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謀劃起事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司空,司馬懿城府極深,大將軍當年壓製他,他能夠忍數年之辱,一股奪權,足見其隱忍,指誓洛水,出爾反爾,又足見其奸詐狠辣,如此之人豈會將這來之不易的權力,再輕易放出去,日後必然效王莽之舉,廢君自立?司空乃大魏四朝老臣,必為其所忌憚,公年近八旬,功高德劭,難道願意做著助賊作亂的幫兇?去叫那個老賊一聲陛下?此事,還望司空慎思……”
王淩看完了這封簡短的書信,也是有些沉默,並沒有說什麽,隻是默默看了看楊翼,楊翼倒也不慌亂,並沒有什麽反應。
“楊參軍可知道這封信裏麵寫的是什麽?”,王淩突然笑著問他。
楊翼則迴答道:“楊某雖然未看過信,但也知道,這裏麵寫的,一定勸說您起事反抗司馬懿的內容,何必看?”
王淩佩服到:“不愧是楊參軍,那麽依你來看,老夫該怎麽做呢?”
楊翼笑了笑:“那就要看王老將軍的想法了,是要盡忠還是安家啊?”
“哦?有意思?老夫盡忠如何?安家又要如何?”,王淩隻是側著身子坐著,等待著楊翼的迴答。
“若是老將軍想要安家,便也簡單,辭去揚州都督一職,舉家返迴洛陽,如此,就可以安度晚年,子孫雖然未必能當什麽要職,但畏畏縮縮地閑居家中,遠離紛擾,也可保全富貴。這也是常人的選擇嘛……”
“看來這就是安家的選擇了,那麽老夫要是選擇盡忠,又該如何呢?”
楊翼立刻放低了聲音:“那麽,老將軍當利用自己的聲望,召集魏國的忠臣良將,大手一揮,起兵勤王,剪除司馬家,還政於帝,這才是一個四朝元老盡忠的時候。”
王淩思索了片刻,歎了口氣:“當今陛下孱弱,缺少帝王的霸氣,已經快十八歲了,卻是喜好遊獵以及聲色犬馬,唉,如此帝王,豈是我大魏之福啊。”
楊翼聞言還是有些失望,於是說道:“該送的信,已經送到,該說的話,也已經說完,老將軍要是沒有別的話,楊某這就離開壽春了。”
“先生遠道而來,不多待幾天?”
楊翼又說道:“我這個身份,在這裏待久了隻怕對您不利,還是早些離去的好。”
王淩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於是說道:“如此,楊先生一路走好。”
楊翼點點頭,行禮之後便緩緩退下了。很快王廣又走了進來。
“父親,剛剛那位商人是?”,他可不相信父親有什麽商人朋友。
“當年曹爽身邊的參軍校尉楊偉,已經投了蜀國,這次來是勸父親我起事的。”
王廣一驚:“父親,如此一定要謹慎了,蜀軍以小博大,找不到擊敗大魏的辦法,於是想著派人挑唆大魏內部發生動亂。我等斷不可中計。”
“楊偉來此的目的,為父很清楚,但問題是,他說的也沒有錯啊。”,王淩歎了口氣,“公淵啊,你想想我王淩的身份不是一般朝臣能夠相提並論,司馬懿對其他人或許可以很客氣,對我,他會留情嗎?或者退一步說,等為父去世之後,王家是不是就這麽被司馬懿給捏在手裏了?別忘了,洛水之誓可是墨跡未幹,曹爽的腦袋就掉到了地上了。為父可不相信這個陰狠的老東西。”
王廣歎了口氣,隻好問道:“既然如此,那父親的意思是?”
“令狐愚最近是不是要過來?”,王淩沒有迴答王廣的問題,反而是問起了自己的外甥。
“嗯,是,他這兩天應該就能到壽春來看望父親。”
王淩點點頭,隨即說道:“嗯,楊偉那群人,你派人盯住他們,要是正常離開淮南就罷了,要是還敢在這裏煽動淮南民心的話,就把他們做了!”
王廣點點頭:“請父親放心,這件事,孩兒會安排好。”,於是也立刻走了出去安排事情。
王淩站起身,走到了門前,看向了外麵有些昏暗的天空,喃喃自語:“司馬懿……”
兩天之後,令狐愚到了,立刻就被王淩叫過去,商議起了這件事。
令狐愚聽完事情的經過,也是十分興奮:“舅父,外甥以為,這雖然是蜀國弱我大魏的策略,但我們依然要起事!而且這正是舅舅家族的機會啊。”
王淩聽了令狐愚的話,立刻來了興趣,笑道:“來,詳細說說你的看法。”
令狐愚拱手道:“舅父,當今陛下,孱弱無能,受製於權臣,這並不是我大魏的幸事,聖人有雲:‘國有長君,方可無患’。舅父何不廢除當今的聖上,另立賢能的藩王為皇帝,到時候,您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若能再輔佐大魏滅蜀平吳,不就是大魏開國以來的第一功臣了嗎?!”
“你這話未免也太大膽了!”,王淩麵上雖然滿是不滿,但也並無什麽責難的語氣,內心其實對這個建議也是十分地心動。
令狐愚自然捕捉到了這個細節,趕緊繼續道:“舅父,為了大魏的社稷以及三代先帝創下的基業,我們決不能棄之不顧,以外甥之見,楚王曹彪,剛毅果決,乃是當今的良君之才,若能廢掉當今陛下,改立楚王,則乃是大魏之幸啊。”
王淩撚著胡須,眯著眼睛仔細地思考了半天,點了點頭:“你所言不差,楚王我也是見過的,的確也是個非常果決的人,大事有他參與,必能成功。”
令狐愚見王淩已經表示了讚同,繼續說道:“舅父,外甥有個親信張式,做事情十分周密,外甥想著派他去與楚王進行初步的接洽,把這條線搭好,如此方能有備無患,舅父您以為如何?”
王淩自然不會拒絕,點了點頭:“嗯,也好,如此,這件事便全權委托給公治你來做了。記住,一定要隱秘,用人也要謹慎,不可輕忽!”
令狐愚拱手道:“請舅父放心,此事,外甥一定會做的順順當當的。”
王淩看完了這封簡短的書信,也是有些沉默,並沒有說什麽,隻是默默看了看楊翼,楊翼倒也不慌亂,並沒有什麽反應。
“楊參軍可知道這封信裏麵寫的是什麽?”,王淩突然笑著問他。
楊翼則迴答道:“楊某雖然未看過信,但也知道,這裏麵寫的,一定勸說您起事反抗司馬懿的內容,何必看?”
王淩佩服到:“不愧是楊參軍,那麽依你來看,老夫該怎麽做呢?”
楊翼笑了笑:“那就要看王老將軍的想法了,是要盡忠還是安家啊?”
“哦?有意思?老夫盡忠如何?安家又要如何?”,王淩隻是側著身子坐著,等待著楊翼的迴答。
“若是老將軍想要安家,便也簡單,辭去揚州都督一職,舉家返迴洛陽,如此,就可以安度晚年,子孫雖然未必能當什麽要職,但畏畏縮縮地閑居家中,遠離紛擾,也可保全富貴。這也是常人的選擇嘛……”
“看來這就是安家的選擇了,那麽老夫要是選擇盡忠,又該如何呢?”
楊翼立刻放低了聲音:“那麽,老將軍當利用自己的聲望,召集魏國的忠臣良將,大手一揮,起兵勤王,剪除司馬家,還政於帝,這才是一個四朝元老盡忠的時候。”
王淩思索了片刻,歎了口氣:“當今陛下孱弱,缺少帝王的霸氣,已經快十八歲了,卻是喜好遊獵以及聲色犬馬,唉,如此帝王,豈是我大魏之福啊。”
楊翼聞言還是有些失望,於是說道:“該送的信,已經送到,該說的話,也已經說完,老將軍要是沒有別的話,楊某這就離開壽春了。”
“先生遠道而來,不多待幾天?”
楊翼又說道:“我這個身份,在這裏待久了隻怕對您不利,還是早些離去的好。”
王淩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於是說道:“如此,楊先生一路走好。”
楊翼點點頭,行禮之後便緩緩退下了。很快王廣又走了進來。
“父親,剛剛那位商人是?”,他可不相信父親有什麽商人朋友。
“當年曹爽身邊的參軍校尉楊偉,已經投了蜀國,這次來是勸父親我起事的。”
王廣一驚:“父親,如此一定要謹慎了,蜀軍以小博大,找不到擊敗大魏的辦法,於是想著派人挑唆大魏內部發生動亂。我等斷不可中計。”
“楊偉來此的目的,為父很清楚,但問題是,他說的也沒有錯啊。”,王淩歎了口氣,“公淵啊,你想想我王淩的身份不是一般朝臣能夠相提並論,司馬懿對其他人或許可以很客氣,對我,他會留情嗎?或者退一步說,等為父去世之後,王家是不是就這麽被司馬懿給捏在手裏了?別忘了,洛水之誓可是墨跡未幹,曹爽的腦袋就掉到了地上了。為父可不相信這個陰狠的老東西。”
王廣歎了口氣,隻好問道:“既然如此,那父親的意思是?”
“令狐愚最近是不是要過來?”,王淩沒有迴答王廣的問題,反而是問起了自己的外甥。
“嗯,是,他這兩天應該就能到壽春來看望父親。”
王淩點點頭,隨即說道:“嗯,楊偉那群人,你派人盯住他們,要是正常離開淮南就罷了,要是還敢在這裏煽動淮南民心的話,就把他們做了!”
王廣點點頭:“請父親放心,這件事,孩兒會安排好。”,於是也立刻走了出去安排事情。
王淩站起身,走到了門前,看向了外麵有些昏暗的天空,喃喃自語:“司馬懿……”
兩天之後,令狐愚到了,立刻就被王淩叫過去,商議起了這件事。
令狐愚聽完事情的經過,也是十分興奮:“舅父,外甥以為,這雖然是蜀國弱我大魏的策略,但我們依然要起事!而且這正是舅舅家族的機會啊。”
王淩聽了令狐愚的話,立刻來了興趣,笑道:“來,詳細說說你的看法。”
令狐愚拱手道:“舅父,當今陛下,孱弱無能,受製於權臣,這並不是我大魏的幸事,聖人有雲:‘國有長君,方可無患’。舅父何不廢除當今的聖上,另立賢能的藩王為皇帝,到時候,您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若能再輔佐大魏滅蜀平吳,不就是大魏開國以來的第一功臣了嗎?!”
“你這話未免也太大膽了!”,王淩麵上雖然滿是不滿,但也並無什麽責難的語氣,內心其實對這個建議也是十分地心動。
令狐愚自然捕捉到了這個細節,趕緊繼續道:“舅父,為了大魏的社稷以及三代先帝創下的基業,我們決不能棄之不顧,以外甥之見,楚王曹彪,剛毅果決,乃是當今的良君之才,若能廢掉當今陛下,改立楚王,則乃是大魏之幸啊。”
王淩撚著胡須,眯著眼睛仔細地思考了半天,點了點頭:“你所言不差,楚王我也是見過的,的確也是個非常果決的人,大事有他參與,必能成功。”
令狐愚見王淩已經表示了讚同,繼續說道:“舅父,外甥有個親信張式,做事情十分周密,外甥想著派他去與楚王進行初步的接洽,把這條線搭好,如此方能有備無患,舅父您以為如何?”
王淩自然不會拒絕,點了點頭:“嗯,也好,如此,這件事便全權委托給公治你來做了。記住,一定要隱秘,用人也要謹慎,不可輕忽!”
令狐愚拱手道:“請舅父放心,此事,外甥一定會做的順順當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