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諸葛將軍,小孩子犯了錯,不必如此嚴厲。”,董雅笑著也打了個圓場,隨即也掏出了一個香囊給了諸葛瞻:“將軍,這個也是給你的,放在身邊,可以驅蟲。”


    “驅蟲?”,諸葛瞻一愣,像是捕捉到了什麽關鍵信息一樣,趕緊問道:“這個香囊裏麵的藥材可以驅蟲嗎?如果把它跟紙放在一起,可以不受蟲蛀嗎?”


    董雅聽了卻是笑道:“小女子手中自然有這樣的藥材,不過不是您香囊裏麵的。”,說完便又從行囊之中,掏出一個小葫蘆,笑道:“這裏麵是可以防止書蟲,可以撒一些在紙上,或者是,放一點摻雜在寫字的墨水裏,這樣,蟲子也不會接近紙張。”


    “如果造紙的時候,將這個藥粉摻到紙漿裏麵的話,是不是也能防蟲?”


    董雅想了想,隻能說:“這個沒有試過,我不清楚,不過,應該也可以的。”


    諸葛瞻趕緊追問道:“這個藥粉如何製作的,能不能教教我們?”


    董雅笑道:“這個藥粉並不難做,而且藥材來源也很廣泛,就在犍為郡到雲南郡都有的,叫黃檗,其樹皮可驅蟲殺毒。曬幹之後研磨成分便可做藥來用。怎麽?諸葛將軍這是想要改良造紙之術?”


    “正是如此。”,諸葛瞻很高興,“夫人,這幾天務必好好招待董姑娘,這造紙改良的事情,為夫要與呂令君他們細細商議一番。”


    劉雁點點頭,笑道:“沒有你這句話,我也會這麽做的,對了,你趕快把,馬先生和蒲先生照顧好,董姑娘我來安置好就行了。”


    “好好好,我這就去。”


    諸葛瞻離開之後,董雅看向他離開的方向,倒是麵露欣賞:“曾聽說已故的忠武侯一心為公,廢寢忘食,今日見了這位小侯爺,倒也是一番為國赤誠之心啊。公主有此人為伴,也是天造之合。”


    劉雁聽了這話也很高興,調侃道:“董姑娘啊,一個人孤身在外也不安全,成都良家子弟極多,要不要我給你挑一個良配?”


    董雅好笑地行了個禮:“多謝殿下美意,隻是他們恐怕沒辦法跟著我這個遊方郎中一般四處采藥吧?還是不為難他們了。”


    劉雁愣了一下,也點點頭:“倒也是,都在想著立功封官爵了,願意在外麵搞這種遊學的,隻怕是鳳毛麟角。不過,董神醫沒有其他的弟子嗎?”


    “我父親收徒弟十分嚴苛,他說過,救死扶傷不是什麽人都能做得了的,不謹慎、不謙遜、吃不了苦的,學不了這一行。”,董雅歎了口氣,“除了我之外,也隻有三四名師兄弟能夠得到家父真傳。”


    劉雁笑道:“令尊與已故的華神醫與張神醫能夠並稱建安三神醫,自然就有他的過人之處,行醫治病與治國之道亦有相通的地方,失之毫厘謬以千裏,不容易啊。”


    董雅也接了話茬:“其實家父也不願意我遠行,隻是當年神農製藥,遍嚐百草,我不過做個遊方郎中,又豈能達到古人的萬一?”


    聊的差不多了,劉雁也帶著董雅到了一間客房門口,安頓好了她,隨即想了想,又轉向了後院,不多時便看到,諸葛瞻和馬鈞、蒲元交頭接耳,甚至還邊說邊寫著什麽。


    “思遠!時間不早了,馬先生和蒲先生也喝多了,送他們迴去吧?”,劉雁趕緊上前,插了一句嘴。


    諸葛瞻聞言也看了看天空以及一旁愈來愈昏暗的油燈,不由點點頭,於是笑道:“馬先生,蒲工令,咱們今晚先到這裏吧,您二位也喝了不少了,迴去先好好休息,明日或者後日,我們再一起商討這件事如何?”


    馬鈞和蒲元也表示了讚同,不過兩個人也喝了不少,諸葛瞻和劉雁於是便安排了人將他們送了迴去。本來還想再看會兒書,但諸葛瞻還是被妻子給拖迴去休息,不準他熬夜。


    第二天,諸葛瞻找到譙周的宅邸,決定與這位川蜀大儒,商量這件事情。


    “思遠,你是說擴大郡縣國學的規模?”,譙周好奇道。


    諸葛瞻點了點頭:“目前與馬鈞、蒲元商議之後,已經有了改進造紙之術的方法,若能成功,士族寒門、庶民百姓,求學聖人之道將更加便捷。譙公乃益州學者之首,不知以為如何?”


    譙周想了想說道:“若能如此,倒也是不錯的,不過,是不是從長計議會更好?畢竟所謂造紙術的改進做好,紙張目前的缺陷與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譙某以為,先完成造紙的改進,然後再進行逐步的推廣,比較合適,不然,先鋪開了郡縣國學,卻又要突然砸更多錢在竹簡紙張之上,容易惹人非議。”


    諸葛瞻點了點頭:“譙公所言甚是,晚輩想著,等待新的紙張改進完成了,在軍中繼續推行蒙學,可先做嚐試,若是沒有大問題,可在郡國學中再行推廣。”


    “軍中蒙學嗎?”,譙周問道,“眼下軍中以《倉頡篇》、《急就篇》等孩童蒙學之文為主,但老夫以為,這些雖然可以啟蒙,但未必適合軍中。”


    諸葛瞻聞言,立刻拱手道:“還請譙公賜教。”


    “思遠可能不清楚,當初先帝入川,有人主張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官士卒,後來是已故的子龍將軍,勸諫,才得以作罷。後來丞相講兵演武,除了演練陣法,更多地,便是親自口授軍士們愛民之心,保家衛國之意,如此,方能有我大漢軍隊以一敵百的戰心與戰意。”,譙周捋了捋胡須,繼續說道:“自從丞相去世之後,軍中雖然一度有過不穩,但這些年,在諸位將軍的帶領下,蕭規曹隨,還是能夠維持軍隊有秩序的訓練,但以譙某之見,若能在軍中蒙學教育上,進一步教授將士們,保家衛國的信念,則必然能讓我漢軍更上一層樓。”


    諸葛瞻聽了也表示讚同:“不想譙公雖是文士,卻也能對軍務能有如此真知灼見,晚輩佩服不已!”


    譙周笑了笑:“雕蟲小技罷了,譙某不過紙上談兵罷了。”


    諸葛瞻想了想,懇切說道:“如此,能不能請譙公親自為三軍將士,書寫蒙學的文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寒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寒依並收藏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