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瞻與羅憲走在前往沔陽的道路之上,十分輕鬆。


    羅憲笑道:“思遠,之前你可是一直都沒有迴過沔陽,這次難得到此,下鄉看看?”


    諸葛瞻心情很好:“這是自然,十五年了,再迴到這裏,不知道當年那些鄉親還有多少在的,唉,希望他們都能平安。”


    羅憲笑道:“何必如此擔憂,在漢中,平安溫飽總是沒有問題的。”


    到達了沔陽鄉間,諸葛瞻看著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地方,感慨萬千,打馬前往當年他寄居的屋子,也就是原來王含的住處。


    兩人來到之後,屋子還是那一間屋子,不過王老伯早已經被王含接到成都去了,現在住的是一對年輕的夫妻,他們被馬蹄聲吸引,好奇地探出身子看向來人。


    “敢問兩位是?”,年輕男子好奇問道。


    諸葛瞻笑著拱手:“哦,這位兄台,在下無事,隻是十餘年前,曾寄居這間屋子,如此隻是特地來看看,有沒有變化。”


    年輕男子聞言也是笑道:“這個屋子也是八年前,我們搬過來的,那時候前一個住家是個姓王的老人家,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兒子入了軍,搬去成都了,公子想找他不妨去成都問問。”


    諸葛瞻下了馬,行禮笑道:“多謝兄台相告,隻是我二人有些疲累,可否討口水喝?”


    年輕男人打量了一下兩個人,覺得他們沒有惡意,於是也點點頭:“那兩位,請進吧。”


    諸葛瞻和羅憲進了屋子,房間裏麵的格局也沒有大改,讓人十分地感慨。男人給兩個人端來了水,諸葛瞻笑問道:“這位兄台貴姓啊?看您似乎也不是蜀地的口音。”


    男子笑道:“公子好眼力,我叫李懋,關中過來的流民,在此落戶,成為漢中的居民。”


    “關中?”,羅憲也是驚訝道:“千裏迢迢,來到漢中,是為了什麽啊?”


    李懋麵色有些猶疑,但想想似乎也沒有什麽好隱瞞的,於是坐了下來,歎了口氣:“兩位有所不知,在下先祖乃漢中大姓,三十年前漢中曹劉交兵,我們家被曹操強製遷徙北方,然先父眷戀故土,臨終時,特地囑咐我迴到此地,十年之前,那個時候我十六歲,得到了機會,帶著先父骨灰翻山越嶺,迴到這裏,幸得朝廷不棄,給我分發了土地和住所,如今可得溫飽,又得賢妻一人,實在宛如夢中一般。”


    諸葛瞻點點頭,笑著問道:“李兄乃孝子啊,你家這種了多少畝田地?忙得過來嗎?”


    李懋也笑了笑:“嗬嗬,分了土地十五畝,尚可度日。”


    羅憲則插了句話:“這真的夠嗎?漢中土地不似川蜀那邊肥沃,畝產沒有那麽高吧?”


    李懋點點頭:“這位公子倒也是行家,不過還好,一畝種粟米小麥也能有三斛,一年下來四十斛,節省一些,再捕一些河鮮、野兔什麽的,亦可溫飽度日,拙荊善紡織,也能換些柴米油鹽。此外,縣令也經常招募我們做些工計管吃管住還能發點錢,大家的日子都是過得下去的。”


    “民生多艱啊。”,諸葛瞻也不由地感慨了一下。


    “公子能有此想,看來也有一個濟世報國之心。”,李懋對諸葛瞻的好感度也是進一步上升,“你與我們的常縣令真的很像。”


    “常縣令?”,諸葛瞻一愣,這個姓氏立刻讓他想起了一個人,“你說的常縣令是不是姓常,名勖,字修業?”


    “咦?公子您認得縣令大人?”,李懋十分驚訝。


    諸葛瞻趕緊敷衍道:“啊,額,數年之前,在成都有過一麵之緣,早聽說他自請外放縣令,卻是沒想到來了沔陽,還真是有緣。”


    “原來是縣令故友啊。”,李懋態度更加和善,“如此,公子今天午飯一定要在我這裏吃,哈哈。”,說完便起身去了後廚。


    羅憲笑了笑,看向諸葛瞻:“我記得常勖才不到二十歲吧?”


    諸葛瞻點點頭:“去年他請求外放,當時也是大將軍批準的,沒想到來了沔陽,嗬嗬,也好,晚上去會一會他,看看他現在如何了。”


    羅憲點點頭:“就看李懋剛才的反應,看來是做的不錯了。”


    李懋夫妻得知是縣令常勖的好友做客,也是歡喜,趕緊多弄了些菜。


    無妨簡單,一盤麥餅,一條河魚,幾碟子小菜,不過諸葛瞻和羅憲倒是吃的很適應。


    李懋的妻子原氏也是有些好奇,小心說道:“兩位公子,這餐飯有些簡陋,不妨事吧?”


    羅憲笑道:“雖是簡陋,也是佳肴美味,比我上次在軍中吃的要好多了。”


    “這位公子是將軍?”,李懋也是抓住了關鍵。


    羅憲一愣,也發覺自己順口就說了實話,但他反應也快,笑道:“見笑見笑,曾經當過校尉,軍中有時候不能開火,也吃不到這麽好的。”


    李懋又看向了諸葛瞻:“您也從過軍?”


    諸葛瞻點點頭:“五年前上過漢中戰場,與魏軍搏殺過。”


    李懋一驚:“五年之前?那是興勢之戰?公子我看你現在才二十歲左右的樣子,那個時候你才十七八歲吧?”


    諸葛瞻笑道:“大漢男兒,疆場效命,何分老幼?總算那一仗贏得很痛快。”


    李懋也站起身,拱手道:“魏軍窮兇極惡,若是進入漢中,還不知道有多少黎民受苦,沒想到我李懋今日有幸還能見到當年沙場建功的兩位將軍,還請受小民一禮。”


    羅憲趕緊扶住了他,拍了拍他的肩膀:“這是我們大漢將軍的應盡職責,有什麽行禮的必要呢?李兄如此,倒是折煞我們了。”,立刻將他按迴了座位上,原氏則給諸葛瞻羅憲倒了茶水:“兩位將軍也不必謙虛,沙場建功,安民報國,也是值得慶賀之事。”


    “多謝嫂夫人勉勵。”,諸葛瞻笑道,“我等日後自當繼續努力。”


    吃完了飯,諸葛瞻與羅憲便告辭離去,原氏看著離去的兩個人,對丈夫說:“夫君,此二人絕非一般的將軍,看著氣質和談吐,恐怕是朝廷來的大官啊。”


    李懋正要說話,卻看到了桌上放著的一個小袋子,有些驚訝:“夫人,你看,這是不是那兩位將軍落下的?”


    原氏轉頭一看,也是一驚,趕緊上前拿了起來,有些著急:“這如何是好,我等不知道他們是誰,住在哪裏,怎麽送迴去?”


    李懋趕緊道:“先看看是什麽吧?要是什麽重要的東西,不妨匯報給縣令。”


    原氏點點頭,趕緊打開了袋子,確實一愣,說道:“夫君,是一袋子錢,還有一張紙,你看看?”


    李懋疑惑地走過來,接過了小紙條,頓時有些哭笑不得,隻見紙條上麵寫著:“多謝款待,川資奉上。”


    一旁湊過腦袋的原氏看了也是麵露無奈:“這兩個將軍,倒也是好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寒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寒依並收藏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