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孫權的怒火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咱們是在吳國領地,要是入了城,恐怕會與守軍多有齷齪,到時候反而不美,從新城郡南下,要走興山縣,南下麥倉山,再往大老嶺,是最快捷的道路。”,宗預看著地圖說道。
楊宗想了想也說道:“老將軍,新城郡南下也不止這一條路,還有幾條小路,雖然難以行進大軍,但走個兩三百號人還不是問題,若是防禦不當,恐怕……”
宗預笑著擺擺手:“放心,老夫自有計策。閻宇不是想立功嗎?讓他去守這裏——伏虎口。沒記錯的話,這裏地勢險隘,千人之軍可阻十萬之眾,讓他頂住一個月。你帶三千人安排其他穀口、小路的布防,多造拒馬,阻擋來犯敵軍。”
楊宗看向宗預:“等一下,老將軍你要去做什麽?”
宗預看了看地圖:“自然是繞後偷襲……”
“不可!這山穀之間瘴氣彌漫,道路難行,將軍年過六旬,不可輕往!”
“放屁!數十年前,老夫跟著張將軍陸路入蜀,後來隨先帝東征,都是老夫親自帶領斥候查勘道路,這秭歸的道路走不知道幾個來迴,老夫還能走錯?!”,宗預哼了一聲:“你楊宗不過屁大的孩子,那個時候隻怕還在撒尿和泥吧,還敢輕視老夫?!”
“晚輩不是……”
“這裏沒有晚輩,稱官職!”
楊宗呆了一下,趕緊道:“是是是…老將軍…屬下沒有那個意思,隻是這數千人的安危,係與您一身,莫要輕舉妄動啊。”
“哈哈哈,好了,你放心吧,沒有十足的把握,我宗德豔不會幹啥事的,記住,這裏兵馬統一給你調配,要出兵援助,調兵重新分配的,就你自己決定。不要想太多!”,宗預拍了拍他的肩膀:“當年征西將軍陳叔至臨終前也說過,你楊宗可堪大用,好好磨練自己,不要辜負老夫對你的信任。”
楊宗不禁動容,鄭重拱手:“晚輩多謝將軍提拔!”
“王保、李思、徐定他們有消息嗎?”,興山縣,一個中年將領,正在詢問一旁的副將。
“州太守放心,已經按照您的布置在前進了,不過……太守您不打算行動嗎?”
州泰轉過身,搖了搖頭:“主力暫且不動,道路不明,而且,有消息說蜀軍也來巫縣和秭歸助戰了,如此,我軍須得慎之又慎,不可輕忽。再說了,這裏道路狹窄,險隘,五千人進軍足夠了。”
在州泰的指揮下,手下三將分兵進軍,王保攻巫縣,李思攻秭歸,徐定則將部下分為多支,從小路散進去襲擾。
山嶺間,密林深處,雨水如織,迷霧繚繞,仿佛整個世界都被一層薄紗覆蓋。一支魏軍在這條線路之上緩慢地行走著。
“李將軍,咱們在這路還要走多久,這山嶺之路著實不好走,現在又下著雨,將士們實在是有些難受。”,一旁一個校尉問向領頭的李思。
李思苦笑道:“打不打也不是我說了算,路長成這樣也不能怪誰,咱們這兩千號人,順著道路直取秭歸,要是打下來了,便可以配合荊州的王刺史來個兩麵夾擊,說不好荊州便一鼓而下,我等也能立個功勞,封妻蔭子了。”
幾個人正聊著,突然一聲慘叫傳來,李思大驚,立刻看到一名騎兵捂著眼睛,痛苦地倒在地上,鮮血混合著雨水,染紅了周圍的地麵。
“敵襲!有敵襲!”,李思眼疾手快,立即拔出佩劍,指揮部隊展開防禦陣型,試圖找到敵人的方位。然而,雨水和濃霧極大地限製了視線,使得對方的行動變得更加難以捉摸。
“放箭!”,隨著山上一聲喊殺之聲,無數箭矢飛射而下,很多大石也從山上滾下或者砸了下來。
李思氣得不行,一直大喊道:“避箭!快避箭!”,然而他隻來得及喊出這一句話,一支箭矢噗的一聲,直接插進了他的頭顱,李思的聲音戛然而止,滿眼不甘地栽倒在馬下……
“宗老將軍!咱們成了!”,山坡之上,宗預身邊一個裨將十分興奮。
宗預笑了笑:“讓大家衝殺魏軍二十裏,然後撤迴來!”
三日之後,州泰得到了各處的迴報,臉色有些陰沉。先是王保攻打巫縣被山石阻塞山路無法前進,隻能撤退,再是李思攻打秭歸,半路中了埋伏,李思被當場射死,所率兵馬死傷過半狼狽逃了迴來,而另一邊,徐定派遣的八路小隊,六路遭遇不同程度地阻擊和死傷,被迫退了迴來,還有兩路則是一去不複返。
徐定無奈匯報道:“按照敗逃士兵的說法,此番在秭歸攔截我軍的,就是蜀軍,似乎是他們的鎮軍將軍宗預。”
“嗯……”,州泰倒也沒有多少意外,隨即道:“不斷加派斥候探查情況,諸軍各守隘口不得妄動,這份戰報本將軍要上報太傅了。”
漢魏軍隊對峙了幾天之後,漢軍見魏軍沒有再進軍的意思,便一點點將部隊撤了迴來,等宗預迴到了秭歸城外的大軍本寨,立刻接到了吳軍那邊過來的,不算好的消息。
“老將軍,步協那個笨蛋在城外吃了一敗,就立刻縮了迴去,雄父的糧食被王基全部搶走了。”,楊宗語氣有些戲謔,“還有那個朱績,好歹也是名將朱然之子,先是從南岸公安一帶七路進軍,被王昶斬殺五百餘人,隨即撤退的時候,指揮失當,又被殺了數百人,最後王昶那廝拋下武器和軍旗誘敵,居然施績又中計了,前前後後被殺了三千多人……部將鍾離茂、許旻都戰死了。”
宗預聽了也是歎了口氣,苦笑道:“當年關侯不過半個荊州在手,曹軍哪一個將領不是聞風喪膽?讓這幫吳國人拿去用了,結果就打成這個樣子?真不愧是鼠輩!”
楊宗問道:“老將軍,接下來我們怎麽辦?”
宗預思索片刻之後,說道:“魏軍三路進擊,雖然戰果大於損失,但也無力拿下荊州,我們的任務也完成的差不多了,收拾兵馬,去書信給到朱績和步協,就說我們在巫縣和秭歸已經擊退了魏軍,完成了托付,準備撤軍。就無須他們踐行了。”
“見都不見一麵了?”,楊宗也是有些好奇,這麽無情的?
宗預笑道:“步協步闡兄弟不是心胸寬廣的,他們倆都吃了敗仗,就咱們凱旋,還到人家麵前晃悠,他們心裏能好過?”
楊宗噗嗤一笑:“老將軍您人還怪好咧。”
宗預拍了他一下:“把閻宇叫迴來,咱們收拾一下,這幾天就撤!”
五天之後,在江陵城,朱績收到了漢軍撤退的消息,鬆了一口氣,無奈苦笑:“至少巫縣那邊沒有怎麽吃虧……”,他也清楚為什麽人家為啥走的這麽急,還不是自己這兩路打的太辣眼睛,人家也算是給自己兜著麵子,就不見這個糟心的麵了。
“啪!”,有些惱怒地將杯子摔在地上,朱績憤憤想著:要不是諸葛融那個蠢貨連援軍都不願意給我派一個,此番追擊怎麽會死傷如此之重!真是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
不再猶豫的朱績,立刻攤開一份空白竹簡,準備給孫權告狀。
“將軍!將軍!”,一個親兵從外麵匆匆跑了進來,遞上一份竹簡:“將軍,武昌來的秘書!說是請您即刻查看。”
朱績一愣:“武昌秘書?幼節給我的?拿來我看。”,匆匆展開竹簡之後,隻看了兩眼,臉色突然大變……
而此時,千裏之外的建業城,皇宮門前,已經須發灰白的朱據和屈晃帶著不少的大臣將軍以泥塗首,將自己捆綁起來,正在哭嚎不止。
左側的朱據喊道:“陛下!太子,是國家的本根。他素來雅性仁孝,是天下歸心的儲君啊。昔晉獻公寵信驪姬而申生不存,晉國國勢因內亂而喪亡;漢武帝信江充而戾太子冤死,後來雖然立了思子宮,也是於事無補;陛下,廢立儲君之事,一定要謹慎啊!”
屈晃也哭著說道:“方今天下三分,安內取外乃是正理,太子無過,陛下就不應該讓他的地位有所動搖啊,還望陛下三思而行,老臣哪怕是死諫,也要勸陛下收迴成命!”
宮外的聲音此起彼伏,皇宮內殿之中,眾人卻是寂靜無聲,隻因為他們的吳主孫仲謀正在發泄著怒火。
“混賬!連續十五天了!這天下還是不是朕的天下?難道是想要造反嗎?!”
站在另一側,中書令孫弘一直隱忍不言,這個時候終於是走了上來給孫權順氣:“陛下切勿生氣,臣看,眾位大臣也是一片忠心,您不妨……”
“住口!你孫弘也要跟他們沆瀣一氣嗎?!”,孫權反手一巴掌給孫弘抽翻在地,後者一咕嚕爬了起來,趕緊跪拜磕頭:“陛下息怒,臣死罪,隻是這些大臣,陛下如果不好生安撫一下,總不能把他們都下獄吧…至少他們也都是為國為民的忠臣,大吳要是沒了他們…”
“沒了他們會怎麽樣!”,孫權憤怒異常,看著手上進諫的竹簡,用力摔在了地上,衝上去踩了好幾腳:“來人!來人!”幾個校事和內侍從外麵匆匆跑了進來,跪倒在地。
孫權大怒道:“你們是瞎子聾子嗎?給朕把朱據和屈晃拖到門口,打!還有陳正、陳象!這兩個逆賊,竟然敢說朕有桀紂之行?!夷三族!給朕夷了他們三族!”
楊宗想了想也說道:“老將軍,新城郡南下也不止這一條路,還有幾條小路,雖然難以行進大軍,但走個兩三百號人還不是問題,若是防禦不當,恐怕……”
宗預笑著擺擺手:“放心,老夫自有計策。閻宇不是想立功嗎?讓他去守這裏——伏虎口。沒記錯的話,這裏地勢險隘,千人之軍可阻十萬之眾,讓他頂住一個月。你帶三千人安排其他穀口、小路的布防,多造拒馬,阻擋來犯敵軍。”
楊宗看向宗預:“等一下,老將軍你要去做什麽?”
宗預看了看地圖:“自然是繞後偷襲……”
“不可!這山穀之間瘴氣彌漫,道路難行,將軍年過六旬,不可輕往!”
“放屁!數十年前,老夫跟著張將軍陸路入蜀,後來隨先帝東征,都是老夫親自帶領斥候查勘道路,這秭歸的道路走不知道幾個來迴,老夫還能走錯?!”,宗預哼了一聲:“你楊宗不過屁大的孩子,那個時候隻怕還在撒尿和泥吧,還敢輕視老夫?!”
“晚輩不是……”
“這裏沒有晚輩,稱官職!”
楊宗呆了一下,趕緊道:“是是是…老將軍…屬下沒有那個意思,隻是這數千人的安危,係與您一身,莫要輕舉妄動啊。”
“哈哈哈,好了,你放心吧,沒有十足的把握,我宗德豔不會幹啥事的,記住,這裏兵馬統一給你調配,要出兵援助,調兵重新分配的,就你自己決定。不要想太多!”,宗預拍了拍他的肩膀:“當年征西將軍陳叔至臨終前也說過,你楊宗可堪大用,好好磨練自己,不要辜負老夫對你的信任。”
楊宗不禁動容,鄭重拱手:“晚輩多謝將軍提拔!”
“王保、李思、徐定他們有消息嗎?”,興山縣,一個中年將領,正在詢問一旁的副將。
“州太守放心,已經按照您的布置在前進了,不過……太守您不打算行動嗎?”
州泰轉過身,搖了搖頭:“主力暫且不動,道路不明,而且,有消息說蜀軍也來巫縣和秭歸助戰了,如此,我軍須得慎之又慎,不可輕忽。再說了,這裏道路狹窄,險隘,五千人進軍足夠了。”
在州泰的指揮下,手下三將分兵進軍,王保攻巫縣,李思攻秭歸,徐定則將部下分為多支,從小路散進去襲擾。
山嶺間,密林深處,雨水如織,迷霧繚繞,仿佛整個世界都被一層薄紗覆蓋。一支魏軍在這條線路之上緩慢地行走著。
“李將軍,咱們在這路還要走多久,這山嶺之路著實不好走,現在又下著雨,將士們實在是有些難受。”,一旁一個校尉問向領頭的李思。
李思苦笑道:“打不打也不是我說了算,路長成這樣也不能怪誰,咱們這兩千號人,順著道路直取秭歸,要是打下來了,便可以配合荊州的王刺史來個兩麵夾擊,說不好荊州便一鼓而下,我等也能立個功勞,封妻蔭子了。”
幾個人正聊著,突然一聲慘叫傳來,李思大驚,立刻看到一名騎兵捂著眼睛,痛苦地倒在地上,鮮血混合著雨水,染紅了周圍的地麵。
“敵襲!有敵襲!”,李思眼疾手快,立即拔出佩劍,指揮部隊展開防禦陣型,試圖找到敵人的方位。然而,雨水和濃霧極大地限製了視線,使得對方的行動變得更加難以捉摸。
“放箭!”,隨著山上一聲喊殺之聲,無數箭矢飛射而下,很多大石也從山上滾下或者砸了下來。
李思氣得不行,一直大喊道:“避箭!快避箭!”,然而他隻來得及喊出這一句話,一支箭矢噗的一聲,直接插進了他的頭顱,李思的聲音戛然而止,滿眼不甘地栽倒在馬下……
“宗老將軍!咱們成了!”,山坡之上,宗預身邊一個裨將十分興奮。
宗預笑了笑:“讓大家衝殺魏軍二十裏,然後撤迴來!”
三日之後,州泰得到了各處的迴報,臉色有些陰沉。先是王保攻打巫縣被山石阻塞山路無法前進,隻能撤退,再是李思攻打秭歸,半路中了埋伏,李思被當場射死,所率兵馬死傷過半狼狽逃了迴來,而另一邊,徐定派遣的八路小隊,六路遭遇不同程度地阻擊和死傷,被迫退了迴來,還有兩路則是一去不複返。
徐定無奈匯報道:“按照敗逃士兵的說法,此番在秭歸攔截我軍的,就是蜀軍,似乎是他們的鎮軍將軍宗預。”
“嗯……”,州泰倒也沒有多少意外,隨即道:“不斷加派斥候探查情況,諸軍各守隘口不得妄動,這份戰報本將軍要上報太傅了。”
漢魏軍隊對峙了幾天之後,漢軍見魏軍沒有再進軍的意思,便一點點將部隊撤了迴來,等宗預迴到了秭歸城外的大軍本寨,立刻接到了吳軍那邊過來的,不算好的消息。
“老將軍,步協那個笨蛋在城外吃了一敗,就立刻縮了迴去,雄父的糧食被王基全部搶走了。”,楊宗語氣有些戲謔,“還有那個朱績,好歹也是名將朱然之子,先是從南岸公安一帶七路進軍,被王昶斬殺五百餘人,隨即撤退的時候,指揮失當,又被殺了數百人,最後王昶那廝拋下武器和軍旗誘敵,居然施績又中計了,前前後後被殺了三千多人……部將鍾離茂、許旻都戰死了。”
宗預聽了也是歎了口氣,苦笑道:“當年關侯不過半個荊州在手,曹軍哪一個將領不是聞風喪膽?讓這幫吳國人拿去用了,結果就打成這個樣子?真不愧是鼠輩!”
楊宗問道:“老將軍,接下來我們怎麽辦?”
宗預思索片刻之後,說道:“魏軍三路進擊,雖然戰果大於損失,但也無力拿下荊州,我們的任務也完成的差不多了,收拾兵馬,去書信給到朱績和步協,就說我們在巫縣和秭歸已經擊退了魏軍,完成了托付,準備撤軍。就無須他們踐行了。”
“見都不見一麵了?”,楊宗也是有些好奇,這麽無情的?
宗預笑道:“步協步闡兄弟不是心胸寬廣的,他們倆都吃了敗仗,就咱們凱旋,還到人家麵前晃悠,他們心裏能好過?”
楊宗噗嗤一笑:“老將軍您人還怪好咧。”
宗預拍了他一下:“把閻宇叫迴來,咱們收拾一下,這幾天就撤!”
五天之後,在江陵城,朱績收到了漢軍撤退的消息,鬆了一口氣,無奈苦笑:“至少巫縣那邊沒有怎麽吃虧……”,他也清楚為什麽人家為啥走的這麽急,還不是自己這兩路打的太辣眼睛,人家也算是給自己兜著麵子,就不見這個糟心的麵了。
“啪!”,有些惱怒地將杯子摔在地上,朱績憤憤想著:要不是諸葛融那個蠢貨連援軍都不願意給我派一個,此番追擊怎麽會死傷如此之重!真是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
不再猶豫的朱績,立刻攤開一份空白竹簡,準備給孫權告狀。
“將軍!將軍!”,一個親兵從外麵匆匆跑了進來,遞上一份竹簡:“將軍,武昌來的秘書!說是請您即刻查看。”
朱績一愣:“武昌秘書?幼節給我的?拿來我看。”,匆匆展開竹簡之後,隻看了兩眼,臉色突然大變……
而此時,千裏之外的建業城,皇宮門前,已經須發灰白的朱據和屈晃帶著不少的大臣將軍以泥塗首,將自己捆綁起來,正在哭嚎不止。
左側的朱據喊道:“陛下!太子,是國家的本根。他素來雅性仁孝,是天下歸心的儲君啊。昔晉獻公寵信驪姬而申生不存,晉國國勢因內亂而喪亡;漢武帝信江充而戾太子冤死,後來雖然立了思子宮,也是於事無補;陛下,廢立儲君之事,一定要謹慎啊!”
屈晃也哭著說道:“方今天下三分,安內取外乃是正理,太子無過,陛下就不應該讓他的地位有所動搖啊,還望陛下三思而行,老臣哪怕是死諫,也要勸陛下收迴成命!”
宮外的聲音此起彼伏,皇宮內殿之中,眾人卻是寂靜無聲,隻因為他們的吳主孫仲謀正在發泄著怒火。
“混賬!連續十五天了!這天下還是不是朕的天下?難道是想要造反嗎?!”
站在另一側,中書令孫弘一直隱忍不言,這個時候終於是走了上來給孫權順氣:“陛下切勿生氣,臣看,眾位大臣也是一片忠心,您不妨……”
“住口!你孫弘也要跟他們沆瀣一氣嗎?!”,孫權反手一巴掌給孫弘抽翻在地,後者一咕嚕爬了起來,趕緊跪拜磕頭:“陛下息怒,臣死罪,隻是這些大臣,陛下如果不好生安撫一下,總不能把他們都下獄吧…至少他們也都是為國為民的忠臣,大吳要是沒了他們…”
“沒了他們會怎麽樣!”,孫權憤怒異常,看著手上進諫的竹簡,用力摔在了地上,衝上去踩了好幾腳:“來人!來人!”幾個校事和內侍從外麵匆匆跑了進來,跪倒在地。
孫權大怒道:“你們是瞎子聾子嗎?給朕把朱據和屈晃拖到門口,打!還有陳正、陳象!這兩個逆賊,竟然敢說朕有桀紂之行?!夷三族!給朕夷了他們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