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耕牛的短缺問題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什麽事情,這麽著急要孤迴去?”,劉璿與親兵策馬奔迴遝中縣城。
親兵也立刻迴答說:“殿下,射聲校尉說,是陛下有旨意來,要您返迴成都。”
“這樣啊,嗯,咱們先去見校尉吧。”
等幾人到了議事廳,諸葛瞻與張翼正在議事,劉璿上去好奇道:“諸葛校尉,張太守,不知二位有何事?”
“太子殿下。”,張翼笑著先開了口,“陛下四十壽誕將至,快一年不見您,陛下可是想您,想的緊啊。”
“唉,看孤這兒子做的也是失職,居然都忘了父皇壽誕將至。”,劉璿有些好笑地拍了拍自己腦袋,隨後道:“既然如此,孤這就打點行裝迴去。”
諸葛瞻在一旁補了一句:“殿下迴返,不妨給陛下準備一些小禮物,作為父親,陛下肯定會高興的。”
“嗯,校尉說的是。”,劉璿腦子轉了一下,突然笑了,“孤知道要準備什麽,告辭。”
劉璿離去之後,張翼感慨了一下:“沒想到太子在這裏打磨了快一年,性格沉穩地很多。”
諸葛瞻笑著說道:“太子本來就是譙公精心教授,又有霍護軍多年陪伴,一直就有明君的潛質,眼下又體驗了民間疾苦,磨礪了心誌,日後定然能夠成為又一代的明君。”,隨即又拉迴了話題,“太守,我們繼續聊事情吧,剛說到哪裏了?”
張翼眉頭緊皺:“思遠,就是耕牛的問題,其他的事情都還好說,可是這耕牛本來就十分緊張,眼下流民竄了進來,雖然已經有了土地,分配工作還算順利,但是這耕牛實在是不夠用,這樣的話,基本上新來的流民安置下來,這暫時也隻能用雙手去開荒,可這效率……”
“嗯……勞煩太守辛苦一下,暫時先做好流民安置的工作,耕牛的事情,我先下去再看看鄉間的耕地狀況,來想辦法安排一下。”。諸葛瞻說完便往外走,他想著先下鄉再看看情況,再決定之後的事情。
留下張翼一人,翻看手中的竹簡和文書,也是有些頭大,眼下求助成都未嚐不可,但耕牛的采購、運輸,也都需要時間,且不說短時間能不能召集到那麽多耕牛,第二年春耕前能不能安排好那都是未知數。
諸葛瞻一個人策馬,很快到達了鄉間,眼看著不少田畝已經收割完畢,心中也總算放鬆了不少,眼下這一年總算是平穩地過去。
走在田壟旁,突然聽到了遠處幾個農夫的談話。
“老高!你家牛瘦的跟個木頭樁子似的,還拉出來幹活呢?”,一個老農調侃了另一個人。
“老秦啊,這塊地現在得翻一下不是?雖然牛瘦,好歹也能幹幹活不是?我也想把他養壯一些啊,這不是一時半會做不到不是?”,正在翻田的老農語氣十分無奈。
諸葛瞻打馬上前,好奇道:“兩位,在聊什麽?”
兩個農夫轉頭看到是諸葛瞻,立刻下拜道:“草民參見侯爺!”
諸葛瞻趕緊下馬,把他們扶了起來:“快起來,兩位不必多禮。”,然後看了看秦老農身後的有些瘦弱的耕牛,也好奇問道:“這個老人家,這頭牛是不是確實太瘦了,為什麽不養的壯實一些再去安排幹活呢?”
“侯爺有所不知,這養牛也不是多喂些草料的問題,主要也是要花心思的。”,秦老農笑著解釋了一下。
諸葛瞻於是拱手一禮,說道:“本侯也曾參與過開荒與農忙,但於耕牛的飼養確實不甚了解,想聽一聽其中道理,還望您賜教。”
秦老農趕緊道:“侯爺不必如此!這個,咱們坐下來聊吧。”。索性先牽著牛到了路旁,與高老農和諸葛瞻一起坐著聊了起來。
“侯爺,其實牛並不好養,像眼下,一頭牛除了草料以外,每天若是能供應幾升豆料,才是更好的。”,說罷摸了摸身後的牛,“苜蓿一般來說比普通的草料更好,另外,養牛的話,每兩天還需要將牛棚打掃幹淨,牛其實跟人一樣,高興了開心了,幹起活來,才更加賣力不是?”
“老秦,你懂得不少,那這牛怎麽養成這個樣子?”,高老農不由地調侃了一下。
“草民家底子本來就不厚實,每天能給他吃飽足夠草料就已經是不容易,牛棚也不過是能做的三天四天一清理,哪裏有那麽多空閑呢?”,秦老農不禁苦笑了一下。
“嗯……”,諸葛瞻陷入了思考,秦老農跟他說的這個事情,也的確是一個需要進一步改善的地方,突然靈光一閃,他抬頭問道:“秦老伯,咱們現在耕牛的話,幾個人配一頭?”
“嗯,這個嘛,應該是兩戶一頭。”
“如果耕牛都能養的壯實的話,是不是可以更多的人共用一頭?犁地的效率也不會有所下滑??”,諸葛瞻又追問了一句。
“這個……嘶……”,秦老農慎重地想了一下,隨後說道:“可以的,不過,牛養壯實了,需要一定時間的。”
“本侯知道了,多謝秦老伯指教!”,諸葛瞻有了大體的思路,於是也不再耽擱,抽出一旁一個小袋子給了秦老農,“耽誤您幹活了,這點錢先拿著。”
“使不得!使不得!草民何德何能啊?”,秦老農不肯收,顯得十分惶恐。
“唉,老伯擔得起,您今天教給本侯這些,就夠了,收下!”,諸葛瞻不容拒絕地將錢袋塞進了秦老伯手中,然後上馬就繼續前進,他要再看看其他田地之上耕牛的情況,還有遝中具體的田畝分布情況,再做決定。
楊翼結束了一天分配工作,疲勞不堪的迴到了議事廳,看見張翼正在處置政務,左右看了看,問道:“太守大人,校尉呢?”
“思遠出去了。”,張翼將一個盤子推了過去,裏麵放著幾個餅,“忙了一天,楊主簿也吃點東西吧,天色已晚,想來一會兒他就能迴來了。”
“好,多謝太守。”,楊翼笑著拿起一塊餅子啃了起來,還沒啃兩口,就聽到外麵的馬嘯聲,然後一個身影就從門外閃了進來,正是風塵仆仆地的諸葛瞻。
“思遠?你可算迴來了,趕緊……額……什麽味兒?”,張翼站起身正準備讓諸葛瞻吃點東西先墊墊肚子,突然就是一股異味飄了進來,並且隨著諸葛瞻的靠近,愈來愈濃烈。
張翼還好,但楊翼就悲催了,他嘴裏正含著餅,鼻子裏彌漫著一股不可言說的氣味兒,一時間咽也不是,吐也不是。
“這個,嘿嘿,就是考察了一下,百姓家裏的耕地情況,順便看了看很多戶人家,家裏的牛棚還有堆肥場所,所以這身上難免有點不對頭的味道。”,諸葛瞻笑著撓了撓頭。
張翼好笑道:“好了,好了,趕緊說事,說完了你趕緊打水洗洗!”,而一旁的楊翼也已經緩了口氣,強行就著水將餅子咽了下去。
諸葛瞻點點頭樣,隨即道:“兩位,關於眼下耕牛不足的問題,瞻以為,增加耕牛覆蓋的人數,由兩戶一牛,改為四戶一牛,緩解耕牛不足的麻煩。”
“思遠啊,這樣一來,犁地的效率豈不是要大大的削弱?”
“不,太守,今天瞻下鄉,發現有七成的耕牛因為養護不力,多有羸弱之狀,此等耕牛,雖然勉強做工,但卻效率低下,若能以妥善的辦法,將耕牛養護地更好一些,那麽即便是一頭牛要有幾個人使用了,但它們的工作效率,也是可以更進一步的……”
親兵也立刻迴答說:“殿下,射聲校尉說,是陛下有旨意來,要您返迴成都。”
“這樣啊,嗯,咱們先去見校尉吧。”
等幾人到了議事廳,諸葛瞻與張翼正在議事,劉璿上去好奇道:“諸葛校尉,張太守,不知二位有何事?”
“太子殿下。”,張翼笑著先開了口,“陛下四十壽誕將至,快一年不見您,陛下可是想您,想的緊啊。”
“唉,看孤這兒子做的也是失職,居然都忘了父皇壽誕將至。”,劉璿有些好笑地拍了拍自己腦袋,隨後道:“既然如此,孤這就打點行裝迴去。”
諸葛瞻在一旁補了一句:“殿下迴返,不妨給陛下準備一些小禮物,作為父親,陛下肯定會高興的。”
“嗯,校尉說的是。”,劉璿腦子轉了一下,突然笑了,“孤知道要準備什麽,告辭。”
劉璿離去之後,張翼感慨了一下:“沒想到太子在這裏打磨了快一年,性格沉穩地很多。”
諸葛瞻笑著說道:“太子本來就是譙公精心教授,又有霍護軍多年陪伴,一直就有明君的潛質,眼下又體驗了民間疾苦,磨礪了心誌,日後定然能夠成為又一代的明君。”,隨即又拉迴了話題,“太守,我們繼續聊事情吧,剛說到哪裏了?”
張翼眉頭緊皺:“思遠,就是耕牛的問題,其他的事情都還好說,可是這耕牛本來就十分緊張,眼下流民竄了進來,雖然已經有了土地,分配工作還算順利,但是這耕牛實在是不夠用,這樣的話,基本上新來的流民安置下來,這暫時也隻能用雙手去開荒,可這效率……”
“嗯……勞煩太守辛苦一下,暫時先做好流民安置的工作,耕牛的事情,我先下去再看看鄉間的耕地狀況,來想辦法安排一下。”。諸葛瞻說完便往外走,他想著先下鄉再看看情況,再決定之後的事情。
留下張翼一人,翻看手中的竹簡和文書,也是有些頭大,眼下求助成都未嚐不可,但耕牛的采購、運輸,也都需要時間,且不說短時間能不能召集到那麽多耕牛,第二年春耕前能不能安排好那都是未知數。
諸葛瞻一個人策馬,很快到達了鄉間,眼看著不少田畝已經收割完畢,心中也總算放鬆了不少,眼下這一年總算是平穩地過去。
走在田壟旁,突然聽到了遠處幾個農夫的談話。
“老高!你家牛瘦的跟個木頭樁子似的,還拉出來幹活呢?”,一個老農調侃了另一個人。
“老秦啊,這塊地現在得翻一下不是?雖然牛瘦,好歹也能幹幹活不是?我也想把他養壯一些啊,這不是一時半會做不到不是?”,正在翻田的老農語氣十分無奈。
諸葛瞻打馬上前,好奇道:“兩位,在聊什麽?”
兩個農夫轉頭看到是諸葛瞻,立刻下拜道:“草民參見侯爺!”
諸葛瞻趕緊下馬,把他們扶了起來:“快起來,兩位不必多禮。”,然後看了看秦老農身後的有些瘦弱的耕牛,也好奇問道:“這個老人家,這頭牛是不是確實太瘦了,為什麽不養的壯實一些再去安排幹活呢?”
“侯爺有所不知,這養牛也不是多喂些草料的問題,主要也是要花心思的。”,秦老農笑著解釋了一下。
諸葛瞻於是拱手一禮,說道:“本侯也曾參與過開荒與農忙,但於耕牛的飼養確實不甚了解,想聽一聽其中道理,還望您賜教。”
秦老農趕緊道:“侯爺不必如此!這個,咱們坐下來聊吧。”。索性先牽著牛到了路旁,與高老農和諸葛瞻一起坐著聊了起來。
“侯爺,其實牛並不好養,像眼下,一頭牛除了草料以外,每天若是能供應幾升豆料,才是更好的。”,說罷摸了摸身後的牛,“苜蓿一般來說比普通的草料更好,另外,養牛的話,每兩天還需要將牛棚打掃幹淨,牛其實跟人一樣,高興了開心了,幹起活來,才更加賣力不是?”
“老秦,你懂得不少,那這牛怎麽養成這個樣子?”,高老農不由地調侃了一下。
“草民家底子本來就不厚實,每天能給他吃飽足夠草料就已經是不容易,牛棚也不過是能做的三天四天一清理,哪裏有那麽多空閑呢?”,秦老農不禁苦笑了一下。
“嗯……”,諸葛瞻陷入了思考,秦老農跟他說的這個事情,也的確是一個需要進一步改善的地方,突然靈光一閃,他抬頭問道:“秦老伯,咱們現在耕牛的話,幾個人配一頭?”
“嗯,這個嘛,應該是兩戶一頭。”
“如果耕牛都能養的壯實的話,是不是可以更多的人共用一頭?犁地的效率也不會有所下滑??”,諸葛瞻又追問了一句。
“這個……嘶……”,秦老農慎重地想了一下,隨後說道:“可以的,不過,牛養壯實了,需要一定時間的。”
“本侯知道了,多謝秦老伯指教!”,諸葛瞻有了大體的思路,於是也不再耽擱,抽出一旁一個小袋子給了秦老農,“耽誤您幹活了,這點錢先拿著。”
“使不得!使不得!草民何德何能啊?”,秦老農不肯收,顯得十分惶恐。
“唉,老伯擔得起,您今天教給本侯這些,就夠了,收下!”,諸葛瞻不容拒絕地將錢袋塞進了秦老伯手中,然後上馬就繼續前進,他要再看看其他田地之上耕牛的情況,還有遝中具體的田畝分布情況,再做決定。
楊翼結束了一天分配工作,疲勞不堪的迴到了議事廳,看見張翼正在處置政務,左右看了看,問道:“太守大人,校尉呢?”
“思遠出去了。”,張翼將一個盤子推了過去,裏麵放著幾個餅,“忙了一天,楊主簿也吃點東西吧,天色已晚,想來一會兒他就能迴來了。”
“好,多謝太守。”,楊翼笑著拿起一塊餅子啃了起來,還沒啃兩口,就聽到外麵的馬嘯聲,然後一個身影就從門外閃了進來,正是風塵仆仆地的諸葛瞻。
“思遠?你可算迴來了,趕緊……額……什麽味兒?”,張翼站起身正準備讓諸葛瞻吃點東西先墊墊肚子,突然就是一股異味飄了進來,並且隨著諸葛瞻的靠近,愈來愈濃烈。
張翼還好,但楊翼就悲催了,他嘴裏正含著餅,鼻子裏彌漫著一股不可言說的氣味兒,一時間咽也不是,吐也不是。
“這個,嘿嘿,就是考察了一下,百姓家裏的耕地情況,順便看了看很多戶人家,家裏的牛棚還有堆肥場所,所以這身上難免有點不對頭的味道。”,諸葛瞻笑著撓了撓頭。
張翼好笑道:“好了,好了,趕緊說事,說完了你趕緊打水洗洗!”,而一旁的楊翼也已經緩了口氣,強行就著水將餅子咽了下去。
諸葛瞻點點頭樣,隨即道:“兩位,關於眼下耕牛不足的問題,瞻以為,增加耕牛覆蓋的人數,由兩戶一牛,改為四戶一牛,緩解耕牛不足的麻煩。”
“思遠啊,這樣一來,犁地的效率豈不是要大大的削弱?”
“不,太守,今天瞻下鄉,發現有七成的耕牛因為養護不力,多有羸弱之狀,此等耕牛,雖然勉強做工,但卻效率低下,若能以妥善的辦法,將耕牛養護地更好一些,那麽即便是一頭牛要有幾個人使用了,但它們的工作效率,也是可以更進一步的……”