“好,辛苦將軍了。”
諸葛瞻於是也趕緊奔出府邸,上馬之後,奔向了尚書台。
到了之後,卻正好看到一隊士兵準備送陳壽迴府,諸葛瞻立刻刹住馬,開口詢問:“籲~~請問諸位兄弟,陳主簿犯了什麽事?”
護衛士兵的首領很客氣地說道:“啟稟侯爺,具體的小人也不是很清楚,隻是奉令君之命,將陳主簿送迴他的府邸,不準其外出,不知其中緣由。”
“承祚,怎麽迴事?”,諸葛瞻看向一臉委屈的陳壽。
陳壽看到諸葛瞻也是繃不住,情緒也是十分激動:“請將軍相信下官,我真的沒有侵吞官糧!”
“承祚,你要冷靜!”,諸葛瞻看陳壽的情況顯然有些激動,於是安撫道:“這樣,你先迴府,明日我來問你,不要慌!身正不怕影子斜!”
陳壽聞言,情緒稍微安定了一些,含著淚點了點頭,跟著士兵離去了。
諸葛瞻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走進了尚書台。看到了忙的不可開交的呂乂,心中有些心疼,上前拱手道:“見過令君。”
呂乂似乎知道他要來一樣,並不意外,笑道:“思遠,坐吧。”
“令君似乎一點也不奇怪我會來?”
“你是他的上官,過來詢問是應當的,我應該奇怪嗎?”,呂乂抬頭笑了笑,隨即將一旁的一封公文書信遞給了諸葛瞻:“事情都寫在上麵,你自己看看吧。”
諸葛瞻趕緊接過來,詳細讀了起來,很快也是眉頭擰成了一片。公文之中隻提了一件事,五城縣的糧倉在五日前被發現新補充的一千石糧食中,有五百石發黴的陳糧,而陳壽離開之前的結論是,一千石糧食已經補充了新糧,於是便有舉報聲稱陳壽在其中有假公濟私,倒賣糧草貪汙的嫌疑。
諸葛瞻還是謹慎地問道:“這件事,承祚如何分辨。”
“他自然是不承認,隻不過此事眼下明麵上是說不清的,承祚在五城縣對賬用的賬簿有些粗疏,不夠細,沒辦法證明他離開之前糧食沒有問題。”,呂乂歎了口氣,“按照蜀科,他無法證明自己無罪的話,是要被流放的。”
諸葛瞻思考了一番,還是起身,鄭重行禮道:“令君能不能給下官一些時間,這件事我盡快去調查出結果,如何?”
呂乂點點頭:“你出麵也沒有問題,可以用糾察貪贓的理由去五城縣,不過小心點,如果這件事真的有人搗鬼,那他們顯然也已經準備好了等你。不過不要超過一個月。”
諸葛瞻點了點頭,轉身準備走,突然想到了什麽問道:“令君,能問一下,承祚在五城縣做了什麽嗎?”
呂乂盯著他看了一會兒,隨即拿起了另一份公文遞給了他。
諸葛瞻又趕緊拿過來看了一會兒,鬆了口氣:“以承祚的說明,這份案件判定的清楚明白,並無問題,五城縣長王必按照蜀科以及承祚當時的身份,就地正法並無問題。”
呂乂點點頭:“這份公文並無問題,有問題的是王必,他是一年前陛下親自下製書任命,在此之前,王必不過是資中縣的一名小吏。”
“陛下親自任命的又……”,說到這裏,諸葛瞻突然察覺到了不對,“令君你是說,陛下親自任命的他?”
呂乂點點頭:“此事,或可多多打探一番,不過五城縣那邊你也要盡快去。目前關鍵是證明那邊舉告有問題。”,頓了頓,“這件事,本官已經托人稟告了陛下。”
諸葛瞻點點頭,想了想之後,還是拱手離去了。
等到次日,諸葛瞻遞帖進宮,李亓走了過來給他引路。
“今日怎麽是黃門丞引路?黃門令他人呢?”,諸葛瞻笑道。
李亓也笑著迴複:“黃門令親自出宮給陛下做采購宮中事物了,故而今日不在宮中。”
諸葛瞻微微點頭,隨即迅速靠近李亓,低聲詢問:“不知黃門丞可知道一個叫王必的人?他是五城縣長,之前因為偷賣官糧,被斬殺。”
李亓微微一頓,腳步卻是沒停:“這個人,咱家倒是聽過,似乎陛下提過升遷,讓尚書台去辦的,其餘的,咱家就不是很清楚了。”,頓了頓,又補充道:“或許,可以問問陳侍中,他侍奉陛下,十分親近,想來當知道一二。”
“多謝黃門丞指點。”
“侯爺客氣了。”
兩個人又拉開了距離,似乎好像剛剛一切沒有發生一般。
“思遠,陳壽的事情,朕知道了,不過,你是他的上官,是不是避嫌為好?”,劉禪心中是不相信諸葛瞻提拔的人會做這種事情,不過沒有真憑實據,他也很無奈。
諸葛瞻拱手道:“陛下,正因為是臣的下屬,臣才相信他不會做這樣的事情,這次,臣一定要親自去查清楚,如果確有其事,臣識人不明,理應請罪。可若是無中生有,臣也一定要將那些奸佞小人給揪出來!”
“嗯……如此,朕也不多說什麽了,你就去一趟吧,不過盡快迴來,一個月之內,朕要看到你的結果。”,劉禪也不再阻攔,點頭表示了同意。
出了宮,諸葛瞻不禁也是思考起來,立刻去往陳壽的府邸之上。
“將軍,請一定要幫幫下官!”,陳壽心有不甘地懇求著諸葛瞻。
諸葛瞻歎了口氣:“本將軍自然是信任你的,不然也不會來你這邊了。”,隨即也沒有多說什麽,在他身旁坐了下來:“說說當時在五城縣的情況吧。”
陳壽點點頭:“下官去五城縣察查糧倉,發現了其中有一千石的糧草是新糧,與其他存放的糧食大為不同,故而留了些心思,用了令牌封倉,以調糧為名旁觀局麵,並且調了一些民夫,做出了場麵,有幾個地方富商忍不住,便跳了出來舉發,那王必見事情敗露,本欲逃跑,也被我緝拿,一番拷問之後,承認勾結地方小吏,倒賣糧食,中飽私囊,便將他就地正法了。”,頓了頓,又說道:“隨後下官將他的家產全部抄沒發賣,那些借來的糧食,讓那些商家以本價賣給了我們,以抵消他們參與王必貪汙事件的罪過。”
諸葛瞻細細聽完了經過,也是點點頭:“做的也算妥當,隻是,最後這一千石糧食的賬簿,你沒有再補充詳細記錄,這就留下了後患,那些縣丞縣尉說不得是王必的人,他們一定擔心你再來找他們算賬,自然是要想辦法讓你迴不來的。”
陳壽歎了口氣:“下官去察查的時候,隻有縣尉周溪在,縣丞李希說是去了郪縣核銷糧草調運的事情,離開了半個月了。”
諸葛瞻點點頭,站起了身,想了想說道:“這些天你就呆在府裏,若是尚書台或者陛下傳你問話,隻說自己秉公處置,絕無偏私,任何多餘的細節也不要再說了,五城縣那邊,我諸葛瞻會去親自探查清楚,你隻要沒有過錯,我定然替你討迴清白!”
陳壽躬身一禮:“多謝將軍。”
諸葛瞻走出了陳壽的宅邸,心中還是疑慮重重,隨後上馬,向著陳祗的府邸策馬而去。
一旁黃皓的義子黃益說道:“義父,陳壽乃是諸葛瞻的主簿,也是有所倚仗的,這個人怕是不好動啊。咱們還是從長計議吧。”
黃皓眯了眯眼睛,他的確不想跟諸葛瞻鬧翻,這個人地位確實很穩固,眼下內廷還有一個陳祗,雖然對他並沒有像董允那樣對他做什麽限製,但日常草擬詔書什麽也並不理睬他。尚書台他肯定也插不上手。
想到此處,不禁咬了咬牙:“我黃皓可受不了這種氣,一定要想辦法給他一點顏色看看。”,想了想之後,突然笑道:“黃益,你立刻去派人,今夜就去……”
囑咐一番之後,黃益笑道:“義父放心,此事兒子一定辦妥。”
七日之後晚上,尚書台。
“咳~咳~”,呂乂不住地咳嗽,手上卻依然沒有停下來查看文書。
“令君!”,董厥從外麵匆匆走了進來,遞上了一份上書:“這是雒城那邊緊急過來的,您最好看看。”
呂乂皺了皺眉頭:“雒城那邊來的?能有什麽緊急要事?”,打開之後,不禁一驚,深思片刻,抬頭道:“立刻著人去,叫陳壽來!”
“你說什麽?陳壽被突然叫到尚書台去了?怎麽迴事?”,李驤匆匆找到了正在休沐的諸葛瞻,後者頓時一驚:“什麽時候的事情?”
“剛剛,承祚還在下官家裏一起用飯,突然來了人將他叫走了,說是呂令君找他,事情似乎很著急,下官覺得不妥當,隻能來找將軍您。他是您的主簿,還望將軍出手相助。”
諸葛瞻皺了皺眉:“呂令君執法雖然嚴正,但也不會這麽晚了,還將他叫過去……叔龍,你先迴去,這事情你不要再管了,我去問問。”
“好,辛苦將軍了。”
諸葛瞻於是也趕緊奔出府邸,上馬之後,奔向了尚書台。
到了之後,卻正好看到一隊士兵準備送陳壽迴府,諸葛瞻立刻刹住馬,開口詢問:“籲~~請問諸位兄弟,陳主簿犯了什麽事?”
護衛士兵的首領很客氣地說道:“啟稟侯爺,具體的小人也不是很清楚,隻是奉令君之命,將陳主簿送迴他的府邸,不準其外出,不知其中緣由。”
“承祚,怎麽迴事?”,諸葛瞻看向一臉委屈的陳壽。
陳壽看到諸葛瞻也是繃不住,情緒也是十分激動:“請將軍相信下官,我真的沒有侵吞官糧!”
“承祚,你要冷靜!”,諸葛瞻看陳壽的情況顯然有些激動,於是安撫道:“這樣,你先迴府,明日我來問你,不要慌!身正不怕影子斜!”
陳壽聞言,情緒稍微安定了一些,含著淚點了點頭,跟著士兵離去了。
諸葛瞻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走進了尚書台。看到了忙的不可開交的呂乂,心中有些心疼,上前拱手道:“見過令君。”
呂乂似乎知道他要來一樣,並不意外,笑道:“思遠,坐吧。”
“令君似乎一點也不奇怪我會來?”
“你是他的上官,過來詢問是應當的,我應該奇怪嗎?”,呂乂抬頭笑了笑,隨即將一旁的一封公文書信遞給了諸葛瞻:“事情都寫在上麵,你自己看看吧。”
諸葛瞻趕緊接過來,詳細讀了起來,很快也是眉頭擰成了一片。公文之中隻提了一件事,五城縣的糧倉在五日前被發現新補充的一千石糧食中,有五百石發黴的陳糧,而陳壽離開之前的結論是,一千石糧食已經補充了新糧,於是便有舉報聲稱陳壽在其中有假公濟私,倒賣糧草貪汙的嫌疑。
諸葛瞻還是謹慎地問道:“這件事,承祚如何分辨。”
“他自然是不承認,隻不過此事眼下明麵上是說不清的,承祚在五城縣對賬用的賬簿有些粗疏,不夠細,沒辦法證明他離開之前糧食沒有問題。”,呂乂歎了口氣,“按照蜀科,他無法證明自己無罪的話,是要被流放的。”
諸葛瞻思考了一番,還是起身,鄭重行禮道:“令君能不能給下官一些時間,這件事我盡快去調查出結果,如何?”
呂乂點點頭:“你出麵也沒有問題,可以用糾察貪贓的理由去五城縣,不過小心點,如果這件事真的有人搗鬼,那他們顯然也已經準備好了等你。不過不要超過一個月。”
諸葛瞻點了點頭,轉身準備走,突然想到了什麽問道:“令君,能問一下,承祚在五城縣做了什麽嗎?”
呂乂盯著他看了一會兒,隨即拿起了另一份公文遞給了他。
諸葛瞻又趕緊拿過來看了一會兒,鬆了口氣:“以承祚的說明,這份案件判定的清楚明白,並無問題,五城縣長王必按照蜀科以及承祚當時的身份,就地正法並無問題。”
呂乂點點頭:“這份公文並無問題,有問題的是王必,他是一年前陛下親自下製書任命,在此之前,王必不過是資中縣的一名小吏。”
“陛下親自任命的又……”,說到這裏,諸葛瞻突然察覺到了不對,“令君你是說,陛下親自任命的他?”
呂乂點點頭:“此事,或可多多打探一番,不過五城縣那邊你也要盡快去。目前關鍵是證明那邊舉告有問題。”,頓了頓,“這件事,本官已經托人稟告了陛下。”
諸葛瞻點點頭,想了想之後,還是拱手離去了。
等到次日,諸葛瞻遞帖進宮,李亓走了過來給他引路。
“今日怎麽是黃門丞引路?黃門令他人呢?”,諸葛瞻笑道。
李亓也笑著迴複:“黃門令親自出宮給陛下做采購宮中事物了,故而今日不在宮中。”
諸葛瞻微微點頭,隨即迅速靠近李亓,低聲詢問:“不知黃門丞可知道一個叫王必的人?他是五城縣長,之前因為偷賣官糧,被斬殺。”
李亓微微一頓,腳步卻是沒停:“這個人,咱家倒是聽過,似乎陛下提過升遷,讓尚書台去辦的,其餘的,咱家就不是很清楚了。”,頓了頓,又補充道:“或許,可以問問陳侍中,他侍奉陛下,十分親近,想來當知道一二。”
“多謝黃門丞指點。”
“侯爺客氣了。”
兩個人又拉開了距離,似乎好像剛剛一切沒有發生一般。
“思遠,陳壽的事情,朕知道了,不過,你是他的上官,是不是避嫌為好?”,劉禪心中是不相信諸葛瞻提拔的人會做這種事情,不過沒有真憑實據,他也很無奈。
諸葛瞻拱手道:“陛下,正因為是臣的下屬,臣才相信他不會做這樣的事情,這次,臣一定要親自去查清楚,如果確有其事,臣識人不明,理應請罪。可若是無中生有,臣也一定要將那些奸佞小人給揪出來!”
“嗯……如此,朕也不多說什麽了,你就去一趟吧,不過盡快迴來,一個月之內,朕要看到你的結果。”,劉禪也不再阻攔,點頭表示了同意。
出了宮,諸葛瞻不禁也是思考起來,立刻去往陳壽的府邸之上。
“將軍,請一定要幫幫下官!”,陳壽心有不甘地懇求著諸葛瞻。
諸葛瞻歎了口氣:“本將軍自然是信任你的,不然也不會來你這邊了。”,隨即也沒有多說什麽,在他身旁坐了下來:“說說當時在五城縣的情況吧。”
陳壽點點頭:“下官去五城縣察查糧倉,發現了其中有一千石的糧草是新糧,與其他存放的糧食大為不同,故而留了些心思,用了令牌封倉,以調糧為名旁觀局麵,並且調了一些民夫,做出了場麵,有幾個地方富商忍不住,便跳了出來舉發,那王必見事情敗露,本欲逃跑,也被我緝拿,一番拷問之後,承認勾結地方小吏,倒賣糧食,中飽私囊,便將他就地正法了。”,頓了頓,又說道:“隨後下官將他的家產全部抄沒發賣,那些借來的糧食,讓那些商家以本價賣給了我們,以抵消他們參與王必貪汙事件的罪過。”
諸葛瞻細細聽完了經過,也是點點頭:“做的也算妥當,隻是,最後這一千石糧食的賬簿,你沒有再補充詳細記錄,這就留下了後患,那些縣丞縣尉說不得是王必的人,他們一定擔心你再來找他們算賬,自然是要想辦法讓你迴不來的。”
陳壽歎了口氣:“下官去察查的時候,隻有縣尉周溪在,縣丞李希說是去了郪縣核銷糧草調運的事情,離開了半個月了。”
諸葛瞻點點頭,站起了身,想了想說道:“這些天你就呆在府裏,若是尚書台或者陛下傳你問話,隻說自己秉公處置,絕無偏私,任何多餘的細節也不要再說了,五城縣那邊,我諸葛瞻會去親自探查清楚,你隻要沒有過錯,我定然替你討迴清白!”
陳壽躬身一禮:“多謝將軍。”
諸葛瞻走出了陳壽的宅邸,心中還是疑慮重重,隨後上馬,向著陳祗的府邸策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