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文立(李驤)參見陛下!”,兩個年輕的臣子,向著劉禪行禮。


    劉禪點點頭:“兩位平身。”,等兩人站起身之後,劉禪笑著問道:“尚書令,將軍報給他們看看。”


    呂乂點點頭,隨後將軍報交給了兩個人看了看,文立和李驤有些疑惑地接過軍報,然後細細閱讀了起來。隨即就是臉色立刻開始風雲變幻一般。


    “陛下!”,文立先看完之後,立刻說道,“陰平乃我大漢西北屏障,一旦有失,不僅漢中會腹背受敵,益州亦有門戶洞開的風險,遝中之戰,我軍需要全力迎戰,不僅僅是擊退魏軍,還要予以重創!”


    李驤則說道:“陛下,凡用兵之法,日費千金,千裏饋糧,此戰我們必須要處置好糧草問題!做好長期備戰的準備!”


    劉禪點點頭,但隨後問道:“不過去年以來,因為春耕、賑災等事務,國庫已然空虛了不少,朕也不想向民間征集賦稅,兩位卿家可有良策?”


    聽到劉禪的問題,文立與李驤對視一眼,均感此事棘手。


    但他們可不想退縮,文立稍微思索一番之後,說道:“陛下,眼下要緩解燃眉之急,臣與李郎中願意擔此重任,籌集糧餉!”


    劉禪看了看呂乂嗎,後者也是笑著點了點頭,於是便道:“好,上次策論,你二人也是出類拔萃之人,朕如今命你二人,守尚書郎中!全權負責籌措糧草,押運前線。”


    文立與李驤立刻下拜謝恩:“謝陛下,臣等定不負陛下厚望!”


    “嗯,你二人且先下去準備,明日到尚書台與尚書令定下方略,盡快施行!”


    “是!”


    等到文立和李驤走了出去,劉禪倒也是滿意:“這兩個人倒也是一腔熱血,難得啊。”


    呂乂也笑了笑:“頗有見識,還有擔當,日後定成大器。”


    劉禪表示讚同,然後說道:“尚書令,你也先迴尚書台吧,後勤之事,要著力準備,此外,要注意前線軍情,隨時隨地報告給朕。”


    “是,臣遵旨,臣告退!”,呂乂恭敬行禮之後,便慢慢走了出去。


    劉禪等著呂乂離去之後,也是有細細思索了一番,於是又問道:“奉宗,你那邊的人有沒有前線的迴報?”


    陳祗從屏風後走了出來,說道:“啟稟陛下,臣的人尚無迴報,看起來前線的情況應該是十分突然,不過思遠那邊的應對應該也很快,不然也不會這麽快就能有所迴報了。”


    劉禪聞言,心情放鬆了一些,隨後說道:“魏軍來襲,也是十分出乎意料,朕知道你的那支隊伍也是新拉起來的,但他們既然要作為全國探查的耳目,日後消息也要盡量快一些。”,頓了頓,突然語氣淡然地又補充了一句,“記住,隻需要探查!不可隨意造次,當年孝武皇帝的繡衣使者,不可再重現!”


    陳祗心中不由地一凜,還是說道:“是!臣領旨!”


    “叔龍!這事有些棘手,你打算怎麽辦?”,一腔熱血之後,文立就有些頭疼了,剛剛一股子報國之誌上腦,都給答應了下來,結果這會兒才想起事情不好辦,屬實有些繃不住了。


    “廣休兄,小弟以為,此事也是一個機會!”,李驤雖然年紀小文立七歲,但卻甚有主見。


    “哦?你且說來,是個怎麽樣的機會?”,文立知道他這個小老弟不是魯莽之人,此刻定然也是有了辦法。


    “廣休兄可還記得李端?”,李驤笑道。


    “李端?這個名字很耳熟……嘶,是那個在江陽捐助糧草,又在漢壽出資建立港口的關內侯李端?”


    “正是他!此人區區一個商賈,就因為兩次幫助朝廷排憂解難,且不說他本人得了一個關內侯的位置,就連他的兒子也能入太學,這聽上去可不就是大好事嗎?”


    “可他與我們的事情有什麽關係?”,文立有些摸不著頭腦。


    “你臨江文家,我涪縣李家,亦是頗有家資,若是能學李端那樣,為國分憂,聖上難道不會對我們另眼相看嗎?”,李驤目光灼灼。


    “這……你的意思是……”,文立立刻明白了李驤的意思,不由地左右看了看,然後小聲說道:“可有這個必要嗎?”


    “廣休兄,你的眼界還需拓寬。”李驤語重心長地說,“自從先帝入蜀以來,荊州士人和關中、河南的士族一直占據優勢地位,益州本地的世家子弟卻鮮有機會嶄露頭角。而我們文、李兩氏,在眾多士家中並不顯赫。要想在亂世之中揚名立萬,我們就必須敢於冒險,做出一番大事!”


    隨著李驤話語的深入,他臉上的表情越來越激動。“如今魏軍進犯遝中,朝廷征糧無門,如果我們能在此危急時刻挺身而出,助朝廷一臂之力,那不僅是你我二人,連同我們的家族都將因此受益無窮!”


    文立聽了之後也是心動不已:“事不宜遲,今晚咱們就派人聯係本家族長,商議此事。”


    李驤也是搓了搓手:“我記得沒錯,我們兩家人在成都這一塊也是有些家底的,不妨先做主安排一下,這樣也可以在最短時間裏,調出一部分糧草。”


    文立點點頭:“好,既如此,你我分頭行動,明日去尚書台一起匯報。”


    “好!”


    就在成都和漢壽方麵已經開始調配糧餉的時候,遝中方麵,郝凱也等來了陳騫與魏平的援兵。


    老魏平為了鼓舞士氣,親自坐鎮前線,魏軍集結完畢之後,早早的就展開陣勢,準備發動進攻。


    城頭上的漢軍見著魏軍集結了更多的兵力,都凝神定息,等待著主將的命令。諸葛瞻看見魏軍逼近,示意左右將準備好的幾輛小型發石車都推到了城牆邊。


    疆川口的關城借著地勢,幾年的時間裏都修築的十分險要,城池也是用的石塊和夯土仔仔細細的加固了,魏軍這邊艱難的爬上了山坡,但大型的攻城器械也實在帶不上來,也隻能就著雲梯準備開始強攻。


    魏平看著山坡上的關城,有些擔憂,隨後問道:“運來的幾台投石機能不能推上去?”


    副將王買搖頭道:“老將軍,且不說這坡度不好停放,蜀軍在山坡上挖了太多坑,人上去都要費點勁,更不要說投石機了,其實坡腰那一塊倒是可以,但他們在城頭上也布置了投石機和連弩,威力不小,咱們的投石機推得太近了,隻怕是會變成活靶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寒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寒依並收藏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